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Nvivo12的陕西高校教师双创教育能力提升模型构建

2022-08-02

榆林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双创编码

盛 莹

(西安文理学院 师范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是国家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伴随创新创业教育而产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活动中,将专业学科知识和创新创业理念紧密结合,既注重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要兼顾人才的创新性、开拓性、实践性。十几年来,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一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也面临着一些困境,比如高校教师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识还不统一、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匮乏等。这不仅影响到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创新化”“技能化”,同时也影响到2021年教育部在《推进高等教育提质创新发展》中指出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1]的长远发展规划的实施。对此,本文采用Nvivo12 的质性研究方法,依据扎根理论,探寻影响提升高校教师双创教育能力的因素,通过构建影响因素模型,进一步明晰提升高校教师双创教育能力的有效路径。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依据扎根理论,借助Nvivo12软件,实现了自下而上的理论构建。这是一种在丰富的材料中挖掘核心要素的方法,它可以从深度访谈中提炼出要点,将质性资料进行查询、管理、编码、整合、分析,找到数据中的联系,构建概念网络系统。本文正是应用这种方法,通过对高校教师双创教育能力提升的访谈资料的深入分析,不断整合,对不同概念、观点、属性重新提炼、归纳,将其要素进行三级编码(开放性编码、关联式编码、核心编码),逐步形成理论框架,实现高校教师双创教育能力模型的构建。

1.2 样本介绍

本次访谈主要以从事创新创业工作的教师和参与指导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师为主。研究样本主要来自于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宝鸡文理学院、榆林学院、咸阳师范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共计7所大学,42名高校教师,年龄层次上,30岁以下教师10人,30~45岁教师15人,45岁以上教师17人;职称上,中级职称20人,高级职称22人。

1.3 研究过程

1.3.1数据收集

本次质性研究的数据主要是通过访谈的方式获得,访谈者综合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依据研究问题及对象特征,设置了半结构化访谈提纲。访谈因为受到地域的影响,所以采用面对面、电话和视频三种方式获取资料,在访谈过程中,为了保证访谈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在受访者同意的前提下,采用了录音的形式。本次访谈主要围绕以下五个问题:第一,你如何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第二,你认为更新教育理念对高校教师重要吗?第三,你认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主要是指那些方面?谈谈你的看法。第四,你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跨学科合作是否重要?谈谈你的看法。第五,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你遇到哪些困难或挑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据受访者的实际情况,对于访谈的问题进行了个案调整。

1.3.2编码

本研究将访谈获取到的42份有效文本进行整理后,借助质性研究软件Nvivo12,依据扎根理论研究的方法对文本资料进行了由下至上的编码,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明确文本中每句话及每段话的意义,不断缩小氛围,直至饱和,在发现概念类属的同时,并进行简单的预分类,标注为自由节点,进行一级编码;其次,依据概念类属下不同的联系,对其维度、条件、策略等的反复调整,将自由节点不断地归纳、整合,发现其中的相关关系,形成树节点,进行二级编码;最后,在二级编码的基础上,依据对于概念类属的进一步整合、分析,寻找出内部的“核心类属”,实现了三级编码。

为了确保分析的严谨性,在编码完成后,又选取了5名受访者进行了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了编码,并未出现新的编码,证明已有的编码内容已经达到饱和,本次质性研究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教师双创教育能力提升影响因素编码介绍

将访谈资料输入Nvivo12软件,初步编码,获得自由节点362个,后经筛选、分析、归类,最终保留有效总自由节点204个。同时依据概念类属下不同的联系,围绕主旨将自由节点不断地归纳、整合,在204个自由节点中发现其内在的联系,归纳出在教师双创教育提升过程中教师自身比较关注的11个方面(树节点),即更新角色、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志,专业知识、创新创业知识、科研实践创新开发、创新创业需求鉴别、市场技术开发、实践应用、知识创新、跨学科合作,形成一级编码(开放式编码);通过二级编码(关联式编码)将11个树节点进一步归类、分析,归纳出6个方面,分别是角色定位、精神意志力、知识储备、实践技能、知识更新、知识迁移(见表1)。

