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能球磨法的纳米结构Fe-Si粉末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

2022-08-01黄开伟

光源与照明 2022年1期
关键词:球磨机粉末晶粒

黄开伟

武汉轻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48

0 引言

纳米材料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三大效应,导致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磁性、介电性、超导性、光学乃至热力学性能发生改变。纳米材料的粉体形式在实际应用时受到了很大限制,通过适当的工艺手段制备纳米结构粉末,是实现纳米材料从理论到应用的重要环节[1]。文章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结构Fe-Si粉末并探究其影响因素,课题研究成果可以为制备纳米结构金属块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纳米结构材料的实际应用。

1 基于球磨法的纳米结构Fe-Si粉末的制备

1.1 试验材料

以购买的纯Fe粉(200目)和纯Si粉(200目)为原始粉末。Fe粉通过雾化工艺制造,其SEM形貌呈现出不规则形状;Si粉通过磨制工艺制造,其SEM形貌显示为多角形。将Fe、Si按照一定的重量比混合后,进行球磨。

1.2 试验设备

1.2.1 粉末球磨设备

采用南京大学生产的ND4-2L型行星式球磨机制备纳米结构Fe-Si粉末,球磨机磨筒为不锈钢罐,球磨介质是直径分别为12 mm、10 mm、6 mm的钢球。行星式球磨机的罐体容易密封,虽然撞击频率略低于振动式高能球磨机,但是可以通过提高转速、增加球料比、四罐同时运动等来提高制备效率[2]。

使用含量为10 wt% 的Si在不同球磨时间下进行球磨。为了方便比较,同时还采用含量为6.5 wt%的Si与Si含量为2.5 wt%的Fe-Si混合粉末,在不同球料比和不同转速下进行了球磨,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考虑到粉末在液体中不容易沉淀从而造成打结、砸实,试验采用以乙醇为介质的湿磨法。在制备过程中蒸发的乙醇可以防止空气进入,减少氧化反应。在球磨时加入乙醇[3],超过球磨筒内钢球面约1 cm即可。

表1 球磨参数表

1.2.2 粉末组织结构表征设备

粉末的组织结构采用JEM-200CX型透射电子显微镜、S-27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采用D/max-2400Rigaku型X射线衍射仪进行相结构分析。另外,采用英国Malvern公司的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球磨粉末的粒度分布。

2 球磨纳米结构Fe-Si粉末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

2.1 球磨时间对Fe-Si粉末组织结构的影响

2.1.1 球磨粉末的SEM形貌

经过观察得到了球磨时间为8 h、16 h、24 h、32 h、40 h和48 h的Fe-Si(10-10∶1-210,此处为Si含量-球料比-球磨机转速,下文同此处)粉末的SEM形貌。与原始粉末的形貌相比,球磨后的粉末形态明显不同,其SEM形貌呈不规则片状,主要以团聚形式存在。通过对比不同球磨时间的Fe-Si粉末的SEM形貌可以发现,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粉末逐渐变得均匀,而且颗粒尺寸较小。粒度分析结果表明,球磨粉末的粒度基本在10 μm以下,平均为2~3 μm。

2.1.2 球磨粉末的XRD分析与平均晶粒尺寸

不同球磨时间的Fe-Si(10-10∶1-210)粉末的XRD结果如图1所示。为了比较,原始Fe-10 wt%Si混合粉末和硅钢片(6.5 wt%Si)的XRD结果也在图1中给出。不同球磨时间的Fe-Si(10-10∶1-210)粉末的慢扫描XRD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2θ代表普通扫描模式。在此模式下,X射线持续发射,探头不动,样品每转动一个θ角度,探头收集到的射线经历了2θ角度。

图1 不同球磨时间的Fe-Si(10-10∶1-210)粉末、原始Fe-10 wt%Si粉末及硅钢片的X射线衍射图(扫描速度:20 oct/min)

图2 不同球磨时间的Fe-Si(10-10∶1-210)粉末与原始Fe-10 wt%Si粉末的X射线慢扫衍射图(扫描速度:2 oct/min)

从图1可以看出,在原始的Fe-10 wt%Si混合粉末中,Fe、Si元素都处于单质状态,各自的特征峰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来。在球磨2 h后,Si峰强度明显降低,Fe峰有所宽化,说明晶粒在强烈的撞击力作用下,晶格发生严重畸变,Si元素在撞击力作用下,开始向Fe中进行固态扩散。溶剂提供大量的晶界,相当一部分溶质原子在晶界中偏析并失去衍射特性。因此,XRD射线衍射光谱显示单相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溶质和溶剂的原子不处于最近邻态,因此原子是“不溶性”的[4]。球磨4 h后,Fe元素的特征峰继续扩大,表明晶粒不断细化;Si的衍射峰随着研磨时间的增加进一步减弱并几乎消失,表明粉末中仅存在少量元素Si。在图1中没有发现新的相,可以假定Si已经溶解在Fe中。然而,铁特征峰(110)没有明显变宽。为此,可以假定Si原子实际上没有扩散到晶体中,而是首先选择扩散到晶界和所需激活能较小的缺陷处。随着球磨时间的进一步增加,从4 h至48 h,Fe(110)峰不断宽化,强度逐渐降低,但是并未发生显著的物相变化。

