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云南赴一场最美乡愁之旅

2022-08-02闵杉褚昆雅汪二款何新文李雨霖

云南画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村落

文/闵杉 褚昆雅 汪二款 图/ 何新文 李雨霖

乡愁是我们心底最坚硬而又最柔软、最厚重而又最缥缈、最庄严而又最平常的情感。打造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能把过去、现在、未来衔接为一条绵延不绝、奔腾不息的长河,从而孕育出新的文化底气,激荡出新的文化情怀。打造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让人们能更好地感受到“乡风、乡俗、乡情、乡声、乡味”,感悟“乡恋、乡思、乡念”,增强乡愁的归属感,让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这是一种温暖的情怀。打造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能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自然景观与人文蕴含并存,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承接,历史积淀与时代演进互促,古老记忆与未来憧憬贯穿,使古老的原生态与美好的新生态交相辉映,让乡村“旧貌换新颜”“古树开新花”,实现原有文化根脉上的涅槃新生。本期继续为读者展示云南澜沧—凤庆—丽江这条最美乡愁旅游带上的美丽风景和魅力人文历史。

丽江玉龙雪山 黄小弟/ 摄

“绿海明珠”普洱 景迈乡愁 茶香四季

景迈山位于中国云南省的西南边陲,在普洱市澜沧县惠民乡,西邻西双版纳勐海县,东邻缅甸,位于中国与缅甸的交界处。这里群山环抱,山峦叠翠,山川秀美,南腊河和南门河在山谷中缓缓流淌。在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山花烂漫,果实累累,亚热带风光旖旎。山间云雾缭绕,山下云海茫茫,犹如人间的世外桃源。

在景迈山的丛林深处,坐落着一座座古朴美丽的少数民族村庄。这些村庄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错落有致。民房为清一色的传统干栏式吊脚楼,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与这里美丽的山水和千年万亩古茶林交相呼应。

茶叶,是景迈山和周边村民们安身立命的“家底”,更是他们过上好日子的本钱。每年的春茶季,无论是生态茶还是古树茶,“景迈山”这个品牌总是能在春天里引得全国各地四方茶客来到这里。买茶的买茶,喝茶的喝茶,与茶结缘,是春天里这座山上最浪漫的事情,也是这里的专属乡愁。

谭春/摄

翁基 万亩古茶园中的千年布朗古寨

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景迈山的深处,有一座千年的布朗族古寨——翁基。这里2500 多年的古柏根深叶茂,上千年的古寺依然矗立。

景迈山最古老的茶树种植于公元696 年,经过1000 多年的连续开垦种植,至今茶园面积已达万亩。由于这些茶树树龄甚高,所以在外形上都显得历尽沧桑、饱含风霜。茶树的枝干上长满了苔藓、藤蔓、野生菌类和许多寄生兰花等附生物,还有一种形状类似螃蟹的寄生物螃蟹脚,据说只能在上百年的古茶树才能找得到。它不仅有清凉解毒的作用,若常饮用还可防止血管硬化。只要在买茶叶时看见螃蟹脚,就能知道这是景迈茶山的纯正茶叶。

景迈山现代的布朗人终生与茶相伴、以茶为生,上树摘茶,下树唱歌,仿佛悠长的岁月在婉转苍劲的布朗族民谣中流转不息。布朗族把茶看成是生命的一部分来保护,将茶作为一种图腾来崇拜,一年四季不熄的火塘边,总是少不了小茶罐的身影。

景迈山茶属乔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被称为“人类茶文化史上的奇迹”“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景迈古茶园,是一个历史与现实连接得很紧的地方。千百年来,不管山里发生过什么,自从栽下第一株茶苗起,就注定这里是诞生文明的地方。

布朗族的村庄翁基村,就在这片古茶林包围的半山腰上,布朗族的住房建筑为干栏式竹楼,分上下两层,楼下关牲畜,楼上住人。住房干栏式竹木结构的二层瓦房,上层有正堂、卧室、晒台等,下层一般作为仓库、圈养牲畜的地方。屋内中央设置火塘,火塘边是家人吃饭、待客的地方,夜晚则在火塘四周安置床铺。布朗族人在房子外搭建的晒台上洗衣服干活,一个个布朗族生活的情景浮现眼前。村子中用竹子做成的引水槽把山上的山泉引下来,形成天然的自来水,无不显示着布朗族的智慧。到了每个村民的楼下他们都会热情地请你上楼吃一杯自制普洱茶,领你参观布朗民居。“蜘蛛网状”的石街巷,核心地域甚至形成神奇的“龟背纹”街巷布局。村寨与周边的古茶园、绿山、茂密森林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糯干 “小鹿饮水”的千年古寨

