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创新研究
2022-07-28韩景旺韩明希
韩景旺, 韩明希
(1. 河北金融学院 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51;2.中国人民大学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 100872)
引言
供应链金融指的是以供应链为基础,对上游企业、下游企业、核心企业进行采集和管理,并对特定供应链参与主体提供融资的金融活动。供应链金融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我国也颁布了专门的供应链政策,用于辅助和推进供应链金融的发展(1)朱兴雄、何清素、郭善琪:《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中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3期,第111 -119页。。区块链技术充分利用其多种核心技术,即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分布式账本以及加密技术等,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的各种问题,降低信用风险给供应链金融行业造成的影响,保障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2)白燕飞、翟冬雪、吴德林、林熹:《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优化策略研究》,《金融经济学研究》2020年第4期,第121 -134页。。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同志对区块链技术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并指出“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3)习近平:《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 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6日,第1版。。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打破供应链金融“信息孤岛”,为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4)郭菊娥、陈辰:《区块链技术驱动供应链金融发展创新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第46 -54页。。2020年,央行联合外汇局、银保监会、国资委、商务部、司法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共同发布了《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为供应链金融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也纷纷支持“供应链金融+区块链”融合,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5)李虹含、 汪存华:《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中国金融》2019年第23期,第29 -30页。。供应链金融在促进企业融资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导致其功能无法最大化发挥(6)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 、商务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外汇局:《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2020年9月18日。。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运用,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此类问题。
在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金融方面,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为推动二者的发展和融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供应链金融运用的研究,主要包括:常晶从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困境出发,并从区块链技术的角度,对供应链自金融模式进行探究,以期实现供应链金融的可持续发展(7)常晶:《从区块链技术视角探究供应链自金融模式》,《财会月刊》2020年第11期,第137 -142页。。郑君宇认为网络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其是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能够规避区块链金融发展中存在的成本高、风险高等问题,二者的联合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8)郑君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供应链金融创新优化路径初探》,《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第18 -20页。。杨兆延和李俊强提出了 “区块链+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生命周期融资等融资方式的创新之处(9)杨兆延、李俊强:《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创新》,《金融理论探索》2019年第6期,第3 -7页。。吴睿和邓金堂认为通过结合互联网和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通过健全金融系统、改善融资环境、加快区块链和供应链金融融合以及提升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能力等措施,以期推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长足发展(10)吴睿、邓金堂:《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新思路》,《企业经济》2018年第2期,第108 -114页。。修永春和范铁光对供应链金融的传统和创新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提出了创新供应链金融的若干路径(11)修永春、范铁光:《供应链金融的创新路径与管理实践》,《银行家》2019年第3期,第3页。。付玮琼从核心企业角度,探究供应链金融模式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采用结合智能合约、时间戳以及分布式储存等技术,实现降低甚至杜绝风险发生的目标(12)付玮琼:《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风险机理研究》,《企业经济》2020年第1期,第8页。。艾瑞咨询2019年的调研报告,对中小型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存货和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进行探究,具体如表1所示,2013—2018年,应收账款、存货以及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都在逐年上升,表明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3)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研究报告》,2019年。。
