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研究

2022-07-29孙璟雅兰州文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文化产业 2022年19期
关键词:欣赏者艺术歌曲音乐家

孙璟雅 兰州文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艺术歌曲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主要用来体现人们的思想感情。这种歌曲是西方国家的一种音乐形式。我国音乐家将这种音乐引入我国后,结合我国传统诗词在地方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特征的音乐形式,这就是古诗词艺术歌曲。古诗词艺术歌曲在20世纪的音乐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结合中西方音乐素材,将西方的创作技巧与我国的诗词以及古典的五声调式相融合。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进行初步的研究,以供现代音乐家参考,并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

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意境、韵律、情感、技法上。古诗词艺术歌曲最开始采用德国钢琴伴奏独奏的方式,内容以诗歌为主,多用来展现人们的思想情感。它的结构很完整,情境十分独特,韵律富有节奏感,情感丰富,技法高超,对音乐家的创作能力要求很高。当时,奥地利音乐家看中这种艺术后,决定将它放在高度发展的地位,并把歌词和曲调相融合在一起。之后的音乐创作家如舒曼等很多音乐创作家在我国古诗词音乐艺术领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保证了艺术歌曲在我国得到更好发展。因此,古诗词艺术歌曲在我国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艺术形式了。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

题材内容的特征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内容以诗词为主,在当时的社会面貌下,曲调依据诗词的不同而做出改变,且这种形式的音乐作品非常成功。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花非花》被应用在歌曲中,创作了同名的古诗词歌曲;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被古诗词音乐家命名为《南乡子》等。这样类似的曲子有很多,这是对我国文化的传扬,借助我国古人的诗词把当代音乐家的情感以及当下的社会面貌反映了出来。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不仅只是选取古人创作的诗词为主要内容,还可以将“五四运动”之后的白话体诗歌也用来创作音乐。在“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非常受欢迎,以往的文言文逐渐被人们摒弃。文学创作方面也更多地采用白话文,语言上没有局限性,可以充分地表达创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五四运动”对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当时的乐曲创作家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结合了当代古诗词,自然也就体现出一种新的文化精神,形成一种新的音乐题材。比如《蝶恋花·答李淑一》等很多著名作品,都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青睐,并在我国一直流行。

意境的特征

诗词歌曲中的意境是音乐家的自身感受和客观事物之间形成的一种氛围,可以让人到达一种可悟而不可言的境界。我国传统诗词创作尤其注重回味、委婉。一篇成功的诗词是离不开其意境之美的。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日落圆”的雄伟壮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儿女深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高远宽阔之美等。特别是用来抒情的诗词,给人带来无尽的想象,但却又可以产生无法表达的心境。抒情诗词在我国艺术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应用也非常广泛。我国古诗词当中的意境之美逐渐应用到古诗词艺术曲的创作中。这样的艺术作品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让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

我国音乐家青主的作品《我住长江头》可谓脍炙人口,红遍江南。他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能将文学意境和音乐美高度融合,通过独唱或者对唱等形式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国许多优秀的古诗词艺术作品都由他创作而成。1930年,青主以北宋词人李之仪津津乐道的词《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为基础,创作了《我住长江头》,情感深厚,娓娓动人,展现了一位年轻女子对待爱情的态度与坚贞不屈的精神。“……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何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他紧紧地抓住了这首词的意境之美,用扣人心弦、循序渐进的音乐情感,让欣赏者和这位情窦初开的女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他的曲调并不是跌宕起伏的,而是平静的,就像稳稳流过的江水一般,韵律十分优美。这首曲子每一句歌词的结尾处都设置了一个上升或下降的延长音,比如似倾诉、低语等。在痛苦的思念中又展现出怀念之时的悲愤之情,从中可以看出音乐家对我国古诗词的深入研究。

韵律的特征

我国传统的诗词原本就具有读和唱的双重特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押韵与平仄的合理使用,可以增加古诗词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押韵分为古韵和中华新韵等多种,一般是指每一句诗词的结尾运用韵母相同的字。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诗词的尾声相似,具有一种和谐的音乐美,同时又可以达到铿锵有力的音乐效果。

著名诗人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是采用平仄的方法,诗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同为“ang”。在中国诗词中,因为受到字数的限制,古人创作时十分考究字词的韵律和声调,并形成了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后来被称为格律。我国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其中“上、去、入”称为仄。

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黎英海尤其痴迷于创作古诗词乐曲,其音乐作品《登鹳雀楼》就包含古诗词的格律韵味,富有意境和古典美。他在创作过程中,还很注重将西方乐曲特点和传统诗词进行融合,根据传统诗词的平仄和韵律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保证作品的流畅性,创作出令人震撼且风格独特的作品。其中平声多运用的是“哆咪嗦”的音调,仄声采用的是“发瑞啦西”的音调。在音调的升降过程中仄声一样,但作曲的方法则完全不同。例如第一句“白日依山尽”的“日”与“尽”,在吟诵这首诗时一直都是高音,但在古诗词歌曲中前部分的音调是下降的,后部分的音调是上升的。这体现出黎英海对传统古诗词韵律和平仄等规律掌握得十分透彻。

