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0 kV GIS 管母外壳三相短路排温度过高分析及处理

2022-08-02龙子琦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铝板出线导体

付 鹏,龙子琦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三峡水力发电厂,湖北 宜昌 443133)

0 引言

在巡视某运行中的500 kV 出线场设备时,发现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以下简称GIS)管母外壳三相短路排严重过热,温度最高点在GIS 外壳法兰面与刀型铝板连接螺栓处(见图1)。红外测温结果显示最高温度达145℃,该型号GIS 母线外壳管母设计温升为60 K(环境温度40℃),外壳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00℃,显然该出线GIS 管母法兰与刀型短路板连接处温度已明显超过外壳设计温升。GIS 母线外壳材料为铝合金,其导热系数较高(138~147 W/m·K),长期温度高将使法兰面橡胶密封圈加速老化,最终导致法兰面密封不严,隔室内SF6气体泄漏,影响出线设备正常运行。

图1 红外热成像

该型号500 kV GIS 母线外壳三相短路排结构如图2 所示:每相外壳法兰面上用2 颗非穿心式螺杆固定一块刀型铝板,然后通过1 根铝合金排(60×10 mm2)连接三相外壳,再通过1 根60×8 mm2的接地扁铜入地。设备满负荷运行情况下进行红外热成像,同时测量短路排电流,如图3 所示,其流过刀型铝板最大电流为1 132 A。

图2 短路排结构

图3 短路排各处电流测量值

1 GIS 外壳感应电流产生的机理

该电站GIS 设备外壳采用多点接地方式接地。多点接地方式是在GIS 设备的每个分段处用导体连接外壳和大地,而且每个分段处都用导体连接,形成多点接地,使外壳整体连通,提高可靠性。

GIS 外壳与其内部导体间距离很小,两者的电磁耦合强,这种紧凑型结构使得GIS 外壳与内部对应导体构成一个空心变压器,导体为原边,外壳为副边,导致GIS 外壳产生明显的感应电势。在GIS 设备正常运行时,由于导电杆中的工频电流的电磁感应,GIS 的外壳中会出现两种感应电流,即在外壳横截面内的涡流和由于外壳多处接地引起的通过垂直地线、地网及外壳流过的环流。理论上GIS 外壳环流与导体运行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一般来说GIS 外壳产生的环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GIS 外壳与地网通过架台、接地引线等构成的回路产生感应电流(图4);另一种是GIS 相间外壳通过短接排构成的回路产生感应电流(图5)。由于该电站GIS 外壳采取多点接地方式,外壳电流通过GIS 外壳三相短路板,构架,接地引线形成环流。

图4 GIS 外壳与架台形成的环流

图5 GIS 相间外壳形成的环流

1.1 接地导体接触电压及热稳定校核分析

设备正常运行时,对500 kV 出线GIS 管母外壳接地电流进行测量,单相管母外壳实际接地电流约1 100 A,外壳对地电压为0.8 V。GIS 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取63 kA,计算短路故障时外壳接触电压最大为23.1 V。根据GB/T 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可知,GIS 正常运行时,外壳接触电压最大值不得超过24 V;发生短路故障时外壳上的电位降一般不应超过100 V。外壳接触电压在允许范围内。

按照GIS 设备最大故障电流为63 kA 时,需要的铝接地导体截面积为294 mm2,需要的铜接地导体截面积为168 mm2。因此该电站GIS 管母外壳接地导体截面积满足设计要求。

1.2 GIS 外壳过热原因分析

该电站安装6 台700 MW 机组,三条外送500 kV出线线路,按照电力系统N-1 原则,每条出线至少需要满足3 台机组有功输出功率,即出线电流最低为2 550 A,考虑一定系数,该电站选型的出线电流互感器变比为3 000∶1,出线端GIS 管母外壳接地接触面需满足在3 000 A 电流下的长期运行要求。

接触面约按照铝板的3~5 A/mm2(经验值)过流计算,长期通流3 000 A 时,刀型铝板与外壳法兰接触面积最低1 000 mm2,电站出线端GIS 管母外壳实际接地运行电流约1 100 A,刀型铝板与外壳法兰接触面积最低367 mm2。GIS 管母外壳采用刀型铝板与法兰面接触,每个刀型板与法兰面有2 个接触面(测量单个接触面积约16×10 mm2)。目前出线端GIS 管母外壳仅安装一块刀型铝板,过流接触面积320 mm2,而同类型设备其他电站出线端GIS 管母外壳安装四块刀型铝板,过流接触面积1 280 mm2,该电站刀型铝板与外壳法兰接触面积明显偏低,长期运行发热导致刀型铝板与法兰面固定螺栓发热(该站三回出线温度在120~145℃间),

图6 刀型铝板

短路排处理过程中,对刀型板拆除后发现,外壳接触面及螺栓垫片有明显受热融化现象,平垫已融断,如图7。

图7 设备过热受损情况

综上所述,接地电厂房顶GIS 母线外壳三相短路板温度高的原因主要为管母外壳刀型铝板与外壳法兰接触面积偏小,长期通过电流发热引起。

2 过热情况的处理

通过计算本次对其进行如下改造处理:每相外壳法兰面上用非穿心式螺杆固定四块刀型铝板,然后通过两根铜排(80×10 mm2)连接三相外壳,再通过一根80×10 mm2接地扁铜入地。

图8 短路排改造方案

目前该电站三条出线短路排均已完成改造,通过运行跟踪情况可知,结果达到预期效果:

图9 改造后单根短路排上电流测量情况

改造前:短路排电流密度过大,局部温升过高;短路排电流分部极不平衡;

改造后:整体温升正常,电流分部较平衡。

3 结语

GIS 外壳环流不可避免,必须充分考虑环流在地线中损耗及发热,短路排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在GIS 接地的设计中,应适当加宽GIS 接地点的接地引下线,防止接地线截面积不足导致的过热现象。

猜你喜欢

铝板出线导体
大型铝板拉伸机液压底座的设计计算
出发场咽喉区兼作编尾牵出线的场间联系方案
液压机校平铝板过程中挠变形计算的探讨
导体杆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剖析与启示
建筑幕墙面板不平整的分析及解决方案
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柜烧毁故障分析
高频传输线路
静电现象有什么用?
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演示实验改进
真空清洗技术用于铝板翘式换热器制造的工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