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剖面设计方法”解决混合功能集约型建筑的公共性问题
——以南京丁家庄A13 地块社区中心为例

2022-08-02马进杨清心潘一峰

建筑技艺 2022年5期
关键词:流线剖面公共性

马进 杨清心 潘一峰

建筑体量与周边环境 © 侯博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我国城市用地资源日益紧张。2006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两份文件,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并将“集约利用土地”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另外,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也使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日益增加,单一功能的建筑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城市生活需求。在此背景下,以用地高效、功能混合的综合体建筑为代表的混合功能集约型建筑,作为应对当前城市问题的高效建筑形式,越来越多地参与城市环境营造。

混合功能集约型建筑的设计重点在于功能的竖向排布和立体流线的组织,因此对剖面的考量显得尤为重要。正如2020年普利兹克奖得主伊冯x 法雷尔(Yvonne Farrell)和谢莉x 麦克纳马拉(Shelley McNamara)所言:“平面是一种组织逻辑,而剖面可以饱含情感成分”。在过去,人们习惯于从平面和立面构思建筑,伴随着建筑空间立体化的发展,剖面除了作为传统的记录工具和表达方式之外,已经承担起了设计构思的职能,内容充实的剖面设计已经成为当代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OMA、MVRDV等事务所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愈加丰富的垂直空间就是有力佐证。相应的,通过功能、流线、空间的一系列设计策略,构成完整充实的剖面空间的“剖面设计方法”也日渐成熟,成为解决混合功能集约型建筑设计问题的一大利器。

因此,本文以用地紧张、功能复杂的丁家庄A13地块社区中心项目为例,从功能布局、流线组织、公共空间三个方面,探讨通过“剖面设计方法”解决混合功能集约型建筑公共性问题的可行路径。

1 项目背景

1.1 居住社区级社区中心

2 0 世纪,德国社会学家裴迪南x 滕尼斯(Ferdinand Tönnies)提出了“社区与社会”的理论。随之,社区中心的建筑类型作为社区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逐渐兴起。虽然国内社区中心的建设起步较晚,相关理论研究薄弱,但由于城市生活观念的更新,人们对于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已然日渐强烈,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制定普及建设社区中心的城市法规。以南京为例,按照《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2015年)规定,南京公共设施按市级、地区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级四级配置。其中,居住社区级的社区中心以服务半径500~600m内的3~5万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是以综合体形式集中布置包括文化娱乐、体育、行政管理、社区服务、社会福利、医疗卫生、商业金融服务、邮电等功能的公共设施。由此可见,居住社区级社区中心功能复杂、服务综合,但国内缺少相关案例,丁家庄A13地块社区中心即是我们对此类设计的一次探索。

1.2 丁家庄A13地块社区中心

丁家庄保障房片区为南京四大保障房片区之一,是南京历史上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分为一期和二期,其中二期规划用地面积约46.6万m,总建筑面积132.8万m。丁家庄A13地块社区中心用地位于二期地块的中心位置,南临燕春路,东侧与一所24班小学和中学相邻,周边环境以居住小区为主,用地面积14 411m,容积率2.0。

“高效率的社区中心不是一处消极接纳的地方,而是一个积极吸引的联系体”,恰当的开放性设计不仅能够吸引社区居民的参与,提高社区中心的使用率,也能使社区中心成为区域形象的代表,建立居民心理上的文化地标。本项目用地局促,功能高度复合,在混合功能集约型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如何在高效组织复杂功能和流线的同时合理处理与城市的复杂关系,为社区居民争取最大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是此次设计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我们在设计之初就提出了兼顾城市公共性的核心命题,以此为脉络贯穿全部设计过程。

2 剖面设计策略

2.1 最优化功能布局

公共建筑的功能使用是其公共性的一部分,通过推敲剖面确定最优的功能布局,可以让建筑更加便利地服务于居民生活,更好地兼顾各种人群和阶层的需求,有利于公共性的提升。

由于社区中心内部功能复杂、性质多样而用地又非常有限,单纯从平面布置功能非常困难,因此我们将不同性质的功能体块进行归类整合,将异质功能独立并置,同质功能层叠串联,结合周边环境进行排布,构成建筑的功能体量布局。根据功能的性质,将体量划分为两个部分,两者之间既相互独立,以满足各功能的特殊需求,又保持联系,使建筑形象完整。

2.1.1 异质功能独立并置

社区中心一般包括社区医院、养老院、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社区体育中心、菜市场等功能。其中社区医院和养老院有着较高的卫生条件要求,使用人群也有特殊性,二者具有相似的平面布局和流线要求,复合布置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其他功能,如社区服务、社区活动与社区商业,虽然具有不同的开放性和场所条件要求,但使用要求和人群较为接近,也可集中布置。因此,我们将社区医院、养老院功能和其他功能定义为两类异质功能,以此划分建筑体块。前者放置在南侧,靠近集中绿地,享有充足的阳光;后者放置在北侧,靠近主要人流来向。

