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追问与“学思践悟创”模式创新

2022-08-02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才职业教育

张 健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高端诉求。这一诉求频见于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及立法中,是教育的高端使命和目标。2012年7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就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创新是人才培养目标结构的核心一维。2017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链条论”就是为了职业教育更好发展的融合论、创新论。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产业技术不断升级的、具备跨越职业领域或产业领域的三维立体职业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各类技术技能人才。[1]”2018年新修订的《高等教育法》第五条也明确要求:“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任务要求同样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可见,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国家一以贯之的政策取向和发展趋势。

一、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追问

(一)关于创新人才的内涵界定

“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2]”“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3]”国外的文献中虽然没有与“创造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对等的概念,但他们对创新人才内涵的把握更加强调和重视创造性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追问

价值,即事物的意义和效用的集成。价值追问,即追问价值。人是世上唯一懂得价值追问的存在。价值是人行动的理由、依据和动力。就是说,人是根据事物对人的作用、意义、价值的判定来决定自己的价值立场、价值态度和价值行为的。“人类所追求的一切,都是为了发现价值、实现价值和创造价值。[4]”“职业教育的价值创造是在对职业教育价值认知的基础上,践行和实现人才培养的过程。[5]”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思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以增强行为自觉和培养效能。

1.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基因。北京大学学报主编龙协涛教授的《中华读书赋》写道:“华夏文明,以新立命,苟日新,日日新,革故鼎新,亦古亦新。”中华民族是创新的民族。这是我们的民族进步的基因和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下,我国已进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为支撑的全新的网络化、智能化时代。任正非说:“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演变成一个智能社会,其深度和广度我们还想象不到。越是前途不确定,越需要创造。如果不能扛起重大的社会责任,坚持创新,迟早会被颠覆。[6]”创新的中华民族更应在这样的时代传承发扬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使崇尚和追求创新成为全民族的价值取向,让以创新立命的中华民族在新时代下好科技创新、教育创新“先手棋”,实现创新超越、领跑世界的中国梦。

2.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战略致胜的需求。犹如树木争夺阳光和空间才能更好地生长,当今世界格局的竞争,创新就是人们争夺成长的阳光和致胜的手段。《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新”这个关键词共出现了59次,足见国家对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视。习近平在论及创新时指出:“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7]”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贯彻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高职教育只有顺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并将其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才能助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3.创新人才培养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不二选择。新时代经济发展应当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舒尔茨(1961)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够产生递增的收益[8]。还不仅此,世易时移,一是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披坚执锐、强势登场,大有主导乃至霸凌之势;二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重要支撑的经济转型升级方兴未艾。在这样的发展态势和背景下,人力资本也需升级为创新的人力资本,才能为经济发展创新赋能,使之可持续发展。否则,没有创新人才给力,就是自我釜底抽薪,只能等待一点残火余烬勉强维持、耗逝殆尽,又岂能在残酷的现实竞争中立定脚跟,立于不败之地。正是依赖这样的创新,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发布,中国的排名连续4年上升再创新高。2016年第25位,2017年第22位,2018年第17位,2019年第14位,说明中国正在迈向全球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行列。与之相应,我国的科技创新实践捷报频传,墨子号量子卫星、神威太湖之光超算、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北斗在全球组网成功、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五G技术、高铁技术等等,一张张领先世界的科技名片,令人难以望其项背,赢得世界喝彩。而这国之竞争、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背后,靠的就是教育培养的创新人才的赋能和支撑。“我们很难想象,没有教育的更新,社会也会发展,这一点对所有的社会都是正确的。[9]89”

4.创新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取向。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应该有新使命、新担当、新气象。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书国研究员认为,职业教育新时代的内在意涵是: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新时代;教育服务于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人民享受世界水平现代化教育的新时代;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职业教育新时代的内涵规定和使命,要求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支撑和高水平的办学效益相互砥砺,而高质量人才的最“硬核”的标识就是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

5.创新超越已成为高职办学的实践高标。高标,即高端目标。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整体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只有这样高职教育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的办学职能才能充分实现。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决定“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双高计划”的实施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超越,目的在于搭建一个更高的平台,创生一些更好的条件,营造一种更优的环境,服务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打造,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高端目标,让高职教育发展再上台阶,再创辉煌。

