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响“石鼓”的人
2022-08-02刘纲要
■ 刘纲要
看着面前一摞摞红色的奖状,墙上一面面闪光的奖牌,桌上一本本先进事迹介绍的书籍,电脑里一部部专题纪录片,我突然感觉到了此次采访的压力。
——题记
天降石鼓在昌山
初冬的一天,暖意融融。采访间隙,我再次来到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昌山脚下,看石鼓。上次看石鼓是几年前的事了,纯粹是被石鼓的传说与神奇的故事所吸引。这次却不同,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的第五代传承人——周汉宇。
艳阳下,石鼓静静地在田间站立。传说,这是一块天外陨石,不知何时降落在昌山脚下。
天降石鼓的故事总是奇异而具有吸引力。在历史上,祖先就以“石鼓”命名这片土地,作为行政地域的名字被叫响,沿用至今。
似乎要赋予这片土地以神奇,早在6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油纸伞技艺被带到了石鼓镇。石鼓以其高温多雨的气候孕育了楠竹、油桐等油纸伞的基础材料优势,使得油纸伞制作工艺在石鼓镇落地生根,世代相传。
石鼓油纸伞,以楠竹为骨,以彩线为经,以实木为柄,以棉纸为面,全部工艺都靠手工完成。制作工序繁杂,分为削伞架、裱伞面、绘花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又分为刮青、劈伞骨、制伞杆、制伞轱辘、分边、穿艺、糊伞、撕边、打口、画花、收伞等11道核心工序,每一道核心工序又分若干细节工序。民间有谚语云:“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油纸伞制作之繁琐,由此可见一斑。
这种传统技艺制成的油纸伞,也曾熠熠生辉。清朝道咸年间,第二代传承人周佳日的油纸伞,跟随曾国藩的湘军转战南北,风靡于江南。民国年间,周氏油纸伞成为了国货经典品牌,1932 年,湖南国货陈列馆开展之时,周汉宇的祖父、第三代传承人周贤钦研制的竹骨绸面阳伞,首批进入了陈列馆,成为当时名媛的时尚风向。
昌山下外形酷似“鼓”的天外陨石 ▲
然而,制作工艺的纷繁复杂,并不能给手艺人带来对等的劳动价值,也就是说,并不是很赚钱。尤其到了近代,作为“遮阳避雨”原始功能的油纸伞,与尼龙伞、折叠伞相比,简直就是又土气又老旧的“老古董”,加之“娇气”携带不便,耐用性也难以与之匹敌,传统油纸伞在现代生活中逐步淡出,大批油纸伞工匠纷纷转行。
“石鼓”,这个天外陨石静默不语,见证着岁月长河的蜿蜒起伏,静待油纸伞的古木逢春,生机再现。
石鼓传奇在油纸伞上续写
石鼓镇办公室工作人员带我来到一座民房跟前,这是一栋普通的三层楼民宅,与周边的民宅一种风格。门前的两棵大樟树,亭亭如盖,就像两把巨伞在遮风挡雨。巨伞之下,宇昌伞业的符号,在伞状的红底黑字上呈现。一个浓眉、中等个子的汉子,在门口迎接着。不用镇上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我的采访对象周汉宇。
闪亮的脑门像鼓面。初见周汉宇,就想起石鼓的鼓面来了。刚刚50 岁的他,基本上没有多少属于这个年龄的乌发在头上,光亮的脑门,让人联想起石鼓的鼓面。地方话,有“聪明绝顶”之说,对于这种脑门,都会觉得特别“灵泛”。
在油纸伞萧条之际,周汉宇开动了脑筋,在坚守着油纸伞的文化基因,师从于自己的父亲,心无旁骛地深学、苦练技艺的同时,1995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东风吹到了昌山脚下,24岁的周汉宇迎风走出了大山,第一站就选择了杭州环北、浙江义乌批发市场。到了那里,他开阔了眼界,为自家的油纸伞打开了销路。
就在这一年,找到了市场的周汉宇开始召集制伞工匠,成立湘潭宇昌工艺伞业有限公司,开启了重振周氏制伞技艺的新征程,在巩固祖上技艺的基础上,在油纸伞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下功夫,大大提升了石鼓油纸伞的审美价值,产品远销到欧美日韩,开始续写石鼓油纸伞传奇的新篇章。
周汉宇在给油纸伞上色 ▲
他没有仅限于简单的模仿与复制,而是走出石鼓家门,远赴四川、湖北、江西、湖南浏阳等地,遍访名匠、博采众长,在传统的周氏制伞工艺基础上,发明了以竹骨铜顶、鱼胶生漆、桐油宣纸、藤编伞箍为特色的石鼓油纸伞制作工艺。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周汉宇脑子里灵光一闪,思维突破了油纸伞“遮阳避雨”的固定模式,升级为“工艺”类产品,开辟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发展之路。
目光如注似鼓槌。说起周汉宇,乡亲们最为佩服的是他的眼光。我看着周汉宇,感觉他目光坚定,炯炯有神,就像两根鼓槌,在有力地擂响着沉寂百年的“石鼓”。
2016 年10月,以周汉宇为代表的石鼓油纸(布)伞制作工艺,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世世代代居住在石鼓镇的周汉宇一家,作为石鼓油纸(布)伞制作工艺传承人,风光无限,却也责任重大。申遗成功,无疑为石鼓油纸伞产品走出大山,擂响了第一槌。
