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2-08-03张荔

新阅读 2022年7期
关键词:竹节绘制导图

思维导图运用左脑的数字、词语、逻辑等功能和右脑的色彩、图像、符号、空间意识等功能,将思维痕迹用图画和线条组成发散性的结构,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最大程度地激发大脑的联想与创造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引导学生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自己的语言转化成思维导图,能让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课文。

梳理文本结构,了解主要内容

在教学《那个星期天》时,如果按照文本分析模式通读全文,学生很难把握中心。老师可鼓励学生围绕中心词“盼”创作思维导图,充分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那个星期天想出去的急盼之情。时空变化是本文的表达特点,例如在本课第二小节这样描述“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关明媚”,第七小节“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最后一节“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这些景物的变化,让学生根据时间转换,结合“我”的心情变化,自己设计一份《那个星期天》的思维导图,感悟作者的真情实感。思维导图第一层次可由学生根据所学的课文内容进行设计,老师指导学生注意早晨、上午、下午、黄昏的时间转换。第二层次是在妈妈和“我”表现的基础上,感悟“我”的心情变化。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厘清文章的脉络。学生先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得出自己感悟,绘制思维导图。围绕关键词“盼”,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支描绘出“我”的心情,如学生在下一分支找到很多描写动作的词语,从侧面诠释了“我”内心的焦急等待,与这一分支并列的还有环境描写、内心独白等。

实践证明,运用思维导图教学能让一些较长的文章变得简洁清楚,让学生对人物的心情变化感知更清晰。教师教学时,通过示范绘制思维导图,在学生头脑中展现故事的全景图,能极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潜能。

快速浏览课文,提炼思维导图中心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厘清事情的发展顺序及来龙去脉后,学生先整体感知,再以老师的问题作牵引,提炼文章中心。如在教学《表里的生物》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作者一开始的观点是什么?中间小作者探索到奥秘了吗?最后作者的观点又是什么?让学生在文中用文字、图画、符号等画出作者的观点或者猜测。学生首先找到了第一处观点,父亲的表会自己动,发出声音,展现了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形象;第二处是得到父亲同意后,“我”看到了表里的生物,“我”的内心十分激动;第三处,“我”认为“表里有生物”这个观点得到父亲的“肯定”。一个富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这一篇文章需要以问题为指引,一步一步去理解文章内容。“我”的观点是文章的暗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找到这条线索,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自然水到渠成。通过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这篇课文的脉络感知更加清晰,不仅带给学生高效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更增强了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自信。

深入理解,绘制思维导图支脉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要求学生“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在教学中,由于有些篇目较长,事件交织在一起,学生在阅读感悟时存在困难。如在教学《竹节人》时,教师和学生可共同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捕捉文中关键细节,绘制思维导图各个支脉。课文第1~2自然段学生总结归纳“迷竹节人”,得到第一支脉;课文第3~4自然段师生共同总结“做竹节人”,为第二支脉。阅读课文后面部分,可以得出第三支脉“玩竹节人”和第四支脉“收竹节人”。学生从文中选取出关键词,理解到“玩竹节人”是本文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如何写出玩的乐趣,学生概括出“操作方法”“装饰竹节人”“斗竹节人”等信息。“斗竹节人”过程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层层深入呈现出来,学生一目了然。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引领学生思考,提取关键信息,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性。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积极与文本对话,发散思维并享受阅读。结合思维导图厘清故事发展的顺序,特别是梳理关键性事件,这是学生复述课文的前提。学生对照绘制思维导图,带着明确的阅读目的去阅读,抓住故事的主干,结合要点进行复述,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故事。

小组合作探究,总结延伸课文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思维导图在小组学习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开国大典》时,可将学生分成八个小组。转变以往教师教,学生听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趣味,在课堂上迸发出更多灵感。学生可以通过去图书馆或电子阅览室查阅相关资料,并在信息媒体的支持下独立阅读文章,以对开国大典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无疑是给学生的思维拓展锦上添花。在小组学习中,彼此碰撞的思维火花也在和同伴共享自己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跳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并讲解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高素质的专业化监察队伍对于组织职能的发挥具有重大意义。学者李秋芳、孙壮志在其2015年出版的《反腐败体制机制国际比较研究》一书中指出,瑞典经济犯罪调查局大约有400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检察官、警官、经济调查员(例如司法鉴定会计)和行政人员,调查员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每个处都配备各领域的专家作为机构成员,而阿根廷审计总署更是要求内部人员必须具备大学经济学或法学学历,并通过金融管理和审计专业资格考试。可见,高学历、专业化、职业化是切实履行监察监督职能必备的要素,也是世界各国反腐败过程中机构人员遴选必须考量的基本素质要求。

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后,由教师引领学生根据之前的分组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分享自己运用思维导图学习的经验,向同伴讲述课文的发生发展。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在讲述中得到充分发挥;并吸取借鉴其他同学的合理建议,不断修改、完善思维导图。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安排讨论时间,密切关注学生交流情况。当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及时答疑解惑。小组长及时记录、概括、总结组员间观点,以小组为单位精心补充、修改出一份完善的思维导图。

郭村有八百年历史,是旧时宁国、徽州、池州三府交界之地,兴旺的时候,村里有十座祠堂,店铺毗连,商贾云集。

单元梳理整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教师通过设计思维导图,直观地给学生展示如何整合信息,而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习得新知识,同时还可以由一个点有效进行延伸,整合思维导图上的知识信息,巩固旧知。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有效的知识网络。在复习时,恰当地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使知识融会贯通。如在复习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草原》《丁香结》《花之歌》这几篇课文都是以一个具体的意象或者特定的事物来展开的。例如在《丁香结》中,为了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阅读感悟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日常中的竹子、兰花等植物,绘制思维导图,为习作提供写作思路。先确定描写意象,在第一分支中写清事物的特征;第二分支是写作的中心点及升华的地方。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这一课时,通过思维导图先厘清了课文中的重难点,再通过此次思维导图的绘制启发学生绘制习作的提纲思维导图。双向融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复习效率,也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习作时,很多学生写游记往往按照路线游览顺序娓娓道来,但似乎少了点人文气息。教师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应提醒学生关注风土人情,想一想旅途中令人记忆深刻的人或事,引导学生先根据自己的文章按照地点转换顺序或者依照时间顺序绘制出思维导图。学生绘制分支后如果发现在风土人情这块有所欠缺就再次绘制分支,之后根据思维导图修改文章将更加有序。由此可见,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服务写作提纲,修改完善文章,提升习作能力。

1.2.3 Transwell实验 以50 mg/L Matrigel 1∶8稀释液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4℃风干。将制备好的细胞悬液200 μL加入Transwell小室,24孔板下室加入500 μL含FBS的培养基。在37℃、5%CO2的孵箱中常规培养24 h,用棉签擦去上室内的细胞,4%多聚甲醛固定15 min,清洗、染色后置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拍摄和细胞计数。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明显提升学生梳理文章结构和自主学习等能力。同时,学生能把思维导图迁移到语文复习和写作中,发掘自身潜能,发散个性思维,实现个性发展。此外,也促进教师反思探索如何在语文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导图,并把知识点准确清晰地教给学生。

[1]王晓楠.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6.

[2]牟晓燕.学生思维透明化的点滴思考——以小学语文习作课堂思维导图的应用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2):65-66.

[3]吴仲华.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优势[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1):87.

猜你喜欢

竹节绘制导图
Painting ski maps 绘制滑雪地图
廖瑞霖:竹节人
绘制童话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竹节人”中说“趣味”
绘制世界地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