表1 中小型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存货和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
关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者,主要包括:苏应生、张宇婧和任栋从区块链技术角度出发,提出了BCBIF模式(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买方中介融资模式),采用模拟分析的方式,发现该种融资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供应链的绩效水平(14)苏应生、张宇婧、任栋:《供应链买方中介融资模式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视角》,《财经科学》 2020年第5期,第49 -57页。。赵磊和石佳从法律监管的角度,探究对区块链技术的法律约束,避免引发安全风险(15)赵磊、石佳:《依法治链:区块链的技术应用与法律监管》,《法律适用》2020年第3期,第17页。。
区块链和供应链金融融合的研究,主要包括:张正平和马彦贵分析了区块链和供应链金融联合的4种模式,在研究中发现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信息孤岛、人才短缺、信用缺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历史业务数据、打造开放平台以及完善法规等方面进行解决(16)张正平、马彦贵:《我国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模式、挑战与对策》,《金融发展研究》2020年第8期,第48 -54页。。董兴林和聂乐杰对区块链+B2B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探究,并采用修正的Shapley值法对合作收益进行了科学分配,以达到提升参与成员收益的目标(17)董兴林、聂乐杰:《区块链+B2B线上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及收益分配》,《财会月刊》2021年第7期,第8页。。谢泗薪和胡伟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金融的合作机理,并从实际出发,创建了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18)谢泗薪、胡伟:《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构建研究》,《金融与经济》2020年第1期,第85 -90页。。
总之,众多学者都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探究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金融联合的可能性、模式和措施。但是,尚未有学者从具体融合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金融创新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从金融体系、融资、金融业务、供应链金融角度出发,探究其在这三个方面的创新融合内容,并从多个角度探析促进二者融合的措施,以多元化的路径来实现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金融的有效契合。
一、传统供应链金融的痛点和区块链技术在创新供应链金融中的优势
(一)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不足
传统供应链金融的痛点主要表现为:缺乏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导致供应链金融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问题,无法实现对供应链上各种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校正,例如资金流信息、物流信息、商流信息等,操作流程复杂,无法满足供应链金融对信息共享的需求;传统供应链金融数据信息众多,但是缺乏保障数据信息安全的技术,导致数据信息被篡改、数据信息不可追溯、信息不透明等问题普遍存在;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履约风险难控、贸易场景不可信、信息孤岛明显等问题,导致供应链金融出现信用风险、融资风险等。
(二)区块链技术在创新供应链金融中的优势
1.创建共享平台,为业务创新奠定信息基础。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能够在供应链上创建信息共享平台,采用分布式储存的方式,将供应链金融整个流程的所有数据信息储存在信息共享平台,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共识技术,对共享平台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管理(19)林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研究》,《新金融》2019年第4期,第5页。。该信息共享平台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和扩展性,供应链各用户可以向系统传输多种数据信息,实现数据信息的多元共享,保持信息通畅,有效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等问题,为业务创新奠定信息基础。
2.利用先进技术,完善金融体系结构。供应链金融行业对数据信息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借助区块链技术,能够采用数字签名技术对供应链上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既能够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可追溯,又能够避免数据信息被没有权限的用户篡改、删除等。链上不同用户的数据链相同,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对数据链上的信息进行查看、核对,提升数据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度。供应链上的所有数据借助交易记录进行维护,所有交易信息根据分工参与区块链的验证,验证无误之后上传至链上。加密技术能够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所有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将其分布储存在区块链上,这样能够显著地降低信息被改动的可能性,对于提升供应链金融数据安全性和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保障金融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奠定基础。
