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科大物流:桃李满天下,绿野追唐裴

2022-08-02喜崇彬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22年6期
关键词:北京科技大学物流机器人

文/本刊记者 喜崇彬 王 玉

在北京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专门采访了多位在物流界奋斗和奉献的杰出校友,以此来致敬北京科技大学为我国物流事业人才培养、科研推进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2022年是北京科技大学(简称“北科大”)建校70周年,对于每一位北科大人来说,这是值得纪念和庆贺的年份。北京科技大学在1993年正式成立了国内高校第一个物流专业,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为具有博士培养点的物流工程系,这使得北京科技大学成为中国物流教育的重镇和高地。

在北京科技大学的教育体系之下,培养出众多优秀物流人才,许多走出校门的北科大学子在工作岗位上成绩卓越或创业有成,受到物流业界好评。日前,《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专门采访了多位在物流界奋斗和奉献的杰出校友,以此来致敬北京科技大学为我国物流事业人才培养、科研推进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本次采访到的北京科技大学杰出校友代表包括:同济大学博导、中德智能技术研究院中方院长房殿军博士,北京邮电大学物流工程系主任翁迅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苏栋,极智嘉创始人之一刘凯先生,旷视科技副总裁王银学先生,新松机器人智能物流BG副总裁、工程总监向元满先生,公牛集团物流管理部总监常展先生,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集团物流总监覃拥先生,良信电器智能制造部部长徐传标先生。

房殿军:做推动中德物流合作和友谊的桥梁

房殿军博士是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78级校友。1986年跟随吴清一教授进入物流技术领域,是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团队核心成员。1988年房殿军到德国求学,成为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库恩教授(Prof. Dr.-Ing. Axel Kuhn)的学生。1995年,房殿军以题为《基于知识库的物流中心规划专家系统研究》的优秀论文获得德国工学博士学位。在随后的岁月中,房殿军博士一直活跃在世界物流学术界和产业应用前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曾担任德国奔驰、宝马、奥迪、大众、博世、拜耳以及美国宝洁、瑞士航空等国际知名企业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级顾问,现为同济大学教授、博导,中德智能技术研究院中方院长,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中国首席科学家、中国首席代表,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博士生院董事。为奖励他在物流领域的研究成就和杰出贡献,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于2010年授予房殿军博士最高成就奖 ——“弗劳恩霍夫勋章”。

本世纪初,中国社会物流体系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滞后。房殿军是一个充满爱国情怀的人,他向库恩教授详细介绍了参与中国物流社会物流体系规划的设想,得到库恩的高度重视。通过房殿军博士的牵线搭桥,中德两国物流学术界建立前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迄今,房殿军从事智能物流技术研究36年,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合作34年。他带领德国专家团队为华为持续咨询服务24年,协助华为打造了世界一流的制造、供应链与物流体系,为华为业务的全球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华为在任正非总裁的亲自指示下,为历史上对华为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全球10位专家授予了华为“蓝血十杰”勋章,库恩和房殿军以及他们带领的德国专家团队共获得其中5枚“蓝血十杰”勋章,这充分体现了华为对德国顾问专家的认可,房殿军是获得此殊荣的唯一的中国人。

2018年,房殿军与库恩合作,在青岛参与创办了“青岛中德智能技术研究院”,旨在借鉴德国“弗劳恩霍夫模式”,打造前沿技术研究与博士生培养相结合的中德合作平台,为企业和社会输送顶端技术和高端人才。为奖励房殿军对青岛市的贡献,青岛市人民政府2019年授予他“琴岛奖”。

翁迅:承校训,接力中国物流科研与教育事业

翁迅,1997~2007年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并获得博士学位。回忆起在北科大的求学经历,翁迅表示,自己深受北科大“学风严谨、崇尚实践”优良传统的熏陶。“北科大机械工程学院的众多教授有着坚实深厚的学术底蕴、朴实严谨的治学作风,对学生在学术方面有着严格要求,这些都对我工作后的影响非常大。正是由于夯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才使得我具备后续解决国家重大课题的基础。‘求实’的工作方法,让我在承担国家、省市及企业项目时,养成了必须到现场一线做细致调研的习惯,受益颇多。”

翁迅现为北京邮电大学物流工程系主任,中国物流工程学会常务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装备与智能制造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分会副会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电力物资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仓储机械学会理事。近年来,他主持了多项国家科技创新2030专项项目和省部级物流科研及建设项目,如“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基于群智感知的应急供应链协同智能重构和物流优化调度技术(课题编号:2021ZD011420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社区综合减灾合作项目二期”子项目“社区家庭应急救灾物资配置规范研究”等。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上,翁迅在培养研究生和博士生时也遵循着在北科大养成的“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理念和做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畏失败的进行科研工作。他希望未来能把北科大的优良学风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