从图2看出,Fe(110)峰位随时间的延长发生宽化、偏移。Fe(110)峰不断宽化主要是晶粒不断细化及微观应力作用的结果。在这段时间内,粉末在钢球的挤压、剪切作用下,发生形变—冷焊—破碎,这一过程反复进行,导致晶粒内部位错密度增加,引起应力增加[5]。Fe(110)峰随时间的延长发生偏移是因为在球磨初期以“亚互溶”形式存在于溶质界面、位错等位置上的Si原子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在粉末的冲击和挤压的过程中,粉末不断精制和纳米化,机械能不断转化为内能,随着内能的增加,Si原子溶入晶体,实现了真正的固溶,从而形成α-Fe(Si)固溶体,致使Si衍射峰弱化消失,Fe的衍射峰偏移。

利用Origin软件拟合出图2中Fe(110)峰的半高宽,然后用谢乐公式计算不同球磨时间后粉末的平均晶粒尺寸,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在球磨初始阶段,平均晶粒尺寸随球磨时间的增加迅速减小,球磨2 h时,平均晶粒尺寸就达到了60 nm;球磨8 h后,平均晶粒尺寸减小到约25 nm。在球磨16 h以前,粉末平均晶粒尺寸变化比较大;在24 h以后,变化比较缓慢;在40 h以后,变化趋于平缓;球磨48 h时,平均晶粒尺寸减小到约11 nm。虽然球磨8 h后平均晶粒尺寸就可以降低到25 nm,但从上述结果可以发现,还需要进一步的球磨才能使粉末的均匀性进一步增加。

图3 不同球磨时间Fe-Si(10-10∶1-210)粉末平均晶粒尺寸

2.1.3 球磨粉末的TEM分析

球磨40 h的Fe-Si(10-10:1-210)粉末的TEM图像与选区电子衍射花样图分别如图4、图5所示。由于球磨粉末多以团聚形式存在,不易分散,因此不利于TEM的观察。图4中的黑区是粉末分散较差造成的,而选区部分(图4中黑圈所示部分)为粉末分散较好的区域。从粉末TEM的选区部分可以看出,存在100 nm以内的团聚颗粒,验证了XRD计算所得的平均晶粒尺寸,说明通过球磨的方法能够制备纳米结构粉末。从图5中可以看出明显的连续细环,这说明球磨后粉末已经变成了纳米结构粉末,但是大的亮斑仍然存在,表明仍然存在少量较大的晶粒。

图4 典型球磨粉末的TEM图像

图5 典型球磨粉末的TEM选区电子衍射花样图像

2.2 球磨机转速对球磨粉末组织结构的影响

在不同转速下,分别以Fe-Si(10-10∶1-170)、Fe-Si(10-10∶1-210)的条件球磨Fe-Si混合粉末48 h,以考察球磨机转速对所制备粉末的影响。对比球磨48 h下170 rpm与210 rpm的球磨粉末的SEM形貌,可以看出,球磨机转速对粉末的形貌影响较小。在不同转速下,球磨48 h后制备的粉末都比较均匀,粒度分析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结论。Fe-Si(10-10∶1-170)、Fe-Si(10-10∶1-210)的条件下所制备粉末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4.0 nm、10.9 nm。球磨机转速越高,钢球撞击粉末的概率越大,粉末受到挤压、剪切的作用越大,最终粉末的平均晶粒尺寸越小;球磨机的速度越高,球磨效率也越高。

2.3 球料比对球磨粉末组织结构的影响

分别以Fe-Si(10-10∶1-170)和Fe-Si(10-20∶1-170)两种条件球磨混合粉末48 h,然后对比不同球料比下球磨48 h后的粉末SEM形貌。可以看出,在较大的球料比下,制备的粉末的均匀性增加。两种条件下所磨粉末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4.0 nm、15.4 nm。可见,球料比越大,撞击影响单位质量粉末的钢球越多,钢球的挤压、剪切作用越大,发生形变—冷焊—破碎的过程越频繁,最终球磨所得粉末平均晶粒尺寸越小。

2.4 Si含量对球磨粉末组织结构的影响

分别以Fe-Si(6.5-10∶1-210)、Fe-Si(10-10∶1-210)和Fe-Si(25-10∶1-210)的条件球磨Fe-Si混合粉末48 h。所得粉末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17.0 nm、10.9 nm和14.0 nm。Si含量越小,对Fe粉的剪切作用越小;Si含量越大,对Fe粉的剪切作用越大。但并不是Si含量越大,粉末最终的平均晶粒尺寸越小。试验表明,Si含量为10 wt%时球磨粉末的平均晶粒尺寸较小。

3 总结

文章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纳米结构Fe-Si粉末,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球磨参数对制备的纳米结构粉末的平均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时间、球料比、球磨机转速、混合粉末中Si含量对球磨粉末的平均晶粒尺寸有一定的影响。

猜你喜欢

球磨机粉末晶粒
球磨机用同步电动机起动性能分析
球磨机的安装、维护及常见故障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Y2O3–CeO2双相弥散强化对Mo合金晶粒度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粉末粒度对纯Re坯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双晶粒尺度7075铝合金的制备及微观组织特性
预拉伸对2A12合金板材粗晶的影响
氮化铝粉末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水解沉淀-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碳氮化钛粉末
循环应变- 高温退火制备Al-Cu-Li 合金单晶
球磨机振动的分析和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