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纾困有效性研究
——以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2022-07-29余黎峰周畅
余黎峰 周畅
(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在行业去产能和金融去杠杆的经济大背景下,我国上市民企主要面临两大风险:股权质押爆仓风险与流动性风险。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促进民营企业更好地发展,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为解决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地方政府可以组建政策性救助基金,帮助区域内重点民营企业纾困。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等分别成立相应的纾困基金,以帮助本辖区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解决困境,促进民企健康发展。那么,民企在引入国资后发展如何?国资纾困是否有效?本文以清新环境为例,对其引入国资后的经营状况和承担社会责任两方面进行剖析,以此来说明国资纾困的效果如何,为国资纾困持续推进以及民企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1 国资纾困有效性界定
在获得纾困基金前后较短窗口期内财务指标的变化,以此来说明纾困的效果如何。财务指标仅仅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优劣,无法从根本上真实反映纾困基金对企业的综合影响。因此,从更具综合性的视角出发,本文将有效性界定为综合经营能力改善。由于纾困基金遵循“救急不救穷”的原则,股权质押比例较高、流动性较差、但基本情况总体较好的企业一般为被纾困的对象[1]。因此,本文将综合经营能力改善从经营状况和社会责任承担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国资纾困基金主要是由国家或者地方政府牵头设立,为了缓解当地民企面临的经营困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政府牵头的纾困基金通常不以短期盈利为目的,所以在研究经营状况时选取的均为长期指标,从股权结构、营收、资产、研发投入这四个角度来分析其经营状况的变化趋势。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评价,本文参考权威第三方评级机构“和讯网社会责任评级体系”,相较于自行构建评级体系更具有科学性;该测评体系一方面覆盖了全部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保证了数据的可得性;另一方面分别从股东责任,员工责任,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权益责任,环境责任、社会责任等5个维度对社会责任进行全面评价[2]。
2 国资纾困案例介绍
2.1 清新环境简介
清新环境成立于2001年,2011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属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主营工业烟气治理,兼营多种环保业务,是一个综合性环保服务企业。
清新环境拥有大型火电烟气治理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内部拥有高素质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研发竞争力较强。自2011年上市至今,清新环境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状态,2019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央企、地方国企资本逐步进入环保行业,清新环境作为环保行业的龙头企业,也通过转让控股权的方式与四川国资“联姻”。
2.2 清新环境接受国有资本纾困情况
由于纾困基金处于发展阶段尚不完善,根据国资纾困基金设置的目的,本文将国资纾困定义为在2018年11月以后,国有资本为了降低民企股权质押风险、缓解民企流动性压力而进行的债权型或股权型的纾困。清新环境2019年6月28日前总股权质押比例为44.34%,其中大股东世纪地和所持股中97.85%处于质押状态,为了缓解高股权质押的风险世纪地和将其持有的处于质押状态的股权部分转让给四川省国资委,转让完成后清新环境股权质押比例为19.03%,相较于转让前下降了57%。具体转让情况如下:
2019年4月28日清新环境的原控股股东世纪地和(持有45.31%)与国润环境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世纪地和拟将其持有清新环境25.31%的股权转让给国润环境,转让后世纪地和仍持有20%的股权,本次权益变动后,国润环境将成为清新环境的第一大股东,而国润环境的实际控制人是四川省国资委,因此清新环境此次股权转让之后,其实际控制人也是四川省国资委。5月24日,四川省国资委同意此次收购计划,《股权转让协议》生效。7月8日,清新环境收到《证券过户登记确认书》,本次协议转让股份完成。完成股权转让后股权状况如图1所示:
图1 清新环境引入国润环境后股权状况
3 国资纾困效果分析
本文选取2019Q3—2021Q3年度清新环境各项数据,从股权结构、营收、资产、研发投入这四个角度来分析其经营状况的变化趋势;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18年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公告,以及“和讯网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专业评测体系”选取五项指标,来分析国资纾困对清新环境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变化情况。
3.1 经营状况分析
3.1.1 股权结构
国资纾困的方式分为股权型和债权型。股权型纾困使企业在接受纾困基金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纾困方股权的引入,使企业股权结构趋于多元化[1]。清新环境此次引入国资属于股权型纾困,其纾困前后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控股股东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调整上,纾困前后十大股东持股情况如表1所示。清新环境在2019年7月引入四川国资委投资之前,其控股股东为世纪地和,45.31%的股权都集中于世纪地和,属于高度集中型的股权结构,小股东无法有效地制约大股东的权利,大股东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行高度干预。而引入国资后,股权结构发生改变,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分别持股25.31%和20%,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四川国资委和世纪地和持股比例分别是27.62%和19.94%,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国资和民资两大股东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有效防止了权力过度集中。同时,引入了投资经验丰富的国资纾困方,股权结构趋于多元化,国资方出于对纾困政策的落实和管理以及自身利益的考虑,会更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能,从而间接约束管理者行为。除此之外,有国资方作为控股股东,企业融资难问题也会相对得到改善,且在董事会中有国有资本成员,有助于清新环境及时了解国有资本的意见,为其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更多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清新环境提升其企业绩效。
表1 十大股东变化
