一个天价投资案带来的思考
2022-08-03本刊编辑部
文|本刊编辑部
美国黑石集团共同创始人苏世民在2007年买下希尔顿酒店,当时舆论一片哗然,都觉得苏世民疯了。为了成功拿下希尔顿酒店,苏世民从黑石基金拿出65 亿美元,又找银行贷了210 亿美元,以总计275 亿美元的价格击败了一众竞争者。跟希尔顿的市值相比,这个价格溢价了32%!
外界一致认为,苏世民这次要栽跟头了。而这一观点好像很快就得到了证实:2008年金融危机来了!一夜之间,旅游行业陷入低谷,希尔顿酒店在全球的业务无一幸免,全部锐减。营业额和赢利断崖式下滑,市值最低跌到了80 亿美元。在所有人都悲观绝望的时候,苏世民不仅没有收缩业务以减少亏损,反而开始加大投入,强行扩张。2008―2009年,希尔顿酒店在亚洲、意大利和土耳其等美国之外的市场每年新建5 万间客房。
金融危机结束后,旅游业迅速恢复,苏世民坚持了几年的扩张瞬间显得英明无比。因为其他酒店在金融危机期间都在缩减业务,只有希尔顿一直在扩张,如此一来,市场恢复的红利自然也被希尔顿占去了大半。2019年,希尔顿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佳工作场所,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家获此荣誉的酒店公司。
而苏世民又判断,时机已到,立刻把希尔顿卖掉了。最终,这笔本金65 亿美元的投资,在扣掉银行利息之后,为黑石基金带来了超140 亿美元的收益。
尽管买在了高位,但苏世民的这次投资却被誉为私募股权史上最赚钱的一笔投资,是逆势扩张的典范。
2022年上半年,大部分中国企业都或多或少经历了一次疫情大考。在这波疫情平稳之后,下半年的市场怎么做?是做加法赶上年度目标,还是做减法以求自保?苏世民的这次投资行动或许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
第一,判断企业所处的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如果没有疫情,企业是该做加法还是做减法?苏世民投资希尔顿是因为市场持续繁荣,他看好酒店旅游业,这是对行业周期的判断。
从大的层面来看,企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疫情只是干扰因素。对行业周期有了判断之后,再看疫情是加速了周期,还是延缓了周期。比如营销数字化是趋势,疫情加速了企业的数字化建设。如果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没问题,那么企业就具备做加法的天然优势,但这还不够。
第二,判断企业承受危机的能力。不是所有人都有实力承受12年的投资回报周期。苏世民有足够的钱撑过金融危机,而且还有钱扩张,所以他可以笑到最后。
企业承受危机的能力和周期是不一样的,有些行业只能承受短周期波动,行业抗周期性比较差,比如餐饮行业,投资较大,流动资金占比高,企业一旦撑不住,就要赶紧做减法。2020年6月,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判断疫情3 个月后就会结束,作出了一项决策:逆势扩张。在2020年顶着肆虐的疫情扩张544 家,2021年上半年新增了299 家,但到2021年下半年,海底捞紧急“刹车”,宣布关店300 余家。这次“抄底”计划,使海底捞在2021年净亏损41.61 亿元。
第三,投资上做加法与营销上做加法是不一样的。投资是长期变现的,营销是短期变现的,这两个动作带来的结果有很大差异。很多企业在投资上做减法,但在营销上做加法,比如蒙牛、伊利、宝洁、联合利华、美的、九阳等这类头部品牌,即便是在疫情之下,市场营销上也选择做加法,进一步构筑品牌的“心智护城河”,以甩开竞争对手。
因此,如果你的企业所处行业正处于增长期,企业承受危机的能力尚可,抗周期性较强,下半年不妨试试在战略或战术上做加法。毕竟,市场好的时候万马奔腾,逆境中才能更清楚地让消费者看出是谁在一马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