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研究

2022-07-29徐姣熊孝谦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2年7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新能源高质量

徐姣 熊孝谦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当前,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既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力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目前,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绿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推动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到:“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目前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正面临着能源危机,世界能源类型正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健全、多元化方向倾斜。我国制定了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战略,进一步明确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经济绿色、健全、高效、可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微观、中观、宏观和财务、非财务的角度构建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于新能源产业中全部上市的企业进行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研究,并对新能源上市企业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为促进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客观、有效的建议。

1 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1.1 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

在选取新能源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指标时,不但要选取企业的财务指标,而且要选取企业的非财务指标。基于以上考虑并且本着科学、客观、严谨、全面的原则,本文选取了11个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

1.2 样本的选择

新能源产业是洁净煤产业、风电产业、核电产业、太阳能产业、生物质能产业等子产业的总称,因此本文选取了这五个子产业中的所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剔除掉数据不完整的相关企业,最后择出65家新能源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文章的数据来自万得(Wind)数据库。

1.3 模型分析

1.3.1 KMO检验和巴特利特(Bartlett)球形度检验

借助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65家新能源上市企业的11个指标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1],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该样本的KMO值为0.662,大于0.5。同时,该样本的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的Sig.值为0.000,小于0.01,此检验结果表明该样本数据适合被用来做因子分析研究[2]。

表2 KMO检验和Bartlett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

1.3.2 提取公因子并命名

由表3可知,该样本数据的因子贡献率89.72%,远大于70%,说明提取的主成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样本指标所传达的信息。如果该样本的因子贡献率小于70%,则说明它将无法反映样本指标所传达出的信息。

表3 方差解释图

如表3所示,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为公因子,表3中有四个指标特征值大于1,所以可提取四个公因子。四个成分公因子的方差百分比累计为89.716,远高于70%,说明提取的公因子能够一定程度上传达出样本指标信息,因此可以确定这个四个公因子,这里分别由F1、F2、F3、F4表示。

如表4所示,第一个公因子与指标总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投入资本回报率的相关性较高,这四个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企业的总体盈利水平,因此可以将公因子F1命名成盈利能力因子;第二个公因子与应付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指标高度相关,这三个指标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整体经营能力,因此公因子F2可以称为营运能力因子;第三个公因子与流动性比率和速动比率高度相关,这两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偿付能力,因此公因子F3可以称为偿债能力因子[2];第四个公因子与指标员工每人平均年薪、研发人员数量占比的相关性比较高,这两个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因此,第四个公因子F4可以被命名为创新发展能力因子。

表4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a

2 因子得分结果与评价

把选取的65家新能源上市企业2020年样本数据导入SPSS软件中,可以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得出新能源行业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绩效总体得分以及排名,表5呈现了2020年65家新能源上市企业绩效的总体得分和排名状况。

由表5可以看出,65家新能源上市公司其中26家综合得分为正数,另外39家公司综合得分为负数。在2020年有60%的新能源企业综合绩效不是很理想,预有悖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从新能源企业盈利能力的角度分析,F1盈利能力因子得分结果显示:排名前六的企业(新强联、固德威、福莱特、上机数控、锦浪科技、隆基股份)整体盈利指标表现良好,投入资本回报率很高,总资产净利率的贡献率高达98.8%,对于因子得分做出的贡献最大。盈利能力排名倒数后三位的企业(协鑫集成、中成股份、长城电工)主要由于其投入资本回报率和总资产净利率指数表现得很差,均为负值,导致因子排名靠后。从中成股份的营运能力得分和创新发展能力得分情况来看,中成股份对于创新研发投入还是比较多的,但是盈利状况并不理想,企业的财务杠杆也过高,主营成本和销售成本过高,因此,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改善中成股份的企业绩效。

表5 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绩效综合得分排名表

从新能源企业营运能力的角度分析,F2营运能力因子得分结果显示,排名前三的企业(金开新能、通威股份、电气风电)营运指标表现良好。金开新能在综合得分排名第一,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表现良好,但该公司的偿债能力指标和创新发展指标并不理想,均为负值,由此可见,该公司应该降低财务杠杆,提升偿债能力,加强创新研发的投入,提升企业综合发展能力,以达到企业绩效高质量发展目标。营运能力得分能力靠后的三家公司(珈伟新能、长城电工、中核科技)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表现得很差,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新能源企业偿债能力的角度分析,F3偿债能力因子得分结果显示,排名前三的企业湖南发展、宏力达、明冠新材的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处于最佳区间,可以看出这三家公司具备良好的偿债能力。湖南发展综合得分排名第三,其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表现很好,但它的盈利能力不太理想,创新发展能力也比较欠缺,均为负值。新能源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非常重要。创新研发能力是新能源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备能力。因此,湖南发展公司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应加强创新研发的投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偿债能力靠后的三家公司(广汇能源、金开新能、南网能源)的偿债能力因子均为负值,由此可见,这三家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差。金开新能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一,它的盈利能力因子为正值,表现一般,但它的营运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非常优秀,说明该企业正处于创新发展阶段,有着很强的发展潜力,如果企业能够控制好杠杆效益和主营成本等,相信在未来一年甚至很多年内将具备比较可观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可以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从新能源企业创新发展能力的角度分析,F4创新发展能力因子得分结果显示,排名前三的企业(阳光电源、中成股份、金风科技)的研发投入占比率指标表现得很优秀。阳光电源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排名第一,从它的创新发展能力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排名可以看出,它应该算是新能源行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之一。排名靠后的三家企业(江苏阳光、孚日股份、协鑫能科)的创新发展能力指标表现得很不理想,江苏阳光和孚日股份的综合得分排名也靠后。创新发展能力对于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加大新能源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提升新能源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刻不容缓。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65家新能源上市企业2020年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结果,28家新能源企业盈利能力因子F1为正数,约占总数的43%;19家新能源企业运营能力因子F2为正数,约占总数的29%;只有15家新能源企业偿债能力因子F3为正数,约占总数的23%;共有30家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因子F4为正数,约占总数的46%。

总体来看,新能源行业在2020年发展得不太均衡,近80%的新能源上市企业财务杠杆过高,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也相对较差,综合绩效表现不佳。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三点建议:

第一,从提高盈利能力和控制主要成本两方面来看,新能源企业可以尽可能提高产品利润,降低成本。对于技术成熟的产品,可以专注于降低运营成本和扩大对外销售;对于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产品,可以加大研发经费和高新人才的投入,掌握一定的核心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从新能源企业偿债能力提升的角度来看,可以合理地降低企业的财务杠杆,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切勿盲目贷款等,并且要准确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贷款是否能够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如果企业的债务过重,就会影响企业的声誉,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第三,从提升新能源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和营运能力的角度来看,可以制定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以此来加强新能源企业的存货和应收、应付账款的管理。对于存货,需要专门设计合理、健全、可控的库存管理机制,来降低企业的缺货成本和库存成本。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新能源企业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信用政策,尽可能地缩短收账周期,及时催款收款[3]。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顺应科技潮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新能源企业要加大其研发经费和高新人才的投入,为制造出高质量且成本较低的产品打好基础,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能力,实现新能源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新能源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