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应用于急性后循环缺血血管内治疗开通良好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22-07-30张颖楠曹晓攀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二萜全血内酯

张颖楠 曹晓攀 姜 扬 任 莉 隋 轶 徐 冰

后循环系统由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以及椎动脉组成,主要对枕叶、丘脑、小脑、脑干部位进行供血[1]。该系统一旦缺血,会导致小脑、脑干等区域大面积供血被阻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后循环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并伴有平衡障碍、胃肠不适、肢体麻木、耳鸣等[2]。相关研究表明,该疾病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有密切联系[3]。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抗血小板聚集、抗凝以及动静脉溶栓,但由于后循环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故在治疗上难度较高[4]。上述治疗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该疾病在中医中属于“眩晕”疾病,病机实虚交杂,以气血亏虚、瘀血阻窍为主要病机[5]。本研究就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应用于急性后循环缺血血管内治疗开通良好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45~78 岁,平均(64.23±1.92)岁;观察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44~80 岁,平均(64.30±1.9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后循环缺血诊断标准[6];2)对本研究涉及用药耐受;3)治疗配合度较佳;4)签署了知情同意书;5)所有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患者闭塞血管开通良好,介入开通后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score,mTICI)恢复至2b 以上,术后即刻复查头颅CT 未见明显出血。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2)脏器功能严重受损[7]。

1.2 治疗方法

手术方法:患者常规给予镇静、镇痛,若患者在镇静镇痛状况下无法配合手术或有其他必须进行全身麻醉的指征,则执行全身麻醉。所有患者采用改良Seldinger 技术进行股动脉穿刺,穿刺完成后放入6F 鞘管进行全脑血管造影,通过全脑血管造影明确病变血管后,在闭塞的病变血管近端放置中间导管,先将微导丝通过闭塞血管,随后微导管随微导丝通过闭塞血管,通过微导管手推造影明确远端为正常血管真腔后,将取栓支架放置于病变处,让闭塞血管内的血栓充分被支架覆盖,随后释放支架,使得支架与血栓接触5~10 min,随后将取栓支架与微导管同时撤出,于此同时,助手使用50 ml 注射器进行负压抽吸,待支架撤出体外后,对闭塞血管进行复查造影,若复查造影mTICI 未达2b 级,则再次进行抽栓,如果mTICI 达2b 级以上,则观察10 min,若血流能维持则取栓结束。若重复取栓次数大于3次,则考虑行补救措施,包括动脉内注入抗血小板药物替罗非班,或溶栓药物,或进行补救性支架植入。术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围手术期用药基本原则是对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正常进行双抗治疗,对于心源性栓塞患者在术后4~14 d 结合心内科会诊意见进行抗凝。对于围手术期血压,在患者原来血压的前提下降低15%~20%,同时予以营养神经、改善循环、预防肺内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江苏康缘美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20024)治疗,25 ml/次,1 次/d,静脉滴注。两组患者连续给药半个月。

1.3 临床评价

根据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显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双侧椎基底动脉血流恢复60%以上,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好转90%以上,眩晕等症状消失;有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双侧椎基底动脉血流恢复40%以上,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好转46%以上,眩晕等症状显著改善;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部基底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还原黏度)。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基底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cm/s,±s)

表2 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cm/s,±s)

组别 例数 基底动脉 前动脉 中动脉 后动脉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0 32.98±1.54 36.50±1.99 42.18±2.00 45.79±2.20 48.40±2.33 52.40±2.45 31.59±0.88 34.61±1.12观察组 40 32.99±1.55 42.60±2.23 42.19±2.01 57.55±2.65 48.41±2.34 62.10±3.30 31.60±0.89 46.03±2.30 t 值 0.029 12.908 0.022 21.595 0.019 14.926 0.051 28.233 P 值 0.977 0.000 0.982 0.000 0.985 0.000 0.960 0.000

2.3 两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全血还原黏度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全血还原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全血还原黏度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全血还原黏度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血浆黏度(mPa·s) 纤维蛋白原(g/L) 全血还原黏度(mPa·s)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0 2.80±0.12 1.81±0.09 4.69±0.65 3.81±0.58 12.80±1.12 11.00±0.65 观察组 40 2.79±0.11 1.25±0.07 4.70±0.66 3.00±0.48 12.81±1.13 9.08±0.54 t 值 0.389 31.062 0.068 6.805 0.040 14.369 P 值 0.699 0.000 0.946 0.000 0.968 0.000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急性后循环缺血的主要治疗是改善患者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恢复脑部血流量,进而使患者的预后得以改善[8]。以往临床血管内治疗后多通过保护神经细胞、稳定斑块、降脂以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该疾病,改善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促进脑组 织血液供应恢复[9]。但临床多年实践发现,上述常规治疗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10]。而在祖国医学中,有诸多药物可起到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的效果,从改变机体根本角度治疗疾病。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王梦迪等[11]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属于临床上应用率较高的治疗梗死类疾病的药物,是通过以水为溶媒制备的银杏类制剂,规避了以往制药过程中需通过乙醇、甘油等助溶剂进行制备而存在的弊端[12]。其完全去除了传统银杏叶制剂中低效价物质,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银杏二萜内酯,进而使药物的效价得以保障,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安全性较高,且对周围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也可起到显著效果[13]。且研究表明,银杏二萜内酯能够有效调节蛋白激酶通路,进而显著提高低氧诱导因子1α水平,使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增加,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起到保护患者神经功能的效果[14]。同时,该药物还能够与血小板活化因子进行拮抗,进而调控MAPK/P-38 通路,在细胞外便能很好地对蛋白激酶进行调节。急性后循环缺血具有发病机制复杂、不易被彻底治愈等特点,银杏二萜内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治疗效果达到理想状态,提高治疗效果[15]。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全血还原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脑血流速度。究其原因,在我国传统中药中,银杏叶有“活化石”之名,味涩、苦、甘,性平,内含上百种有效成分,将银杏叶进行提纯之后得到的银杏内酯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清除氧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并对炎症介质以及caspase-3 的释放进行遏制,对血管内皮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应用于急性后循环缺血血管内治疗开通良好患者中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二萜全血内酯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内酯类化合物在食品中的风味贡献及形成机制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结构改造制备抗菌和抗肿瘤的姜科二萜衍生物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
穿心莲内酯滴丸
香茶菜属植物中松香烷二萜的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