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金融发展能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吗?
——来自城商行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2022-08-03熊家财杨来峰
熊家财,杨来峰
江西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一、问题提出
投资期限与融资期限相匹配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即用短期资金为流动资产融资,用长期资金支持长期资产。然而,在金融抑制背景下,中国企业较难获取支持投资的长期资金,只能通过短期信贷支持长期投资(以下简称“短贷长投”),投融资期限错配严重。尽管短贷长投能一定程度地缓解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但企业需要不断滚动短期融资以实现资金长期使用,容易引发资金紧张并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特别地,当宏观经济遭遇严重负面冲击时,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恶化,期限错配所累积的风险可能通过债务违约、互相担保等传导至整个金融系统,进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一直以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如党的十九大报告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并明确指出“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此背景下,探究中国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缓解机制与经济后果,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金融体系发展滞后、企业融资环境不完善是引发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构建高效率、富有竞争的金融体系对于改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近年来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出台,地方政府大力发展以地方银行为代表的地方金融体系,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性金融机构迅猛发展。其中,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是地方金融结构改革中最重要的创新产物。根据《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20)》,截至2019年底,全国城商行资产总额为37.3万亿元、贷款余额为17.6万亿元,分别占银行类金融机构总额的12.9%和11.5%。由此可知,城商行已成为中国银行体系和地方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商行定位为“市民的银行”,主要功能是“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因此,城商行是以地方政府为依托、服务地方企业和城市居民的金融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方金融发展程度。那么,以城商行为代表的地方金融机构是否能发挥其运营模式灵活、本地化信息优势,进而优化融资环境、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最终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呢?
基于此,本文选取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地区设立城商行这一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地方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背景下,大量文献分析了中国提高货币政策适度水平、推进利率市场化、增强产融结合等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然而,作为中国当前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表现之一,却鲜有文献考察地方金融发展对短贷长投的影响。本文从地方金融发展的视角补充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企业短贷长投的研究。第二,从企业短贷长投这一微观企业视角验证了地方金融发展的积极作用,这为理解地方金融发展的经济后果及其宏观效果的微观机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第三,从企业短贷长投这一微观视角印证了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二、制度背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城商行发展的制度背景
改革开放之前,银行业实行“大一统”的管理体制,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唯一的金融机构,既负责金融管理也办理具体的银行业务。此时,中国人民银行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金融效率低下。1978年实行市场化经济改革后,银行业也开始进行大规模改革。1979年3月,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建设银行相继成立,中国开始初步构建专业银行体系。1986年1月,交通银行成为中国的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此后,中国的商业银行相继建立。然而,以国有银行为核心的银行体系格局,面临严重的行政干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问题。地方政府为了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开始逐步设立地方金融机构。
城商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金融机构,其前身是城市信用合作社。20世纪70年代,为了有效利用闲散资金、促进地区实体经济发展,各地纷纷成立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然而,由于经营管理模式粗放,信用合作社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为了处置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20世纪90年代信用合作社开始向城商行和农商行改革。1995年6月,全国第一家城商行——深圳城市合作商业银行成立。此后,在国务院与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符合条件的大中城市开始分批分期组建地方性城市合作银行。
发展初期,城商行只被允许在当地发展。2006年,随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出台《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允许中等以上规模水平的城商行逐步开展跨区经营,城商行开始进行异地发展推动规模扩张,其数量迅速增加。然而,在2011年以后,银监会对信贷投向进行限制,不再鼓励城商行的异地扩张与跨区域经营,城商行数量逐渐稳定。2014年8月,开封银行等13家河南省内城商行合并组建成中原银行,全国城商行数量由2013年的145家降至2014年的133家。2016年新疆银行成立,此后全国城商行的数量一直保持为134家。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根据Morris的投融资期限匹配理论,资产与债务的期限应该匹配,即用短期资金为流动资产融资,用长期资金支持长期资产。然而,中国企业存在严重的投融资期限错配,企业大量使用短期信贷以满足长期资产投资需求,即“短贷长投”。早期研究从资本成本角度出发,认为投融资期限错配是业绩优良企业主动选择低成本的短期信贷所致,原因在于短期信贷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业绩优良企业也能承担短期信贷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此外,在信息不对称市场中,短期信贷融资也向外部传递了企业经营良好的积极信号。
新近研究基于中国金融抑制背景,认为短贷长投是企业应对“融资难、融资贵”的替代机制,并发现短贷长投不但无助于提升企业业绩,反而加剧了企业面临的债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白云霞等发现金融体系不完善是引发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构建多层次、富有竞争的金融体系对于改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大力发展以地方银行为代表的地方金融体系,城商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性金融机构快速发展。其中,城商行是地方金融结构改革中最重要的创新产物。城商行以地方政府为依托,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为使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方金融发展程度。那么,以城商行为代表的地方金融发展能否改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呢?
