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时代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思考
2022-07-29熊升银王学义
熊升银,王学义
(1.西南医科大学 人文管理学院,四川 泸州,646000;2.西南财经大学 社会发展研究院,四川 成都,611130)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我国理论经济学中最年轻的学科,具有学科交叉多、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内容动态性、学术观点多样性等特点。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创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并列入研究生专业目录以来,经过20多年的学科建设,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加深人们对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等相关问题的认识乃至推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该学科发展缺乏自己特有的基本理论,更缺少共识[1],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三大分支学科相对独立的特征依然明显[2],目前关于本学科建设发展的研究成果更是甚少。基于此,本文试图分析创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重要性、现实基础,明晰其创新发展方向,以期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一、创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我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迈入中等国家行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我国经济受人口、资源与环境约束更大,区域发展更不平衡;已从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片面追求GDP规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并行的基本国策,“污染防治”被列入三大攻坚战之中,更加注重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长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适应这种实践变革的最好方式,就是以创新发展的思路,修正与实际不符的旧理论,构建起与实践变革更相适应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从而更好指导实践。可以说创新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更是发挥学科功能和价值的应有之义。
二、创新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现实基础
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情况来看,二十多年的建设实践为该学科在人才培养、教材出版、科学研究等方面奠定了一定基础。其一,该学科的硕士点、博士点具备一定规模。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整理可知,2021年我国已经有23个省(直辖市)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点, 15个省(直辖市)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点,即全国共有博士点26个、硕士点46个。其二,该学科的教材建设取得一定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命名出版的教材有10多部。其中,杨云彦、钟水映等所著的九部教材较有影响力(表1)。其三,该学科的科学研究成果较丰富。一是刊发了一定数量与该学科主题相关的科研论文。根据“万兴创新助手”的统计,1999—2021年我国学者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主题下发表的科研论文累计达到243篇。二是每年与该学科相关的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较多。通过整理发现,2002—2020年人口学和理论经济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项目中,有142项研究内容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关。三是《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人口研究》《人口与经济》等期刊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
表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主要教材
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面临不少问题或困惑需要解决。其一,在所有院校都没有开设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专业,使得硕士点、博士点缺乏本科这一层级的支撑,这无疑会影响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当然,这主要与我国教育资源整体布局有关。其二,教材建设严重滞后,缺乏公认的、具有说服力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材。同时课程体系很不完善,设置建设混乱。其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所撰写的硕博毕业论文,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几乎没有涉及人口问题,大多属于资源环境经济学论文,或者分属于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论文,肢解了学科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出现几张皮的脱节状况。其四,各类人文社科基金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立项支持主要是应用研究,而基础研究却不受重视。诸如此类问题,反映该学科基础理论薄弱,导致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混乱,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不明确,“人口经济学”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分属自己的研究体系而并没有实现融合,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滞后,话语体系更是严重缺位。
三、创新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方向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4]10。因此,夯实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新时代创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方向。
(一)基础理论
拥有特有的基础理论是一个学科存在的基础条件,然而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体系发展的最大硬伤就是缺乏该学科独有的基础理论。考察众多学者的观点,陈明立教授所提的“由物质本源论构建起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广义物质变换理论基础;由社会发展构成要素论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论基础;由广义经济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转换、循环、代谢与平衡理论构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构建思路较有代表性[5]。以此为参照,可以引入人类学、可持续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复杂系统理论、区域科学等学科知识,促成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与其交叉融合,进而提炼出更具整合力的基础理论。具体而言,人类学、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理论可以确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活动、价值判断等问题;复杂系统理论可以弥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各研究要素之间有机关系、自然转换、协调运转、功能及其传递的逻辑联系问题;区域科学理论可以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所研究的人口经济结构、资源环境结构、地缘空间结构等区域性问题,从而更有效地推进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指导。
(二)学科体系
1.进一步明确研究对象