还是2016年,周汉宇注册了油纸伞“石鼓”商标,让油纸伞之乡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这擂响了第二槌。
油纸伞文化进入学校,在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进行产学研活动,在为大学生讲解油纸伞绘制中,鼓励同学们敢于动手、大胆想象,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帮助油纸伞企业进行创新、突破,寻找非遗产品与时代节奏的同频共振。湘大学生的“三D打印”制作油纸伞工艺,就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经典之作。油纸伞文化还进入了湘潭市24所小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在孩子们心里传承下去。这是第三槌。
《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家喻户晓。画中,毛主席随身携带着的油纸伞,给了周汉宇灵感。在油纸伞工艺产品的基础上,升级为做“红色文化”“白石文化”等文化产品,让湘潭县石鼓镇油纸伞,随着文化的传播名扬天下。这是第四槌。
一槌,又一槌。沉默于昌山脚下的石鼓,在周汉宇的捶打下,发出了鼓舞人心的节奏。这鼓声,是春雷,唤醒春天的脚步;这鼓声,是号角,发起向市场经济进军的信号。
好口碑,就是美妙的鼓音
在我采访的同一天,湘潭市网信办的工作人员也来到了宇昌伞业,实地培训宇昌伞业的电商平台事宜。对接电商平台的是周汉宇的儿子周乐。这个年轻人是“00 后”,刚刚从长沙大学毕业,在父亲的劝说下,回到石鼓镇,重点打造网上营销平台。
在我跟周汉宇聊着的时候,楼下传来了汽车的声音,周汉宇起身说,湘潭大学的几个学生来了。我很好奇,对他说:“你忙你的,我正好在一边观摩。”
原来,这是湘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前不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活动中,借用了宇昌伞业的油纸伞参加展览,今天来还油纸伞来了。就在门口,我拦住了其中一位高个子学生,亮出了自己采访者的身份。这样,高个子学生也亮出了自己的名字,言蠡。
湘大学子说,“非遗”他是做得最好的。言蠡说:“非物质文化产业,就是要把文化与产业有机结合,DIY(手工制作)不仅仅用展览的欣赏,更是一种体验,在体验中发现美感,发现其‘不易’;一种工艺,也是一种寓意,寄予了美好的愿望。周汉宇老师作为油纸伞工艺的带头人,我们希望,通过品牌化效应,整合整个石鼓的油纸伞产品,让非遗产品充满生命力。”
周汉宇作为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聘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鼓油纸(布)伞制作工艺湘潭大学传习基地首席讲师,被言蠡称之为“老师”,不足为奇。
言蠡介绍了由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李晴啸导演创作的纪录片《一伞一乾坤》,片中,详细讲述了石鼓油纸伞的演变历程、制作工艺。李晴啸说:“油纸伞作为相对热门的非遗手工艺品,却也同样面临着发展困境。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作品和这次活动,使更多人了解非遗、关注非遗,让非遗重新焕发生机。”
纪录片介绍,油纸伞制作工艺已经进入了中小学校,安排了十节课左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人心,从娃娃抓起。在学校文化灌输的同时,周汉宇把油纸伞的部件作为一种商品,带进了学校,孩子们可以自画伞面,体验拼装油纸伞的全工序过程。
言蠡说,周汉宇老师的油纸伞传承,是做得最好的。从升级油纸伞“雨具”“阳伞”的原始功能开始,渐渐地开发成工艺品,成为文艺演出的道具,旅游场所古镇老街的装饰,甚至是宾馆茶楼里的一道风景;目前,实施由工艺品升级为“文化”符号,宣传湖南、湘潭的“红色文化”“白石文化”的载体。毛泽东、齐白石是湘潭的,却也是世界的,这种结合而产生的升级产品,既宣传了家乡,又发展了产品,也传承了油纸伞的非遗文化。
2021年12月11日,湖北美术学院在宇昌伞业建立“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举行授牌仪式。
乡亲们说,他人好。在石鼓镇的街道上,我随意地问着。在一个小商铺,故意买了一瓶饮料,问及周汉宇这个人。
店长说:“周汉宇是个很好的人,经常在街上买了东西送给别个,米呀油呀,反正就是吃的咯,看见别个造孽的就送,不认识的也送。他老婆好,会做生意,大方。”
邻居老太说:“周汉宇跟我们是一屋人,他虽然年纪冇(没有)得我大,但是长辈,我们要叫他叔叔。他为人好,不奸,放得让。带我们赚钱。一般都是女的到他那里做事,糊纸、刷油……一年也弄得万把块钱。”
说起能干、会做生意好老婆,周汉宇没有细说,只是说,一个人要做点事,必须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家人、邻居、乡亲们,村上、镇里,缺一不可。
