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史中的徇私作伪
2022-08-02苏露锋
苏露锋
/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
古代很重视修史,对编撰者的品、识、才要求甚高。不过,朝廷的用人标准不一样,所选之人良莠不齐。一些编撰者因个人恩怨而掩盖和歪曲历史的事屡见不鲜,修史这项看起来高大上的公权力行为,也可能被品行不端者用来徇私。
因个人恩怨而歪曲历史,最典型的莫过于许敬宗。唐高宗时,许敬宗一跃而成为两朝实录的改修负责人。在此之前,褚遂良曾与长孙无忌联手,对许敬宗之流进行了斗争,因此许敬宗在改修时,肆意歪曲事实,对长孙无忌进行诋毁,诬其谋反,欲置之于死地。在改修《唐太宗实录》时,许敬宗也对褚遂良进行了诬陷。
除了攻击仇敌外,许敬宗还为自己或亲戚粉饰。许敬宗利用改修《唐太宗实录》的机会,移花接木,将唐太宗赏赐给长孙无忌的《威风赋》,说成是给尉迟敬德的,这是因为他与尉迟敬德乃联姻关系。因贪图钱财,许敬宗将女儿嫁给了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之子。为给亲家虚抬门面,许敬宗“为九陇曲叙门阀,妄加功绩”,也刻意夸大了钱九陇的功绩、出身。
唐德宗时,沈既济为杨炎所荐,担任史官。出于个人感恩心理,沈既济在所修《建中实录》中,也对杨炎进行了一定的粉饰,为杨炎收复河陇的主张唱颂歌。安史之乱后,河陇之地为吐蕃所占。杨炎任相后,要求收复河陇之地。为了证明杨炎主张的正确性,沈既济便在所修《建中实录》中,对大唐派往吐蕃的使者韦伦所见河陇之地的情况,进行了带有倾向性的描述,称滞留在河陇之地的唐朝士兵约50 万人,被吐蕃当作婢仆,受尽了折磨。他们希望王师收复河陇,使他们重见天日。杨炎的主张,因为引起兵变而流产,朝廷采取了与吐蕃谈判的政策,但沈既济仍在《建中实录》中为其赞颂。
《明实录》的修纂者也常因个人恩怨而任情褒贬。《明英宗实录》记“土木之变”后,太监李永昌慷慨陈词,力主抗战。其实,这是李永昌的儿子李泰为之饰美。太监中力主抗战的是金英,而非李永昌。《明宪宗实录》的总裁、吏部尚书刘吉与内阁大学士刘珝、尹旻因争权不和,刘吉便在主持修实录时对刘、尹二人进行诽谤,把尹旻描写成一个遇事畏缩、变节自首的人,而刘珝则成了挑拨离间的小人。同是一个“刘珝”,在《明孝宗实录》中却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历史学家吴晗指出:“同是一人,出于仇笔则为盗跖,出于故旧则又成夷惠矣。”可谓一针见血。
二十五史之一的《魏书》,因大量歪曲事实而被称为“秽史”。其撰修者魏收说得最露骨:“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意思是,谁要是敢与我过不去,我手中的笔就不饶人,吹之上天,嘘之入地。魏收曾得过阳休之的帮助,又受了尔朱荣之子的贿金,因而在为阳休之的父亲阳固和尔朱荣作传时,极力掩饰他们的罪恶,甚至颠倒黑白,极尽溢美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