二、“学思践悟创”五位一体创新培养模式

陈理宣教授认为:“模式既指人们的认识方式,也指实践行为。从认识方式看,模式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相互作用的方式的抽象、简约化反映。它是比较稳定的结构和程序,是能体现某种规律的规范形式。从实践行为看,模式指人们解决问题或从事实践活动的程序及其行为规范。[10]”这里我们建构的创新教育模式倾向于方法意义上的模式,它是依据创新教育实践的结构及过程概括凝练出来的一种简约和抽象方法,是合规律的、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创新人才培养范式。这一模式就是“学思践悟创”创新教育模式。

“学思践悟创”培养模式是由学习、思考、践行、感悟、创新五个因子或要素构成,每一因子在模式中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合起来形成一个围绕创新构成的向心式的结构化整体。若从人的创新能力结构分析,这一模式内在地包含了人的基本创新能力,即创新学习能力(指向知识的学习掌握)、创新思维能力(包含思考和感悟两个环节)、创新实践能力(指践行和创新实现环节)。从模式的要素关系看,每一要素都指向并服务于创新实现,同时创新又反作用于每一要素环节,对其有着规范、制约和统摄作用。见图1。

图1 “学思践悟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一)学习,创新形成的基础

这里学习的对象主要是指知识的学习。知识是人类创生的思想和逻辑相结合并得到精心阐述的符号化系统。它是优秀文明的根基、社会进步的核能、创新驱动的杠杆、人类精神的阳光。学习之于创新的重要性,正如蜗牛的壳之于蜗牛,蜘蛛的网之于蜘蛛一样密不可分。一是知识是人的精神奠基。人之所以为人,是需要精神和思想奠基的。这就需要学习求知。“书者,人类文明之载体也。书者,人类智慧之结晶也。[11]”二是知识是创新的不竭动能。知识不仅具有文明塑造、精神铺垫的作用。更重要的它是创新的资源和动能,这种力量即来自知识转化而生成的智慧和创新。人的创新不能凭空而来,虚蹈而生。在很大程度上,它依赖于知识学习赋予人们的眼光视野、心灵启悟、联想迁移、资源嫁接。创新有了知识的源头活水补给,赋予人们不竭的资源和动能,才能助益人们创新之花绽放、创新思维涌流,成就人的发展、成长与出彩。

(二)思考,创新的内在机制

思考是对思维对象进行的思索、考量、追问的思维活动。它是一个对知识的理解、建构和整合的过程。理解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和致知途经。理解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前提。知识只有经由理解,才能实现内化建构。建构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建构是图式同化的过程。图式是指主体已有的心理结构机能。它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先在的经验系统与新学习的内容经由思考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整合是在思维中将两个以上事物融为一体的过程。整合是一种迁移思考,融合创新,目的是使自身的视野与思考对象的视野融合,形成人才培养的思维创新。理解、建构和整合都是人的内在思考的过程。理解是意义的领会和安顿,建构是意义的同化和生成,整合是意义的迁移与创新。它们都是基于思考的创新的内在机制。所以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12]”

(三)践行,创新支撑的关键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知就是认知,行就是践行。只知不行,是虚知;只行不知,是妄行。“所以读书治学不仅要学之于心,还须体之于身。‘学之于心’,是在静中对书的知解和领悟,它是‘行之始’,是行的主意。‘体之于身’,是身体力行,是达到身心整体的切己体认与自觉修持。它是‘知之成’,是知的功夫。[13]”践行的重要在于: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认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动力和检验认识的标准。离开了实践,认识将失却皈依、无以安顿。所以庄子主张“道,行之而成”。颜之推也反对死读书的“但能言之,不能行之”。第二,陆游诗曰“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践行是“绝知此事”的逻辑前提。而绝知此事,才能达臻通达深透专家的程度,才最有可能进入创新超越的境界。第三,西汉杨雄曾把学习分为四个层次:“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学而能行之所以为最高层次,在于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践行是创新的关键支撑和核心要素。所以王蒙说:“创造就必须依靠书本的同时离开书本、突破书本,到实践里面去另辟蹊径。[14]”只有达到知与行的完美结合,才是读书治学、人才培养的真境界和大境界。