苏栋:奉献北科,把育人作为终身使命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苏栋

苏栋,2000年考入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习,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校团委书记。苏栋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曾获北京市筹备和服务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

回忆起在学校时的生活和学习经历,苏栋谈道:“北京科技大学有着‘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在校学习期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校严谨扎实的学习风气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北京科技大学对于学生学业的要求非常严格,这使得绝大多数学生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上,专业知识学习得非常扎实。这种严谨扎实的作风在我身上刻下了深深烙印,也深刻影响着我当前的工作方式和风格。”苏栋书记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继承北科大优良传统,接过前辈的旗帜,用勤奋努力的工作为母校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凯:机器人强校走出的机器人大佬

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刘凯

刘凯,2004~2008年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学院电子信息系,之后保研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刘凯在航天五院502所工作了4年,作为工程师参与了从神州9号到神州11号的控制分系统设计、测试和飞控工作,后参与创建了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做机器人(主要是物流机器人)的科技公司。而他与机器人结缘,正是在北科大求学期间。刘凯表示,参加科技竞赛是他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彩部分,这不仅能够巩固自身专业知识,更能够锻炼他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毅力。在我国,无论是机器人专业,还是机器人竞赛领域,北京科技大学都是成绩名列前茅的强校。

刘凯介绍说:“我有幸曾是北科大MEI机器人队的一员,参与Robocon机器人大赛,与我们机械学院的同学一起从机械设计开始,完成机器人从功能设计到结构设计,到硬件电路嵌入式的整体软硬件架构,再到控制的代码去控制多台机器人去完成一个任务。这样的经历对我后来创业的帮助非常大,因为现在物流机器人的场景也是多种多机型和协同作业去完成特定的任务,涉及的功能和技术开发环节,与参加机器人竞赛时遇到的问题非常类似,只是需要将一些技术进一步深化和提炼,进一步的产品化,而且更大规模产业化的落地与应用。所以,在学校的学习活动经历,对后面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

此外,刘凯还表示:“通过参与竞赛活动,也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锻炼了团队合作的能力与品质。例如,在我们极智嘉的创始人团队里,还有另外一位北科大校友——陈曦,他是高我一届的师兄,和我经历类似。我们就是通过参与比赛认识的,既是校友又是队友,现在还是创业的合伙人,这使我们之间建立了比较深厚的友谊,所以我们的工作配合也非常好。如今我们公司与北科大建有联合的实验室,也陆续有北科大的同学加入我们公司,加入我们的团队。在选择人才时,极智嘉公司很看重拥有良好团队协作能力的同学,即在自身有过硬能力和技术的前提下,能够赋能到别人,帮助到其他人,帮助到团队。而在大学期间,通过学习和参与各类团体活动,都能够使得这些能力得到极大锻炼和提升。”

王银学:事业有成为人热情的“物流班大师兄”

据王银学自己讲述,他是1994年进入北京科技大学,开学后一两个月转到物流工程专业。“在北科大的4年学习生活中,‘求实鼎新’的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这些学子的日常行为规。吴清一老师动员我们从各个专业调剂到物流工程专业,引领我们进入了这个行业;于晓红等老师教授的《机械原理》,让我们了解了物流自动化设备的基本知识,万变不离其宗,常用的就是那些原理;当时还没有专业课教材,王转老师自己编写的《仓储技术专题》里的专业知识,现在还受用;王国华老师的《金属资源工程》主要讲废钢铁回收利用,绿色物流的理念在当时就有了;程国全老师教我们AutoCAD,当时喷墨绘图仪的喷头坏了,程老师就用一根圆珠笔芯来替代,最后也打印出图纸,让我们领悟到如何就地取材用最经济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吴继庚等老师教我们金工实习的车铣刨磨钻镗冲、电焊、铸锻,使得我们拥有了更强的动手能力;冯爱兰老师教授我们《连续运输机械》,对输送系统的了解正始于此;李苏剑老师主讲《物流信息系统》,在那个年代是十分前沿的。学以致用,现在看来,北科大当时的物流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得很实用、很全面,也有前瞻性,对我们毕业后的工作很有用的。”

