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南莫且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

2022-07-28甘立涛何兴成冉江洪周园源苟安颖

四川动物 2022年4期
关键词:重点保护生境水鸟

甘立涛 ,何兴成 ,冉江洪 *,周园源 ,苟安颖

(1.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65;2.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65;3.四川南莫且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四川 壤塘 624300)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态系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ekercioglu,2006;王松等,2015;Whelan,2015)。鸟类多样性的监测是开展鸟类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和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Proença,2017;吴永杰等,2017)。分析鸟类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特征,可以监测生态系统的变化,从而衡量和评价该地区的生态恢复能力、保护现状和生态系统功能状况(Temple&Wiens,1989;王强,吕宪国,2007;王松等,2015)。湿地是生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吴季松,2019),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良好的栖息地(Zedler,2003;马兰,曹广超,2012;Jessop,2015)。

四川南莫且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横断山区北段,全球九大候鸟迁飞区中的中亚-南亚候鸟迁飞区上,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中的“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陈顺德,阿的鲁骥,2012;Palm,2015;梁敏仪等,2016;王晓峰等,2016;Szabo&Mundkur,2017),是《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中提出的需要继续加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评估的区域。保护区自2002年建立以来,一直未开展过系统的鸟类资源调查和监测,保护区是否是迁徙水鸟的主要停息地暂不清楚,这限制了保护区针对性保护管理策略的制定和保护成效的提升。

2019年8月—2021年4月对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开展了调查,丰富了区域鸟类多样性的本底资料,为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四川南莫且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东部,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及黑颈鹤、白唇鹿等珍稀野生动植物。最高海拔4 732 m,最低海拔3 520 m,总面积98 410 hm。湿地类型有河流、湖泊和沼泽,面积25 737.80 hm,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6.15%。按照《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国家林业局,2000)和《中国湿地专题报告》(陈桂珠等,2005)的划分,保护区内湿地属于青藏高原湿地的若尔盖湿地区,区内涵养的水源流入长江支流大渡河水系上游支流则曲河。年均气温2.2℃,干湿季明显,年均降水量754.9 mm(武康等,2014)。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共布设31条样线(固定样线17条、随机样线14条)和8个重点调查样点(5个湖泊湿地、3个沼泽湿地)(图1)。对布设的固定样线和样方共开展了10次野外调查,分别为2019年8、10月,2020年5、6、8、9、10、12月,2021年1、4月。野外调查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机样线调查。

图1 四川南莫且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样线和重点调查区Fig.1 Location of the transect lines and key survey area in the Nanmoqie Wetlan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ichuan

样线法:样线布设考虑不同生境的抽样比例以及每条样线之间的距离,所布设的样线涵盖保护区典型生境及重要区域,每条样线的长度不小于2 km。调查时间尽量在日出后3 h和日落前3 h内进行。样线调查时以1~2 km·h的速度行进,利用双筒和单筒望远镜观察实体,并借助相机和鸣声辅以辨认,记录物种、数量、生境类型、距目击者距离、海拔、经纬度等信息。

样点法:根据湿地的形状和面积,围绕湖泊和沼泽湿地的边界进行调查,记录水域及岸边20 m内的鸟类种类及数量。根据实际调查需要,沼泽湿地配合样线法进行调查。

2.2 数据分析

生境划分:将保护区鸟类的栖息地生境划分为草甸、灌丛及灌草丛、湿地(湿地鸟类包括了水鸟及在湿地边缘活动的鸟类)、森林、流石滩和居民区6种。

季节划分:根据当地气候划分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和冬季(12月至翌年2月)。为了达到各季节调查强度的一致性,未将数据相对较少的2019年10月和2020年8月的调查数据纳入季节变化分析。

鸟类分类系统参照《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水鸟划分依据《中国水鸟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国家重点保护等级调整的建议》(刘金等,2019)。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级参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1)。鸟类居留型和区系分别参照《四川鸟类鉴定手册》(张俊范,1997)和《中国动物地理》(张荣祖,2011)。濒危等级参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1)。

以上分析均在Excel 2013、Primer 5以及R 3.5.1中完成。

3 结果

3.1 物种组成

野外调查共记录鸟类15目37科113种,结合保护区科考报告和历史文献资料,统计出保护区鸟类18目46科176种(附表)。以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种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61.93%。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9种:斑尾榛鸡、绿 尾 虹 雉、黑 颈鹤、黑鹳、白尾海雕、金雕、秃鹫、胡兀鹫、猎隼,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4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的鸟类4种,附录Ⅱ的鸟类18种。被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的1种,易危(VU)的1种,近危(NT)的5种。中国特有种12种。

3.2 居留型和区系特征

保护区的176种鸟类中,留鸟102种,占保护区鸟类总数的57.95%;夏候鸟51种,占28.98%;旅鸟19种,占10.80%;冬候鸟4种,占2.27%。

在区系构成上,完全或主要分布在古北界的物种78种,占繁殖鸟总物种数的50.98%;完全或主要分布在东洋界的种类49种,占32.03%;广泛分布于古北、东洋两界的或分布区较狭窄不易明显划分其界限的广布种26种,占16.99%。