在中国的西南边陲,有一个神奇美丽的古寨——糯干。糯干地处中国普洱市、西双版纳和缅甸交界处的茫茫原始森林中,众林深处,古寨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错落有致。清晨,炊烟袅袅,云雾朦胧,古寨若即若离、若隐若现,仿佛海市蜃楼,美轮美奂。许多年间,地图上都找不到这个小寨子,因为交通不便的原因,糯干成为真正隐藏在深山中的云南“隐士”。

传说,在很久以前,在勐卯豪法一带居住着一支庞大的傣族部落,随着部落的人越来越多,食物渐渐缺乏,部落王子召糯腊(傣名)在佛历439 年(公元前106 年)带着一部分人开始南下迁徙,他们沿着澜沧江顺流而下,一路跋山涉水,越过高山来到了临沧,当时这里还没有人居住,看到澜沧江流域美丽的自然风光,有一部分人便在这里定居了下来,而召糯腊带着大部分人继续沿着澜沧江南下,不久便来到澜沧江以西,便是现在的澜沧县境内,他带着大家建村立寨,在这里安顿了下来,当时澜沧江还没有名字,召糯腊看到这里野象成群,便给澜沧江取了名字“郎章江”(“郎章”为傣语,“郎”为“百万”;“章”为“大象”),后来人们根据它的谐音将“郎章”书写成“澜沧”。

有一天,召糯腊带着猎手在山上狩猎,突然发现一只金马鹿在悠闲地吃草,召糯腊和猎手毫不犹豫地追了过去,可是怎么也追赶不上它,人快马鹿快,人慢马鹿慢,后来追到了今天的景迈山,马鹿便消失不见了。召糯腊看到这里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地势平缓,土地肥沃,山下是茫茫的云海,山上则是风和日丽,山川锦绣,到处盛开着美丽的鲜花,环境十分优美,召糯腊决定回去带着妻子和部落人一起来这个地方定居下来。后来,景迈傣族村民说他们的祖先迁徙到景迈山是由一只金马鹿带路来的。

站在山坡上,清一色的清灰色傣族传统民居尽收眼底;四周有古树的陪伴,北边还有一缅寺庇佑;寨子尾,就是小鹿饮水的地方,一条小河,终年不慌不忙地流淌着,滋润着的傣家人和群山中各种生灵;行走在寨子中间,不管你是本地人还是外乡客,和善的傣家一定会邀你喝上一杯茶。

阮卫明/摄

老达保 大山深处最炫民族风

老达保位于酒井乡西南部。酒井得名于乡政府驻地酒房。清朝末年,此地善煮酒,酒业兴旺,名扬四方,当时人们称此地酒如井水,故得此名。老达保寨子以前地处深山,无自然水源。相传有个叫达保的勇士历经艰难,帮助全寨的人将寨子搬迁至现址,村民为了纪念他,将村寨取名达保寨。后有一部分村民搬迁至不远的另一处居住,为了区分新寨子,将此处叫为老达保寨。老达保寨自然风景秀丽、拉祜族特色民居建筑突出,是拉祜族原始文化保留和传承较为完整、拉祜文化底蕴十分丰富的村寨。

歌舞是老达保拉祜族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婚丧嫁娶、喜庆寿诞、宗教祭祀、农事活动乃至客人相访,都以歌舞表达感情。歌曲有祖祖辈辈相传下来的古歌,也有见景生情、随口编吟的新歌。舞蹈除芦笙舞外,还有反映生产、生活或模拟各种动物动作的三步舞、六步舞。

寨子里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他们擅长芦笙舞、摆舞、无伴奏演唱,但最为突出的是吉他弹唱,大部分村民都会弹奏吉他,虽然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甚至连乐谱都不认识,但是凭着对音乐的热爱,他们以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创作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其代表作有《快乐拉祜》《实在舍不得》《真心爱你》《新年在一起》等,自创的拉祜民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自创的吉他弹唱《快乐拉祜》唱响大江南北,获得了“一把吉他走四方,快乐拉祜美名扬”的美誉。