众乡亲都说,愿意跟着周汉宇干。因为,周汉宇做事大气,或让上门帮着做事,或者在家里帮着做,给周汉宇提供部件、工序中的某一环节。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汤罗群,她在家里带孩子,男人在外面打工,在周汉宇的宇昌伞业做事,一年下来,脚不出门,也能挣个一两万。经济上得到改善的她满心欢喜。
石鼓油纸伞,家家户户都能做。对于乡亲们的油纸伞,周汉宇的心胸很开阔,能帮则帮。如今,工序分散到户,上门到宇昌伞业做事的,多的时候有30多个;在各自家庭为他做配套工序的,有30多户,100多人。整个石鼓镇,就是一个油纸伞的制作基地,围绕着宇昌伞业“石鼓”品牌,形成了一条油纸伞的产业链。
周汉宇自己说,做人靠口碑。乡亲们之所以愿意与宇昌伞业合作,主要是对他周汉宇这个人放心。
对于盛名之下的周汉宇,众多的媒体把他定位为“油纸伞产业带头人”,政府给予了他很多荣誉。他最珍爱的奖状,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荣誉,他是湘潭市的唯一获得这个殊荣的人选。好像“能人”这个称呼,他是能够接受的。
他不认为自己是“领头羊”,也没有给乡亲们带来多大的实惠。对于为村里修路,为贫苦学生助学,他都只字不提。似乎是觉得做得不够,不值得一提;或者说应该的,本分的,提了没意思。
他总说,目前的状态,不是他满意的状态,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虽然油纸伞的年产值达到了1500万元左右,但是,从现代企业管理的标准看,差距还很远。其实,他这些年跑市场之后,看到了很多商机,油纸伞本应该可以做得更大更好,但是因为缺乏资金、缺乏长远规划、缺乏团队力量、缺乏现代企业机制体制,所以发展得不快,也不够好。
周乐给小学生讲解油纸伞制作工艺 ▲
油纸伞受到了外国友人的好评 ▲
从言谈中,我能感受到,周汉宇的心中有一个很大的梦想。面对众乡亲的期望,他脸上写得更多的是忧患。
父亲的鼓面是牛皮做的
说起父亲周汉宇,帅气的周乐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父亲真牛!看得很远。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这句话,彻底打消了我先前对油纸伞这个非物质文化第六代传承人的担忧。现在的年轻人,怕是难得在乡间一隅沉下心来,砍竹子、劈竹子、做手工艺。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纯手工,非现代的机械化流水线作业。讲究慢工出细活的手艺人,在当下现代化大生产的背景下,如何传承,如何养活自己?光靠国家、政府拨款延续的文化,只怕是很难有生命力的。
在儿子周乐眼里,父亲是个能人。从小就看着父母,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砍竹子、劈竹子、熬桐油、做油纸伞。父亲的油纸伞做得最好,吸引了很多乡亲过来帮忙。
当然,这只是儿时的印象。高中时期,他看到父亲忙着申遗,忙着注册商标,忙着去杭州、四川、江西等地学习油纸伞的工艺优化,没有联想其中深意。直到多年以后,跟随父亲看到油纸伞这个非遗文化,得到了社会高度认可,看到“石鼓”商标的价值,才对父亲有了新的认知,继而佩服起来。
由周乐口里的“牛”,我再次联想到昌山下的陨石石鼓,联想到周汉宇光滑闪亮的犹如鼓面的脑门,应该再加上一个前缀词,叫“牛皮鼓面”。
当然,周汉宇最牛的做法,是劝说儿子回乡做油纸伞。原本,儿子想走出大山,不想做这个待在大山里的“事业”。为此,周汉宇花费了心思。在参加全国非物质文化展览时,总是想方设法带儿子出去见世面。在南岳的“湖南省第二届非遗购物节”,在武汉的“锦绣潇湘,多彩非遗,第五届鄂湘赣皖非遗联展”等,都有周乐的身影。周乐在其中感受到了国家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也感知了父亲周汉宇的威望、价值。渐渐地,周乐坚定了留在石鼓创业的想法,在读大学的时候,根据父亲的要求,选择了学习电商专业,为油纸伞的更大范围销售,做好了准备。
结语
宇昌伞业三层楼的入户大厅,墙上陈列着很多的奖牌、牌匾: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制伞工艺),湘潭县传统技能型人才工作室(油纸伞),湖南省非遗扶贫就业坊,湘潭市优秀乡土人才,中国驰名品牌,中国伞行业特色加盟品牌,湘潭大学传习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工艺),湖南工程学院产学研合作基地。
看着这些盛誉,我觉得任何的文字语言都是多余的、苍白的。油纸伞技艺,绝不只是家族的技艺,而且是带领众乡亲致富的重要工具。这些荣誉,不是属于周汉宇个人,而是属于整个石鼓油纸伞工艺镇。只有把这些荣誉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生产力,才是至关重要的。
沉寂的石鼓已经被擂响,就像春雷隆隆响起在这片土地。相信不久的将来,石鼓油纸伞就像花儿一样,开放在祖国的春天里,漫山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