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共享服务证书试点为例
2022-07-29孙印
孙印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都亟须大量高质量复合型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大本营,在日常开展技能型人才培养教育时应紧握时代脉搏,符合当前各个行业内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如此方可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1+X”证书制度不仅有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同时还能够全面助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高校制定的不同类型的课程改革方案,能够使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在日常开展教学活动时更具有针对性与完整性。同时在产学研人才培养方案、财务共享服务证书试点教学活动的构建下,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全面提升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专业技术水平,进而有效拓宽高校学生毕业后的求职路径,实现学生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双赢。
1 我院财务共享服务证书试点背景
在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图1为2019—2021年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趋势。我国职业教育院校数量与招生数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自从2019年1月24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来[1],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先后于2019年3月、2019年8月、2020年1月、2020年12月发布了四批培训评价组织及其开发的“1+X”证书名单,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教育部公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明细表
图1 2019—2021年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趋势图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试点院校,积极贯彻我国教育部门的各项政策,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于2020年申报完成第三批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从财税共享、服务共享以及财务云智能技术等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了80学时的培训,41人通过考核,通过率82%。在试点过程中,积极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通过举办“财务共享服务”技能竞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培养效果;采取模拟成绩高分同学帮助低分同学,结成对子共同进步,实训成绩明显提升;新建互联网+创新智能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加强财务共享技能实训。进一步落实“1+X”技能证书制度,将“1+X”证书制度有机融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日常教学中,推进课程改革,提升专业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重点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资源建设、学分银行的建立和管理机制创新等几个方面,促进“1+X”证书制度有效实施,提升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
2 我院财务共享服务证书试点研究意义
2.1 探究“1+X”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契合点
本研究通过探讨“1+X”证书制度相关要点,探究财务共享服务“1+X”证书与我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契合点[3]。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依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其优化思路、过程和最终的成果将对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2 有助于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落地生根
2020年,全国申报“1+X”财务共享服务等级证书的高等院校共751所,报名学生101 164人,在落实国家“1+X”证书制度中,财务共享服务等级证书受到一致好评,院校参与度高,受众面广[4]。证书依托集核算、报税、咨询、管理、协同于一体的“财务云共享中心平台”,采用科学的流程作业、严密的风控体系、可视化的质量监管,实现中小微企业、财税服务机构、高等院校三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促使职业院校加快改革进程,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3 当前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
3.1 缺乏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在高校以往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开展中,虽然一些高校已经逐渐引入了“1+X”证书制度,但在对这些制度进行设计与构建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5]。无论是对现代化大数据与会计人才的培养方案与目标构建,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机制构建,仍然在以传统会计专业中的会计核算、税务员等传统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内容的培养为主,没有遵循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原则,因而造成该专业的教学质量以及专业会计人才培养效果一直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导致“1+X”证书制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3.2 课程体系不完善
在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发展中,虽然相关教育管理部门每年都会对专业课程教材进行优化与完善,但相关教育管理部门仍然将教育重心放在财务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等方面,对于学生财务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虽然学校构建了“1+X”证书制度,但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实践课程的占比仍然较低,凸显当前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存在的缺陷[6]。当前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专业课程中,有关学生管理决策能力的技能培养课程并没有得到完善,这与“1+X”证书制度中的财务共享服务证书发展特征相背离。与此同时,当前课程体系中有关财务管理岗位相关系统知识也处于缺失状态,因而造成当前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复合型财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相脱节。
3.3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在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技能证书的考核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对接不畅的现象。财务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工作流程包括业务发生、开具发表程序、业务核算程序以及其他工作内容[7]。然而,当前大部分高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所开设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大多应用的是用友、金蝶等两个应用比较广泛的财务软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基本做账流程、Excel 财务软件应用等方面。与现实生活中的财务管理实际工作以及智能财税的规划工作脱节,最终使高校会计管理专业一直无法构建出完善的财务共享、财务信息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3.4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队伍不完备
现阶段,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中的教师仍然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在学生会计核算实践能力、管理思维、人工智能技术掌握水平的培养[8]。还有部分教师对于“1+X”证书制度并没有系统的认知,对于市场上会计智能化发展情况也不够了解,最终造成高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社会发展需要不匹配。
4 “1+X”证书制度下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策略
4.1 创新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1+X”证书制度应用过程中,不仅是对高职院校传统证书制度的改革和与完善,更是满足结合当下行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全新要求。在对“1+X”证书制度中的财务共享服务证书制度进行贯彻与落实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应构建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保障该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9]。首先,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师应对与财务共享服务证书的相关考核标准进行系统研究,并对现有专业教学体系进行审视分析,通过修订、补充等方式,将与该证书相关的各项内容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其次,应重点提升有关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教改工作的水平,对有关“1+X”证书制度的内容与课程标准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并在此过程中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与学习渠道,对于一些相对滞后的培养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对于一些符合时代发展趋势,迎合现代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内容全面引入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能够在日常专业课程学习中能够系统地学习有关财务共享服务证书的各项考核内容。图2为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财务共享服务证书试点的人才培养方案,该体系从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技术能力、实际工作能力三个方面入手,为会计领域打造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学生还可结合自身实际学习能力与知识掌握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培养体系,进而考取与自己能力相符合的财务共享服务证书[10]。