2.1.2 同质功能层叠串联

在独立的两个异质体块中,社区医院和养老院均需要尺寸相似的独立房间,因此我们将社区医院和养老院垂直叠加布置,把人流较大的社区医院置于底部一至五层,养老院置于上部六至七层,并分别在建筑南侧、西侧设置独立的入口和门厅,两种功能得以独立使用、互不干扰。同时,社区医院的垂直交通向上连通养老院以满足安全疏散要求,在条件紧张的情况下养老院可以借用连通的病床梯流线和污物流线,高效利用空间。

其他功能,即社区商业、社区服务和社区活动功能的流线较为简单,服务人群相似,空间模数基本一致。因此,我们将此三类功能层叠布置,把具有可达性和人流要求的社区商业功能置于底部地下一层至二层,公共性较强的社区行政服务功能设置在三层,之上的四至五层设置目的性较强的社区文化和体育活动功能,六至七层则服务于社区办公人员。各类功能分别设置了独立的出入口和垂直交通,并通过中庭、庭院、扶梯、楼梯等空间进行串联,保证功能使用独立性的同时也丰富了空间,提高了公共空间的品质和服务效率。

2.2 高效化流线组织

最优化的功能布局让复杂建筑的流线组织得以更加高效、清晰。以此为基础,高效的流线引导可以提高竖向空间的可达性,拉近建筑内部空间与城市的距离,是混合功能集约型建筑公共性的基本保障。

混合功能集约型建筑的人流引导方式可以分为过程型流线和活动型流线两种,过程型流线指点对点的高效传输,强调交通功能性,而活动型流线则与建筑内部空间的关系更为紧密。社区中心的功能丰富且各自独立,过程型流线一般指通过垂直交通核等空间,从多个方向和不同标高前往对应功能的人流引导。活动型流线则呈现出“静态”的特征,剥离了复杂的竖向交通功能,位置和形式都更加自由,一般作为各功能之间的辅助衔接,强调空间本身对人流的引导。

2.2.1 多方向、多标高的人流引入

在方案推进过程中,社区中心流线的高效组织尤其困难,建筑底层除了必须设置的菜场、邮电设施、公厕等功能之外,还要合理组织各类功能的门厅和疏散空间,同时,前场与后场的相互分离、人车分流、洁污分流等问题也为流线设计增添了难度。因此,我们结合场地周边条件,采用“C”字形的总体布局,将后场部分纳入中部体量,并与东侧的后勤道路相连,避免对主要人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北、西、南侧分别设置了不同形式的入口空间,将人流从不同方向引导至各社区功能。其中,底部的商业与社区服务功能具有最强的公共属性,在设计上通过一部直达三层的室外大楼梯相连,面向场地西北角的主要人流来向,结合下沉广场形成高效立体的交通节点,并在建筑西侧和北侧增设辅助楼梯,满足疏散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可达性。文化活动、体育活动与社区办公均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因此共用附设于主入口东侧的入口门厅和竖向交通,在各层分设接待空间,满足日常使用。社区医疗和养老的入口配合功能布局集中于南侧和西侧,在主入口处退让出架空空间进行标示。

2.2.2 多节点、多层次的人流引导

建筑内部各功能之间的人流引导可以加强建筑的整体性,减弱功能边界对建筑的割裂,增加活动多样性。我们在三层的居民办事大厅设置了一个贯穿3层的中庭空间,内部楼梯联系了居民办事、社区体育活动、社区文化活动三种功能,并在五层、六层设置阶梯式空中庭院。这些建筑内部的开放节点配合垂直交通,将人们轻松地从地面带入不同层级的院落之中,消融了不同功能之间的隔离感,加强了各功能间的可达性,打破了传统社区中心居民公共活动停滞在建筑临街部分的被动局面。另外,我们以空中天桥的形式将南部的社区养老功能和北部的社区活动功能进行横向衔接,让社区养老不再被“束之高阁”,而是与社区的公共活动紧密联系,可以参与到菜场购物、文体活动、空中庭院等社区活动的各个层面,鼓励老年人融入社区生活。

2.3 最大化公共补偿

高效集约的功能布局和流线组织为建筑公共空间的营造提供了条件,通过设计有序的开放空间,对公共环境进行最大化的空间补偿,可以营造城市空间的开放体验,提高建筑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促进城市人流的引入,削弱使用者对密度的感知,提高舒适感,加强混合功能集约型建筑的公共性。

社区中心的公共空间可以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公共空间服务于城市,包括广场、下沉庭院、入口空间等;内部公共空间服务于居民的公共活动,包括中庭、院落等。两者共同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缓解了高密度建筑带来的紧张的城市形象。

