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本需求下的东北严寒地区城市夜景规划研究
——以长春新区夜景专项规划为例

2022-07-30宋唯宁郭维静

照明工程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夜景长春东北

宋唯宁, 郭维静

(1.北京清美道合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92;2.西安城市发展资源信息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8)

引言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到,“夜经济”成为国家层面促进消费的20条意见之一。随之夜景照明建设成为各大城市重点,层出不穷的光影项目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因此,中央指导小组做出规定将夜景照明项目纳入规划审批[1]。

东北严寒地区城市夜间环境受季节性气候条件影响较大,与其他气候区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外多位学者认为,在城市规划方面考虑城市气候等相关因素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城市气候特征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当地居民的生活行为习惯,尤其是东北严寒地区,居民夜间生活习惯与中国大多数地区不尽相同。

文献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城市夜景照明规划主要根据地方本体资源、空间格局特色等编制[3]。但从人本需求角度出发,对东北严寒地区夜间研究和夜景照明专项规划探索应用得较少。本文详细分析了东北严寒地区季节性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人们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造成的消极影响;从人本需求角度将夜景照明的“视觉感受”作为次要条件,将“心理感受”作为必要条件,打破季节性气候约束,使其产生积极影响。本次研究以长春新区夜景照明专项规划为案例,为我国东北严寒地区城市夜景照明规划设计提供启发。

1 东北严寒地区气候特征

中国幅员辽阔,由于地理纬度、地势等条件的不同,各地区气候相差悬殊。因此,《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将我国划分为7个主要气候区,东北属于I类建筑气候区,暨严寒地区。该区域冬季漫长严寒,1月平均气温为-30 ℃~-10 ℃,夏季短促凉爽,7月平均气温低于25 ℃,气温年较差为30 ℃~50 ℃;西部偏于干燥,东部偏于湿润;冰冻期长、冻土深、积雪厚;冬季半年多大风,12月至翌年2月平均风速为1~5 m/s,3月至5月平均风速最大为3~6 m/s。

2 东北严寒地区居民夜间出行情况

2.1 气候条件造成的夜间出行弊端

东北严寒地区冬季漫长达5个月之久。冬季日照不足,入夜后气温急速下降,平均气温达到-20 ℃以下,地面长时间结冰,严重影响居民夜间出行意愿和便利;受西伯利亚强风、冷风侵袭,冬季半年人们多是低头疾步行走,停留观景时间短促;冬季可培育的植物较少,城市景观对市民夜间外出活动的吸引力大幅减弱。受此类因素叠加,居民夜间生活舒适度呈现出消极负面影响[4,5]。

2.2 东北严寒地区居民夜间行为调查

为了更好地研究东北严寒地区居民夜间行为习惯和气候影响,本次研究对长春新区内居民夜间出行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2%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夜间出行活动受季节性气候影响非常大,如图1所示;55%的受访者认为此种情况不能满足夜间出行活动需求,对生活品质造成了一定影响,如图2所示。

图1 夜间活动是否受季节性气候的影响Fig.1 Whether nighttime activities are affected by seasons climate

图2 是否能满足夜间出行需求Fig.2 Whether it can meet the needs of night activity

这一问题在夜间出行频率、时间和活动范围上尤为明显。夜间活动频率与时长的结果显示,冬春季(11月至翌年4月)夜间活动时长在2~3 h的仅占44%,55%的受访者在冬春季夜间平均活动时长会缩短至1 h以内,且活动地点会选择在商场、桑拿房、体育中心等室内场所,或是居住区附近,方便回家,如图3所示。夏秋季(5月—10月)夜间平均活动时长在2~3 h的受访者占66%,平均活动时间≥4 h占15%,如图4所示。活动区域不受限制,公园、广场、商业、娱乐等场所均有较高的占比。

图3 冬春季节夜间活动频率与时间Fig.3 Frequency and time of night activities in winter and spring

图4 夏秋季节夜间活动频率与时间Fig.4 Frequency and time of night activities in spring and summer

3 人本需求的规划理念

3.1 “以人为本”的系统构成

1944年,美国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在他所写的《人类的处境》中提出,社会的重建必须从“人的再生”开始[6]。他认为正确的规划要弄清现状,牢牢抓住所有能适应“人类需要”的地理、经济要素[6]。这些年,随着城市夜景照明规划的普及与行业标准《城市照明建设规划标准》(CJJ/T 307—2019)的颁布实施,夜景照明规划思想也逐渐从“注重美学价值”转变为“激发引导城市活力”层面,起决定性因素的正是“人民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人类需求划分为五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这是“以人为本”规划设计理念的研究基础。人们在满足基本生存条件后,会对城市空间环境提出更高层级需求,如图5所示,如环境美学、信息感知、社会温情等,这也是近些年“过度亮化”、“光污染”被广泛关注的原因。因此,通过强化人在不同地域空间内的活动感知,如北京城市副中心照明规划提出“让人重回公共空间”,强调公众需求精准响应等[7],达到人与环境间相互认同,为城市空间环境产生持久的吸引力,才是东北严寒地区夜景照明规划解决之道。