“恒春之都”临沧 茶马古道 铃声悠长

位于云南西南边境的临沧,因临澜沧江而得名,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是中国陆上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最近的通道。除了享誉内外的茶文化,临沧也是中国佤族文化的荟萃之地,有着最原始古朴的佤族习俗与礼节。

临沧美丽的自然景色同样十分吸引人,境内拥有众多保留着中国传统村落之美的小村子,参天古树、涓涓溪流、记忆中的木屋,如同古画一般,神秘悠远而美好,而这美好的背后,还蕴藏着昔日茶马古道和近代商业文明的繁华历史。

崔永江/摄

鲁史古镇 云南西部茶马古道第一镇

被称为滇西茶马古道第一镇的鲁史古镇,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迄今已有420 多年的历史,是“古顺宁”(今凤庆县)澜沧江以北、黑惠江以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凭借着茶马古道的交通和区位优势,成为这一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商品交易中心,手工业和商业曾鼎盛一时。20 世纪三四十年代,鲁史更被外地商人称为“小上海”,曾经的繁荣可见一斑。

鲁史原称“阿鲁司”,因早在明朝万历年间这里就设了“阿鲁司巡检”,辟为街场,“阿鲁”为彝语,意为“小城镇”,后称“阿鲁司”,再后来便转音“鲁史”了。作为昔日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鲁史的商业文化发展迅速,很早就以茶为生,还诞生了第一家人工种茶、制茶、售茶的茶庄“俊昌号”,长期从事茶叶贸易。此外,鲁史的“凤山春尖”牌茶叶在民国时期是云南的极品茶叶。

鲁史的商业始于清末民初,最开始主要经营生活日用品和当地的土特产农副产品,由茶马古道上的流动商贩把货运抵鲁史批发给当地的摊主销售,各获其利。过去,有内地商人落籍鲁史经商,川黔籍商人在鲁史建川黔会馆,大理丽江的商人也在此建西蜀会馆开展商贸活动。当地人也开始以农经商,往返于诗礼、犀牛、瓦屋等几条小街。不久后,昆明、下关的商人到鲁史开设商号,批发、销售绸缎、布匹、日用百货、茶叶、药材等,鲁史成为黑惠江与澜沧江夹江地区的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由缅甸进入的以棉纱为主的洋货、昆明进入的日用百货等,都是先抵达鲁史,再向周边扩散,周边以粮食为主的农副产品也都运抵鲁史交易,而鲁史的猪等畜产品则大量销往昌宁、蒙化一带,成就了“小上海”鲁史的一段辉煌历史。

鲁史当时的轻手工业也很发达,出现了纺织业、印染业、缝纫业、造纸业、皮革加工、食品加工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造纸和酿造酱油。因自古崇尚读书,鲁史的私塾需要大量纸张,靠从外地买纸已供不应求,于是开始用本地竹子和构皮为原料造纸,并在村中建了造纸厂,生产活动一直延续至民国初,由于构皮树被砍伐完,自然生长的跟不上需要而被迫停止。

鲁史的另一大传统手工业是酱油酿造。酱油制作技术在清代传入鲁史以后,当地人由原来的吃酱转为吃酱油,几乎是无酱油不成菜,家家都离不开酱油,就自己制作酱油,这项传统手工技艺一直沿袭至今,鲁史酱油味香、色泽乌亮、久存不坏,深受云南人的喜爱。

塘房 茶马古道上的石头村庄

塘房村是一个幽静、自然的村庄,整个村子的房子、街道都是用石头建造。石头镶成的小路,石头砌成的墙,石板搭就的屋顶,石块隔成的窗。各种各样的石头用具,石磨、石碾、石槽、石臼、石板、石碑、石凳、石缸……更独特的是房屋装修也是用当地的大青石板装饰,真是别具风格,古道独有。这里的生活与石头息息相关。每一块石头的形状都放到了适当的位置。这个茶马古道鲁史段上的村庄,距今有300~400 年的历史,古老、质朴,给人一种沧桑厚重之感。塘房村位于临沧市凤庆县东北部,鲁史镇东南部,沿河村东部,澜沧江北岸。周边山形较陡,沿平梁子山腰及山脚均有村落分布,塘房村就是分布在山腰的村落之一。