图2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会计财务共享服务证书试点的人才培养体系
4.2 改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形式
在“1+X”证书制度视域下,相关专业教师不仅需要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重点知识进行系统讲解,还需要结合财务共享服务证书的实际要求,优化与完善当前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形式[11]。在此过程中,专业教师应当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证书各项教学内容与当前行业内所应用的智能化教学平台进行有效对接,并将其应用在日常授课中,通过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为学生设计全新的课程教学方式。与此同时,还应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引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知识点,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在“1+X”证书制度的视域下,对于高校大数据与会计管理专业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在完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形式的过程中,还应通过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助推学生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共享服务证书试点为例,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线上传授硬知识,线下培养软实力”,利用线上资源和信息化平台,引入智能化过程考核和及时性激励并存的评价管理模式,让学生“动”起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任务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活动,制作教学相关课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分析实验教学效果,研究典型教学案例。
4.3 构建“课证通融”式的课程体系
4.3.1 构建大数据与会计课程构架,引入课程思政
为保障财务共享服务证书试点的顺利推进,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构建“课证通融”式的课程体系,在兼顾证书与岗位的前提下,从教学标准、教学内容、考核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机融合[12]。一是在重点推进“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大数据与会计课程框架,并结合当前课程建设现状对现有各学科教学进行调整与完善。积极应用全新的人才培养形式,保障“课证通融”的顺利实施。二是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重点落实课程思政,将课程思政全面融入教学体系,在日常教学中,应将思政教学与专业进行有机融合,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宏观教学格局,最终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财务共享服务“1+X”证书融入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加强对“财务共享服务”课程教学大纲、课件和教学效果分析报告等一系列研究,进一步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达到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实现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的良性互动。
4.3.2 重新修订课程标准,编写课证融通教材
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应结合财务共享服务证书试点的实际设计方案,明确财务共享服务证书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的巨大联系。并结合上文所述的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全新的财务共享服务证书课程体系标准。在此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可从会计信息化、企业财务会计、税费计算与申报、会计基础、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多门课程入手,基于该类课程原有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将财务共享服务证书的考核内容融入这些课程的结构与标准中,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团队、实训设施等多个方面,对每个学科课程通融后的课程标准进行贯彻落实。
随着“1+X”证书制度的不断发展,在完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当前会计领域中对智能化财务共享人才的实际需求现状,运用校企双主体合作的方式,对专业教材进行研究与开发,结合当前受众面较大、应用范围较广的线上教学平台和考试平台,编写活页式教材,全面增强当前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材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在本校财务共享服务证书试点构建过程中,由本校大数据与会计副教授1名和注册会计师2名,联合1名证书负责人与3名企业导师,共同组建基于“1+X”证书制度的财务共享服务证书教材编写队伍,并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以及现有教学资源,最终编撰了《“1+X”财务智能共享一体化应用》活页式校本专业课程教材,结合当前财务领域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当下高职院校学情,对考证目标等级进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参与财务共享服务证书试题库建设,将财务共享服务证书所涉及的智能财税教学内容纳入全新的活页式教材中。
4.3.3 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协同育人
“1+X”证书制度下,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强化产教的深度融合,让企业能够真正深入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活动中,为高职院校课程优化与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助益。因此,通过校企合作,教师结合当前各个领域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制定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3]。并根据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校企的教育合力,开发符合人才培养标准的课程体系与标准,充分发掘优质的教学资源。与此同时,通过院校、企业与高职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合力开发“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基准,将职业技能与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确保高校会计专业的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策略能够充分满足企业对现代化人才的需求。
4.3.4 完善学分制度,对接转换学习成果
学分是考证学生在固定周期内的学习成果与学习质量的重要考核目标。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校内相关管理人员应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学分制度进行重新审视与分析,结合财务共享服务试点中的各个培养方案,挖掘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财务共享服务证书之间的通融点。根据财务共享服务证书的考核内容,选择能够与财务共享服务证书互认的专业课程。结合当前高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育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与转换办法》。该文件规定已经获得财务共享服务证书的学生最多可免除2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的笔试,且针对不同财务共享服务证书的等级,应分别制定相应的转换学分标准:对于已经获得初级财务共享服务证书的学生,最多可转换6个学分;对于已经获得中级财务共享服务证书的学生,最多可转换8个学分;对于已经获得高级财务共享服务证书的学生,最多可转换10个学分。通过将专业课程与财务共享服务证书学习成果之间的转化与互认,高职院校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考取专业证书。
5 积极参与培训与挂职,构建“1+X”证书制度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主体,更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师自身的综合职业素养与教研能力水平是推进“1+X”证书制度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对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化,通过高素质师资引进与内部师资培训等多种途径,全面强化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力[14]。首先,应当根据学校的师资队伍发展情况,对教师企业挂职进行科学计划,将校企合作资源作为高校培训双师人才的重要载体,鼓励高职院校教师能够充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活动,并通过学习培训,获取会计专业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当注重政策的支持,提高教师对挂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将教师的挂职学习情况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核心要素之一,进而全面提升学校师资水平,确保教师自身素质能力能够与“1+X”证书制度实施的能力要求相吻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