旷视科技副总裁王银学

在工作过程中,王银学参与了众多重要企业的物流系统建设,如联想、国药、李宁、晨光、京东等,如今是旷视科技副总裁。他表示:“专业知识×平台=价值。除了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好的平台。我很幸运,几乎都赶上了每个行业的物流上升期或爆发期,见证了多个公司的物流在很短时间内规模扩大10倍以上。”同时,王银学也是一个非常热情,对学校有感恩,对同窗有情谊的人。对学校的相关活动他积极参与,例如日前刚刚成立的“北科大吴清一教育基金”,他正是发起人之一。多位在物流行业发展的北科大校友,如作为王银学学弟的常展和覃拥,都谈到在工作中曾得到师兄王银学的提携与帮助,这也体现出北科大教育对北科大学子情操和品格的成功塑造。

王银学陪同吴清一教授参观机器人公司

向元满:从北科大走出的国企中坚工程师

新松机器人智能物流BG副总裁、工程总监向元满

向元满,1994年9月~1998年7月在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学习;1998年9月~2006年3月,在沈飞仓储物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工作;2006年3月至今,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现任新松机器人智能物流BG副总裁、工程总监。

向元满回忆到:“在北科大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中,我度过了青春激扬的四年。在这期间,我逐步完善了人生观、价值观,并明确了未来奋斗的方向。北科大的求学经历让我从青春懵懂的少年蜕变为怀有远大抱负的有志青年,而北科大‘求实鼎新’的校训也成为了我拼搏进取的原动力,深深地影响着我,也感染着周边的人。工作后,我时刻心怀校训,求真务实、不断开拓创新。在中国物流行业辛勤耕耘的24载中,能为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我感到无比自豪。”

谈到工作经历,向元满介绍说:“从1998年毕业,我一直从事物流行业,从国内物流行业的起步,到目前行业爆发式的增长,见证了物流行业24年飞速的发展历程。”2013年,他参与研发全国第一台高速Miniload堆垛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2014年,他负责的《典型机器人产品产业化示范应用》项目获沈阳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证书;2015年他负责的“辽宁电力智能物流项目”通过辽宁省首台套的新产品鉴定;2019,向元满获得中国物流装备产业创新人物——工匠人物奖。

向元满表示:“大学生涯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一段回忆,感谢北科大对我的悉心培养。在物流领域中,北科大物流工程系校友的身影出现在很多企业的不同岗位上,他们担任技术研发、企业管理、市场开拓等,从多维度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我很荣幸自己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并为我的母校而感到自豪。”

常展:有技术、会管理的物流管理者

常展,2003年考入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物流工程系工业工程专业学习。常展对曾经为自己授业的北科大恩师们既尊重又钦佩,他回忆说:“王转老师、程国全老师都是既有深厚理论修养又很接地气的老师,他们不只是做纯理论性的教学工作,还会承担很多落地的项目,因此他们讲的很多东西,很贴合于当时的社会和企业实际应用情况,非常厉害。还有教信息技术的张庆华老师,他刚进学校时就带我们使用VB开发信息系统,这使得我们这些学生对数据库有了比较全面和专业的了解,进而使我在以后的很多工作中受益。”

公牛集团物流管理部总监常展

谈到对所学习的工业工程专业的感受,常展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专业,与物流工程专业非常接近,因为在这个专业中既能学习到技术性的知识,又能学习到管理性的知识。他也坦承,学生时代对管理(如项目管理)的理解,与社会工作实践之后的理解是有显著差异的,但在校学习仍然对培养管理理念和搭建自身认知体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常展还谈到,由于工业工程专业的这种特性,也使得将此专业作为第一专业的学生今后可选择深造发展的方向变得更加宽泛,因为很多行业中都可以应用到这一专业的知识。“比如说,我的很多同学有去做金融的,有去做软件开发的,有去做销售的,各个方面都有。我相信,工业工程专业的学习一定对他们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例如我们当时学到的数据分析、流程管理等等。”

常展最后谈到对母校的几点感受:第一在物流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明显,因为在这个领域发展的北科大人才众多,在每年大型的物流技术展会上都会遇到很多同窗。第二,北科大同学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和良好的互动,大家都会相互帮助。“我们学校在‘德’的教育上还是非常好的。”最后,常展表达了曾身为北科大学子的自豪,“北科大培养了很多人才,特别是对中国的物流工程进步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