以前,作为茶马古道重镇的鲁史由于缺水,许多客商只好选择与鲁史邻近的塘房村作为食宿点,一来这里民风淳朴,二来这里有水可喂马,清澈的山泉源自村背后的悬崖峭壁,非常干净。作为茶马古道上的要冲,一条蛇形古道串联了整个村落的交通,村内其他道路呈鱼骨形分布,全村38户人家,依次建在古道两旁,村落呈带状布局,整个村落的道路结构为“一线多支”。村落东北部为西南坡向的原始森林覆盖山体,西南部为田畴,视野开阔,至今仍保留传统的山区农村生产生活方式。1639 年,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从保山市昌宁县来到凤庆县城,与前往下关的马帮一道走上了茶马古道,乘竹筏渡过澜沧江,翻越骡马萎坡来到塘房歇脚。一位梅姓的老人用青石板烤茶热情招待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在他的游记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石头是塘房的财富,这里产的石头像千层的油饼,用扁锤沿石角一敲,就能起下一大块。一层一层的石板,像一本厚厚的书,层次之间毫不粘连。村民们建房就地取石,不做任何二次加工。墙是石头砌的,石墙的顶上再架木椽,木椽的上面再铺石板。石板从檐口铺起,块块叠压,至脊而收。石材的地基,石材的墙体,石材的屋面。天然的材料,被塘房村人巧妙利用,筑屋造房,没有刻意修整,显得硬朗质朴,厚实凝重。村里的老人说,这样独特的石板房,雨季时屋顶用石板遮挡,水不入室。晴天时满室潮气蒸发,沿缝隙四散飘逸,室内很快又可干爽如初,居住于内,冬暖夏凉。参差不齐的石板,在一幢房子上,都被用到最为恰当的位置,这就是塘房村人的高明之处。

对于石板来说,再不规则的形状,塘房村人都能给它们找到最为恰当的位置。石头垒成的房子毕竟不能建得太高大。在村里,几乎每间屋子都一样大小,结构也基本相同。屋子都不高,高一点的人走进屋门,可能还得稍微低头。并且屋子里开窗较少,天井是屋子采光的重要途径。走进一户人家,里面别有洞天,大大的天井里,有石头砌的猪圈、鸡窝,院里有长石凳,地面是用薄石板铺成的。猪圈里的猪槽是石凿的,洗衣服的搓板是石板做成的,捣蒜用的也是石锤、石臼。

古墨村 风景如画的村庄

古墨村隶属于临沧市凤庆县诗礼乡,诗礼为诗书礼仪之邦,而古墨得益于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传承,自古以来儒家文化浓厚,当地人惯用文房四宝、吟诗作对之风流传至今,进到农家,题词壁画也随处可见。同时,古墨还以保存较为完好的古磨坊群、清澈灵秀的情人河、独具特色的石板房民居、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纯朴浓郁的民风民俗获评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避暑小镇。

进入古墨村,一条情人河贯穿整个村落。村里的未婚青年男女常到此约会,故名情人河,恋人们在河边唱歌、对调、散步,诉说衷情,成就了无数佳偶。因情人河上游生态植被较好,河水常年清澈见底,就算在雨季,河水也无半点浑浊。沿河两岸,是古墨村保存较为完整的古磨坊群、碾子坊、榨油坊、造纸坊等古建筑。古墨盛产玉米和稻谷,村民世代都靠水磨坊来磨面,磨坊均依山傍水,以水为动力,以传统方式进行米面加工,建筑格局由水渠、磨坊、畜圈等组成。整个村内现有水磨坊27 间,其中有21 间仍在使用,对于研究当地的农耕文化和传统工艺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古墨村历史文化悠久,“古墨”本就是中华文化积淀以成精华之义,受中原文化影响,喜读诗书,过去有诗书大家,村内现今仍存有清乾隆年间的进士牌匾。据历史记载,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 年),云南人、进士杨献斌由于当时家族变故,携家眷来到古墨村,不幸病故于此,杨家后人从此便在古墨定居。古墨民风淳朴,具有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创作空间,电影《红茶镇》就曾在古墨取景拍摄。

漫步古墨村,只见古磨坊群点缀在情人河的河道上,古核桃树、古香樟树、古茶树错落分布,构成了一幅水碧山青、逐水而立、充满生机的古墨山水画面。

“东方威尼斯”丽江 我在马帮铃响之处等你

丽江,是云南最火的旅游名片之一,因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而闻名于世。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距今已有800 多年历史,是纳西族聚居地。古城四周,散落着一个个古朴美丽的传统村落,与古城一道,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建筑文化以及多文化兼容并蓄的魅力,构成了丽江的血脉、根基与灵魂。

