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20 年蚊类监测及优势蚊种抗药性检测结果分析
2022-07-28韩焕美张玉磊闫荣军济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山东济南250013
彭 健 韩焕美 张玉磊 闫荣军 赵 辉 济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山东,济南,250013)
张春新 张海婷 济南海关卫生检疫处(山东,济南,250002)
蚊类是我国主要病媒生物之一, 其可传播黄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疟疾、寨卡病毒病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多种传染病[1]。 蚊类的监测与防治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出入境口岸重点工作之一[2]。近年来,山东部分地区输入性蚊媒传播疾病逐年增多,存在疫情暴发风险[3],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城市,是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山东省重要出入境口岸之一,因此,了解济南地区蚊类种类、分布、季节变化、优势蚊种抗药性等基本情况,对进一步加强病媒生物防治、疾病传播预警、合理选用杀虫剂、助力济南生态保护及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地点
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4]的要求设立监测点,2020 年度选择济南市市中区、 历下区、 历城区、槐荫区、天桥区、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区、平阴县和商河县,对辖区内蚊类进行了常规监测。
1.2 监测方法
1.3 优势蚊种抗药性检测
1.3.1 试虫选择
淡色库蚊野外种群采集于济南市市区的生活污水;白纹伊蚊野外种群采集于济南市区居民小区的小型积水, 在实验室内饲养至子一代进行检测。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敏感品系均由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监测与病媒生物防制所连续饲养20 年以上,未接触任何杀虫剂。
1.3.2 采用方法
采用幼虫浸渍法,以4 龄幼虫为试验对象。 每只烧杯量入149 mL 脱氯自来水, 将待测药剂用丙酮等比或等差稀释至一个系列浓度,然后吸取1 mL已配制好的药液滴入水面上,用玻璃棒搅匀,然后把另一杯中预先挑选的30 只幼虫连同50 mL 水全部注入烧杯内,合计200 mL 水溶液。 整个实验保持在25 ℃±1 ℃, 相对湿度60%~80%的室内,24 h 后检查死亡数,每个浓度重复3 次。 以丙酮作为对照。
2 结果
2.1 蚊密度
2020 年济南市各区、县共布放诱蚊灯1 357 灯次,共捕获成蚊8 344 只, 平均密度为6.15 只/(灯·夜)(详情如图1 所示)。
图1 2020 年济南市蚊类密度季节消长动态
2.2 蚊种构成比
2020 年济南市各区、县捕获且鉴定出的蚊种以淡色库蚊为主,约占81.13%;其次是白纹伊蚊,约占8.56%; 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分别约占5.73%和4.57%(详情如图2 所示)。
图2 2020 年济南市蚊虫种类构成比
2.3 不同生境蚊密度
对蚊类密度监测的5 种生态环境中,猪圈的蚊类密度最高, 其次是养殖场和牛棚 (详情如图3所示)。
图3 济南市2020 年不同生态环境中的蚊类密度
2.4 优势蚊种抗药性检测结果
对济南市淡色库蚊、 白纹伊蚊进行抗药性检测,结果显示淡色库蚊(详情见表1)和白纹伊蚊(详情见表2) 对常见菊酯类药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尤其是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已高达57.14 倍。
表1 济南市淡色库蚊对常见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表2 济南市白纹伊蚊对常见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3 讨论
济南市2020 年各区、县蚊类监测报告显示,济南市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与白纹伊蚊,与往年数据比较,蚊种类未发生明显变化。 5 种生态环境中,猪圈的蚊类密度最高,其次是牛棚和养殖场,说明猪、牛等养殖地是蚊虫易滋生地,与吴海霞等[5]所做的全国蚊类监测结果一致。 蚊密度从5 月开始明显上升,到8 月份达到高峰,9 月开始下降,蚊密度较高集中在6、7、8、9 月份。济南市民应当在蚊虫密度高峰季节加强家庭、个人防护,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清除积水、垃圾、杂物等孳生地,避免蚊虫叮咬;同时加强农村的蚊虫防治宣传,加强猪、牛等养殖地的蚊虫防治和灭蚊工作,减少蚊虫传播疾病的发生。
我国自20 世纪50 年代开始,每年在室内外都投入大量的化学杀虫剂进行灭蚊,目前主要是拟除虫菊酯类和生物杀虫剂[6]。 本次对济南市优势蚊种的抗药性检测结果显示,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对常见菊酯类药剂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尤其是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已经达到高抗水平,因此,在进行伊蚊密度控制时要充分考虑到其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问题,开展现场消杀时,应注意不同类型药剂之间的轮用和混用, 以增强灭蚊效果,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口岸是蚊类等病媒生物传染病防控的一道重要防线,加强蚊类控制工作,切断蚊类入境传播途径是预防蚊类传播疾病的重要手段[7]。 济南遥墙机场作为山东重要的出入境口岸,也是山东省对外经济的重要通道, 随着山东省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 增加了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输入输出风险。2020 年济南市蚊类监测报告及优势蚊种抗药性检测报告为济南口岸及时发现口岸区域蚊类种类、分布、密度等提供了参考依据,对精准指导现场防控及定期灭杀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全国各口岸应该切实落实病媒生物监测机制, 提高病媒生物病原检测水平,加强口岸病媒生物防控能力,避免疫情输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