覃拥:兜兜转转不负当初的选择

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集团物流总监覃拥

据覃拥介绍,他们是在大三时开始分流选择深入学习物流工程专业方向,“那时候有机电设计、机械加工、物流工程等专业方向,很多同学都觉得物流的方向不错。尤其当时我们学校的王转、程国全等老师在物流行业内已经是知名专家,很多师兄在众多知名企业也发展得很好,说明这个专业是很有前景的。因此我也选择了这一专业深入学习。虽然后来研究生阶段我选择了另外一个专业去学习,但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还是回到了物流领域去发展,因为这个领域确实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覃拥后来的职业发展也是一步一个台阶:2007年7月~2015年6月,在国药集团医药物流有限公司任运作中心副总监;2015年6月~2018年10月,在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任物流中心副总监;2018年10月~2021年12月,在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任物流总监;2022年1月至今,在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任集团物流总监。尽管经历了不同的企业,但始终没有离开过物流领域。

覃拥坦言,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也曾遇到过挑战,但是他凭借钻研、奋斗和不服输的精神,最终都解决了问题,赢得尊重,最终收获成功。“有很多习惯和品质是学校赋予我的。例如,北科大的学风非常好,很多学生都是勤勤恳恳地学习,受到这种氛围的感染,包括我在内的学生学习都很努力的。这是我能够不断进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021年,北科大机械工程学院为覃拥颁发行业指导教师聘书

徐传标:思维缜密,应对挑战游刃有余

良信电器智能制造部部长徐传标

徐传标,北科大物流工程系12级研究生,现就职于良信电器,任职智能制造部部长&新工厂物流项目经理,负责新工厂智能物流建设与智能制造平台搭建。他还曾就职于德国SimPlan公司,主导过汽车、冶金浇铸、动车高铁、仪表阀门、机械重工等行业数字化工厂的仿真规划或平台搭建项目。

徐传标强调:“在北科大学习期间,我的纵向与横向能力在很多实际项目中得到了锻炼。在纵向上,负责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仿真部分,让我在工厂仿真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先天优势。更有意义的是,在研究调度算法以及仿真实现的过程中,使我对制造业软实力的认识得到启蒙,为实现智能物流提供了发展思路。在横向上,我负责过信息化项目主模块的开发与实施,让我掌握了信息技术的系统化应用雏形。另外,在校的团队作战经历也为我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总的来说,这些宝贵的经历从技术与管理两方面,对我当前做好新工厂物流项目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苏州优乐赛创始人、董事长孙延安

北京极致嘉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陈曦

苏州九鲤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陈天崚

灵动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齐欧

北京科技大学物流94班毕业20周年聚会合影

工作期间,徐传标应对各类挑战游刃有余,他坦言:“近年来,一些制造企业在导入立体库、AGV等新物流技术时,多多少少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直面这些历史问题,成功引入物流新技术为公司创造价值,一直是个不小的挑战”。而关于如何应对挑战,他有着自己独特的“三看”策略:

一是看自己:看自己在规划阶段有没有考虑全面。导入物流设施设备属于系统工程,规划阶段一定要准确把握生产与物流业务模式、精益化与透明化管理水平、效率匹配与投入产出比、SAP/WMS/MES/APS业务流程、WCS/RCS/PLC系统架构、软硬件核心技术(如AGV导航方式)、基建、标准化、弱电、安全以及运维管理等,忽略任何一项就可能导致项目重大变更甚至失败。

二是看内部:深耕应用现场的业务场景,从运营管理角度复盘出现过的问题,找到症结与解决方案,避免问题重复出现。

三是看外部:关注物流软硬件核心技术发展,评估通过技术迭代解决的问题或者规避的风险;洞察外部成功案例,借鉴系统化的成功经验。

除了以上几位,本次记者还联系了其他多位杰出校友,如苏州优乐赛(原安华物流系统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孙延安先生,苏州九鲤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陈天崚先生,灵动科技创始人齐欧先生,北京极致嘉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陈曦先生。由于时间有限,未来得及完成进一步的采访。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北科大培养的人才济济,我们的采访也是挂一漏万,这充分体现了北科大教育的成功和校友的优秀。

人才资源是完成各项工作的关键因素,物流事业亦是如此。进入21世纪,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作为我国双一流名校、物流教育重镇,为国家培养与造就更多物流领域的优秀人才,是北京科技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杰出的校友是北京科技大学优质教育结出的硕果,也是北科大学子的榜样。这让我们不禁感慨: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热爱,北科大从没有辜负有梦想的人!

猜你喜欢

北京科技大学物流机器人
【献礼北京科技大学70周年校庆】 步履铿锵卅五载,砥砺奋进谱华章——北科大机械工程学院物流工程系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北京科技大学生命安全教育融入游泳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高水平大学精英人才培养规律研究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