唐新华/摄

陆江涛/摄

落水村 泸沽湖畔的摩梭天堂

落水村,位于丽江市宁蒗县永宁乡,地处云南省宁蒗县与四川省西昌盐源县的川滇交界处,整个村落背靠摩梭神山,面朝宽阔的泸沽湖,犹如高原明珠上延伸出的沙洲,以其独特的方式矗立于水天一色之间。落水村是摩梭人世代居住的典型传统村落,居民以摩梭人为主,也有部分普米族同胞居住,村落于2012 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自古以来,落水村是永宁乡通往外界的必经之地,村落形成于元朝末年,据说是来自蒙古族的一支部队在战争中败退于泸沽湖,并定居于此,与当地的土著人走婚,繁衍后代,落水村由此形成并发展起来。而根据摩梭原始宗教达巴口传经说,摩梭祖先为游牧民族羌人,为躲避战争,一些部落便从黄河、青海一带往南迁移,到达了川西北、川西南一带的大渡河流域,宁蒗摩梭人的祖先就是从大渡河畔迁徙而来的。随着古羌人南迁,羌文化的根源——母系氏族文化也传入此地。因旧时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不容易受到外界发展的影响,又因为距西藏较近,又受到西藏宗教文化的影响,故而形成了落水摩梭村落多元又独特的文化。

陆江涛/摄

独特的摩梭文化,为落水村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引人入胜。这里的摩梭人,至今仍延续着母系氏族的生活方式,男不娶,女不嫁,这种神秘独特的走婚形式,被称为母系氏族文化的“活化石”。

在摩梭人家中,祖母是一家之主,祖母居住的屋子,摩梭语称为“依米”,汉语译为“祖母房”,是摩梭人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祖母房的兴盛是摩梭人家族兴旺的重要标志,在落水村,所有家庭,包括摩梭人、普米族以及与摩梭通婚单独成立家庭的其他民族家庭,都有祖母房“依米”,一般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祖母房第一道入口,内层是第二道入口,建有男柱、女柱、灶台、上火铺、祖母床、火塘等。其中,“男柱”“女柱”代表着男女平等,两根柱子必须取材自同一棵树,女柱为根,男柱为干,象征着母系社会家庭观念中的“女本男末”。

如今,落水村内的居民家中依然存在着保护较为完好的祖母房,只是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祖母房很多都不再是摩梭人日常生活起居的重要空间,逐渐变成了接待游客的重要场所或家中的库房,其建筑结构、功能作用、仪式象征等都有一些变化。

姜铭林/摄

玉湖村 玉龙雪山脚下第一村

丽江古城往北,玉龙雪山脚下,隐藏着一座美丽的石头村落,它同样有个美丽的名字“玉湖村”。石头建的房子,石头铺的道路,成为玉湖村的一道美景,雪山吹来的风扫净了村落的尘土,太阳照着石头泛出青白色泽,每一道光都映射出玉湖的古与今。

玉湖村位于玉龙雪山旅游景区腹地,隶属于玉龙县白沙镇,村庄、田野、湖泊与雪山相映成景,美不胜收。村落背靠玉龙雪山,西邻玉柱擎天风景区,东有玉湖公园,村野、田畴与玉龙雪山紧紧相连,相互依托辉映,构成了“阳春白雪”景观,是一个生态、宜居的传统村落。村内保存有25 座始建于明清的古建筑,纳西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村落特色在玉湖村得到了很好的保留与传承。

玉湖村的建筑别具一格,是一个以石头建造的传统村落。数百万年前,玉龙雪山冰川运动造就了玉湖村的地貌,村庄周围大大小小的砂砾石成为天然的建筑材料,玉湖村的祖先告别了游牧迁徙,用这些石头筑造起坚实的家,进而演变成为玉龙雪山脚下的第一座村庄,也是丽江坝子最北端、海拔最高的一个村落,故而被称作“雪山脚下第一村”,纳西语为“巫鲁肯”。

在纳西族祖先迁徙定居此地的过程中,玉湖见证了纳西族文化的变迁。玉湖村最早形成于明代,时属丽江府。明代是纳西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纳西王木氏土司势力激增、强胜兴旺的时期。那时,木氏土司在玉湖村修建玉湖,建避暑夏宫、玉龙书院,建养鹿场,将这里打造成为行宫,是木氏土司最早的居住地。