学者们已从多个层面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大量研究,主要分为四类:一是基于人口角度去探讨资源、环境和经济学问题[6];二是基于经济学视角去解释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7];三是将研究对象扩大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多重相互关系问题[8];四是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探讨人口、资源与环境稀缺性资源的合理调配问题[9]。目前学术界对该学科的研究对象莫衷一是,导致相关研究不成体系。因此,学术界需要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讲话精神,尽快补全学科体系的短板。
2.突出主流经济学的解释和论证
目前的教材和研究基本上把人口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三个独立的部分硬性拼凑在一起,很少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削弱了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的存在价值。因此,凸显其在“经济学”方面的特征,将其置于经济学的范围内来研究尤显重要。
3.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结构
由于学者们的学科背景和基础不同,其构建的学科体系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一是侧重对人口、资源与环境三种构成要素的单独探讨,而没有构建将三种要素统一到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的研究框架[10];二是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纳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分析框架[11];三是把人口、资源、环境三个较为独立的模块进行简单整合,而较少深入地研究内在机制[12]。因此,完善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主旨相协调的学科体系结构显得极为重要。
4.重构现有课程教材体系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多学科交叉特性,决定了其课程教材体系既要有经济学基础,又要彰显人口、资源、环境特质。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当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课程教材体系逐渐形成。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关于资源环境经济的思想史等教材缺失;理论性教材仍占据主导地位;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相互独立分割现象严重;编写形式稍显僵化,教材中的案例、插图等陈旧;没有统一的理论基础、方法;对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较少;教材的更新和改版速度过慢,不能充分反映新时代、新理论和新问题等。因此,应根据新时代发展实践的需要,本着“强调经济学基础,突出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导向”的原则重新构建能促进学科健康发展的课程教材体系。
5.促进分支学科实质性融合
当前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起到主要支撑作用,并与人类学、人口学、循环经济学、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区域科学、空间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但由于不同研究领域的分支学科间合作交流较少,各分支学科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缺乏更高层面上的视角和综合考量。从目前人类社会出现的“人类困境”来看,单一学科的研究远远不能解决新产生的各种问题。因为各种问题的产生存在相关联系,例如环境恶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源不可持续利用,生态失衡则源于人类行为超出了自然环境的阈值,人口爆炸则加大了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的压力等。因此要加强各个分支学科的实质性融合,以更加宏观的视角把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系统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才能对各种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进而解决“人类困境”问题。
(三)学术体系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术体系是围绕着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而构建起来的一套闭合且完整的环节,主要包括主题的确定、资料的收集、观点的提出、理论的论证、成果的检验等。该学科的学术体系的创新发展,就是要不断扩张该学科概念系统及其内在关系,以包含最丰富的“自身理论”和“经验关系”。
1.遵循原则
要充分体现“民族性、原创性、实践性、系统性、开放性”[13],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一般性原则,也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术体系建设和创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一,民族性。每个国家的学术思想都体现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念,例如“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本身应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术思想源泉和有机组成部分。其二,原创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实际提出的独特学科,这为学科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原创性的学术思想、观点、命题和学术术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其三,实践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身就根植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其学术思想体现实践性是其基本品格和应有之义。其四,系统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所研究的要素,应是一个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在时空上有机构成的复杂系统,该学科学术思想禀赋的重要特征就在于系统性。其五,开放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虽然属于中国本土化学科,但仍需以世界眼光和开放姿态走向世界。
2.学术价值取向
不同于其他经济类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术思想体系应特别强调它的价值取向。在一般学术价值取向上,要以人类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为引领,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认识论和研究方法论,在遵循一般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基础上确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独特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在学术价值的实践取向上,一方面,在该学科的学术思想体系的构建中,要正确认识党和国家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进而体现党和国家的现实需求以及对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把握;另一方面,在促进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推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培育该学科学术思想,从而形成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相互贯通为特征的学术思想体系。
3.学术影响力