(四)感悟,创新的孕育生成

感悟,即感知而领悟。“感”是感觉、感知和体验,“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了解、领会、觉醒之意。“悟”是“心”中见“吾”。吾是心的主体,心是吾的根本。悟是由感而发、而生的一个心理过程。“感”是悟的对象和前提,“悟”是感的目的和过程。王蒙说:“悟性指的是一种学习、理解、明白的能力。[14]”感悟是创新孕育生成的环节。感悟是通过阅读、交流或行事而悟意明理的能力。它由所感的知或行的问题、困惑或阅读的启迪触发,进入到切己致思、体察求解的悟的环节,寻求问题的解决、困惑的释除或启迪的升华,以达及澄明之境。感悟之悟不仅要求心中见吾,还要求吾中见新。悟,不仅要悟及事物的本意,去理解它、掌握它,还要悟及事物的新意,有所创新超越。这才是悟的根本和真谛。它追问的是悟到了什么?悟的程度和质量如何?本质上是看是否悟到了新的东西,达成和实现了创新。

(五)创新,育人目标的实现

创新是“学思践悟创”人才培养模式的终端目标与最核心要素。“学思践悟”四大育人要素都是围绕并服务于创新目标实现的。分析来看,如果说学思践悟是这一模式的手段层面的要素,那么,创新就是目标层面的要素。手段围绕并服务于创新目标实现,目标聚焦并统领手段效能发挥。“学思践悟创”也是一个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当我们高质量地完成了这一过程的学习、思考、践行、感悟的人才培养环节,其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也就会水到渠成地实现,起码这样的培养环节赋予了学生创新的潜能和潜质,使他们日后更有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三、“学思践悟创”创新模式运用策略

对创新的价值追问,可以增强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自觉性,而“学思践悟创”模式的创生使我们有方法遵循,这些固然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有效地运用这一模式把学生培养成创新人才。这就需要以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端策略指导模式的运用与实施,做到善于学习,深于思考,能于实践,敏于感悟,勇于创新。

(一)善于学习

我们正处在一个学习化社会和时代,没有谁能脱离学习而存在,学习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通行证”。但为了创新的学习有别于一般的学习。它必须是具有善于学习的属性。善于学习包含擅长、喜欢的情感特色,也包含主动、自觉的意志特征。为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善学之道:一是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弘扬。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习不再是从外部强加在学习者身上的东西,而应当成为学习者主动追求的东西,即把别人的教育转换成个人自己的教育。二是善学者把教育和学习不再看作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这种教育将是完整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因而也是个别化的和自我指导的。[9]203”三是从学习能力培养的重点看,“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9]201”。这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并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们认为这样的学习才是具有善于学习特征的学习,才是离开学校和教师后,具备独立有效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品质的学习,这样,学习者才可能成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深于思考

深,指深入、深刻、深透等,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对思考的必然要求。思考是创新的内在机制,深思与浅思相对,它追求的是思考的深度与质量,它是对浅思的超越和突破。第一,深思是人最宝贵的特质。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帕斯卡尔说:“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就是说,思考以及经由思考所获得的思想,是人最可宝贵的创新特质。第二,思考是创新的铧犁,但必须深于思考,进行思维深耕。如果仅豁开一层地皮,创新的种子无法获得深厚土壤和地力的滋养,是长不成创新的果实的。正所谓多想出智慧,深思能创新。第三,深思能创新的机理在于,一方面,深思能激活思维潜能,凝聚智慧能量,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的边界,占领精神高地。另一方面,只有深思,才能入乎其内,看得真切,悟得透脱,想得彻底,才能出思想、出智慧,能创新。

深于思考,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任何创新从本质上说都是思维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钱颖一教授认为:“创造力需要知识,但是不仅仅是知识。”而我们的教育体制,一个不利杰出人才成长,不利于创新的致命短处,“就是我们对教育的认识,过于局限在‘知识’上,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好像就是教育的全部内容[1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须由知识传授转向思维能力培养。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即人的特定的、主导的具有创新属性的思维方式。如爱因斯坦特别推崇的“简洁思维”,乔布斯推崇的“不同思维”,马斯克的“反直觉思维”,彼得·蒂尔的“逆向思维”等等。培养学生这样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要培养学生善于追问为什么。古人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爱因斯坦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地追问问题罢了。[12]13”这样的追问向着事物的本质、背后的机理、内在的奥蕴挺进,可以穷究其理、破解难题,培养起学生深思创新、攻坚克难的思维品质。