以城商行为代表的地方金融发展有助于增加企业信贷供给、优化企业信贷配置,进而缓解企业的短贷长投程度。首先,城商行的设立与发展有助于增加银行业竞争,此时,企业对某一家银行的依赖性降低、谈判能力提升,银行将通过降低融资利率、减少信贷审批以及提高审批效率等以竞争目标客户,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同时,受限于规模和经营能力,城商行在与大型银行争夺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企业客户时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为了保证经营业绩,城商行会利用其管理层级较少的扁平管理模式优势,快速规避和调整风险,为小规模企业提供灵活的信贷方案,如降低对业绩优良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贷款抵押担保要求,进而增加企业信贷资源可得性。
最后,城商行是地方性金融机构,相比于政府控制的国有商业银行,其股权结构更为多元化,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因此,城商行的设立发展有助于削弱地方政府对银行业市场的过度干预,推动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去行政化。在贷款决策从政治化过渡到商业化导向后,盈利能力强、经营效率高的中小企业将获得更多的信贷资源,进而抑制其短贷长投。
综上所述,以城商行代表的地方金融利用其人缘、地缘、扁平管理模式等优势,能制定更为灵活的信贷方案,提升企业资金可得性和便利性,进而缓解企业的短贷长投行为。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地方金融发展有助于缓解企业的短贷长投程度。
地方金融发展对企业短贷长投行为的影响可能存在着产权性质差异。一方面,非国有企业长期以来面临信贷歧视,在融资渠道和市场准入等方面都受到了严重限制,导致其难以获取长期信贷资金支持,面临着更为严重的短贷长投现象。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以及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天然联系使其更容易从银行获得长期信贷资金支持。已有研究发现,中国的银行往往为国有企业提供了大部分的信贷资金,致使一些优质的私营企业难以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支持。
以城商行代表的地方金融机构,利用人缘、地缘以及扁平管理模式等优势,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及资金运用状况,获取较多企业不轻易公开的“软信息”。对于财务信息透明度低、缺少抵押品的中小企业,城商行可根据上述“软信息”创新担保模式(如“多人担保增信”)或发放更为灵活的关系型贷款以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因此,相比于国有企业,地方金融发展对非国有企业的短贷长投削弱作用更为显著。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相较于国有企业,地方金融发展对非国有企业的短贷长投缓解作用更为显著。
地方金融发展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削弱作用还可能受到企业规模的影响。一方面,银行每笔贷款成本与贷款数额无关,基于规模效应,大规模企业更容易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小规模企业相较于大规模企业,公司治理环境较差,信息披露机制也不够完善,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银行会减少对小规模企业的长期信贷资金支持,导致小规模企业面临的短贷长投现象更严重。
鉴于银行业存在“规模分工”,即大银行主要为大企业提供信贷资金,小银行主要为小企业提供信贷资金,因此,中国政府推进以城商行为代表的地方金融发展以弥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足。城商行主要定位也是“服务中小企业,发展地方经济”,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城商行的本地化和管理层级少等优势有助于银行获取企业经营、项目潜力以及管理者能力等“软信息”,进而降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此基础上创新信贷方式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资源,进而缓解其短贷长投行为。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相较于大企业,地方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短贷长投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鉴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开始实施,因此,本文以2007年为样本起点,选取2007—2018年中国A股全部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参考已有研究,本文对初始样本进行如下筛选:(1)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2)剔除资产负债率大于1的样本;(3)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4)为消除异常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本文对连续变量分别在1%和99%水平上进行了Winsorize处理。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
(二)变量定义
1.投融资期限错配
借鉴钟凯等的研究,本文通过短贷长投()衡量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短贷长投为企业用长期资本支持长期投资的资金缺口,其计算公式如下:
=[-(+++)]-1
(1)
其中,表示企业本期构建固定资产等投资活动现金支出;为企业长期借款本期增加额,等于本期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前期长期借款;表示企业本期权益增加额;代表企业当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代表企业当期出售固定资产的现金流入;-1是企业上期末的资产总额。
2.地方金融发展