3.3 不同生境的鸟类群落组成

实际调查的113种鸟类的分布统计结果表明,草甸的鸟类物种丰富度和多度最高,分别为68种和7 243只,流石滩最低,分别为9种和36只;灌丛及灌草丛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草甸的最低;流石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草甸的最低(表1)。

表1 不同生境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Table 1 Diversity index of bird communities in different habitats

3.4 鸟类群落的季节变化

在调查的113种鸟类中,夏季的物种丰富度最高(78种),冬季最低(48种);冬季的多度最高;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表2)。

表2 不同季节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Table 2 Diversity index of bird communities in different seasons

3.5 湿地水鸟的群落特征

保护区共有湿地水鸟7目9科2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黑颈鹤和黑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种:灰鹤、斑头秋沙鸭和鹮嘴鹬。野外实地调查观测7目8科20种410只。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数量相对较多的是黑鹳和鹮嘴鹬;优势种为赤麻鸭、普通秋沙鸭和红脚鹬,数量占比分别为42.93%、22.68%、12.68%,3种水鸟占野外调查观测水鸟数量的78.29%。

不同湿地生境的水鸟多度和丰富度差异不大。以湖泊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沼泽湿地最低(表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水鸟中,灰鹤和斑头秋沙鸭仅记录于河流;黑鹳和黑颈鹤仅记录于沼泽;鹮嘴鹬主要分布于河流,少数分布于沼泽。

表3 湿地水鸟群落多样性指数Table 3 Diversity index of waterfowl communities in wetlands

4 讨论

本次野外调查对四川南莫且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编目,丰富了区域鸟类多样性本底资料,有助于为保护区的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此次调查共记录鸟类18目46科176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3种,占总物种数的18.75%,说明保护区分布的鸟类种类较为丰富,珍稀特有性较高。根据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内部资料),保护区分布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四川林鸮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白马鸡,但本次野外调查未发现,加上没有明确的文献资料记录,因此,这2个存疑物种未被列入名录。

鸟类物种数与生境面积大小以及保护区的海拔较高有关(Rahbek,2005),保护区的草甸和灌丛及灌草丛生境面积最大,其中的鸟类最多,而流石滩、森林和居民区面积较小,其中的鸟类较少。

从季节分布看,夏季的鸟类种类最多,表明保护区的鸟类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这与四川省的大多数地区情况一致(张塔星等,2020;廖婷等,2021;韦华等,2021)。冬季的种群数量较大,这主要是冬季鸟类集群所致,这与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一致(杨楠等,2019)。但保护区春、秋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对较少,表明保护区并不是鸟类的重要迁徙停留地。

此次仅调查到20种水鸟410只,与同处于若尔盖湿地区的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8种,26 050只)(张国钢等,2013)和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8种,12 096只)(王琳等,2021)相比,差距很大,说明保护区现不是迁徙水鸟的重要停息地。特别是区域湿地代表性鸟类黑颈鹤,仅在南莫且湿地中发现1只,说明现有湿地还不是黑颈鹤等湿地鸟类的良好栖息地。

2015年保护区的科考记录(内部资料)中记录了154种鸟类,本次调查在此基础上新增了24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黑鹳和白尾海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斑头秋沙鸭、灰鹤、白尾鹞和鹗。尤其是本次野外调查到黑颈鹤的实体,科考报告当时记录是访问。本次调查记录的白头鹀是保护区新记录种,阙品甲等(2020)在最新发布的四川鸟类名录中新增了该物种,为2008年在若尔盖县巴西乡发现,本次记录应该是四川省的第二笔记录。

从现有调查情况看,保护区的人类干扰严重,放牧极其普遍,湿地退化较为严重。保护区需要进一步控制放牧强度与范围,减少对湿地鸟类群落的干扰。同时,需要加强湿地恢复,划定重要湿地保护区域,如保护区最大的南莫且沼泽湿地,由于开沟排水,难以形成具有较大明水面的沼泽,不能满足黑颈鹤筑巢繁殖的需求(蒋政权等,2017)。保护区湿地面积较大,且位于全球九大候鸟迁飞区,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保护区有望成为迁徙候鸟的重要栖息停留地。

:感谢四川南莫且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对野外工作的大力支持,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实验室张塔星、王灿、舒云菲的帮助,特此致谢!

附录Supplementary material

附表 四川南莫且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

Appendix List of birds in the Nanmoqie Wetlan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ichuan(http://www.scdwzz.com/Articles/fujian/20210376-1.pdf)

猜你喜欢

重点保护生境水鸟
基于InVEST模型的延安市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盐分对不同生境海三棱藨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江河里的水鸟
城市生境单元制图研究进展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搅水鸟的能力
重点保护
洞庭湖监测到18.3万余只越冬水鸟创下同步调查11年来新高
水鸟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冬季鸟类生境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