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者刘勃谈《孟子》:孟子在努力地想让这个世界变好
2022-08-02刘秋香
本刊记者/刘秋香
刘勃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副教授,文学教研室主任。文史作者。代表作有《失败者的春秋》《司马迁的记忆之野》《传奇中的大唐》等,曾担任纪录片《生活在古代》的文学主笔。
在三江学院,刘勃的“中国文化史”课很受学生欢迎。课上,他用段子勾起学生的兴趣,用干货知识满足学生的求知渴望。孟子及《孟子》是这门课的重要议题,刘勃从孟子生活的时代及活动空间,来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原因;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上,梳理《孟子》一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刘勃以“风流”二字形容孟子,在他看来,孟子能说会道、自信坦荡,而且应该长得还不赖。“先秦诸子没有比他说话更动听的!”只是,孟子周游各国,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却终究未能得以实现。
不过时的观点,却缺乏落地方案
《十几岁》:钱穆说,讲孔子讲得最好的,莫过于孟子。请您谈谈孟子对孔子的继承与发展。
刘勃:孟子以孔子的传人自居,对“仁”阐发得比较多,但对孔子重视的“礼”,则谈得比较少。围绕人民,《孟子》中有很多论述。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有很多发挥,宋代理学家程颐说:“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孟子在比较抽象、玄奥的问题上谈得比孔子多。
《论语》是温和、委婉的表述,《孟子》则是直白、慷慨的。比如说到君臣关系,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余英时先生说,这两句话是条件关系,换言之,如果君使臣不以礼,那么臣就可以不尽忠。孔子很含蓄地表示,臣对君不必无条件尽忠。孟子表述类似的意思,就慷慨激昂得多:“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十几岁》: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社会是什么样的?
刘勃:先秦诸子,我们总会先说孔子。差不多孔子去世时,墨子出生,墨子之后,庄子、孟子、商鞅都生活在战国中期。这是个社会急剧动荡的时代,对底层老百姓来说,民不聊生,随时都有可能死掉。但这也可以说是一个阶层固化被打破的时代,原来比较封闭的社会阶层之间出现了很多流通的通道。
孟子是邹国人,活跃在齐、鲁等东部的国家,这些国家相对比较富庶,商业也比较发达,文化环境比较宽松。孟子很多观点的产生,有具体的时空背景。假设他在秦国,那他不可能发出任何声音,商鞅会把这种人当社会蛀虫直接杀掉。
《十几岁》:孟子跟与他同时代的庄子、商鞅之间有过相互评价吗?
刘勃:他们相互间没有提到过。孟子和庄子的立场不同,孟子努力地想让这个世界变好,但是庄子觉得这个世界不可能变好。
孟子和商鞅的观点极端相反。孟子说身为君主,你让人民爱你,国家就强大了;商鞅说,身为君主,你让人民怕你,国家就强大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态度,他主张养民,“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商鞅则认为“民强国弱,民弱国强”,他治理国家的方案是让人民地位卑贱、生活穷困,这种情况下,人民就会特别害怕官员,国家机器就会运转得非常快。
商鞅制定方案的能力、执行力特别强,但现代人看《商君书》,完全无法接受里面的那些东西。孟子的很多观点在今天看来还没有过时,但他却拿不出落地方案。
“四书”之一,从不重视到重视
《十几岁》:孟子的思想在当时受欢迎吗?
