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宏伟:从海绵到韧性,让城市更安全

2022-08-03民生周刊畅婉洁徐英子

民生周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内涝韧性海绵

□ 《民生周刊》记者 畅婉洁 徐英子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两批30个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新一轮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提供了重要经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李宏伟表示,海绵城市建设是适应新时代城市转型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方式,是城市建设领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2013年,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总书记当时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理念的背景是什么?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口、资源高度聚集,城市迅速扩张,能够吸水、蓄水的自然生态本底被侵蚀,不透水的硬质铺装面积不断扩大,割裂了自然界水的自然渗透、自然循环,造成了雨季一些城市内涝频发、旱季城市缺水问题,“涝旱急转”。同时,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也导致了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水生态功能退化等诸多问题。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海绵城市这一理念,城市规划建设的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对自然的影响,更不要打破自然系统。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

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2021年开启的新一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与2015、2016年试点主要区别是什么?

2015、2016年,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分两批在30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实现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让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排水防涝能力明显提升。30个城市试点区域内已消除270个内涝积水点,城市排水防涝标准显著提升,经过多个汛期暴雨考验,试点区域内基本未发生过内涝。宁波市、嘉兴市等地在应对“利奇马”等多次强台风中,有效避免大面积内涝现象。鹤壁市在2021年河南“7·20”特大暴雨灾害中,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受灾程度较轻。

二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30个城市试点区域内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形成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休闲滨水景观带,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今天的“后花园”。

三是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明显增加。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不少城市恢复和扩展公园绿地、生态岸线等蓝绿空间,成为群众休闲游憩的好去处,也发挥了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降低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小气候等生态功能,还为生物提供栖息地,恢复城市生物多样性。

四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海绵城市建设不仅改善了市区的生态环境,而且通过在小区开展海绵化改造和建设,共同缔造、问计于民,既解决了以往群众身边“淹水没腰”的问题,又提升了景观环境,还与水电气热“最后一公里”改造、停车位增建等同步实施,获得群众广泛赞誉。

五是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30个试点城市在技术创新、运作模式、管控制度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总结试点城市经验基础上,2021年起,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启动了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拟在“十四五”期间选择3批50个左右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建设。与试点城市相比,示范城市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更加注重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试点城市在技术路线、项目建设、运作模式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一定程度上存在碎片化、不成体系等现象,影响了整体效果。示范城市要求从一开始就从规划和实施方案入手,通过顶层设计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在系统化方案的指导下开展项目建设,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

二是更加注重全域性。试点城市选择不少于15平方公里的连片区域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重在探索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法、模式的可行性,试点区域相比于城市建成区属于很小的范围。示范城市重在推广试点城市取得的成功经验,通过法规、制度建设落实到城市全域,持之以恒推进,最终实现全域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并通过示范带动其他城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三是更加强调问题导向。试点城市建设有新城区、有老城区,新区以目标为导向、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不同城市特点因地制宜解决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等方面的问题。示范城市在全域推进当中,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优先解决城市内涝等突出问题,兼顾水环境、水生态等问题,更加强调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为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

四是更加强调正向带动作用。试点城市允许在探索中走一些弯路,并总结正反两方面教训。示范城市要求形成示范带头作用,试错空间较少。

城市是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工复合系统,如何看待海绵城市建设对于这一系统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海绵城市建设是适应新时代城市转型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方式,是城市建设领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是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必须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最大限度减轻城市建设对自然生态本底的影响,实现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

二是有利于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必须做好梳山理水与造地营城相协调,先保护生态本底再进行开发建设,从而改变传统过度依靠工程建设、简单化的“七通一平”、大面积硬质铺装等不生态、不绿色的做法。

三是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必须围绕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既解决实际民生问题,又增加生态产品供给,促进新型产业创新发展,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实现量质并举。

四是有利于提升城市基础建设的系统性。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必须将“渗、滞、蓄、净、用、排”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中。城市规划考虑雨水蓄排平衡的空间布局。城市建设考虑建筑小区、道路广场、园林绿地、给排水、河湖水系间的统筹。城市管理考虑城市发展方式的改变和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的变化,加强精细化管理,保障设施有效运行。

海绵城市之后,又提出了“韧性城市”理念,什么是韧性城市?如何看待海绵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关系?海绵城市的目标是不是让城市更有韧性?

按照国际组织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定义,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其中,灾害可以涵盖自然灾害、社会重大影响的事件(如战争)和健康(如疫情)等维度。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有关精神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建办城〔2022〕17号)要求,海绵城市建设聚焦于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因雨水导致的问题,以缓解城市内涝灾害为重点,使城市在适应气候变化、抵御暴雨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因此,海绵城市建设是韧性城市建设的一个方面,主要针对的是雨水造成的问题。

建设韧性城市,是一个更宽更广的概念,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让城市更安全的角度看,必须更新城市发展和建设理念,不仅仅是防范水旱灾害,改善生态环境,防范其他自然灾害如地震、地陷及能源安全等,也考验一个城市的韧性。

这方面,我们还处在理论研究和政策思考阶段。随着经济社会进步,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必须有更高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把城市建设得更加具有韧性。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使城市能够有效应对设防标准以内的强降雨,缓解内涝灾害,减少灾害损失,因此,海绵城市建设能够提升城市韧性。

猜你喜欢

内涝韧性海绵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海绵是植物吗?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国外应对城市内涝的智慧:从“驯服”到“巧用”
城市内涝的形成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