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米姑娘”陈雨佳:把梦想播在稻田里
2022-08-01徐燕
文/徐燕
辞去“铁饭碗”,变身“种米姑娘”
陈雨佳,1989 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上官地村是“石板米”的主产区,种水稻、卖大米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2012年,陈雨佳从哈尔滨体育院校毕业,在宁安市第一中学担任体育教师,母亲褚丽娟在上官地村成立了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令褚丽娟没有想到的是,前几年坐等客户上门收购的石板米,近年来却越来越卖不动了。
一天,在电话里,褚丽娟心灰意冷地说:“咱农民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靠传统的销售方式卖米是越来越不好卖了,眼睁睁看着新米变成了陈米,心里真不是滋味啊……”起初,陈雨佳只是安慰母亲一番,可随着听到的次数越来越多,细心的她发现米难卖已成为母亲的心病。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官地村人,陈雨佳对石板米的品质是很有信心的,为助母亲一臂之力,也为了帮助乡亲们打开销路,陈雨佳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辞去“铁饭碗”,回乡创业种田卖大米。
2016 年,陈雨佳回到家乡,在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担任销售经理,跟着母亲种水稻、卖大米。可村民们并不看好这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常在背后议论:“一个小姑娘长期在外地上学,都没接触过农业,怎么可能做好呢?也就是3分钟热度吧。”
渐渐地,这些议论声传到了陈雨佳的耳朵里,她不但没有气馁,而是告诉自己要取得村民的信任,就必须了解这片土地,必须做出成绩来。为此,田间地头成了她的工作场所,一有空她就帮村民们插秧、施肥。
一次次的田间劳作,让陈雨佳的皮肤变黑了,农业知识也增长了不少。她的踏实肯干改变了村民对她原有的印象,村民开始改口,称她为“种米姑娘”。
在对水稻种植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陈雨佳便开始思考起大米的销路问题。她用一年的时间跑遍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重庆等城市,每到一处,直奔各大超市和粮油店,还常常在超市卖大米的柜台待大半天,认真观察和思考哪种大米卖得好?为什么卖得好?各地的吃米习惯是怎样的?商家的包装和营销理念有什么可借鉴之处?
改变规格,迭代卖米策略
实地考察后,回到家乡的陈雨佳决定走高端路线,做精石板米品牌。她改良了卖米策略,把原来25 公斤的改成了5 公斤、10 公斤的袋子,还推出2公斤的试吃装。此外,她还对外包装重新进行了设计,她说:“我们要找到一条适合家乡大米销售的路子,实现从种得好到卖得好的转变。”
一系列准备工作就绪后,陈雨佳组建了新媒体团队,写文案、建公众号、做微商,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半个月后,陈雨佳做成了第一单生意,卖出几百斤石板米。尝到甜头的陈雨佳趁热打铁,给意向客户发资料、寄样品,邀请他们前来上官地村考察。慢慢地,不少客户成了加盟商,石板米的销售渠道得到了拓宽。
客户的加盟提升了陈雨佳的信心,她更加注重石板米的品质。合作社除坚持绿色种植、实施土壤有机改良外,还使出了“杀手锏”:在田里安装稻田监控器,实现水稻生长全追溯;安装诱捕杀虫灯,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在稻田里养鸭,实行生物天然除草等。
传统古法种植与现代科学管理,让大米的品质肉眼可见地上了一个新台阶,更多上官地村及邻村的村民都主动申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的人数从原先的23人增至157人。
村民的肯定给了陈雨佳极大的鼓舞,她下定决心要向他们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2018 年,短视频营销迎来快速发展期,陈雨佳也开始拍短视频。视频中,她手捧一碗米饭,绘声绘色地介绍着:“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了220 万平方公里的熔岩漫滩,冷却后形成了这种蜂窝状的火山岩石……特殊的地理位置,让石板米富含的矿物质、有机质和微量元素比普通大米高……”
除了介绍石板米的特点外,陈雨佳还把从水稻种植到秋收的各个环节都展现给消费者,让消费者看得安心、吃得放心。在她的用心经营下,电商之路不断拓展,每天的线上订单基本都在300单左右,陈雨佳直言:“短视频拉近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让更多人了解了我的家乡、了解了家乡的大米,也激励我们要保证每一粒石板米的品质。”
打造“御膳田”,带动共同致富
线上订单,使石板米走出了滞销的困境,然而陈雨佳并不满足于此。2020 年,她又创新推出了“御膳田”模式,让消费者过一把当“庄主”的瘾,即春天“庄主”按照每亩15800 元的认购价认购石板田亩数,秋天为“庄主”配送700 斤有机石板米,还通过直播让“庄主”看到他们的“御膳田”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四季形态。当然,“庄主”也可以亲自来“御膳田”体验插秧、收割等农耕趣味。
这种先找“买家”的种田方式,扩大了石板米的知名度,既保证了“庄主”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米,也解决了村民大米没销路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村民种植石板米的积极性。这种模式一经推出,合作社拿来作为“御膳田”的43 亩稻田就立马售罄。
除了激活大米产业外,陈雨佳还积极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当看到每逢节假日,“御膳田庄主”带着孩子不远千里来进行农耕体验时,她便萌生了把村民闲置的房子统一装修、作为民宿出租的想法。
“闲置的房子得到利用,我们又多了一笔收入,雨佳让我家的收入翻了四五倍。”上官地村的王爷爷啧啧称赞道。看着他脸上浮现的笑容,陈雨佳也满足地笑了。截至目前,陈雨佳已拉动本村及周边农民300 余人就业,合作社经营和种植的1800亩有机水稻年产量在300万斤左右。
回乡创业、反哺家乡是陈雨佳的初心。疫情期间,陈雨佳除捐赠价值13.6 万元的优质石板米外,还主动担任志愿宣传员,围绕“普及防疫知识”“中高考考前提示”“假期安全教育”等热点问题,创作了“种米姑娘捉妖记”疫情防控系列主题宣传短视频,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为跟上时代的步伐,陈雨佳总是不断提升自己,经常参加各种与大米种植及销售相关的培训班,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把新想法付诸到发展有机农业上。2021年,陈雨佳参与打造“生态小菜园”试点村项目,积极探索通过绿色种植和多渠道的营销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的活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走进上官地村。
三月的东北,黑土地仍被皑皑白雪覆盖着,可村民们却早已开始了春耕备耕工作。镜头前,“种米姑娘”陈雨佳一边直播村民们的劳作场景,一边落落大方地介绍:“大家好,我是‘种米姑娘’陈雨佳。我现在位于上官地村田地上,大家可以看一下三月的黑土地是什么样的……只有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才会在秋天收获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