刘勃:孟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混得不错,到了好几个国家,受到国君非常崇高的礼遇。
但孟子的思想就没有落地过。他善于描绘美好图景,说到国君应该怎样过日子,国君说自己好勇、好色、贪财,孟子都说没关系,只要和老百姓一起就可以。他说一个国家要治理好,不能得罪传统贵族,“不得罪于巨室”这种话贵族爱听。说到人民,孟子说统治者要让人民过上好生活。但蛋糕就这么大,按照孟子的理论,要让国君好,要让贵族好,又要让人民好,蛋糕究竟怎么分,他没有办法回答。
《十几岁》:但孟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孟子谈的人性、义、气这些东西,大家都不太关心,所以孟子的思想也不怎么受重视。到唐宋以后,佛教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宋儒有一句话:“儒门淡泊,收拾不住,皆归释氏。”就是说,儒家门庭冷落,那些一流的天才都跑去庙里做和尚了。大家都在感慨,要讨论社会、政治问题,可以用儒家思想来谈;但人为什么活着,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种宇宙、人生方面的困惑,儒家没有答案。
韩愈觉得这不行,儒家不仅要能够面对社会、政治问题,对宇宙、人生的困惑也要能够给出非常精彩的答案。在这样一个取向下,孟子关于义、气、性善的论述就非常有意味了,它们可以和佛教、道教产生回应,这之后孟子就特别被重视。宋代,孟子被尊为“亚圣”,《孟子》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最核心的内容。
《十几岁》:在您看来,孟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刘勃:孟子有可爱的一面,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责任感,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缺点在他身上也体现得比较充分——道德调子唱得很高,但执行力却不够。
读《孟子》你肯定有一种印象,就是孟子这个人特别能说,而且长得应该也比较帅。有一个细节,孟子去见齐宣王,当时孟子已经很有名了,但齐宣王还是一个不太有经验的君主。见面之前,齐宣王就派人去偷窥孟子,被发现了,孟子就说,多么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人嘛!可以感觉到孟子说话特别自信。
忖度他人之心,是孟子的说话之道
《十几岁》:《孟子》里面有很多的大段对话,能不能谈谈孟子的说话技巧?
刘勃:比如孟子说“君子三乐”。“王天下不与存焉。”他先不说快乐的事情是什么,而是从对比的角度来说此“三乐”超过行王道于天下的快乐。紧接着说“第一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爸妈都很好,兄弟都很好。一下子拉近了与人的距离,大家都觉得他肯定要说得很高端,结果他一张嘴说的是每个人心里都有的期待。孟子也不能总跟你套近乎,接下来一句很有气势:“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最后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等于把听他讲课的学生都夸了一下。方方面面的事情、方方面面的情绪,孟子都照顾到了。
《十几岁》:他很善于调动听者的情绪。
刘勃:我们看“齐桓、晋文之事”那章。齐宣王看到有人牵牛从殿前走过,就问他牵牛去干什么,那人说,杀牛衅钟,就是把牛杀了拿它的血抹在钟上。齐宣王说,我看它瑟瑟发抖的样子好可怜,就不要杀这个牛了吧!那人问他,是不是就不要衅钟了?齐宣王说衅钟是礼,不能废,把牛换成羊。
孟子见齐宣王就说到这个事情,说他听有人说齐宣王小气。齐宣王是公子哥似的王,你说他荒淫好色,他觉得没什么,但是你说他小气,他委屈得不得了。可是,他确实拿羊换了牛。孟子接着说,我知道大王不是小气,之所以要用羊换牛,是因为你看见这头牛,没有看见那头羊。人嘛,就是因为接近,同情心才会被撩起,这就是“君子远庖厨”的道理。这段话一说,齐宣王觉得宽慰得不得了。
这段时间,人家说他小气,他想解释又说不出道理来,孟子一来,就帮他把道理说清楚了。这时,孟子又说,大王同情一头牛的这个心理要是推广开来,行王道于天下都是可以做到的,然后讲了一大堆自己的政治主张。
《十几岁》:这些都是孟子的谈话技巧。
刘勃:“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孟子特别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先把人家带到自己的节奏里,然后把主张说出来。他一度混得很不错,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孟子固然说过,暴君是可以被打倒的,“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我听说周武王杀死了独夫纣,没有听说他们以臣杀君。)”但你要知道孟子是在齐国说这个问题,有特殊性。因为田氏能够夺取政权,据说就是推翻了暴君的统治,所以在齐国论证暴君可以被打倒,这是等于在论证齐宣王王位的合法性。
《孟子》
导读、译注:杨伯峻 杨逢彬
出版社:岳麓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