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某油品码头增加动植物油工艺设计
2022-08-02韩朋潘子涵
韩朋,潘子涵
(1.安徽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0;2.安徽省现代交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码头是水运的主要枢纽,随着运送的货种增多,码头分化出了集装箱码头、干散货码头、液体散货码头、件杂货码头等不同类型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货物运输。其中,油品由于其货种的特殊性,在装卸过程中对安全、环保、工艺等方面的要求较其他码头更高,因此,要在一个已建成的油品码头增加新的装卸工艺,需同时考虑原装卸货种与新装卸货种对码头的各项要求,以保证码头的正常建设与营运。
1 项目背景
长江航道中下游河段有一已建成的油品码头。码头为浮码头,采用趸船型式,主要装卸货种为汽油与柴油。趸船通过一座钢引桥连接至一桥台,通过固定水泥栈桥与堤顶道路相连。目前共有10 条管线与浮码头相连,包括2 条汽油管线、2 条柴油管线,以及6 条管线用于辅助生产。管线通过穿堤箱涵穿过堤顶道路接至后方厂区。见图1。
图1 码头现状图
2 项目内容
为高效利用岸线,合理使用码头,现需在已建趸船新增动植物油工艺。根据油脂装卸工艺要求,需在趸船新增1 条油脂管线、1 条蒸汽管线。管线穿过堤顶道路,沿堤顶道路方向水平敷设,接至后方厂区。
由于水泥栈桥目前已布置10 条管线,剩余空间不足以放置新增管线。
经过对项目特性讨论分析,本次研究针对新增管线接堤方式形成两个方案:
(1)方案一:利用原栈桥。新增的油脂管线放置在原水泥栈桥,并在栈桥上新增一排角钢支架用于放置新增的蒸汽管线。
(2)方案二:上游侧新建栈桥。在原水泥栈桥上游侧新建一座栈桥,用于放置新增的2 条管线。
针对管线过堤方式形成两个方案:
(1)方案一:管线穿堤。在已建穿堤箱涵旁0.8m处新建一个穿堤箱涵,用于新增管线过堤。见图2。
图2 管线穿堤剖面图
(2)方案二:管线跨堤。通过钢引桥架高的方式横跨堤顶道路,架高处引桥底部距离堤顶道路路面5m,保证道路车辆正常通行。见图3。
图3 管线跨堤剖面图
3 方案比选
3.1 新增管线方式比选
经多方探讨及认真研究对比,新建栈桥虽能保证足够的管线布置空间,并能兼顾远期发展,但是造价较高,且该码头为单一泊位,装卸工艺主要采用管道运输,针对该泊位建设2 座引桥,欠缺必要性,程序多,建设难度较大。在原栈桥新增角钢支架施工相对简单,施工周期短,建设难度较低。
因此,新增管线方式将利用原栈桥作为推荐方案。
3.2 管线过堤方式比选
管线跨堤方案基本不影响现状堤顶道路,但是造价较高,并且设置在堤身上,增加了阻水率,对行洪具有一定影响。管线穿堤方案需开凿堤顶道路,施工期间影响道路车辆通行,但是施工周期较短,车辆可从其他道路绕行。管线穿堤方案不会增加阻水率,并且维持了堤防美观。
结合多方面考虑,管线过堤采用穿堤方案。
4 项目整体设计
本项目拟在原固定栈桥新建钢支架,用于敷设新增的蒸汽管线。管线过堤在堤顶道路原箱涵旁新凿1 个穿堤箱涵,采用穿堤方式过堤。新建穿堤箱涵埋于堤顶道路下方0.8m 处,箱涵宽1m,高0.6m,箱体顶部长度15m,底部长度19.4m。箱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沥青浇实密封,内设套管用于管线穿堤。箱涵内平行布置油脂输送管线、蒸汽管线。新建穿堤箱涵距离原穿堤箱涵边缘约1.2m,施工建设以及营运使用不会对原箱涵产生影响。管线穿堤后在原管线走廊旁边新建32×1m钢桁架,顺沿大堤坡度敷设管线,折弯横跨原有管线,并与原有管线交叉处净距保留1.2m 安全空间。横跨原有管线后,新增管线与地面保持0.4m 高度,沿厂区围墙向西南方向敷设管线,接至原有输油管线。新增管线距离厂区围墙6.2m,距离大堤堤脚29m。新增管线总长约850m。新增管线在厂区出入口以及道路处采用套管埋地方式穿过,即在道路下方埋设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内设套管用于管线穿过,不影响人员以及车辆正常通行,保证方案整体美观,同时埋地管线不会因上方道路承载导致变形。每隔7m 设1 座管墩用于支撑管线。
项目建成后动植物油通过船泵进入油脂管线,通过管线运输至后方厂区,满足使用要求。
图4 项目效果图
5 结语
(1)该项目对于充分利用长江航道岸线,促进腹地经济,完善国内水运体系及综合交通运输架构有着重要意义。
(2)针对内河已建油品码头新增工艺方案提出适宜的分析方法,为沿江港口以及其他内河港口建设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