3.强化风险管控,提升融资安全性。智能合约是供应链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区块链的嵌入式程序,能够为供应链金融的管理、创造以及交易等提供多样、智能、可靠、有效地控制方案,并且能够对监管执法、合同管控以及资产控制等提供帮助。智能合约能够对供应链金融上的各种风险进行判断和评估,当达到触发条件后,系统则自动按照合约的规定进行操作(20)李佳佳、王正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应用模式、风险挑战与政策建议》,《新金融》2021年第1期,第8页。。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能够做好效度和信度融合,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对风险实施控制,既能够保证数据信息核查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又能够解决传统人工核查财务凭证信息效率低、准确性低等问题,显著提升风险控制水平,提升融资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许多缺陷,限制了供应链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融入区块链技术,能够为业务创新奠定信息基础,提升融资安全性,完善金融体系结构,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二、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创新中的实施要点
(一)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体系结构创新中的实施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运用,能够实现对供应链金融体系结构的创新,将供应链金融体系划分为智能终端层、区块链层以及应用层,其实施要点具体表现为:
1.智能终端层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智能终端,充分借助卫星定位、二维码、RFID等技术,创建融合多种物联网感知系统的智能终端,能够对供应链金融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例如生产数据、销售数据、物流数据等。卫星定位技术能够对产品、货物在物流过程中的位置信息,例如GPS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能够对物流过程进行精准、快速定位,并采用简短数字报文通信的方式,将定位信息上传至供应链金融智能终端;二维码技术能够对产品销售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行读取、查询以及存储,借助产品查询系统、录入系统、审核装置、识别装置、数据库、网络通信系统等,对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管理;RFID技术能够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设置特定的电子标签,例如产品的类型、数量等,借助打包贴标系统、出入库检验系统、叉车堆放系统、拣货系统、盘点系统等,保障供应链各种数据信息的完整性。
2.区块链层
(1)区块链层的功能
该层是供应链金融体系的核心环节,区块链层能够对供应链各个环节在区块链上产生的所有交易信息进行储存和管理。将信息传输至节点位置,节点通过借助共识机制形成新的区块,在最快完成计算的节点内进行记账处理。信息交流是区块链系统的重要环节,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承担着信息转化的职责,能够对供应链金融各个主体的信息进行互动和交流。核心企业、上游(中小)企业、下游(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过程、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例如应收账款信息、预付账款信息等)在区块链中进行交流。区块链技术具有分布式数据储存、分布式记账等功能,区块链内各个用户通过密钥能够获得所需要的交易数据,尤其是银行端,通过区块链层能够对所有企业的资质、交易过程进行调查、检验。银行具有专门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核心企业通过标准化接口,将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数据传递至银行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由智能合约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自动验证,通过之后加盖公章,不需要人为进行操作。核心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和银行进行数据交流,银行也能够通过ERP系统对核心企业的经营数据、营销数据、交易数据等进行获取和检验。因为区块链具有信息透明、公开的特点,供应链上的各个用户都能够通过区块链层获取各种数据,例如物流数据、订单数据等。
(2)应收账款的交易者操作
以应收账款为例分析交易者的操作过程,为了明确签发规模,银行和核心企业需要签订签发协议,为了创建核心企业商圈,需要构建应收账款区块链平台,在该平台上银行能够进行核心企业交易信息的核查和验证;上游(中小)企业、下游(中小)企业签订《平台服务协议》后,成为应收账款区块链用户,与核心企业共同创建维护联盟链,商圈的所有企业都需要遵循既定的交易规则;对合约内容进行明确,例如货物数据、还款日期、还款金额等;基于区块链技术智能合约应收账款链平台,能够对企业的资质、信用记录、还款能力等信息进行查询和判断,如果企业的各项评价指标满足智能合约的规定则执行,如果不符合规定则自动拒绝执行。
3.应用层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用户层主要针对用户,通过专用软件、APP等和区块链进行连接,实现对供应链金融的自行操作。用户包括普通消费者、企业用户,普通消费者可以通过应用层查询各种产品的参数信息,企业用户能够对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查询、管理,在专用管理软件中能够对区块链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显示、传递和管理,消费者也可以通过APP对产品信息进行搜索。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供应链应用层,能够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动态、详细的金融数据信息、市场信息,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企业用户的市场调查、业务调查等提供多元的数据信息。
(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在供应链金融的创新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体现了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智能合约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其一,能够在链上完成所有债权流转的管理,对智能合约的形式、内容等进行科学的规定,保证链上供应商之间能够进行自由的债权流转、拆分等。同时,智能合约对供应商的债权进行明确规定,能够有效防止出现债权被篡改的情况,保障债权的真实性。其二,借助智能合约能够增加供应链金融的可信度,有效的解决由于可信度降低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同时提高供应链金融流通的速度,提升票据流转速度,提高数据管理水平。其三,智能合约中对结算规则进行明确约定,当达到执行条件后,规则将会自动执行,并且能够在链上对账本进行全面审核,提高供应链金融监管的效率。并做好相关记录,严格履行相关规定,并且能够自动化完成,降低人为失误,显著提高业务效率和质量。
