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患者组织中激活转录因子4 的表达水平 及意义
2022-08-02项芳芳李杨亮陈晓桃姚寒晖
项芳芳 李杨亮 陈晓桃 姚寒晖
克罗恩病(CD)是一种慢性肠道炎性疾病,其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较高,以往在中国的发病率较低,近年来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在中国CD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1]。CD 具有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痛、腹泻、便血等,病情严重者可发生肠梗阻或穿孔[2-3]。CD 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内质网应激被证实与CD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4-6]。内质网应激可通过诱导上皮细胞死亡,损伤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肠道的炎性反应,从而引发炎症性肠病[7]。激活转录因子4(ATF4)是一种碱性亮氨酸拉链蛋白,参与了机体的应激反应、炎性反应及肿瘤生长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多项研究表明,ATF4 可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参与疾病的发生及进展过程,如多发性骨髓瘤[8]、前列腺癌[9]、肝损伤[10]及帕金森病[11]等。由此推测,ATF4 可能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参与CD 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本研究检测了CD 患者组织中ATF4 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患者的炎性反应状态及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2015 年2 月至2017 年2 月淮南新华医疗集团新华医院收治的75 例C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CD 组。参照《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12]中关于CD 的诊断及治疗标准进行诊治。纳入标准:(1)患者体征、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符合CD 的诊断标准;(2)首次诊断为CD;(3)入组前未服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类药物;(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2)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3)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4)随访失联者。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行肠息肉切除术的8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CD 组中男性46 例,女性29 例,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为(28.34±4.93)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为(21.78±2.79)kg/m2。对 照组中男性43 例,女性37 例,年龄23~45 岁,平均年龄为(29.61±4.73)岁,平 均BMI 为(22.12±2.93)kg/m2。 两 组 患 者 在 性 别(χ2=0.911,P=0.340)、年 龄 (t=1.637,P=0.104)、BMI(t=0.739,P=0.461)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临床资料收集和随访
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吸烟史、病变部位、肛周病变、疾病行为、C 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治疗方案等信息。
CD 患者确诊后,采用电话或复诊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3 年的随访,期间每3 个月随访1 次,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末次随访时间为2020 年3月10 日,以腹腔脓肿、肠梗阻、肠穿孔、消化道大出血、肠瘘、接受肠切除手术或因CD 死亡作为随访终点事件。本研究将在随访期间发生终点事件定义为预后不良,反之,则定义为预后良好。
1.3 CD 炎性反应状态评价
采用简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项目包括腹痛、腹部包块、腹泻和伴随疾病[13]。腹痛:轻度疼痛记1分,中度疼痛记2 分,重度疼痛记3 分;腹部包块:可疑包块记1 分,确诊包块记2 分,伴触痛记3 分;腹泻每日1 次记1 分;伴随疾病包括关节痛、虹膜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阿弗他溃疡、肛裂、新瘘管和脓肿,每种症状记1 分。简化CDAI 评分为4 项评分之和,其中5~7 分为轻度活动,8~16分为中度活动,>16 分为重度活动。
采用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SES-CD)评估末端回肠、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及直肠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项目包括溃疡大小、溃疡面积、受累肠道面积和肠腔狭窄,评分范围由轻至重依次为0~3 分。SES-CD 评分为各肠段4 项评分之和,其中4~10 分为轻度活动,11~19 分为中度活动,≥20 分为重度活动[14]。
1.4 ATF4 表达水平检测
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TF4 的表达水平。具体步骤:取结直肠镜检查时切除的CD 组织和肠息肉组织,无菌条件下分别在液氮中研磨组织,然后以3 500 r/min 离心15 min,取上层清液,加入蛋白酶抑制剂提取总蛋白;采用10% SDS-PAGE 分离胶电泳,转模后室温封闭1 h;加入一抗(1 ∶ 1 000),4 ℃孵育过夜;用PBST 清洗3 次,加入二抗(1 ∶5 000),室温下孵育1 h。洗膜后加入ECL显影剂,应用Image J 软件进行灰度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CD 组ATF4 的表达水平与简化CDAI 评分及SES-CD 评分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采用ROC 曲线评估ATF4 判断CD 患者预后的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法分析影响CD 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D 组和对照组的ATF4 表达水平比较
CD 组患者组织中ATF4 的相对表达量为0.74±0.18,低于对照组(1.25±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49,P<0.001)。