城商行是地方金融结构改革中最重要的创新产物,其已发展成为地方金融体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国务院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城商行组建是在清理整顿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进行的,地方政府组建城商行主要考虑的是“城市信用社的股权结构、资产状况以及经营情况”;同时,城商行的设立遵循“分期分批进行,条件成熟一个,批准一个”原则,因此,城商行的设立符合地区和时间随机性。基于此,本文参考吕朝凤等的研究,构建指标度量地方金融发展水平。具体地,在城市成立城商行的当年及之后年份,取值为1,否则为0。
3.调节变量
(1)产权性质():如果公司最终控制人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或者政府机构,则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2)企业规模哑变量():将企业规模()按行业—年度中位数进行分组,较大规模企业()取值为1,否则为0。
4.控制变量
根据钟凯等的研究,本文进一步选取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公司投资机会()、公司年龄()、固定资产比重()、银行竞争()等指标作为控制变量。此外,考虑到公司、行业、年度和地区异质性的影响,本文进一步控制了公司、行业、年度及城市固定效应。本文主要变量及其定义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
(三)模型设计
根据吕朝凤等的研究,本文设置以下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地方金融发展对于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
=++X-1+∑+i
(2)
其中,为企业的短贷长投水平;为企业所在地区的地方金融发展水平;-1为控制变量。城商行组建虚拟变量和时间变量被一组公司、城市和年度虚拟变量所吸收。本文主要关注式(2)中的系数估计值,如果的系数显著为负,那么说明地方金融发展会缓解企业的短贷长投程度,反之则说明地方金融发展会加剧企业的短贷长投程度。为了缓解地方金融发展与企业短贷长投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滞后一期的控制变量。此外,本文进一步控制了公司()、行业()、年度()以及城市()固定效应。为避免统计量高估,本文使用公司层面聚集(Cluster)调整的异方差稳健标准误。
参照马红等的研究,本文构建如下计量模型检验产权性质和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
=+++×+X-1+
∑+i
(3)
式(3)在式(2)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了产权性质、企业规模与地方金融发展的交乘项×,变量分别取产权性质和企业规模虚拟变量。
四、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企业短贷长投变量的均值(中位数)为-0.078(-0.063),75%分位数为0.005,表明样本期间至少有1/4样本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短贷长投行为,可见短贷长投已经成为中国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从地方金融发展来看,的25%分位数为1,表明样本期间大多数样本都有城商行设立支行。各个控制变量的结果也基本符合预期,具体不再赘述。
表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在未报告的相关系数表中,企业短贷长投变量与地方金融发展的Pearson系数与Spearman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与企业短贷长投显著负相关,初步支持了本文假设H1。同时,各个控制变量之间的Pearson与Spearman相关系数较小,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二)地方金融发展与短贷长投:基准回归结果
基准回归结果见表3。仅控制公司、行业、年度以及城市固定效应时,地方金融发展的估计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地方金融发展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的短贷长投行为。进一步加入其他控制变量之后,地方金融发展的估计系数依然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上述估计结果表明,以城商行设立为代表的地方金融发展有助于缓解企业的短贷长投行为。地方设立城商行后,企业的短贷长投下降了0.024,因此假设H1无法被拒绝,即以城商行设立代表的地区金融发展有助于缓解企业的短贷长投行为。
表3 地方金融发展与企业短贷长投:基准回归结果
(三)企业异质性、地方金融发展与短贷长投
基于式(3)的估计结果见表4。产权性质虚拟变量与地方金融发展的交乘项(×)的估计系数为正,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相较于国有企业,地方金融发展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削弱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此外,从第(3)(4)列的结果可知,企业规模虚拟变量与地方金融发展的交乘项(×)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与大规模企业相比,地方金融发展对企业短贷长投行为的削弱作用在中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表4的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地方金融发展对企业短贷长投行为的削弱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更为显著,这表明本文的假设H2和假设H3无法被拒绝。
表4 地方金融发展、企业异质性特征与短贷长投估计结果
五、稳健性检验
(一)平行趋势检验
使用双重差分法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如果处理组没有受到政策干预,其发展趋势应与控制组相同,即满足平行趋势(parallel trend)假定。为检验城商行设立是否满足平行趋势假定,本文参考蔡宏波等的研究,设置如下动态方程检验平行趋势假定:
(4)
