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让城市有弹性会呼吸
2022-08-03民生周刊王迪刘杰
□ 《民生周刊》记者 王迪 □ 特约记者 刘杰
北靠滨海,南依沂山,这里道承齐鲁,襟连海岱。1.62万平方公里的潍坊大地,海天一色。然而,“旱季缺水、雨季内涝”的问题,却时时困扰着这座海滨城市。
“让城市像海绵般呼吸吐纳。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又可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与韧性,潍坊躬先表率。”潍坊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钟光文说。
2021年6月,潍坊市以第三名的成绩入选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为山东省唯一入选地市。
海绵城市理念深入人心
潍坊之名,源自潍河,因水而生,向海发展。潍坊总体地势平坦开阔,水系众多,中心城区的白浪河、虞河、浞河、大圩河4条骨干水系均为季节性河流,且在向北汇入莱州湾之前只流经潍坊一座城市,雨季雨水径流污染与溢流污染是影响城区河道水质的主要污染源。
“尽管域内河流径流多,但潍坊仍然属于北方严重缺水型城市,再加上汛期受副热带高压北上影响,容易形成局部短历时、突发性的大暴雨事件,造成城市内涝。”潍坊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波介绍。
2016年,潍坊市与青州市入选山东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成为省内唯一一个市、县双入围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为‘因水而忧’的城市提供了新思路,成为改善城市内涝和水环境的利器。”2021年7月,潍坊市成立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构建起三级工作推进体系。
“潍坊中心城区坚持蓄净结合,2018年以来,先后在虞河、化肥沟下游建设了3处总蓄水能力42万方的调蓄池,整治中心城区10条主次河流和51处内涝积水点,建设白浪绿洲、虞舜公园等大型城市湿地,河湖水系生态得到持续改善。”潍坊市城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加勇说。
截至去年,潍坊市中心城区虞河中部片区、白沙河片区、麻沟河片区、涨面河片区和玉清河片区等均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达标排水分区面积共计79.89平方公里,城市节水更是位居全省前列,再生水利用率超过50%。
按照“蓄渗优先、存量增效、智慧联调、水润鸢都”的总体思路,潍坊市总结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海绵城市建设潍坊路径。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ethod with interval-valued dual hesitant fuzzy information
落实蓄渗优先,增强源头减排能力。结合片区开发、老旧小区改造、城市道路建设等源头分散蓄渗设施,把雨水资源留住的同时增渗回补地下水;充分利用季节性河流空间构建集中蓄渗水区,将城市重要的雨洪调蓄空间、雨水涵养空间纳入禁建、限建区保护,综合提升雨水滞蓄渗透能力。
潍坊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行道树绿带雨水花园
围绕存量增效,挖掘存量设施潜力。优化改造既有河道闸坝、箱涵,实现远程调度,充分释放河道、箱涵的调蓄空间,提升防洪排涝能力;优化调蓄池、泵站、污水处理厂等存量设施的调度方案,提高运行效率,有效降低合流制区域溢流污染频次;通过既有源头减排设施“回头看”,对蓄渗效果不佳设施进行优化提升,并加强设施的维护管理,充分发挥既有设施潜能。
实施智慧联调,提高城市水系统治理水平。建设海绵城市智慧调控平台,优化设施联合调度方案,综合提升存量、增量设施效能,实现防洪、排涝除险、大型调蓄设施的智慧联调,强化城市防灾减灾、防洪排涝、预警管控能力。
聚焦水润鸢都,提升全域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坚持全流域整治、全生态修复,统筹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实现全域治水、碧水兴城。
据了解,到2023年,潍坊市计划达标海绵城市建设的排水分区总面积达168.4平方公里,其中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达标区域面积约110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60%。
靓化面子 夯实里子
潍坊建设海绵城市,如何有序推进?“首先是坚持规划先行。”潍坊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波介绍,2021年10月,潍坊市住建局邀请清华大学教授刘翔等专家对《潍坊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实施方案》进行指导提升。同时,借鉴学习国内其他先进地区海绵城市立法经验,2022年5月,潍坊海绵城市建设成功纳入2022年地方立法计划。
“其次,离不开加快项目建设。”据悉,2021—2024年,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期内,潍坊计划实施海绵项目306个。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45个,完成投资18.9亿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保证建成道路能“呼吸”、会“喝水”?