情感的特征

我国古诗词乐曲被称作艺术作品是有很大原因的,这与其他演奏中的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情感的传达是音乐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一样的作品节奏对应的艺术表现方法不同,给欣赏者带来情感也不相同,无论是悲伤,还是愉悦,都很容易打动欣赏者。古诗词歌曲中蕴含的这些情感,演奏家会委婉地将它们表达出来,而不是像现代文学那么直接。这与我国民族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

此外,我国文学家在创作古诗词时都非常注重语言的凝练,他们会尽可能使用很少的句子,将事情阐述出来,形成了我国古诗词委婉和含蓄的特点。如唐代作家李煜的著名作品《虞美人》,其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作者通过对春花秋月和连续不断的流水等景象来传递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自身处境,表达自己何去何从的悲伤。

技法的特征

20世纪初,我国选拔出一部分优秀的青年去往国外学习西方乐曲技术。他们回到祖国后,在音乐的创作中,就结合了西方的创作方法,我国音乐创作逐渐偏向西方的创作风格。其中,李叔同在日本学习后,回国在音乐学堂研究音乐创作方法,标志着我国音乐艺术的崛起。音乐家谭小麟从西方回到祖国,把西方的音乐创作方法与理念应用到他的乐曲创作中,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即古诗词艺术歌曲。这种乐曲的曲调转换比较频繁,符合现代音乐发展的潮流。他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技巧与以前传统的西洋乐曲有很大的不同。他的创作技巧以及创作元素对我国现代派音乐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为我国现代派音乐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审美价值

弘扬传统文化

我国古诗词与艺术歌曲的融合是完美的统一,不仅展现了我国语言的精简,还展现了我国以往乐曲的律动。创作与欣赏古诗词乐曲需要对我国古诗词有一定的了解与研究。

孟浩然的《春晓》充分地表达出了离别的不舍等很多情感,将其改编为艺术乐曲不仅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还为人们更好地学习古诗词以及培养人们对古诗词的热爱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词的基础上创作艺术歌曲,意境更为独特,散发着无限的艺术魅力。我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再现,是我国文化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其需要创作家对我国传统文化不断研究与创新,推动我国古诗词歌曲的不断发展进步。

提高主体的审美能力

艺术歌曲不仅让人听起来感到放松愉快,而且还可以让人察觉到微妙的细节变化,其主要体现在感情方面。古诗词有独特的文学内涵和高度凝练的语言,可以让人充分发挥想象力,使欣赏者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提高欣赏者的审美体验。

《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歌咏月亮,月是这首诗的主要景象,且与人的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特征。词的上篇借助明月来象征自己高尚的品质,下篇用月亮来表达悲伤的离别之情。该词通篇都在咏月,月是词的中心思想,却处处关合人事,表现出人与自然相契合的特点。音乐家通过创作与诗词融合的韵律、人声和伴奏表演等,将该词的意境充分展现出来,让欣赏者在享受听觉盛宴的同时还能体会到深厚的情感。

青主的《我住长江头》运用的是八六拍子,用简单的节奏语音传达出了一种朴素而诚挚的情感;黎英海的《枫桥夜泊》用感人的形象和旋律带给人们无穷的感染力与深刻的印象,彰显出原诗所蕴含的平静深奥的诗意。此类作品能让欣赏者在感受歌曲美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艺术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艺术歌曲。以往的艺术歌曲大多都以励志与抒情为重点,不具有商业性与娱乐性。但是随着艺术歌曲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现代艺术歌曲改变了传统的创作观念,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和观念。自然而然地,艺术歌曲的风格也就发生了改变,形成了现代流行歌曲中的“中国风”。“中国风”是经过社会不断发展的规律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在很大的程度上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比如现代著名音乐创作人周杰伦的作品《东风破》等。现代音乐家根据古诗词创作出来的乐曲在我国流行音乐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深受人们的喜爱。这种艺术最早来源于西方国家,我国的民族音乐起步晚,传播速度慢,所以现存曲目非常少。因此,古诗词艺术歌曲在我国更具有保护与传播的价值。艺术歌曲中的词通过音乐家的细致琢磨,经过无数次的加工和修改成为如今的成功之作,和中西方文化高度融合的楷模。现在在社会上比较流行的歌曲主要以我国古代传统诗词为主要内容,借助西方音乐的创作技巧,使传统诗词作品散发出现代的气息,如《送别》《渔光曲》等。

从音乐审美的观点来看,现代歌曲将韵律和文字紧密结合在一起,借助文字的跌宕起伏控制歌曲的音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平静缓和等特征,艺术价值突出。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人们精神文化的熏陶,古诗词正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新时代下,又引发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狂潮。为了让更多的人对古诗词产生兴趣,艺术家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为我国留下了很多古诗词艺术歌曲。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也为古诗词在我国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古诗词歌曲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中国音乐家文化定位和审美追求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旋律简单质朴,再现了原作品的真善美,这正是艺术价值的最高境界。古诗词歌曲不仅具有美学价值,同时还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促进了我国歌曲的长远发展,对我国各大音乐院校以及音乐机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欣赏者艺术歌曲音乐家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留出想象的空白
姚铜(音乐家)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中国艺术歌曲的近代发展及其风格特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