3.1.2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是企业主要经营成果取得的收入,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通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可以观察企业营收的增减变化,判断企业的收入规模是否改善,以此来进一步评价企业的成长状况。根据图2可以看出,2018—2021年第三季度(Q3)末,由于清新环境改变了会计收入确认的准则,使得2021年Q3营业收入较调整前同期呈大幅度的增长,除此之外营业收入呈稳步上升趋势。国家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环保行业的发展,同时清新环境此次引入四川国资与政府产生直接关联,使其业务订单增加的同时增加了其业务收入,清新环境的市场拓展能力得到了强化和延伸,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图2 清新环境2018—2021年Q3营收及同比增长率
3.1.3 资产
2019年7月,清新环境引入四川省国资委后,企业性质转变为混合所有制模式,将国有企业特有的规范化管理与民营企业的灵活高效管理相结合,使得企业的资金状况和融资能力均有所改善,推动公司进入快速、稳健发展的阶段。截至2021年Q3,清新环境的总资产为201.1亿元,比上年度末同比增长约21.03%,大于10%,说明清新环境正处于扩张阶段,成长性较好,同时相比2019年年末纾困起点期的总资产99.27亿元增加了约1倍。
此外,由图3可以看出,2018—2021年第三季度清新环境的资产负债率在50%上下波动,2019年国资纾困之后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这表明清新环境的资本结构有所改善,长期偿债能力有所提升。
图3 2018—2021年Q3清新环境资产变化趋势
3.1.4 研发投入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推进,国家大力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国内外创新环境良好,国与国之间的技术创新竞争不断增强,民营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应该更注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企业要想发挥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大研发投入,使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因此,创新研发对于民企发展来说愈加重要。清新环境自2019年7月引入国资参股之后,其研发投入总体上呈逐年增长趋势,截至2021年9月研发费用为36 140 550.23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约45.17%,较国资纾困前企业研发费用15 069 517.43元增加了约1.4倍。研发投入的增加,对企业创新发展是一个利好的表现,有利于在研发技术方面取得成就,截至2021年6月底,清新环境共拥有专利355项,相较于2018年年底的101项专利增加了约2.5倍。此外,清新环境拥有一支高素质人才组成的技术研发团队,同时又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为清新环境的技术顾问,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得企业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数量均成倍增加,为企业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3.2 承担社会责任分析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经营业绩只是企业发展的一部分,同时还要注意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其获得国家或当地政府的支持,而且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在研究国资纾困有效性时,选取该指标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选择清新环境所属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为行业研究对象,参照“和讯网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专业评测体系”,清新环境2017—2020年总得分以及各项具体得分情况,如表2所示。总体来看,2017—2019年,清新环境总得分均大于行业均值,但各项具体指标除股东责任外均小于行业均值,此外,在接受国资纾困后,2020年清新环境的总得分远低于行业均值,较2019年下降约75%。
表2 社会责任得分情况
清新环境不属于“深证 100”样本公司,所以其未在深交所披露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各项指标的具体情况无法准确得知。结合公司年报披露的数据和评测体系中五项指标的分类整理,清新环境员工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可能会导致员工责任得分也呈下降趋势;企业信息披露不完善,可能导致股东责任得分呈下降趋势。除此之外,清新环境2018年对外捐赠为1万元,2019年对外捐赠为10万元,2020年对外捐赠为0元,而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社会各界纷纷进行社会捐赠,因此可能导致清新环境2020年的社会责任为-10分,进而影响总得分,使总得分远低于行业均值。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2019年7月清新环境引入国有资本入股之后,股权结构由高度集中型转化为相对集中型,股权结构得到优化,公司业绩回升、研发竞争力增强,较好地缓解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困境,但随着国有资本入股,清新环境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各项指标有所下降,因此,国资的引入可能会削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利于企业社会价值的提升。总体来说,纾困基金对民企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效果不显著,在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下,环保民企可积极接受国资纾困,但同时也要注意维护企业自身社会形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这样也更有利于环保民企能够受到国资纾困方的青睐。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得到以下启示:
上市公司要努力履行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一方面不仅要在年报中进行履行社会责任的披露,而且还要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对其单独披露,另一方面在进行履行社会责任披露时要提高披露质量与可信度。这不仅可以使投资者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而且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价值,更易于获得国资纾困,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国资纾困会影响民企的股权结构,纾困方可能会成为其控股股东,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依靠国资作为坚强后盾,发展融资等方面能够得到优化。但民企也要注意内部治理结构,更注重员工的价值,确保员工在公司治理中充分享有合法权利,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