1.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融资创新中的实施
融资作为供应链金融管理的重要环节,传统供应链金融管理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不断创新和优化供应链金融融资结构,传统存货融资模式和区块链存货融资流程对比图如图1所示,具体表现为:
图1 传统存货融资模式和区块链存货融资流程对比图
(1)区块链技术对预付账款融资的创新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信用风险,例如货物价值风险、交易合同信息风险、交易结构风险等,信用风险具有不可控性的特点,不利于融资的开展。区块链技术在预付账款融资中的运用,不用再单独出担保书,而是由下游企业向银行递交贷款申请,由银行对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发起智能合约,由核心企业、下游(中小)企业和银行三方共同签名,三方对合约的内容进行仔细、全面的审核,保证合约的可操作性,下游(中小)企业向银行划转保证金,银行则根据智能合约的规定,对核心企业传递发货通知,核心企业则按照智能合约内容向下游发货,即完成一个循环。整个循环只需要对批发货进行确认即可,在供应链上对剩余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保证金支付、贷款以及发货通知,均由智能合约进行智能、自动控制,能够节省传统预付账款融资的众多环节和重复性工作,智能合约能够对质押物的真实性、交易合同的规范性等进行智能管控,有效地降低违约风险给交易三方带来的损失。
(2)区块链技术对存货融资的创新
该种融资模式基于仓储协议,融资企业和物流企业以质押合同为依据。具体表现为:下游(中小)企业和物流企业对仓储协议内容进行商榷,然后签订;协议签订之后将质押物存至物流企业,对质押物数量、品类等进行严格审核,然后开具仓单;凭借仓储协议、仓单,下游中小企业可以向银行递交贷款申请书;银行对质押物监管信息、仓单、仓储协议等进行审核,通过之后发放贷款;在规定期限内,下游中小企业需要按照合同规定的款项、时间等进行还款。区块链技术对存货融资模式的创新,其关键环节在于核心企业和下游中小企业之间无需再进行货物质押,双方直接将资产都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根据智能合约对双方进行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只需要在货物发存阶段对实物进行检查和确认,剩余环节都在链上操作,由智能合约对贷款发放、还款以及货物回转等环节进行智能控制,不仅能够解决传统存货融资模式存货信息不全、不真实等问题,还能够提升整体操作效率和缩减操作流程。
(3)区块链技术对应收账款融资的创新
该种融资方式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运用最为广泛,基于贸易合同,以应有账款为还款来源。应收账款融资方式通常发生于采购环节,具体表现为:买卖双方根据需求拟定购销合同,合同内容无误之后签字;上游(中小)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核心企业发货;收货后,由核心企业对货物规格、数量、质量等进行检验,合格之后开具应收账款单据;银行接收到上游(中小)企业递交的合同材料、单据材料后,对各种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发放贷款;由核心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和贷款的金额,向银行还款。在融资的过程中会存在核心企业失信、应收账款缺乏真实性等因素,导致供应链融资存在许多风险。区块链技术在应收账款融资方式的运用,核心企业和上游(中小)企业在链上签订订单合同;双方对合同内容进行共同审核,无误后发货;核心企业在链上对货物进行检查、检验,然后开具电子单据,在链上还能够形成智能资产;银行在链上对上游(中小)企业递交的贷款申请以及相关文件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核心企业、上游(中小)企业、银行共同签字,并发放贷款;核心企业按照智能合约的规定,定期、定额还款。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除了收发阶段必须对货物质量、规格、数量等进行检查,其余环节均于链上操作,同时由智能合约对贷款发放、还款等进行智能控制,既能够降低传统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各种风险,又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一举多得。
2.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中的实施
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对供应链金融业务所有参与方的管理,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共识技术以及加密技术的优势,形成安全、可靠的区块链,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管理提供支持,传统应收账款融资和融合区块链技术应有账款融资流程对比图如图2所示,具体表现为:
图2 传统应收账款融资和融合区块链技术应有账款融资流程对比图
(1)合同管理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合同管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区块链能够对供应链金融的所有参与方进行认证,认证通过之后各参与方能够在区块链中实施共识操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级供应商(上游和下游企业)和核心企业通过区块链相应的节点上传合同,由各方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核和检查,没有错误、歧义之后签名,整个过程在链上进行。合同双方在确定采购意向之后,双方会根据需求拟定合同,合同拟定之后上传至区块链对应节点,在区块连节点中采用共识技术对数据进行广播,防止合同内容或数据被篡改。在保证合同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合同双方共同签署合同,签名结束后,将合同储存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中。
(2)权责确权
核心企业、一级供应商(上游和下游企业)签订合同之后,对应付权利、应收权利进行明确,形成债券应付合约、应收合约,在区块链中进行分布式储存。区块链技术在权责确权中的运用,能够有效解决传统ERP系统确权流程繁琐、环节复杂、效率低等问题,并且借助区块链技术具有的溯源功能、存证功能,当权责出现变动、债权产生纠纷等现象时,区块链技术能够为权责划分提供可靠、全面、完整的数据支持。一级供应商和核心企业完成合同签署工作,双方可以通过对应的节点,自动形成相应的凭证,为债务确权工作提供支持。当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确认之后生成债务凭据单,为了防止数据被篡改,需要借助共识算法在全网进行公布。担保机构、金融机构也可以参与到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为双方提供担保、鉴定等业务或服务。债权确权等一系列操作均在链上进行,并且各项业务的交易流程和信息,均在区块链账本中储存,显著提升信息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3)债权转让