表1 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及其频率

2.由于同一名受访者可能同时提到两个或三个节点,因此,节点的频率数多于受访者人数。

依据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在二级编码的基础上,以自由节点数出现的频率为依据,将所有的类属和类属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建立了三个扎根理论(核心编码)(见图1):1.创新创业认同度对建立开拓进取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及教师的角色定位具有生成功能。2.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对知识的储备、更新具有重要的重构功能。3.创新创业的科技成果转换途径对知识的迁移、实践应用具有促进功能。

图1 核心编码

2.2 高校教师双创教育能力提升影响因素的维度分析

依据访谈内容,通过Nvivo12软件我们建立了三个扎根理论,得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同度、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换渠道三个影响因素,并依据不同的影响因素指出了高校教师双创教育能力提升路径,在此,我们以三要素为依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2.2.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同度对建立开拓进取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及教师的角色定位具有生成功能

高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同度主要是指教师个体在教育领域对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前景的认识和预估的共同性的程度,这种认识与预估的共同性程度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师个体的角色定位和教育理念内化的精神动力。尽管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教育的最终目标一方面是塑造具有文化修养的人,另一方面是培养在一定领域拥有专业知识、技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强调了“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在实践教育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缺乏敢为人先、积极进取的精神,他们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及时更新角色。因此在角色定位模糊、教育理念没有及时更新的现状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同度也随之下降。由表1可知,教师对于角色更新的需求较为明显,出现的频率达到24次,激发创新创业意志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需求也较为明显,出现的频次分别为12次和8次。如表2所示,在访谈中,42名教师表现出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同度上的差异性,集中体现在角色更新、构建积极执着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勇于挑战新型变化的创新创业意志三个方面。一些老师提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太熟悉”“改善因循守旧的观念很难”“新思想与旧方法的融合是遇到的最大瓶颈”,同时,他们认识到,“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很重要”,“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很重要”,“有了执着的精神才能为之而奋斗”。因此,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教学理念,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认同度,建立开放、多元、包容的创新创业环境,是提升高校教师双创教育能力的首要影响因素。

表2 创新创业认同度材料信息

2.2.2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对知识的储备、更新具有重构功能

创新创业文化是创新创业理念下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引导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2017年,陕西省教育厅坚持“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训全过程”,并指导“93所普通高校制订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由此,创新创业文化在陕西高校开始孕育、发展,外在的表现就是出现了通过有异于常人的创新的思维模式将各类专业知识与市场动态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这种人才培养方式不是仅仅以“创业”为核心,而是更强调“创新”,即在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如表1所示,教师对于知识创新、实践应用、创新创业专业知识的需求较为明显,出现的频次分别为30次、28次、20次。又如表3所示,在访谈中,42名教师表现出对高校所呈现出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不确定性,分别表现在专业知识、创新创业知识、实践应用和知识创新四个方面,一部分教师认为“教学理念更多地停留在为教学而教学的认知层面”“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教学组织管理形式和方法上的创新不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缺乏相关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应该营造新的创新创业思维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与市场联系紧密的案例”“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不能紧密结合”“缺乏技术与资金支持”,即这种时代发展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思维、精神并没有过多地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展现出来,英国教育学者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曾经提到:“对于成功的教育来说,传授知识必须有一定的更新,要么是知识本身的更新,要么是知识在新时代新世界中新颖的应用。”[2]由表3可见,新的学科教育理念没有及时建立,本学科专业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能得到及时更新,教育的功能没有有效地在高校中发挥作用,导致知识的储备与实践需求不能很好地契合。因此,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引导、激励高校教师更新知识、创新教学,是提升高校教师双创教育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表3 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材料信息

