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地理课本移进历史课本的毛乌素沙漠

2022-07-31策划新作文执行明灯

新作文(高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治沙沙漠文明

策划/新作文 执行/明灯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从春种到夏,到秋一场空。”这首听上去有些无奈的民谣曾在毛乌素沙漠广为流传。如今,这片相当于丹麦一个国家面积的荒漠竟像被施了魔法一般慢慢从中国的地图上消失,甚至在太空中,都能看到这里变绿了。联合国治理荒漠化组织总干事曾表示,毛乌素沙漠的治理实践,做出了让世界向中国致敬的事情。毛乌素沙漠的消失,只是中国近年环保工作的一个缩影——美国NASA发表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5年间,地球新增的绿化面积四分之一来自中国,相当于175万平方公里。在第44个植树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千千万万中国人创造的绿色奇迹。

背景梳理

毛乌素沙漠变绿的背后

路遥的《今日毛乌素》有这样一段描写:

塞外毛乌素,走石又飞沙。草籽下地不扎根,大雁飞来不安家;一堆黄沙一堆坟,劝君莫过红石峡……

飞沙走石,寸草不生,黄沙埋房,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生命禁区”。在这里,沙尘暴是一种常见的天气;在这里,“黄沙蔽日”不是一句夸张的形容。

其实,毛乌素沙漠并不是沙漠,而是沙地,沙地的形成原因和沙漠不同,除了因为当地降雨量较少之外,还和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在千年之前,毛乌素沙漠还是水草丰美的牧区,但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长期过度放牧,再加上不合理开发和战乱,导致这里土壤沙化,形成沙地。

在20世纪50年代时,我国提出了治理沙地的政策,毛乌素沙漠就是其中之一,并且还提出了“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政策,鼓励当地人们改造沙地,种树造林。只不过在最开始时,人们治沙经验有限,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仅凭人力和蛮力栽种树木,树木的成活率非常低,10棵树活不了1棵,基本上是种多少,倒下多少。后来,在当地人的摸索,以及专业人士的指导之下,人们开始利用草方格固沙。草方格就是用铁锹把干草扎进沙子之中,形成一个个1立方米的正方形网格。这样就可以固定沙丘,即使刮大风,方格内的沙子也很少会被吹走,可以牢牢地将移动的沙丘固定在当地。

草方格还可以收集降雨,减少当地的蒸发量。再加上草方格可以提供有机质,一些草本植物可以在此生长,每3个方格可以种一棵树。选择的树种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在沙漠中种树,一定要选择耐旱树种,除此之外还要丰富当地的树木品种,因为单一林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唯有人工营造出阔草灌混交林,才能保留水分,涵养水源,消灭沙漠。

就这样,经当地人的努力,再加上专业技术的指导,才最终使得这里重现绿色。现如今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了32.89%和80%,当地人的经济收益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毛乌素沙漠就要彻底从我国版图上消失了。

其实,除了毛乌素沙漠之外,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等生态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用不了多久就能重新变成水草丰美的世外桃源。

素材集锦

人物篇

“红柳界的袁隆平”——刘铭庭

1995年,62岁的刘铭庭从中国科学院退休。他忘不掉年轻实习时去过的新疆沙漠,于是他给高教部领导写信,要求被分配到新疆去。之后,霜染两鬓的他便一头扎进了天高月清的浩瀚大漠。

刘铭庭与老伴一起,用最原始的方法,在一望无垠的沙漠边缘修建了一条长3.2公里的水渠,如今,一个占地500亩的“红柳庄园”已具雏形。昔日的沙荒地上,他种下了9000株杨树、7000棵沙枣树和30万棵红柳。不仅如此,刘铭庭的“红柳庄园”给贫困的于田县各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于田县利用刘铭庭的成果和种苗,发展了5万亩红柳大芸,年纯收入已达到2亿元以上,使20万于田县各族人民摆脱贫困,走向了小康。

“治沙女王”——殷玉珍

1985年,殷玉珍结了婚。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殷玉珍和丈夫俩人在沙梁的坚硬处挖掘开一个地窖,里面铺上柴草和枯枝,这就是殷玉珍的新房。

面对着一望无际的沙漠,殷玉珍很绝望。一天,她在井边发现一棵白杨苗,她意识到有了树就能治沙,就再也不用过这样的日子了!于是,1986年春天殷玉珍和丈夫用打工挣来的钱买了第一批树苗。她发誓:“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欺负死。”

从那一年开始,她和丈夫一起在沙漠中种树治沙30年,经过多次沙暴摧毁从头再来的顽强拼搏,19个冬去春来,6万亩沙漠变成了绿洲。最终他们治理流动沙丘面积达4万亩,种植了30多万棵树和沙柳、羊柴等,使昔日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色王国”。

“绿洲守望者”——杨善洲

1988年3月,杨善洲从保山地委退休。但他主动放弃到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卷起铺盖一头扎进大亮山,带领大家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杨善洲生前曾说:“山不绿,地瘦薄,这是山里的穷根子。”

他住了9年的油毛毡窝棚,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使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2009年4月,杨善洲将价值3亿元的5.6万亩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并谢绝了当地政府的奖励。