图5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人本规划系统构成(图片部分来源:http://m.ipadhd.cn/employee-motivation.html)Fig.5 Hierarchical theory of needs and humanistic planning system composition

3.2 东北严寒地区夜间活动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思想,希望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诉求纳入到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因此,本次规划在问卷中增加夜间活动需求环节。结果显示,近半数以上的市民在夜间选择室外场所如公园、广场、体育中心等进行活动,但对该类场所夜间整体满意度较低,如图6所示,这对尚在建设发展阶段的长春新区造成消极影响。

开放式问题中发现,市民对夜间户外活动的丰富性上期望值较高,希望在长春新区的北湖公园、龙翔广场、硅谷大街、光谷大街等标志性特色区域增加特色夜间活动。年龄层次结果显示,全年龄段受访者均希望在公园、广场上增加灯光装饰;其次是富有长春特色的夜间主题活动、灯光互动体验和文化创意活动;而建筑立面主题照明展示占比较低,如图7所示,也是由于近些年建筑媒体立面产生的光污染已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8]。因此,本次规划将夜间户外活动做为关注重点。

图7 您所期待的夜间活动Fig.7 What’s your expect night activity

3.3 国外严寒地区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规划对国外严寒地区城市夜景照明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的严寒城市所面临的气候问题各不相同,北欧地区冬季夜间极长、降雨降雪较大[9];加拿大冬季多风、气温低,伴随有长短不等的连续积雪期。对比发现加拿大魁北克、芬兰赫尔辛基、加拿大蒙特利尔、瑞典斯德哥尔摩等城市的夜景照明手法较为简单,多采用建筑基础照明和夜间活动场所灯光表演两种方式。

建筑基础照明以展现特色区域、历史建筑的风采为主,多采用投光与内透光结合的手法,光色上以暖色光展示历史建筑,如芬兰赫尔辛基、加拿大魁北克老城区,如图8所示;中性白光表达现代建筑,如加拿大蒙特利尔,如图9所示。

图9 加拿大蒙特利尔照明情况Fig.9 Illumination of Montreal night scenery

为了提升冬季夜间活力,国外多在冬季举办灯光节、灯光表演活动[10]。首先,在建筑中下部、开放公园和广场增加暖色光基础照明,提高人行区域亮度,暖色光温暖人心;其次,增加照明小品、互动设施、冰雪演绎等,考虑到丰富性问题该部分照明设施没有过多限制,如图10所示。满足人们冬季夜间出行需求,丰富观感体验。

图10 其他严寒地区城市冬季举办灯光节Fig.10 Light festivals are held in cities in other cold regions in winter

4 夜景照明专项规划回应

4.1 长春夜景照明专项规划系统构成

规划将上述问题分析、需求调查、策略研究三部分结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各季节夜间出行活动为基准,依据地域性特色空间的评价量级,及人类需求层次与空间环境间的递进关系,构建长春新区夜景照明规划系统,如图11所示。通过分季节、分场所、分时段、分模式的打造,实现全年常态化夜景,满足人民全年夜间出行活动的基本需求;合理化夜间活动场所开闭灯时间,冬季增设避风御寒设施,提升长春新区温度,增加市民与城市间的粘性;利用东北雪景、长春一汽的资源环境优势,在公园、商业前广场等人们喜爱的场所,举办冬季夜景主题活动,抵消因气候条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扩大长春新区吸引力。

图11 长春夜景照明专项规划系统构成(图片部分来源:https://image.baidu.com/)Fig.11 Urban lighting planning of Changchun new district system composition

4.2 特色场景的季节应对措施

夜间活动常态化设计意在解决季节性气候条件对于市民夜间出行的消极影响,对上述问卷中深受人民喜爱的特色场景进行分季节、分模式的精细化打造,运用照明控制系统实现季节更迭。充分利用人们不同季节的观景习惯,色彩心理学上冷暖色系造成的不同心理感受,同一场景形成不同视觉效果与观景体验,使得夏秋季节、冬春季节所展现的画面重点、主题风格、亮度范围、色温冷暖等照明方式各不相同。