2.2 ATF4 与简化CDAI 评分及SES-CD 评分的关系
CD 组患者的简化CDAI 评分、SES-CD 评分分别为(9.17±3.13)分和(12.73±3.84)分。CD 组患者组织中ATF4 的表达水平与简化CDAI 评分及SES-CD 评分均呈负相关(r=-0.615,P<0.001; r=-0.551,P<0.001)。见图1。
图1 ATF4 与两种评分的相关性散点图 A 简化CDAI评分 B SES-CD 评分
2.3 ATF4 判断CD 患者预后的价值
随访结果显示,75 例CD 患者中32 例(42.67%)预后不良,其中3 例(4.00%)腹腔脓肿,2 例(2.67%)肠梗阻,1 例(1.33%)消化道大出血,3 例(4.00%)肠瘘,23 例(30.67%)接受肠切除手术治疗。根据CD 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n=32)和预后良好组(n=43)。预后不良组ATF4 的相对表达量为0.60±0.09,低于预后良好组(0.84±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88,P<0.001)。ATF4 判断CD 患者预后的ROC 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902(95%CI:0.812~0.959)、87.50%、86.05%和0.69。见图2。
图2 ATF4 判断CD 患者预后的ROC 曲线
2.4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基本资料比较
两组在性别、年龄、BMI、吸烟史、病变部位、CRP、ESR、1 年内应用免疫抑制剂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预后不良组中肛周病变者、首次治疗应用激素者、疾病行为为穿透型者的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见表1。
2.5 影响CD 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可能与CD 患者预后有关的项目,包括肛周病变(无=0,有=1)、首次治疗应用激素(否=0,是=1)、疾病行为(非狭窄非穿透型/狭窄型=0,穿透型=1)、ATF4(≤0.69=0,>0.69=1)作为自变量,将CD 患者的预后情况(预后良好=0,预后不良=1)作为因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肛周病变(OR= 2.617,95%CI:1.163~7.263,P=0.013)、 疾 病 行为( 穿 透 型,OR=4.828,95%CI:1.842~14.082,P<0.001)和首次治疗应用激素(OR=1.638,95% CI:1.105~3.721,P=0.036)均 是CD 预 后 的 独立 危 险 因 素(P 均<0.05),ATF4(OR=0.548,95%CI:0.397~0.733,P=0.023)是CD 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
表1 影响CD 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3 讨论
内质网应激与CD 的发生及发展关系密切[15]。正常状态下,内质网主要发挥蛋白质加工、合成及转运等功能,当细胞处于缺氧、氧化应激、营养物质缺乏等环境时,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腔中聚集,钙离子的储存及释放平衡被打破,导致内质网应激的发生[16]。内质网应激发生后可引起肠上皮细胞中潘氏细胞减少或功能受损,造成由潘氏细胞分泌的防御素、溶菌酶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等的水平降低,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减弱,同时使抗原物质易被机体摄取,诱发肠道炎性反应,加重CD 病情[17-19]。ATF4 是参与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关键物质,可能通过上述机制参与CD 的发生及进展过程[20]。本研究结果显示,CD 组患者组织中ATF4 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这提示ATF4 可能与CD 的发病有关。
简化CDAI 评分是基于CD 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等进行评估,SES-CD 评分是通过内镜检查溃疡直径、溃疡面积、炎性病变侵犯肠段面积、肠管狭窄情况等进行评估,可以直观地评估患者的炎性反应状态,两种评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D 患者的炎性反应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CD 患者组织中ATF4 的表达水平与简化CDAI 评分和SESCD 评分均呈负相关,该结果提示ATF4 与CD 患者的炎性反应状态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CD 的病情进展,检测其水平或可评估CD 患者的预后情况。
郝晓炜等[21]的报道指出,CD 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2.19%。本研究结果显示75 例CD 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2.67%,与上述结果相近。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ATF4 的表达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这提示ATF4 可能与CD 患者的预后有关。ROC 曲线结果显示,ATF4 诊断CD 患者预后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2、87.50%和86.05%,这提示ATF4 判断CD 预后的价值较高。
赵甲秀[22]的研究表明,肛周病变、疾病行为是CD 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杨荣萍等[23]的研究亦证实肛周病变、疾病行为是CD 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该研究还表明初始治疗应用糖皮质激素也是CD 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肛周病变、疾病行为(穿透型)和首次治疗应用激素是CD 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上述文献结果相符。本研究结果还表明,ATF4 是CD 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其原因可能是CD 组织中ATF4的水平可反映内质网应激程度,进而反映CD 预后,关于其病理、生理机制仍有待今后进一步证实。
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如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偏小等,纳入样本难免存在选择偏倚,下一步将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以验证本文结论。综上所述,ATF4 在CD 组织中低表达,且与CD 患者的炎性反应状态及预后有关。ATF4 在CD 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越低,提示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风险越高,检测ATF4 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