供应链上游(中小)企业、下游(中小)企业以及核心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债权流动现象,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对债权转让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保存,当出现债权纠纷时,能够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溯源技术,对债权全生命周期数据进行追溯。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对债权进行拆分,对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债务分别进行拆分,在债权拆分的过程中能够对各级供应商的债权进行留存处理,将留存数据分布储存在区块链各节点账本中,为保证债权转让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奠定基础。
图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合同管理结构示意图
(三)区块链技术在风险控制的创新
1.区块链技术在成本风险控制的创新
借助区块链技术,能够把单证信息转变为区块链记录,并且系统能够将所有交易主体产生的所有交易记录,都发送至链上,链上的所有主体都能够对交易记录进行管理,从N-1级供应商到N级供应商到N+1级供应商到核心企业等,包含所有交易主体的实时、完整交易记录,例如历史交易、违约情况、回款情况、存货情况、发货情况、交易频率、交易金额等。所有的交易记录,都需要遵循共识机制达成记录,并由全系统成员背书确认,并对各交易主体身份进行验证,对交易历史记录进行复核,对交易单证进行全面审查等,能够显著降低成本风险。
2.区块链技术在延迟和道德风险控制的创新
存货质押、预付账款等环节,都存在较高的风险,尤其是核心企业,其是否严格按照银行指令发货,是否及时支付账款、货押变动情况是否合规等,都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能够实现对核心企业延迟和道德风险的有效管控。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形成区块链交易记录,实时地生成订单数据、仓储数据、物流数据等,银行、上下游企业等都能够在供应链金融系统中动态地掌握相关信息,解决传统上只有核心企业才能掌握上述数据信息的问题,降低核心企业违约、延迟、道德失范等风险。
3.区块链技术在人工风险控制的创新
传统供应链金融过度依赖人工操作,供应链金融各方主体人工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如债权人私自挪用账款等。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把智能合约条款录入系统,转移、交易等核心功能,满足智能合约的规定后自动执行,不需要人为参与,合同条款执行和操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有效地降低人工执行过程中的延迟风险、误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
三、保障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实施有效性的途径
(一)多方协同助力创新发展
供应链金融行业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参与方众多,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区块链初创企业等,通过多方协作,能够为区块链技术实现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政府层面,区块链技术作为新技术,其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优势非常显著,可以推动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和政府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颁布促进区块链技术发展和运用的政策,例如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对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应用以及发展提出指导和支持,并做好区块链技术等新技术研究工作,对供应链金融各参与方的信用进行公平、公正和公开评级,对各参与方的失信行为、信用记录等数据进行公布和共享,促使供应链各参与方不断提升自身信用等级,降低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其次,金融机构层面,金融机构作为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参与者,需要增加专项投入,用于区块链技术创新和平台创建、研究,不断地拓展平台,让更多的用户能够接触和了解区块链技术,正确认识其技术优势并逐渐地使用,以银行为例,银行需要和其他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合作,做好区块链技术研发和新产品研发,不断地拓展自身业务范围,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多元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和项目,不断地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21)张路:《博弈视角下区块链驱动供应链金融创新研究》,《经济问题》2019年第4期,第48 -54页。。再者,区块链初创企业层面,其作为研究区块链技术的中坚力量,需要强化和投资企业的联合和协作,以先进的技术理念和功能多样的产品吸引投资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区块链技术和相关产品的研发,避免出现资金不足导致区块链技术研发受阻的情况。对于投资企业,可以与多家投资企业进行协作,由多家投资企业的专业人员对区块链初创企业研发项目的可行性、效益等进行分析,既能够降低投资风险,又能够提高收益。
(二)强化行业标准和相关法规建设
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健全的法规体系,是保障供应链金融领域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前提和基础。行业标准需要对供应链金融应用区块链技术的范围进行明确,该标准需要具有普遍适用性,在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根据国内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实际需求,创建符合供应链金融要求的行业标准。明确行业标准之后需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借助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特点,能够对供应链金融领域运用区块链技术的行为进行强制约束、限制,所有参与者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和行业业务范围。由于供应链金融具有动态性特征,在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金融创新时,需要根据市场的动态变化,对行业标准、规则等进行逐渐地优化与调整,对供应链金融运用区块链的过程进行全面观察和记录,当出现问题或者异常现象时,做好归纳、总结和分析工作,提出针对性强的改进方案,对行业标准、法律法规进行补充、更新和调整,为提升供应链金融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