(三)能于实践

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特别强调实践创新。这样的人才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具备把自己要做的事做得出彩、做得完美的能力。有研究者认为:“创新型职业人具备的内涵:一是具备健康的体魄、阳光的心智,把事做完。二是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与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把事做好。三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把事做对。四是具备充沛的创新创造活力,把事做活,五是具备较强的职业幸福感,把事做巧。[16]”这种把事做完、做好、做对、做活、做巧的“五做”能力,就是能于实践的创新能力。看那些大国工匠,他们做事匠心独运、匠德高尚、匠艺精湛、匠行不辍,才成就了不朽的匠业。如大国工匠高凤林突破焊接精度,核心部件合格率从29%提高到92%。特高压、超高压带电检修工王进,带电660千伏检修,是世界上超高压带电检修的第一人。地质钻探大国工匠朱恒银,取芯时间由30多个小时缩短为45分钟,让钻头行走的速度和深度矗立为行业的高度。29岁的技校毕业生、国防军工数控加工大国工匠陈行行,使产品质量合格率由55%提升到100%,他用刻苦钻研的创新精神铸就青春信仰。这些大国工匠都是能于实践的创新的榜样和标杆。他们不变的是追求卓越和极致的初心,变化的是永无止境、勇攀高峰的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这种能于实践的技能、智慧和创新精神,让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标。

(四)敏于感悟

敏是敏感、敏锐、敏捷之意。感悟是就某一问题持续关注思考而产生的感知和领悟。它是思考在空间上的广延性和时间上的持续性的延伸。感悟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或由末及本的触类旁通和豁然开朗。它是创新来袭的提示,创新分娩的前兆,创新连线的接通。培养创新人才应教会学生感悟。第一,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琢磨的内在品质。清陆世仪《思辨录》有云:“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思处皆缘于学,不学则无可思。学者,所以求悟也;悟者,思而得通也。[17]”对学生而言,这种思考不仅是教师教学时所要求学生的理解式、应答性思考,还是对感兴趣的问题自主性、持续性思考。而且要求这种思考是在学习和做事实践中形成习惯和自觉的思考,是上升为品质和素养境界的思考。它要求学习者在学习知识和技能过程中要存诸心,思其义,见乎事,悟其新,这样才能提升生成感悟的概率。第二,要培养学生捕捉感悟的敏锐、敏捷、敏慧。敏于感悟要求学生在感悟来袭时能够敏于识别、把握。感悟即灵感。它是思想的耀亮、创意的来袭,是阅读思考或工作行事过程中馈赠给我们的思想智慧和创造基因。但感悟可遇而不可求,而且是流星一闪、昙花一现的东西,只有善于识别捕捉的人才能把握它,并将其转化为创新成果。设若我们面对感悟麻木不仁、反应滞后,就会与宝贵的创新资源失之交臂。第三,要创生良好的有利于感悟生成的环境条件。钱颖一教授认为,学生自己可以在感悟中塑造,关键是“我们的大学要尽力创造条件,培育出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自己‘悟’出来,让人才自己‘冒’出来[16]”。

(五)勇于创新

勇于创新,要领有三:首先,破除心理迷误。创新有创意出新、创设革新、创生更新等多重意涵。创,意味着开创,新,表征着刚出现或未曾有。因而人们总是把创新看得过于“高大上”,充满敬畏,觉得与自己无缘,这是过于高看创新的思想迷误。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是为创新却魅的精当之言,也是培养职业教育创新人才破除心理迷障的励志箴言。其次,用身边的案例激励创新。职业教育虽不敢说培养的都是创新人才,但还是有许多成功创新的案例。包括像王曙群、陈行行这样技校出生的顶级的创新人才——大国工匠。这些人中有的就是我们身边的老师或学生,职业教育就是要用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熟悉人的案例教育和激励学生,让他们打破自卑、坚定自信、投身创新。再次,用创新创业政策杠杆撬动创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18]”笔者认为创新创业两种教育,创新更为重要。其一,创新是前提性的、根本性的,是创业的最重要的资源和成功的要素;其二,创新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存在,创业是策略层面的手段;其三,创新是上位的、统摄性的,创业则是下位的、务实性的,创新是“走高线”的,而创业为的是就业,是“保底线”的;其四,创新教育是谋发展的,创业教育是惠民生的。明乎此,我们应该确立“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原则,用好这一政策杠杆,优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保证创新教育“面”上的成功。

猜你喜欢

人才职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