2.2.3创新创业的科技成果转换途径对知识的迁移以及实践技能提升具有促进功能

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换主要是高校科研团队依据市场需求,将创新性的科技成果应用到经济建设中,加强劳动力综合技能,改善劳动工具,提升劳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从宏观角度,高等院校是国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主要基地,同时也是国家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地。2020年,国家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已认定的453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中,依托高校建立的机构有134家”。依据2020年国家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在校博士生有466 549人,其中陕西高等教育专任教师中博士生仅仅有25 335人[3],如何更好地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科研单位与生产部门的有效衔接,更好地在高校形成“一批优势学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2016年5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有针对性地寻求更好的科技创新转化途径,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表1所示,教师对于科研实践创新开发、市场技术开发、跨学科合作的需求较为明显,出现的频次分别为22次、20次、16次。又如表4所示,在访谈中发现,高校教师也在探索“如何将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专业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精准的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如何培养学生市场的敏感度”“创业教育中,技术经验、市场动态判断经验严重不足”等诸多问题,对于市场技术开发能力需求比较突出,他们普遍认为“学校和社会机构联系不够紧密”,“需要建立实战模拟实验室,丰富多元化的合作教学基地”,“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同时跨学科合作创新能力也成为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他们认为“多学科交叉融合更能碰撞出火花,更有利于创新”,“创新创业是一门系统性科学,必须要结合创业方向,协调融合多个学科建立知识群”。因此,寻求恰当的科技成果转换途径,实现高校学科知识的迁移,提升实践技能,是提升高校教师双创教育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

表4 创新创业的科技成果转换途径的材料信息

3 高校教师双创教育能力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及提升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影响高校教师双创教育能力提升的要素有以下三个: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同度、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创新创业的科技成果转换途径。由此构建出以三级指标体系为基础的的高校教师双创教育能力影响因素模型(见图2)。

图2 高校教师双创教育能力影响因素模型

3.1 强化教师双创教育理念认同度,明晰角色定位,不断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强化教师双创教育理念认同度,实现理念思想创新,不仅有利于高校教师知识、技术、能力的更新,同时也可以增强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内在认同感。在学科建设中由于个体认知上的差异性,致使高校教师对双创专业能力提升的理念的认同度各不相同,一方面角色定位模糊,“外在表现为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和定位不契合学校的整体角色要求”[4];另一方面表现为缺乏积极的双创精神与意志力,缺乏主观能动性。研究表明,“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资本、职业幸福感存在负相关,说明工作压力会给心理资本和职业幸福感带来消极影响”[5],这就需要教师拥有积极的工作热情,将专业能力提升压力转化为一种能动的、自觉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激发教师能动性的因素有很多,依据系统论的角度,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首先,内部环境主要针对教师个体而言,即自身因素和自我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在实践中一方面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培养克服一切障碍的意志力。一般而言,强烈的需求意识的建立是个体产生动机、引发行为、实现目标的前提。需求越明确,动机越强烈,工作积极性越高,战胜困难的信心越坚定。另一方面,在需求向动机转化的过程中,个体主观的意向、目标、克服障碍的意志力具有较大的作用,如果人的行为的内部动力被激发,那么个体的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自我激励也就随之表现出来,这就为教师双创教育专业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其次,外部环境即周围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涉及工作、单位、同事等外在的影响。这些影响在教育实践工作中主要表现在社会认同、激励机制、人际关系等方面。一方面,学校方面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是个体前进的动力,它主要通过自我定位、确定研究方向、阶段性评估、获得报酬、自我评估、调整来完成;另一方面,社会认同是个体成功的关键。它代表了教师自身所创造的价值获得认可。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完成:第一,构建新的“教育共同体”,鼓励创新创业;第二,将研究主题与经济需求紧密结合;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教师参与社会活动。此外,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专业发展的纽带,它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对人们的情感、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积极的人际关系也会提升教师的幸福感,进而调动教师双创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教师双创教育理念认同度。

