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交流平台”教学价值 推动元认知能力发展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交流平台”的教学策略

2022-07-30黄象巍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交流平台元认知想象

黄象巍

(福鼎市桐北中心小学,福建 福鼎 3552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在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要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交流平台”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规划、监控、调节等学习策略进行学习,能更好地发挥“交流平台”的教学价值,推动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提升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交流平台”的教学价值与教学困境

(一)“交流平台”的教学价值

一是从学习内容来看,学生读“交流平台”,能大体明白该单元学习要达成的目标、学习的主要内容和用到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如四上第一单元的“交流平台”,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以课文阅读为例,讲了边读边想象的基本方法:根据文章的描写想象画面、想象声音、“闻”到味道……学生读了之后能明白,这个单元要达成的主要目标是“在阅读时,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感受到自然之美”。达成目标的主要知识与方法有:1.阅读时能关注到文章中的描写;2.能在阅读时根据文字的描述展开想象;3.可以从画面、声音、味道等方面展开想象。

二是从学习形式来看,除了少数的“交流平台”直接以编者(教师)口吻梳理、讲述学习方法、经验,大多数“交流平台”都以学习者的视角来讲。四年级上册八个单元,只有第六单元和第八单元的“交流平台”直接以编者口吻分别讲述“阅读作批注”和“简要复述课文”的方法;其他大多数“交流平台”都以“学生交流”的形式,以学习亲历者的身份、口吻讲述学习的知识、方法与经验[1]。这样的编排形式,体现了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提示学生不仅要从书本中学习,更要学会与学习伙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体验与学习成果。

总之,“交流平台”的主要教学价值是引导学生发现单元学习目标、梳理学习方法、交流分享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二)“交流平台”的教学困境

在“交流平台”的教学与运用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没能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一是从使用时机来看,在单元课文学习结束,才用“交流平台”来总结学习情况,没有借助“交流平台”来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目标与方法,规划、指导整个单元的学习。二是从使用方式来看,只是把“交流平台”中的内容当成要求学生理解与记忆的知识,没有把相关知识转换成明确的“学习策略”,没有构建起方便学生操作、对照、交流的“学习模型”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借助“交流平台”,学习自我规划、评估、监控、调节策略,促进元认知发展

怎样充分发挥交流平台的教学价值,让学生借助“交流平台”更好地学习,提升学习能力呢?教师可以从“元认知”的角度重新审视“交流平台”的教学价值。什么是“元认知”?简单说,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2];以一个单元的学习来说,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清楚地认识这个单元要学什么、怎么学,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做出比较准确的规划、评估,能适时监控自己的学习并做出适当的调整。

(一)借助“交流平台”,明确学习目标与方法,初步规划单元学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交流平台”,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做一个整体的规划。首先,学习整个单元前,学生先预习单元“篇章页”,思考“这个单元,在阅读方面,要达成什么目标,要采用哪些方法”,初步得到要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要通过“想象画面”来“感受自然之美”的认知。其次,再请学生浏览4 篇课文,说说这些课文主要描写什么情景。学生能比较快地发现,4 篇课文分别写钱塘江大潮、“我”和阿妈走月亮的情景、秋晚的江上……这些都只是简单地提取信息,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再次,教师出示习题和导读提示,请学生思考每一课学习分别要做什么。经过比较后能发现:读书时,要让头脑中浮现出画面,还要跟同学、老师交流。学生要思考“怎样让自己的头脑中浮现出画面”“怎样跟别人交流自己的想象呢”。这涉及具体的阅读方法策略,大部分学生都说不出所以然来,急于知道该怎么办。最后,请学生读“交流平台”,思考“学习伙伴们是怎么学习的”。学生会发现:读文章中要从画面、声音、味道等方面展开想象,还要把自己仿佛看到、听到、闻到的东西说给同学听。

这是借助“交流平台”进行的第一次交流,学生能大体明白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内容与学习方法,是整个单元学习的开端。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用文字摘要、表格记录或思维导图等形式记录这个阶段对学习的思考,明确学习方向(如图1 所示)。

图1 四上第一单元学习目标与方法“思维导图”

这些思考并没法保证整个单元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要形成相对完整的学习规划,还需要引导学生继续追问自己:这些知识、方法,哪些是自己已经掌握的?掌握程度如何?还存在哪些困难?遇到困难该怎么办?