(三)强化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运用,需要依靠专业的技术人才团队和先进的技术,为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提供支持。在人才培养方面,为了保证供应链金融数据的安全性,让用户能够放心、便捷地使用区块链技术,需要创建专业水平高的区块链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素养和能力优势,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需要强化和高校的联合,在高校区块链团队的帮助下,对企业区块链技术人才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帮助其掌握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同时,还可以向有经验的企业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不断提升我国区块链技术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在技术创新方面,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运用,需要利用智能合约、密码技术等多种技术,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技术问题,限制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因此需要不断强化技术创新,例如,在使用智能合约阶段,为了避免出现系统受到攻击进入死循环的现象,需要增设容错机制,提升智能合约的容错率;再如,区块链网络会受到黑客的恶意攻击,导致区块链网络数据出现丢失、删除、修改等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地创新密码技术,以更先进的密码算法防止黑客对供应链金融数据进行篡改(22)李季刚、赵燕:《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我国金融领域的研究》,《新金融》2020年第3期,第59 -64页。。
(四)强化信用评级和主体遴选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创新的运用,为了保证其能够顺利落地,需要做好供应链金融平台用户信用评级和主体遴选工作(23)刘双良、秦玉莹:《区块链金融的发展演进、突出难题与提升路径》,《金融理论探索》2020年第2期,第3 -10页。。供应链上游、下游企业众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部分信用度低的企业,严重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做好供应链金融平台用户信用评级工作(24)姚适、李易凡:《供应链金融行业选择研究》,《金融理论探索》2017年第4期,第30 -37页。。由具有相应资质、信誉良好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商,采用多种信用风险计量方法,例如Z-Score计量法、打分卡方法、神经网络法、KMV方法、CPV方法等,对供应链各企业的业务执行情况、业绩情况、债务情况等进行信用评级,设置科学的评级标准和打分标准,为实现所有企业的自动评级打分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将评级结果上传到平台系统,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可以使用。例如,银行机构通过平台系统查询核心企业的信用等级、业务情况,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是否授信该核心企业,并确定相应的授信额度;核心企业可以通过平台系统查询中小企业的信用,并确定是否和其绑定,为其解决融资困难问题;核心企业、银行机构通过平台系统对物流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查询,选择信用好、设备齐全的物流企业,以此保证仓单质押安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实际运作,需要依赖运作主体来保证各项流程落地,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由核心企业担任运作主体,但该种模式过分依赖核心企业,导致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较差,影响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落实。因此,需要做好主体遴选工作,选择独立于供应链的企业、部门担任运作主体。该运作主体既可以由核心企业筛选,也可以由非核心企业担任,例如电商平台等。由独立于供应链的企业担任运作主体,能够消除对供应链某环节依赖程度高的弊端,实现对供应链各主体的公平、公正监控,保证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是,在具体遴选阶段,需要保证运作主体的可信度,否则将会影响供应链各主体的利益。同时,需要根据不同供应链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运作主体,具体表现为:对于以电商平台为基础的供应链,电商企业和电商平台存在密切的关联,商品、资金等都通过平台运作,为了保证电商企业的利益,可以选择苏宁易购、京东以及淘宝等信誉度高的电商平台作为供应链运作主体;对于以零售为主的供应链,供应链上的各企业,需要依赖商场进行商品的零售,商场的信用、人流量等因素直接影响零售效益,可以选择华润万家、沃尔玛、丹尼斯、万达等连锁公司作为运作主体;对于以家具制造为主的供应链,其受品牌效应的影响较大,在进行供应链运作主体选择时,需要选择品牌信誉度高的主体,例如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宜家等。总之,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供应链金融运作主体,能够实现供应链金融的快速落地和健康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信用传递问题、数据可靠性问题,无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给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埋下许多隐患和风险。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运用,能够保持信息通畅、保障信息安全以及强化风险管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金融体系结构创新,基于区块链技术智能合约的供应链金融创新,主要做好融资创新、金融业务创新两个方面的管理,并做到多方协同,政府层面、金融机构层面、区块链初创企业层面相互协作,既能够降低投资风险,又能够提高收益;做好行业标准和法规建设,为提升供应链金融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为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提供支持;强化信用评级和主体遴选,保证供应链金融运作主体选择的合理性,以此保障其供应链金融运用区块链技术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