“比如,在宝通街快速路建设中,我们从设计就特别关注绿化、美化和智能亮化系统。设计人员对道路的雨水径流做了认真分析,对每一个区域的汇水都做了精细计算,对每一区域雨水径流的收集消纳都做了精心设计。”潍坊市城投集团党委委员、总工程师侯纪军举例说。
此外,为实现“绿之所处皆海绵,目之所及尽风景”的愿景,在景观绿化工程中,宝通街快速路最大程度保留了现状苗木,桥下则选择耐阴、喜阴植物。同时,点缀特色小品,给桥下灰色空间增添清新亮丽的色彩。
“宝通街快速路是潍坊入围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后的首个综合性项目,全线综合运用了渗、蓄、滞、净、用、排的技术措施,一点一滴的雨水在这里都变为宝贵的水资源,步移景异,一幅美丽画卷在这里打开。”卢波说。
值得一提的是,潍坊市还将海绵城市理念搬进了学校。潍坊未来实验学校在设计过程中,结合学校条件,科学选用适宜雨水设施,甄选适合潍坊气候特征的植物种类进行配置;遵循先绿色后灰色、先地上后地下的原则,合理利用地形、管网条件,充分发挥绿色雨水设施、管网等不同设施耦合功能。
整个校园采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卵石沟等新设海绵设施,以及利用场地原有景观水系、下沉绿地等措施,显著降低了校园的雨水外排量。同时,有效削减径流污染物排放量,为缓解学校内涝、改善雨水水质提供有力支撑。建设功能性与景观性结合的绿色海绵设施,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绿化带还自带“隐形小型水库”,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雨水环境。
“海绵小区”是海绵城市的基础,相对于末端调蓄、污水厂、水体修复等开放式的公众项目,源头减排类型的小区改造更能让居民切身体会到海绵城市建设对其居住环境的改变。
以奎文区梨园街道梨园小区为例,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梨园小区分南北两区,分别位于麻沟河河道两侧,但小区雨水并未直接排入麻沟河。
麻沟河是条季节性河流,河流全长3.1公里,承担上游2.2平方公里排水分区的排涝和行洪作用。梨园小区的管网改造按照传统的雨污分流改造模式,南北分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后,雨水可直接排入麻沟河。同时,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前提下,对小区进行海绵化综合提升改造,可满足排水需求、雨水源头控制需求及居民需求的综合效益。
“建设海绵城市,不仅可以解决城市内涝等水安全问题,还可以消除黑臭水体,改善水环境,提升水生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潍坊正在持续稳步推进。”钟光文说。
面向未来 系统推进
海绵道路、海绵学校、海绵小区,经过探索与实践,一个个海绵项目让潍坊日益实现城市与自然的互融。
“下一步,潍坊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市、区两级协调联动,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完成,雨污分流基本实现,海绵化改造全面展开,重大项目海绵化措施配套到位,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钟光文表示。
当前,为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潍坊按照科学性、典型性,以及体现潍坊特色的原则,确定了潍坊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5项目标和16项指标,进行精工细作。
钟光文说:“海绵城市是一项系统性综合工程,潍坊将通过立法统筹、绩效考核、年度任务分配等充分压实各部门责任,充分调动起各部门的积极性,共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为全面提升海绵城市示范建设的展示度和科学性,体现潍坊特色,潍坊将针对超标暴雨的应急、排水管网建设、提升污染处理效率、再生水回用等诸多方面,从技术创新和亮点项目两方面为切入口,推动海绵城市示范建设。2023年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以虞河与浞河流域为重点,形成流域连片效应,逐步扩展到白浪河流域与大圩河流域。
“协同打造会呼吸的城市,让人民群众乐享海绵生活,潍坊将进一步做出表率。”钟光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