夏秋季节夜间气候适宜,市民夜间出行活动时间在4 h左右,这为散步观景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规划将建筑主体立面和开放空间行道树作为画面表现重点。高大的新建建筑群为远眺观景提供了良好的画面焦点,高亮度投光照亮建筑顶部构件展现城市优美的天际线,利用内透光和立面特色构件照明,节约能源、提升品质。利用冷色系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建筑光色主要以4 200~5 000 K的高色温白光为主,干净清爽、避免夏天的闷热。滨水空间的行道树作为近人尺度观赏主体,可采用低亮度、中性白光(3 300~4 200 K)泛光照亮,在炎炎夏日增添一份生机盎然,如图12所示。

图12 夏秋季节夜景效果图Fig.12 Night scene in summer and autumn renderings

冬春季节气温低、寒风凛冽,市民夜间出行时间短促,外出行走多靠近建筑底部取暖、避风、驱寒。因此,该场景冬春季节表现重点为建筑中下部的建筑裙房和邻近建筑的行道树。通过照明控制系统,降低建筑群主体立面灯具设施的亮度输出,调低色温至3 300 K暖黄光;提高建筑裙房和人行空间照明设施平均亮(照)度维持值,达到温暖人们心灵的作用;改变夏秋季节行道树光源颜色,可设置为彩光模式或增加少量装饰灯,提高人们夜间游赏体验和出行乐趣,营造温馨愉悦的冬季夜间活动场所,如图13所示。

图13 冬春季节夜景效果图Fig.13 Night scene in winter and spring renderings

4.3 冬季夜间的人文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说“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严寒地区“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对于人类更高层次的需求体现。因此,在冬季各级开放空间设置不同尺度的共享空间,提供可移动的休憩装置或智慧照明设施,为市民夜间出行提供临时休憩、避风御寒、充电共享的场所。冬季流浪小动物也是规划关注点,设有灯光的城市家具可为小动物提供避风休憩场所。此类照明设施不仅仅是视觉享受,更是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之一。

东北严寒地区市民在不同季节夜间出行时长的问题,可通过调整开关灯时间解决。规划按照长春全年日落时间、夜间气温以及市民夜间出行时长意愿,重新划定季节分区和开关灯时间,见表1。夏秋季节(每年的4月16日—9月30日期间),景观照明随路灯开启,直至21:30后气温渐凉,外出人员减少,进入节能模式;冬春季节(每年的10月1日—次年4月15日期间),平均天黑时间为17点前后,景观照明随即开启,20:30后气温过低不适宜户外活动,开启节能模式,除灯光秀和大型演出外,照明设施均在22:00前全部关闭。

表1 长春新区景观照明控制模式表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landscape lighting control modes in Changchun new district

4.4 冬季特色主题活动

了解城市的诉求和文化,才能“把光用好”[11],体现城市独特魅力。城市夜景照明建设使城市特色文化在夜间得以重新表达,能够调动游客赏玩体验的情绪,也能增强本地居民的情感认同与归属感[12]。提升人们与环境间的认同感,则需要环境为人们带来深度体验,而夜间主题活动恰恰满足了此类需求。

冬季东北风光对市民、游客均有着独特吸引力,在良好的夜间环境基础上,增添特色主题夜游是提高冬季夜间出行频率、延长出行时长、提升文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因此,规划将长春新区各个片区环境特征与东北印象结合,利用人们对于色彩记忆的敏感度,打造四种“色彩”主题游线。银色浪漫游对应为时尚冰雪展演,培育网红打卡点;金色休闲游对应为粮食丰收休闲场景,夜间漫步在摇曳的玉米地中,观光东北生态农业;绿色青春游对应为青春创新主题,将大学与一汽联动,灯光互动表演新生代数字孪生技术;红色热情游对应雪乡风情,将会展与滑雪场进行路径串联,定期举行红色主题表演,如图14所示。

图14 长春新区游览线路Fig.14 Tour route planning in Changchun new district

5 结语

照明规划坚持以人为本、以功能照明为基础兼顾景观照明,避免过度照明,节约成本,降低能耗,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13]。东北严寒地区夜景照明规划意在有效解决季节性气候条件带来的消极影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于人本需求角度出发的规划思路恰恰符合东北严寒地区实际情况,通过对人们夜间行为习惯的深入调查,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制定符合人与环境关系协调的规划策略。在典型场景建立常态化夜景,分季节、分重点的照明设计,满足人民日常夜间出行活动基本需求。“人文关怀”是体现一个城市的温度,冬季防护与合理夜景照明启闭时间,既保证了人民出行安全,又节约能源,保障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与环境产生共鸣,为城市提升活力和持续吸引力是夜景照明的魅力所在,这也是东北特色化夜间主题活动的主旨。笔者希望通过此项目的研究,对东北严寒地区其他城市的夜景照明专题规划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夜景长春东北
东北铁锅炖
灵动优雅 长春花篮
不妨写夜景
长春“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Make ’Em Laugh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Lightroom让夜景照片更通透
城市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