2.3.1 公共领域服务城市

根据《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2015年),居住社区级社区中心需要配备独立的集中绿地作为外部公共活动空间。项目北侧的燕中路是丁家庄地块主要的商业界面,因此在北侧设置主入口广场,南侧设置集中绿地,使其服务于不同方向居民的日常活动。主入口广场是本案最重要的城市开放空间,既需要提示多种功能的进入方式,又要体现社区中心开放包容的空间特征。我们在建筑转角处利用一组柱子形成灰空间缓冲人流,并通过下沉庭院和直达三层的室外大楼梯衔接不同楼层,在满足消防疏散的同时也是对社区中心内部公共功能的提示,同时放大各层休息平台,以承载一定的城市公共活动。在建筑内部,中庭和庭院的设置联系了内外公共空间,将城市氛围延续至建筑之内,为内部的公共活动提供了舒适的空间和热闹的环境。

2.3.2 开放院落舒缓空间

开放空间的合理布局可以对建筑周边的城市环境形成积极影响。集约式建筑往往体量拥挤,在周边形成大面积的阴影,影响舒适度。为了降低对北侧街道和东侧小学日常活动的影响,我们将开放院落散布在建筑上部的社区活动和办公功能体块之中,以此来局部降低建筑高度,缓解建筑四周紧张的空间形象。这些开放院落配合内部功能设置,不仅是建筑对城市公共环境的补偿,也是对建筑内部空间的舒缓,不同楼层的社区功能共享着不同标高的开放院落,不同类型的居民活动舒适度均能够有所提升。

3 剖面“外显”——表皮的隐喻

精巧的剖面设计为建筑带来了舒适的空间和适宜的体量,而建筑表皮仍然是对建筑形象最直接的展现。在“剖面设计方法”中,建筑表皮可以作为剖面的“外显”,将内部的功能和空间隐喻于外部形象。本案的建筑外形呈现“3+2”的体量关系——三栋相对独立的高层建筑以底部裙房和开放院落相联系。其中,裙房部分主要服务于公共活动,表皮采用折叠穿孔板交错排布,营造工艺品般的精致轻盈感,与主体建筑部分形成对比,并在主入口处大量使用明亮的橙色铝板,烘托热烈活跃的入口气氛;高层建筑部分主要服务于内部社区活动,表皮采用干挂石材,配合切削严整的立面,构成城市雕塑一般的标志性形象;建筑南北两端主要为需要采用分体空调的分间办公、病房或养老用房,因此表皮采用编织的手法组织外窗、遮阳板、空调外机等要素,构成错落有致的单元式表皮,与内部空间相适应。通过不同材料的表皮处理,将社区中心丰富的剖面设计投射于外部形象之上,让建筑更加“可读”,提高建筑公共空间在外观上的标识性,辅助流线的引导,增强建筑公共性在城市形象中的表达效果。

4 结语

在南京丁家庄A13地块社区中心的项目设计中,我们以优化建筑公共性为目标,通过最优化功能布局、高效化流线组织和最大化空间补偿的三大策略,将“剖面设计方法”带入了混合功能集约型建筑的项目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事实证明,“剖面设计方法”具有可实施性,并且在优化建筑公共性方面具有出色成效,我们将会在更多的复杂建筑设计中对这一方法进行尝试和探索。

1,2,5 侯博文摄影

6,11-14 侯博文摄影

3,4,7-10 作者自绘

项目名称:南京丁家庄A13 地块社区中心

业主:南京安居集团保障房公司

建设地点: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建筑设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联合设计:南京城镇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马进、杨靖

设计团队:马进、张珂、胡培

总建筑面积:45 950m

设计时间:2013

建成时间:2020

摄影:侯博文

1 建筑沿街面城市形象

2 建筑体量与周边环境

Design process:according to the scope of the given red line,the volume shall be placed,the urban spatial relationship shall be cut,the courtyards of different sizes shall be placed,the connecting pipes shall be set,and the sinking square shall be excavated.Further consider the volume relationship,and finally add elevation details.

3 方案生成

The internal functions of the community center are complex.The design classifies and integrates the functional blocks of different natures,puts the heterogeneous functions independently and juxtapose,cascades the homogeneous functions,and arranges them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o form the functional volume layout of the building.

4 功能流线与垂直交通

5 主入口空间与室外大楼梯6 南北体量的连接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urrounding conditions of the site,the overall layout of "C" shape is adopted.In addition to the necessary functions of vegetable market,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acilities,public toilets and so on,the lobby and evacuation space of various functions should be reasonably organized on the ground floor of the building.

7 一层平面图

8 三层平面图

The orderly design of open space maximizes the space compensation for the public environment,which can create an open experience of urban space,promote the introduction of urban people flow,weaken users' perception of density.

9 开放空间剖面图

10 开放空间补偿公共环境

11 社区医院入口架空与门厅

12 建筑南立面色彩

13 裙房与高层部分的表皮对比14 南侧地下车行入口

猜你喜欢

流线剖面公共性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几何映射
浅谈大型商业的流线设计
中国有了第11颗“金钉子”
浅谈现代图书馆设计方法
碱性大棚土壤剖面pH值与盐分的相关性
大型客运站旅客流线设计及优化方法研究
地质雷达技术在管道河流地层划分中的应用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