3.2 深入建设丰富多样的创新文化,加强反思,挖掘教师知识创新潜能

教师双创教育专业能力提升离不开学校创新文化氛围,丰富多样的创新文化不仅仅是物质形态的创新,还包括精神财富的创新。它主要通过学校自身独特的思想观念、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制度表现出来,从而唤起教师、学生的学习、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个体的责任感,达到预期的目标。学校文化创新的核心是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创新,它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历程中,不断重新认识社会,并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人们共同认可的创新精神、物质财富的综合。所以,培育创新的文化离不开探索与实践,更依赖于建立一种创新反思的能力。这种能力外在的表现为:第一,共享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是否可以依据对情景的判断来调整行为,在文化共享中努力向目标靠近,即教育实践活动不能脱离集体对校园文化的认知。第二,导向能力。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依据文化影响随时调整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向,并向有利的、积极的方向靠近,寻求通往目标的最佳路径。第三,筛选能力。通过文化共享和文化引导,判断依据预期方法、路径,是否可以达成预期目标,并及时优化路径,选择最佳方案。第四,创新能力。在选择最佳路径过程中,及时将主体价值观、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进行重新整合,激发知识创新思维,挖掘教师知识创新潜能,提出有效实用和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达成预期目标。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首先,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前沿理论的探知能力。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开拓思维、解放思想,明晰新时代下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差异性,避免“闭门造车”,进一步增强教师科研能力,用前沿理论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其次,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提升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融合下的教学能力。明晰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和专业需求,教师应该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有方法地将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实现引导受教育者提升自身主观能动性的目的,高效完成知识的交流和传递。最后,通过自我实践、自我构建,实现知识的有效更新,教师通过个体的意识、判断、行为、反思,建立批判性思维体系,营造“质疑、探索、创新”的教学氛围,激发自身的创造激情。通过服务社会,建立知识的创新应用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新知识、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前提,克服各种困难,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成果,形成积极的、正面的、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进步的新理念,从而实现知识的实践应用与创新,达到提升自身双创能力的目的。

3.3 搭建有效的科技转换平台,打通知识迁移的有效通道,提升教师创新实践能力

寻求恰当的科技成果转换途径,实现高校学科知识的迁移,提升实践技能,是提升高校教师双创教育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作为知识迁移的主要基地,首先要以市场需求为前提,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遵循各学科的学科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结合创新创业方向,组建不同学科间相互融合的科研团队,搭建稳定的、有活力的科研平台,促进多个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实现高校不同学科背景下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同学科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开放,打破单一学科界限,提升教师多学科、多视角的抽象思维构建能力,激发他们思维的活跃性,增强他们跨学科研究的敏感度,营造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碰撞的科学研究氛围,在建立交叉学科知识群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知识的有效迁移。其次,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主阵地之一,要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摒弃传统的与市场脱节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加强与企业、事业、社区等社会各类生产部门、服务机构之间联系与合作,打通教师走向市场的通道,不断丰富他们鉴别市场动态发展的经验,提升教师的市场敏感度,在促使教师将学科知识、创新创业知识与市场需求充分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达到将学生个性特点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的创新创业教育。最后,高校一方面作为科技开发的主要基地,需要主动聚焦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充分融合优势学科的精尖力量,建立多学科合作的具有特色的各种平台,打造高端实验室,将其建设成为教师进行科技开发的核心基地,为学生进行实战模拟的教学基地、实习基地,形成创新知识、科技开发、服务市场、培养创新人才的孵化园。

另一方面,高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将学校的实习基地与社会各行业紧密结合,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主动对接人才市场,不断建立与社会各行业的合作与联系,使学校模拟实习基地与行业创新需求高度契合,以此不断扩大高校的教育实习规模,建立丰富多元化的合作教学基地,为高校教师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供更多的有效阵地。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双创编码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Genome and healthcare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