金句篇

1.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提倡低碳生活,坚持绿色发展。

4.践行绿色低碳,守护美丽中国。

5.低碳生活无处不在,绿色出行人皆可为。

6.让“低碳生活”成为一种习惯,进而成为一种新态。

7.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

8.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芒,一件小事可体现一个人的素养。

9.选择低碳出行,过低碳生活,让我们的城市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

10.低碳生活并不意味着过苦行僧般的日子,而是形成一种自觉节约资源的习惯。

事例篇

▲让低碳生活者有尊严▼

前几天,去一家五星级酒店。因为离家不远,便骑车前往,到目的地没看到停自行车的地方。不管把自行车放在哪里,总有保安上来说:“哎,这儿不能停车。”真是奇怪了,酒店前后、马路两边塞满了汽车,自行车没地儿放?自行车不是车?只好去问门童哪儿能停,他抬手一指:“那边。”寒风凛冽中,笔者骑出了快二里地,才找到一家存车处。再回到酒店,正看到门童给一个坐车来的客人拉开车门,职业性微笑挂在脸上。(来源:人民网)

▲“碳足迹”▼

“碳足迹”,一个用来描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新名词。消耗1箱复印纸的“碳足迹”是35公斤,私家车行驶1000公里的“碳足迹”是225公斤,使用1000千瓦时电的“碳足迹”高达960公斤,共需栽种三四棵树才能“中和”……十年前,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些只有科学家才感兴趣的概念和数据;十年后的今天,“低碳计算器”风靡网络,成为低碳时代的“生活指南针”。(来源:人民网)

▲中国低碳环保成就▼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减排的决心明确而坚定。2018年,我国单位GDP碳排放相对2005年下降约45.8%,提前完成了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4.3%。我国也已正式启动了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来源:新华时评)

高考直击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训练题)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榆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交界处,占地面积4.22万平方公里。早在南北朝时期(公元5世纪),毛乌素水草丰茂,是天然牧场;到了唐朝,由于不恰当的利用,毛乌素开始有了积沙;到了清朝,毛乌素已经形成了广阔的沙海。因为毛乌素沙漠,陕西榆林素来有“沙漠之都”的称号。

1959年以来,政府领导当地人民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植被扎根,沙土巩固,气候得到改善。如今,毛乌素沙漠绿化面积达80%,黄河的年输沙量足足减少了四亿吨。毛乌素沙漠的“沙漠”二字即将成为历史。

□思路点拨□

本题由两段材料组成,第一段介绍了毛乌素沙漠的形成过程和原因;第二段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领导人民治理毛乌素沙漠的成就。本材料看似在写治理沙漠的丰功伟绩,实则让考生思考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及当今的生态文明观。考生应主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转变的背后是国家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考生应该着重写发展理念的意义,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若一味批判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的行为,或者着重介绍沙漠的危害,或者着重介绍治沙意义,则属于跑题或者偏题。

范文展示

生态兴,则文明兴

◎河南省商城高级中学 方超

早在南北朝时期,毛乌素水草丰茂,是天然牧场,也是匈奴人的政治经济中心;唐以后由于不恰当的利用,毛乌素逐渐形成了广阔的沙海。1959年以来,政府领导当地人民进行了几十年的治理,如今,毛乌素沙漠绿化面积达80%。当地农业养殖业良性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巨大改善。

这一系列巨大变化,无不印证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人从哪里来?人类的起源,是人们关心的永恒话题。现代生物进化论告诉我们,人类从低等生物进化而来,是自然的产物。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生命共同体。人因自然而生,人在自然中才得以存在。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如果无视自然、破坏自然,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人类曾经因为对自然过度开发、疏于污染治理导致生态环境衰退,继而引发文明危机的教训也极为深刻。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的消亡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楼兰消失、古格覆亡,也都是当地生态恶化导致的结果。

无序开发、粗暴掠夺,人类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合理利用、友好保护,人类必将获得大自然的慷慨回报——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人类治沙彰显了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毛乌素沙漠治理成功,只是新中国治沙历史的一个缩影。民勤县人民在政府带领下,综合治理沙漠几十年,如今很多地方绿树成荫,水草丰美,也有效阻挡了周边两个沙漠的交汇,实现了人进沙退。经过几十年治理,曾经荒漠化的塞罕坝已经成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林场。库布齐沙漠的治理,更是被联合国赞叹不已,被称为人类治沙历史典范。沙漠环境的转变,同中国人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知有莫大关系,也说明生态文明观念已深入人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文明才能源远流长,中华大地才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成为现实!

结语

绿色环保理念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它在中国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些古老的概念,都有它超越时代的丰富内涵,支撑起我们今天的绿色价值观。几十年来中国坚持不懈为神州大地披装绿色,全国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12.7%,提高到2020年的23.04%,中国森林净增长量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比重,也从40年前的不到3%,增长到现如今超过18%,中国经济增长与绿色增长相得益彰。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绿色中国”让生活更美好。

猜你喜欢

治沙沙漠文明
请文明演绎
进军沙漠:新中国的治沙人
沙漠之旅
漫说文明
走进沙漠
走进沙漠
对不文明说“不”
穿越沙漠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