(二)构建“学习模型”,评估现有水平与困难,进一步明确单元学习策略

通过前几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在读文章时都能展开一些想象,但具体怎么想象、从哪些角度展开想象、如何跟同学交流自己的想象,没有多少理性认识。要让四年级学生对学情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估是相当困难的,需要教师以一个片段的学习为例来帮助学生。

如《走月亮》第3 自然段:“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读这句话,你会想到什么画面,有什么感觉?请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要能够想象出画面,就得在读书时借助语言文字、联结已有表象,在头脑中构建(想)出新形象。想象的基础是文字理解和表象经验。不理解文字,无法想象;“夏虫不可语冰”,没有生活经验,头脑中没有相关表象,无法想象。

教师要根据学习机制,设置清晰的学习步骤、明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努力读懂这句话,启发学生联结相关表象重构新形象,比较顺畅地说出想象和感受。

1.这句话中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有什么动作?——卵石间有很多小水塘,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理解文字)

2.“抱”字让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个情景?(联结已有表象)

3.再想想小水塘怎么“抱”着月亮?小水塘“抱”着月亮时会有什么动作?被小水塘“抱”着的月亮会有什么动作?什么感觉?(建立新形象)

4.请你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请你带着自己的想象读这句话。(这是想象后的表达,也是对“边读边想象”的监控,不然无法知道学生是否“边读边想象”)

理解—联结—想象—描述—朗读,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经历了比较细致、深入地学习。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学习步骤与方法,构建起相对固定的“学习模型”;还要用简单明晰、便于操作的量表作为评估工具(如表1),引导学生对照模型对学习的效果、遇到的困难进行评估;通过交流、分享,提出改进的方法,进一步明确单元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表1 学习评估表

让学生用打分的形式对各个“步骤与方法的掌握程度”进行量化,是对自身学习情况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估;“遇到的学习困难”,可以采用书面描述,也可以采用口头描述;“克服困难的方法”,则需要展开讨论,互相学习。这是从“交流平台”出发进行的第二次交流。通过“学习模型”构建,学习情况评估,学生对学习的步骤、学习的方法更加明确,还学习了不断评估、反思、交流、调整的学习策略。

(三)参照“交流平台”,尝试自我监控与调节,发展元认知能力

接下来,参照“交流平台”和“学习模型”,展开课文的深入学习。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学到新知识、新方法,也可能遇到新困难。整个学习过程,都要不断地启动元认知,运用自我监控与调节策略,不断地追问自己: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达成了哪些目标?学到哪些知识?采用哪些方法?能清楚地察觉到自己是怎么做、怎么想的吗?能把学习过程、思考方法清楚地跟别人分享吗?别人分享时,听清楚了吗?能结合别人的分享,调整、提升自己的学习吗?[2]

以第一课《观潮》的三、四两段的学习为例。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与方法:读文,想象潮来的情景,感受大潮的壮观;把想到的画面和感受说出来或通过朗读传达出来。然后,对照“学习模型”,按“理解—联结—想象—描述—朗读”等步骤展开学习。先请学生说说,这两段主要从哪两个方面描写潮来时的情景,学生能很快发现,写了声音和形态的变化。声音和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学生遇到障碍,无法按顺序、抓要点说。不要急着请梳理概括能力较强的学生说,要停下来,请学生回忆刚才是怎么读、怎么想的,有意识地监控、反思自己的学习:可能是刚才读得太快了,没有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描写顺序。再读一遍,该怎么读?怎么做?读得慢一点、细致一点、划出重点语句、理清潮来的过程。学生调整后,大多能够比较有条理地说清顺序。接着,请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再说说自己的想象与感受。学生会遇到新的障碍:“闷雷滚动”“山崩地裂”的声音,到底怎么样?白线怎么出现,拉长、变细、变成水墙,变成千万匹齐头并进的白色战马?学生的联结、想象出了问题。还是要提示学生监控、反思、调节学习行为:为什么无法想象到“闷雷滚动”“山崩地裂”的声音?可以联系生活回忆:雷声是怎样的?沉闷的雷声滚动起来是怎样的?平时还听到哪些特别大的声音?听过潮水的声音吗?可以听听同学、老师的描述和朗读,然后自己再读读,努力“听到”潮水奔腾的声音。当学生无法联结已有表象、展开想象时,教师要适时直观展示一些声音、画面,但更重要的是,暂停一下、等一等,提示学生监控、反思、调整学习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学生真正地参与学习、深度学习。对潮水形态变化的指导,也要引导学生采取类似的学习策略……

学完整个单元,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回到“交流平台”,对照“单元学习评估表”,梳理学习过程,再一次整体评估单元学习目标达成度,分享学习成果、回顾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鼓励学生迁移运用到后续学习中去。

三、总结

总之,教师要根据“交流平台”特点,充分发挥“交流平台”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运用自我规划、评估、监控、调节等学习策略进行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推动元认知能力发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交流平台元认知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元认知:领域一般还是领域特殊?
交流平台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