使用作为被解释变量时,~的估计值及其90%水平的置信区间如图1所示。~的估计值均在10%的水平上不显著,表明在城市设立城商行之前年份,处理组与控制组企业之间的短贷长投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即表明处理组与控制组企业之间满足平行趋势假设。同时,~的估计值均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且系数绝对值逐渐增加,表明企业所在城市设立城商行之后,企业的短贷长投行为得到显著改善。
图1 βj的系数估计值及其置信区间
(二)增加遗漏控制变量与控制债券融资途径的影响
鉴于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不可观测的企业特征变量可能影响微观企业的短贷长投程度,在前文控制了企业层面特征变量的基础上,下文在式(2)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各城市地区GDP增长率、人均GDP等宏观经济变量,重新进行回归。考虑到中国部分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获得融资,进而对前文研究可能造成的影响,本文将样本中“应付债券”大于0的样本剔除,对余下样本进行重新检验。在未汇报的结果中,本文的结论依然稳健。
(三)变量替换
为了保证上文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参考钟凯等的研究构建了如下指标重新度量企业的短贷长投程度:(1)短贷长投哑变量(),若>0,即表明企业长期资金不足以维持企业长期投资活动,存在短贷长投行为,此时=1,否则=0;(2)=(长期资产-长期负债-股东权益)/长期资产,该指标度量的是企业由短期信贷支撑的长期资产投资的比重。因此,取值越大,企业短贷长投现象越严重。未报告的结果显示,替换被解释变量后,本文的结论依然成立。
根据Chen等的研究,本文使用地区城商行分支机构数量度量地方金融发展。未报告的结果显示,地区城商行支行机构数量的估计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以城商行代表的地方金融发展有助于缓解企业的短贷长投行为。
(四)使用非国有企业样本
鉴于中国信贷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着“所有制歧视”,金融系统资金主要流向了国有经济部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存在系统性差异,使用国企和非国企混合样本可能存在不可比性,因此,本文仅保留非国企样本,结果也与上述报告保持一致。
六、进一步分析
(一)作用机制分析
城商行利用小规模、扁平管理模式及地缘优势,能够为企业提供灵活的信贷方案,增加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降低企业贷款抵押担保要求、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抑制企业的短贷长投行为。为了进一步厘清地方金融发展影响企业短贷长投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检验地方金融发展对企业贷款总额、长期贷款额以及企业贷款抵押担保的影响;其次,检验地方金融发展是否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缓解企业的短贷长投。
1.增加企业贷款额及降低企业贷款担保效应
城商行作为规模较小的银行,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通过打造本地化员工队伍,有利于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和信用状况,获得企业的“软信息”,进而更可能为企业提供关系型借贷,形成良好的银企金融共生关系。良好的银企金融共生关系有助于缓解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贷款的抵押担保要求以及贷款成本,增加企业贷款可得性,进而缓解企业的短贷长投程度。为了检验上述作用机制,本文参照Zheng等的研究构建了如下模型:
=++-1+-1+-1+-1+-1+-1+
×-1+×-1+∑+
(5)
其中,、分别为新增长期借款、新增长短期借款与期末总资产之比。式(5)的回归结果见表5。第(1)列中地方金融发展的估计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地方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增加企业获得贷款的数量;销售回报率、资产有形性与企业贷款增加额的估计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有形资产越多、盈利能力越强越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更重要的是,×及×的估计系数均在10%及以上水平显著为负,说明地方金融发展能够削弱企业贷款—有形资产、贷款—盈利能力之间的联系,这表明地方金融有助于提升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进而缓解企业的短贷长投问题。第(2)列报告了的估计结果,结论与类似。总体而言,表5结果表明地方金融发展能够降低企业贷款的抵押担保要求,直接增加企业获得贷款和长期贷款的数量,进而缓解企业的短贷长投程度。
表5 贷款可得性与贷款担保效应
2.缓解融资约束
中国作为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型金融体系,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企业作为资金需求方在信贷契约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难以获得长期信贷资金以匹配长期资产投资,故只能被迫用短期信贷资金支持长期资产投资,从而造成投融资期限错配。因此,降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一个重要机制就是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
以城商行为代表的地方金融发展有助于提升银行竞争程度,缓解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升企业信贷资源的可获得性并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抑制企业的短贷长投现象。基于此,本文认为降低融资约束是地方金融发展缓解企业短贷长投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根据温忠麟等的研究,本文构建以下三个方程检验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
=++X-1+∑+
(6)
=++X-1+∑+
(7)
