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同期声运用的重要性探索
2022-08-01宁夏广播电视台张维刚
宁夏广播电视台:张维刚
同期声具体是指在拍摄视频素材的过程中,不仅要记录画面内容,同时还要记录与画面相关的人物语言声音与现场音响声音,而在纪录片中与画面内容相匹配是同期声的重要发展特点,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发展作用。
1.现场同期声的存在价值
纪录片自推广播出以来发展到今天已经收获了大批铁杆观众,随着纪录片的不断发展,现场同期声逐渐取代单一枯燥的解说,成为吸引观众的全新卖点。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结合现场同期声的重要作用,可以加深画面内容的内涵,从而弥补单一解说的枯燥与乏味,可以直接的表现出人物的情感。《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广受好评的纪录片,在拍摄过程中更是尤为重视现场同期声的重要作用,伴随着解说声音的切菜声、下锅声、山间的叫卖声……这些声音都与画面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凸显出当地区域的人文特色。以该系列的第二季纪录片为例,在《相逢》中,员工们在制作台湾名菜红烧牛肉萝卜时搭配解说声音的是现场的生动音效,无论是切萝卜的声音还是将辣椒放入油锅中所发出的炒菜音效、厨师们在灶台旁用锅铲炒出美味的叮叮当当声都与画面相匹配,这些音画同步的画面给予观众良好的视觉感受,让观众可以垂涎欲滴的同时,深刻感知到红烧牛肉萝卜背后台湾人民的简单与快乐。除此之外,在这一系列的纪录片中所采取的访问方式是以第一人称也就是被采访者自身的话语叙述的,与传统的解说人第三角度叙述有所不同,这种直观的同期声方式可以向观众直接的表达人物的情感不仅使得背景资料更为丰满,同时也避免了因编导的介入所带来的主观偏差性,使得纪录片所体现出的科学性与真实性更加引人注目。
总而言之,在纪录片中同期声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其拥有较为确切的现实应用价值,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拉近电视屏幕与收看观众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体现出较强的真实性,可以赢得观众收看纪录片的实际心理需求。
2.纪录片中同期声的重要叙事功能
在纪录片中应用统计上,可起到较强的叙事作用,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个人语言的叙事功能,具体而言,同期声在纪录片中所体现的叙事特征主要包括:
第一,在叙事过程中应用多人同期声时所采取的叙事角度,大多应用非人称的介入方式。在纪录片中着重关注同期声结构时,若观察某一段来自同一被记录的同期声时叙述人较为明确,但若被记录者数量为两个以上时,那么叙述人身份的确认体现出复杂性,此时由于纪录片摄像机的介入,这使得叙事文本中的叙事员并不固定,因此需要通过自行讲述的方式推动事件发展。上述情况在叙事学中被称为“非人称叙事”。此时大多使用进行时的时态完成叙事,并且体现出较强的历史感与真实感,可通过再现时空表达历史情感。总而言之,此时的纪录片摄影机是可以将视听分离的关键记录,但观众在收看纪录片的过程中从心理深处所认同的人物以及事件是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此时同期声的存在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价值。
第二,在应用同期声时,如果纪录片的记录者同时作为受话者,那么可将同期声物体现出其他时态。部分纪录片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利用扮演的方式重现历史,此时同期声可作为一种便捷化的方式,利用人物访谈的方式回顾历史,此时可体现出过去时代的特征。在应用人物访谈中牺牲时,人物的身份是知识存在的,这使得纪录片的可信度有所提升,目前常被应用于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中。
第三,同期声在结构方面与其他的声画手段密切相关,呈现出较强的依赖性。在探讨纪录片同期声的重要作用是大多以声音通道为切入点开展讨论,由于同期声与画面,二者相有机结合,不可分割,因此同期声在叙事的过程中,必须与画面内容相适应,必要时须与解说词或者字幕等手段相结合才能发挥出重要作用。
3.纪录片同期声运用的重要性
3.1 同期声可加强真实感增强主题感染力
纪录片的同期声,可进一步增强纪录片的主题感染力,由于同期声的层次相对较多,因此可展现的用途途径也相对较多。例如,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中,应用同期声可以进一步提高纪录片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提高时代感与历史感,进一步突出主题的影响力与感染力。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你好,香港》中,同期声主要应用于重大历史时间的背景信息凸显,这不仅可以体现出真实性,使得观众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还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邓小平铿锵有力的发言不仅展现出我国中华儿女收回香港的重大决心,同时也显现出我国国力强劲的文化自信。
3.2 同期声直接构成纪录片主体内容
近些年来随着同期声的不断发展,其已逐渐行为纪录片中的主体内容,应用不同的现场音效以及人物同期声可以取代枯燥乏味的解说,不仅使得纪录片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同时还避免了乏味性,可以吸引更多的收视群体。以纪录片《人民至上》为例,在该纪录片中所使用的同期声相对占比较高,其中不仅包括与画面同期记录的现场声音,同时还包括灾区群众的采访回答与访谈声音、灾区领导的采访声音、灾后紧急会议的声音等。以胡主席在灾区指挥救灾的声音、温总理在远赴灾区的路上召开紧急会议的声音为例,这些声音不仅真实客观,同时还体现出背景材料的时代特点,利用真实的同期声使纪录片更具真实性与公正性,与此同时不仅表达了背景资料,信息同时又避免了因编导的主观情感所导致的偏差性,具有较为显著的客观性与可信度。
3.3 同期声弥补叙述断点
作为主要媒体题材之一的纪录片具有显著的特征,例如时间跨度较大、空间跨度较大,因此在单一运用画面语言的过程中很容易由于跨度较大而缺乏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素材,从而导致叙述断点。而利用现场同期声可有效弥补叙述断点,在运用同期声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即时性的手法,对人物访谈中的断点问题进行弥补,通过人物语言向观众传达他们的实际感受,从而一定程度上还原事情的真实情况。在运用同期声弥补叙事断点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改善局面,同时还可提高纪录片的真实性,让观众感觉到当时时代的知识特征,体现出较强的说服力,可以收获更好的收视效果。
3.4 同期声传达纪录片中的特定信息
同期声在记录过程中可有效传达与画面内容有关的现场人物声音或者其他声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拉近电视屏幕与收看观众之间的距离,从心理上提高电视纪录片的画面感染力与影响力。同期声运用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可有效满足纪录片收看群体的心理需求,通过拉近心理距离使得观众可以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感知到纪录片中人物的情绪与情感,从而传达出特定信息。
以纪录片《长安街》为例,在纪录片中多次运用广播中新闻播报的同期声信息从而体现出当时的时代背景,起到传达特定历史信息的铺垫作用。具体而言,在纪录片中人们可以通过广播中的新闻播报获得当时的重要事件信息,既凸显出当时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为广播这一重要时代特征,并且可以引导观众回顾当时的历史背景,其中主要的新闻播报信息包括和平解放北平的具体时间及过程、我国建设人民大会堂的具体时间等内容,这些信息从新闻播报播音员的口中传出,可以侧面的向观众传达当时北京的实际情况,从而凸显出时代性与真实性。
4.结束语
众所周知,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的存在,那么就如同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纪录片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具有回顾国家记忆与历史大势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但与此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量的纪录片涌入市场,这使得纪录片现如今已作为大众传播的途径之一。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良好运用同期声可以充分应用声音元素的重要作用可以达到最好的叙事功能,从而提高节目的真实感与可信度。综上所述,在纪录片的拍摄与剪辑过程中现场同期声的采集与录制是重要内容,其作为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起到较为确切的叙事作用与其他重要作用,必须对其加以重视,正确认知到纪录片统计上运用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