重点培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领军人物来推动学科学术思想体系的建设。通过万方创新助手数据平台数据挖掘发现(综合分析1999年以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关的科研成果、基金项目、专利、科研论文等,推荐出与成果高度相关的高校及其科研人才推荐指数),贵州财经大学的杨春宇(推荐指数50)、王永平(40)、廖婧琳(30)、鲁静芳(10)、金莲(10);武汉大学的杨艳琳(推荐指数20)及简新华、李通屏、易善策、徐建玲(推荐指数均为10);中国人民大学的张象枢(推荐指数20)及郭志刚、周新城(推荐指数均为10);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童玉芬(推荐指数20)及马森森、欧玛杜、方海萍(推荐指数均为15)等,这些学者都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而同样依据1999年以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关的科研成果、基金项目、专利、科研论文等,并结合专家技术职称、专家荣誉等,万方创新助手数据平台推举出了该研究领域的部分有影响力的重要高校(含院系)与杰出专家(排名不分先后,见表2)。国家可以根据研究领域设置相关研究专题或培育项目,整合专家资源组建相应的专家团队,从政策、经费、工作环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一支推动符合我国新时代国情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术体系建设的主导力量。
表2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关领域研究的部分杰出专家
(四)话语体系
建设学科体系是话语体系的基础。由于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的滞后性,包括学科话语、教学话语、宣传话语在内的学科话语体系建设也滞后。因此亟待加以解决。
1.学科话语体系建设,也就是要确立学科的话语权。当前,不利于学科话语权确立的因素,主要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还停留在对人口、资源、环境中的各类问题“分而治之”,并各自为政开展研究的状况。因此,确立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话语权至少应在三大方向作出不懈努力:一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话语权,以保障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科学性;二是确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在理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等)中的话语权,以保障学科在理论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三是确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在解决全球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中的话语权或国际话语权,以保障学科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当然,国际话语权是建立在学科自身创新发展的基础之上。
2.教学话语体系建设,应侧重于教材话语、教案话语、讲授话语等建设。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生教育的学科,要通过设置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配备专业的教师队伍,重视符合当前学科发展的教材建设;注重编写教案时将最新案例、成果融入其中;讲授时不是空洞无效的说教,而是注重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对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共鸣,更要作为专业必修课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且通过相应考核。
3.宣传话语体系建设,由当前热点和政府工作报告、政策中所蕴含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等元素的话语构成。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要善于提炼标志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4]25。一方面,要立足中国文化根基和中国特色,有针对性地总结国际社会所理解的概念、价值和理论等,使该学科成为指导全球治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实践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需要改进晦涩的理论,通过贴近现实问题的方式引发受众思考与讨论,探索有效的意义表达和话语链接方式等,使之实现由抽象符号向具体符号转化,避免“曲高和寡”“对牛弹琴”的现象发生。
四、结论与建议
推动新时代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创新发展,是遵循理论创新规律的内在要求,是分析和解决新时代诸多新问题、新矛盾的实践诉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论。尽管学科建设一直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学科基础理论薄弱、学科体系合力不够、学术思想影响不足,因而缺少学科话语权。但创新发展目标是明确的,即在构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互贯通、统筹协调的基础理论之上,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基本要求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要秉持科学的研究方法论,基础理论要体现对学科的支撑作用;学科体系要足以体现学科独特性和完整性;学术体系要体现学科的价值取向;话语体系要体现学科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基于此,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创新发展的建议如下:
第一,强力引导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理论基础是构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基础支撑,需要深化理论研究。通过CNKI学术期刊网检索发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绝大多数是关注实践问题,而鲜有基础理论的研究,致使学科基础理论薄弱、实践研究缺乏深度。因此,国家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央高校专项科研业务费等都应加强对该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支持。
第二,努力解决学科就业难问题。国家要出台就业引导性意见,多措施引导该学科学生到基层就业;学校要突出该学科的专业特色,增强市场预见性,多与新兴学科、高新技术学科接轨,强化对该学科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综合能力。
第三,进一步加强现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点、博士点建设,在此基础上培育新增一定数量的硕士点、博士点,以壮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人才队伍。同时,学科层级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为了保持学科层级的连续性,适宜在部分高校开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本科教育试点,待条件成熟时逐步向部分高校推广,确保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相衔接。
第四,重视教材和课程体系建设。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跨度较大的学科,教材编写难度较大。因此,教材建设应持开放与合作的态度,组织国内甚至国际上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研究团队,共同编写一部较为权威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材。同时,组织专家论证,开发本科至研究生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这也是学科创新发展的有效举措。
第五,建设专业数据平台。充分整合国家部委、省市基础信息平台,按照大数据挖掘思路,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数据平台,形成人口、资源、环境、经济集成数据包,以及学科专业的人才或专家集成数据包,以提供研究所需的较为丰富的基础数据,通过建立相应的服务机制或服务体系,便于更好地推动学科研究和学科发展。
第六,强化形成研究合力。一方面,加快成立全国及区域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会或研究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该学科学术建设研讨会,关注学科前沿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学术讨论与学术争鸣;另一方面,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为依托,建立其与《人口研究》《人口与经济》《人口学刊》《南方人口》《西北人口》《人口与发展》等合作的期刊联盟,开辟专栏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不断推出高质量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