玉湖也是纳西族进入丽江坝子最早的定居地。纳西族是一个从狩猎到游牧,再到半耕半牧演变的民族。在从迁徙到定居的进程中,随着社会和文明的发展,他们会选择适当的场所定居,从游牧转变为农耕,而玉湖村丰富的水源是农耕的基础,广阔的草坝是理想的放牧场所。

俯瞰玉湖村,玉龙雪山顶峰与脚下的森林倒影在湖中,白雪与绿荫相互辉映,犹如美玉,是玉龙雪山著名十二景之一“阳春白雪”的由来。因为依傍着玉龙雪山,玉湖村曾名“雪嵩村”,后因木氏土司当时修建的人工湖叫玉湖而得名。关于玉湖的由来,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当年木氏土司修成此湖后,却因湖底漏水无法蓄水,后来将一个玉壶埋在湖底,方才蓄水成湖,因此玉湖也有“玉壶”之称。

如今,许多游客慕名来到玉湖村寻找最早的木氏土司府,却被村内保存完好的“洛克故居”所吸引。玉湖村所处的玉龙雪山是一座生物多样性宝库,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地理和动植物学者到此调查研究,约瑟夫·洛克就是其中一位。1922 年,美籍奥地利人约瑟夫·洛克以地质学家、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摄影家等身份在玉湖村旅居长达27 年,进行科学考察的同时研究纳西族文化。洛克对东巴文化情有独钟,收集并翻译了大量的东巴经书,拍摄了大量珍贵照片,陆续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成为第一个将纳西族和东巴文化介绍到西方社会的外国学者。

石头城村 高山纳西的秘境石寨

位于玉龙县宝山乡的石头城村,坐落在玉龙雪山东北面的金沙江峡谷之中,距丽江古城约120公里,在古代曾是丽江古城的一座重要边关。

与用石头建房子的落水村不同,石头城村不仅以石头垒砌房屋,整个村落更是建在一块巨大的蘑菇状岩石之上,因而得名。村落三面均为悬崖绝壁,仅一面紧临金沙江,四周还加筑了一圈5尺高的石围墙,整个村子只有两道门可出入,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群山环绕、山势雄壮,金沙江自脚下奔流而过,峡谷幽静深远,这一切构筑了石头城村极具特色的天景、地景和云景。

石头城建村历史悠久,是目前中国保存完好的村落之一,至今仍保留着古村落的特色和风韵,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建筑、饮食、节日和民族等文化,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 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唐新华/ 摄

石头城村据传始建于唐代中期,迄今已有1000 多年的历史,纳西语称“剌宝鲁盘坞”,“剌宝”为最早在此居住的纳西族首领的名字,“鲁盘坞”意为白石寨。村里的纳西族居民房屋均依石壁而建,由内城和外城构成,二城景色各有韵味。村民们一度凿岩为灶,以石作床,桌椅板凳等生活生产用具也大多用天然的石头制成,蔚为奇观,体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色、民居特点和人类的勤劳智慧。虽然如今村民们的生活方式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些石头用具仍保存完好,静静地向游人诉说着石头城的历史和远古文化。

曾经,纳西族先民迁徙到这里时,只见山脉纵横,沟壑深切,荆棘密布,是险要之地。大约在隋末唐初,有一支摩梭人从宁蒗永宁迁居至此,他们不畏艰险,用当地现成的石头,靠双手沿着陡坡修筑石阶、围造梯田,从峡谷深处层层修筑,直达距河谷约3000 米的高坡,形成错落有致的梯田,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后人提供着丰富的物质基础。

元朝初期,为应对长年战乱,纳西族首领利用石头城这块巨石的险要地势造门、筑墙,防御外来侵略,经过几百年沧桑便形成了今天的石头城村。公元1253 年,元世祖忽必烈南征,经四川过大渡河挥师南下,分别在当时的木古渡和宝山乘羊皮革囊横渡金沙江,翻越俗称“离天三尺三,伸手摸着天”的天险太子关,抵达石头城,留下了昆明大观楼长联中“元跨革囊”的千古绝唱。

这江水绵延、山脉纵横、沟壑深险、荆棘密布的秘境之中,曾经也是风吹雨打、金戈铁马,而今的石头城,斜阳玉树、晨雾暮星之下则是与世无争、岁月静好的生活。

猜你喜欢

村落
贵州传统村落之美 安放我们的身心,承载我们的乡愁
养一方自在宁静的村落
谢雱绥宁少数民族村落油画写生作品选
油画《村落》
传统村落在消失
《村落》
引发海啸(下)
原住民村落的朋友们
破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