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湮没在历史深处的柳条边

2022-07-31虞之

共产党员(辽宁) 2022年14期

文/虞之

300 多年前,一群人背井离乡,在官兵的押解下,踏上了通往北方的道路。他们要在那里为大清朝的皇帝在“自家的后院”修一道篱墙。这群刚刚被发配到东北的流人未曾想到,他们亲手修建的这道篱墙,却成了他们用一生乃至几代子孙看守、维护的所在。这道篱墙就是后世所称的柳条边,因在用土堆成的土堤上插柳结绳而得名。柳条边不似前代长城,没有凭险而设的坚固工程,也没有军事意义,实质上只是一条标示禁区的界线。

300 多年后,当我来到位于中辽河右岸这片广袤的大地,试图寻找他们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履痕片羽时,在我眼前的只是掩映在茂密玉米地里的一道低矮的残垣土垄。我不敢相信甚至怀疑,我要寻找的那条蜿蜒的“长龙”是否真的存在过。

“一门九台”的柳条边文化

翻开清代地图,可以看到,在东北松辽平原上,横亘着一条“人”字形的土堤,这个地图上的“人”字,落到东北的黑土地上,可就够大了——撇的上端是东北至吉林省吉林市北部的法特东亮子山,撇的末端是西南至山海关;捺的起点从威远堡(位于今铁岭开原市)开始,末端至东南安东县境内黄海边的窟窿山(位于今丹东东港市长山镇),其人字形的撇捺结合点则在威远堡。

1636 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年号崇德。崇德三年(1638年),清王朝开始修建“柳条边”。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用时43 年,全部工程基本完成。

清朝几个皇帝,下这么大的力气,搞这么大的工程,目的何在呢?它修筑于国之腹地,显然没有抵御外敌的功能。有史家说,“清初修筑柳条边的目的,是为保护‘龙兴之地’,防止满族汉化,独占东北特产”。

柳条边共设边门21 座,另有300 余座边台和封堆。如从山海关东北行,就有鸣水台边门、清河边门、彰武台边门、法库边门等。而当年的“法库门”就在柳条边人字形一撇的中间部位,东北距人字形结合点的威远堡不到百公里,是距离现在沈阳城最近的边门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法库境内的柳条边于顺治五年开始修筑,从开原入法库,东西全长160 华里,边南的称为“边里”,边北的称为“边外”。顺治十一年,法库边门建成,位于现法库镇北大街,在今天鞋帽厂背面的街路上。当时,法库边门地处交通要冲,南通中原、渤海,北达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构成柳条边文化的,除了“边门边台”,还有让法库百姓津津乐道的大清皇帝诗篇。康熙三次、乾隆四次东巡,到东北来祭祖或巡视,每次都驻足法库附近的柳条边上,感叹关东的景色,品味祖先的基业,挥笔抒情。很难想象,皇帝、文人、百姓就这样被联系到了一起。

1682 年,康熙第二次东巡,路过此处柳条边,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七绝《柳条边望月》:“雨过高天霁晚虹,关山迢递月明中。春风寂寂吹杨柳,摇曳寒光度远空。”1743 年,乾隆首次东巡过法库柳条边时,曾写下“我来策马巡边东,高可逾越疏可通”的诗句。这些诗词都成为法库边门的文化记忆,流传至今。

柳条边凝结着东北流人的血汗

清初修筑柳条边,正是关东人口、劳动力奇缺的时期。明清间的战争战事惨烈,因此被杀戮的老百姓已没法统计。明朝势力撤出东北,十万难民跟随入关。顺治元年(1644 年),清廷迁往北京,八旗兵及其家属结成车骑大队,从龙入关,去享受胜利果实。这种情况下,关东“野无农夫,市无商贾”。有的学者考证,当时东北剩下人口不足40 万,不及今天一个中等县;辽宁省已不足8 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仅有1.7 人。

康熙二十八年,有个山阴学者杨宾,从浙江到东北来探望被流放的父亲,亲眼目睹了柳条边的“风采”,并写在《柳边纪略》里。他在这篇纪略的开篇这样描述柳条边:柳条边又叫条子边,是用土堆成的宽、高各3 尺的土堤。堤上每隔5 尺插柳条3 株,柳条粗4 寸,高6 尺,埋入土内2 尺,外剩4 尺。各柳条之间再用绳连接,叫作“插柳结绳”,像中原地区的竹篱笆。

那么,这条绵延2590 华里、耗时40 余年才告竣工的柳条边,到底是由什么人修筑的呢?

笔者在《清圣祖实录》载奉天府尹张尚贤奏称中看到,“近有流徙人犯修造工程赎罪之例,有力者已认工程”,即指柳条边的工程是由流人修筑。这些流人大多是清初因抗清和“逃人”等获罪流徙的犯人,大多发遣到盛京将军辖区。清初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发来东北的流犯超过10 万人,他们的判决词里都有一句话:“给披甲人为奴。”“为奴”即包括服“劳役”修筑柳条边,完成朝廷的工程。

残存的柳条边遗址

多数的流放点,如盛京、尚阳堡、开原、法库、威远堡、英额门等,都在柳条边沿线,或距离不远。一个尚阳堡,康熙七年就收有流人3500 余人,加上家眷,共有5914 人。用时43 年,浩浩2590 华里长的柳条边,凝结的是东北流人的血汗。

闯关东大潮冲垮柳条边

顺治十年,柳条边还未全部竣工,官方就发觉辽河东西之腹地“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全无可恃”。关东特产固然重要,而黎民百姓包括大清皇帝都得吃粮食啊!那高粱大豆也不能没有啊,黑土地得有人去种啊!于是正式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令》,以给地、给口粮、给种子、给耕牛及招民多了给官为条件,招人来关东。

乾隆五十七年,直隶、山东大旱,大批逃荒灾民被堵,聚集山海关,颇有闹事的苗头。乾隆赶紧传谕,“又何必查验禁止”,允许灾民出关进入关东禁区,给政策放宽开了个头。史家称之为“弛禁”。此后,乾隆五十九年和嘉庆二年、五年、六年连续发大水,这条弛禁令,延续施行了11 年。

随之而来的是闯关东大潮,陆陆续续约250 万人,从海上、陆上涌入关东禁地。法库这片原本寂静的土地也变得热闹起来,人们在此开荒破土,繁衍生息,改变了柳条边原有的模样。

担当着保护“三京”“三陵”等重大使命的柳条边,随着大清朝日薄西山,慢慢失去了它当初的作用,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