=+++X-1+∑+
(8)
融资约束作为中介变量的回归结果见表6。其中,第(1)列为式(7)的回归结果,地方金融发展的估计系数为负,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地方金融发展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第(2)列汇报了式(8)的回归结果,融资约束的系数估计值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同时,地方金融发展的估计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缓解融资约束是地方金融发展削弱短贷长投的作用机制。因此,地方金融发展通过降低融资约束进而缓解企业的短贷长投行为。
表6 地方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短贷长投估计结果
(二)经济后果分析
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研究大多认为短贷长投是企业应对“融资难、融资贵”的替代机制,因此,短贷长投不仅不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还会加剧企业的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困境风险。以城商行为代表的地方金融发展有助于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并削弱其短贷长投行为,此时,企业借新还旧的压力下降,可更长远地规划企业投资运营、提升投资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并降低经营风险。
本文参考马红等的研究,构建如下计量模型检验地方金融发展缓解企业短贷长投的经济后果:
=+++×+X-1+
∑+
(9)
其中,为企业净利润除以总资产;为企业经营风险,参照余明桂等,本文采用企业营业净利率的5年波动率进行衡量;代表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越大,企业财务越稳健、破产风险越低、财务困境成本越低。
式(9)的估计结果见表7。其中,第(1)列报告了地方金融发展、短贷长投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企业短贷长投与地方金融发展交乘项×的估计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地方金融发展对企业短贷长投的缓解有助于提升企业业绩。第(2)列使用企业经营风险作为被解释变量,交乘项×的估计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地方金融发展有助于缓解企业短贷长投加剧的经营风险。第(3)列报告了财务困境成本,企业短贷长投的估计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表明企业的短贷长投行为会降低企业财务稳健性,并增加企业财务困境成本。进一步看,×的估计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表明地方金融发展缓解企业的短贷长投,有助于缓解企业破产风险、降低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总体而言,表7结果表明地方金融发展对企业短贷长投的缓解,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流动性压力、提升投资效率,进而提升企业业绩、降低经营风险与财务困境成本。
表7 经济后果分析结果
七、结论与启示
短贷长投容易引发企业资金紧张并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特别地,当宏观经济遭到严重负面冲击时,期限错配所累积的风险可能通过债务违约、互相担保等传导至整个金融系统,进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在中央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背景下,研究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缓解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使用地区设立城商行事件考察地方金融发展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第一,地方金融发展能够显著缓解企业的短贷长投行为;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于国有企业和大企业,地方金融发展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削弱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第三,机制分析表明,地方金融发展通过增加企业贷款额、降低企业贷款担保要求、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缓解企业的短贷长投;第四,进一步分析表明,短贷长投是企业基于中国金融抑制背景下的替代性融资方案,不利于企业业绩提升,且会加剧企业经营风险并增加企业财务困境成本,地方金融发展对企业短贷长投的缓解,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流动性压力、提升投资效率,进而提升企业业绩、降低经营风险与财务困境成本。本文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发现以上结论依然是稳健的。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启示。第一,短贷长投是企业应对中国金融抑制环境的替代性融资方案,而不是降低融资成本的财务性策略,短贷长投还会对企业业绩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加剧实体企业经营风险与财务困境成本,进而提高宏观经济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政府应继续坚持深化金融体系改革,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优化资本配置效率,进而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第二,推进地方金融机构发展、促进地方金融发展,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缓解企业短贷长投行为的潜在风险,因此,政府应继续支持与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