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石修炼的四层境界

2022-08-01孙永凤bySunYongfeng

宝藏 2022年3期
关键词:石人主见赏石

文/孙永凤 by Sun Yongfeng

每个玩石人都是由新手起步,但是有的人成为了敝帚自珍的王婆,有的人被动地消失在了时间长河,只有极少数的人成为了赏石大家。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赏石大家。简而言之,堪称“赏石大家”的人,通常是那些不仅有精妙的藏石,而且还能够对赏石文化的发展规律、实践创作等说得出道理的人。且这说出的道理,非是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看法和想法的。

近代学者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那么,成为赏石大家需要经历哪几层“境界”修炼呢?

第一层:肯用心才能形成主见。

中国赏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繁荣和发展,赏石文化形成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和理念。但是,百花齐放、繁荣发展的同时,当今赏石界却出现了一种只抓皮毛的倾向。

观赏石需要灵魂。没有灵魂的观赏石,那就只是一个死物。什么是观赏石的灵魂呢?观赏石的灵魂,即是我们赋予其的“主见”。只有我们用心思,勤思考,形成主见,才能赋予我们的藏石以灵魂。当然也许我们的主见是浅薄的,但也还是由我们自己得出,它也就有可能成为一家之言。

题名:【禅心自在】石种:石胆石

题名:【丝绸之路】 石种:葡萄玛瑙、大滩玛瑙

第二层:有主见更能发现问题。

我们有了主见,才能守住内心深处的纯真和本心,才会发现与其他玩石人的不同,才会发现种种赏石鉴赏理念之间的冲突、种种赏石创作技法之间的矛盾。发现不同,我们才能学着认识不同。

没有主见的人并不是肚子里没有想法,脑子里没有理论,而是心里没有主见。他们看每一种讲法都觉得有道理,但又都觉得有待商榷,他们在种种理念和技法中游移不定。

我们要知道必须先有主见,而后才能发现相同与不同,于是才能寻求深层次的解答。只有先形成主见,才能发现其他赏石鉴赏理念、赏石创作技法与自己的不同,这样才能促使我们进一步上下求索。

第三层:探索不同,主见才能形成理论。

历代先贤的赏石理念,当代石人的赏石言论,我们皆可发现与我们的主见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处,我们要融会贯通。不同处,我们要探究为什么不同。尤其是遇到不同的理念言论,我们要想方设法了解其中的道理,探求缘由。这样才能辨察愈密,追究愈深,而后逐渐形成自己的赏石理论。

但这要怎么才能做到呢?一是要寻求赏石书籍知识的积累,二是要多看他人的创作实例,三是要到实践创作中探索。随着这三方面的逐渐积累,逐渐探索,我们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局限和不足,我们的思想见地才会有所长进,才会逐步由主见形成理论。

第四层: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赏石不仅要有理论研究,还要有实践创作。我们自己摸索出的理论还需要在实践中运用,也只有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才算是有意义的理论。

“路漫漫其修远兮”,理论和实践是个不断提升和深化的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也没有可以固步自封地创作。只有随着理论和实践逐步提升和深化,我们才有可能成为赏石大家。

猜你喜欢

石人主见赏石
主见
米万钟:超痴超怪爱石人
这场战“疫”,赏石人在行动
——石界抗疫系列报道
读“确伊勒石人”鲁尼文勒铭
赏石·人
赏石·图
赏石·景
赏石拍卖新观察
丹顶鹤绣花
“庄”里的爱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