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博物馆公示语英译探析
2022-07-28贾晨晨
贾晨晨
(浙大城市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并免费向公众开放,旨在教育推广、丰富观众美感经验的场所。其解说词属于解说类公示语,配合展品向参观者介绍展品信息,“教育、引导和传播相关知识,使游客获得更多的旅游文化价值”(吕和发,2011:25)。本文以中国茶叶博物馆内公示语的英译文本为焦点,分析其采用的翻译策略和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保证其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促进中西茶文化沟通交流。
中国茶叶博物馆位于杭州西湖龙井茶产地,是国内唯一一家茶专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分茶史、茶萃、茶事、茶缘、茶具、茶俗六大展区,从不同的角度诠释茶文化,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体会我国茶文化的魅力。然而,由于茶文化相关术语涉猎甚广,导致其翻译存在不少语言和文化上的问题(刘宗衍,2021:281),中国茶叶博物馆亦是如此。
1 馆内公示语英译现状问题分析
1.1 部分名词译名混乱
博物馆解说词配合展品,向观众传达相关历史文化信息,是一种实用型外宣文本,应当用词严谨。然而,该馆不少专有名词的翻译十分混乱,存在一词多译、一译多词、同类名词翻译规则不统一的现象,给英译本观众带来一定阅读困难。表1是部分存在问题的名词翻译对照表:
表1 部分问题名词翻译Tab.1 Some Problematic Translation
1.1.1 一词多译。在元代,进贡宫廷以末茶和蜡茶为主。末茶是指经捣碎烘干而呈碎末状的茶;蜡茶也称茶饼、团茶,指被压制成饼状的茶。因此,结合表1可知,蜡茶、茶饼、团茶三者实际上指代同一事物,却有三个不同的译名:“Cake Tea”、“tea cake”、以及“ball tea”。而且后两者均未大小写。其次,“废团改散”这一历史事件,有两个不同的译名,极易给观众造成困扰。
此外,方小卿(2017:74)指出,馆内画名“《文会图》”和诗名“《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的译文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前者既有音译的“Wen Hui Tu”,又有意译的“ A gathering of scholars”;后者的两个翻译分别为“Thank-you Note to Minister Meng for the New Tea He Sent Me.”和“Thanking Meng for the Fresh Tea as a Gift.”——二者译名不统一,未能达到交际目的。
1.1.2 一译多词。一译多词,是指同一个译文指代不同的事物。中国茶叶博物馆中一译多词的现象并不多,但同样值得重视。例如,上表中的茗茶在《辞源》中的定义是“茶之晚取者”,即晚采的茶;而散茶则指的是被压制成砖、饼等形状之前的散开的、一片一片的茶。二者内涵相差甚远,所指亦不同,却都被译为“loose tea”,颇为不妥。
1.1.3 规则不一。一些茶名具有相似特点,其翻译规则却并不统一。例如,同样是地域形毛尖茶,“Xinyang Maojian(信阳毛尖)”采用音译策略,而“Hunan Tippy Tea(湖南毛尖茶)”则是“音译+意译”策略。而且,从上述例子也可以看出,该馆并为就是否在茶名的翻译中统一使用“Tea”达成统一。比如,同样是蕴含茶叶特色的茶名,“眉茶”被译为“Eyebrow Tea”;“白牡丹”被译为“White Peony”。前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眉茶“条索纤细如士女之秀眉”的特色;至于后者,如若脱离了茶叶的语言环境,则会让人不知所云,不解其所指何物。
1.2 文化内涵缺失
王东风(1997:56)教授曾在《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一文中指出,“文化缺省(cultural default)”是指 “被交际双方作为共享的背景知识而加以省略的部分”。但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充分考虑到译出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并有意识地补充相关的译入语文化知识,促进读者理解。然而,对于此类翻译,馆内有不少译文不尽人意。
1.2.1 文化负载词音译缺乏深入阐述。中国茶叶博物馆以茶叶为主题,馆内随处可见许多与茶文化相关的书籍、器具,并有大量文言文语篇作为补充,其中涉及到中医、历史、宗教等多个领域的词句。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翻译功底,还要有丰富的双语文化知识,并做好大量的前期工作、查证相关术语及其翻译。以“绿茶”的保健特点为例:
原文:绿茶为凉性,适宜于内火旺盛、热体体质、阴虚有火的人饮用,不适宜于体寒体质的人群。
译文:Being cool by nature,green tea agrees better with those who have excessive ‘yang’ than with those who are deficient in ‘yin’
该馆采用“意译+音译”的翻译策略,同时引入中医文化中的“阴”、“阳”概念。先将“内火旺盛、热体体质、阴虚有火的人”意译为“阳气旺盛之人”,再将其翻译为“who have excessive ‘yang’”。“阴”、“阳”属于中医文化负载词,中医认为:阴阳相互制约,如若失去平衡,就引发身体疾病;对人体具有促进、温润、振奋等功效的物质属于阳,对人体具有聚气、滋养、克服等功效的物质属于阴(訾晓红,2016:393)。尽管随着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yin”、“yang”已逐渐被英语读者所接受,然而这种简单粗暴地音译文化负载词的做法,即无法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要求观众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否则将导致观众在阅读该类英译文本时理解困难,削弱了博物馆传播茶文化的作用。
1.2.2 茶名英译缺失茶叶特色。对于一些富有文化内涵的茶叶名,该馆大多也采用直接音译的策略,使得译文索然无味。例如,“六安瓜片”中的“六安”是地名,“瓜片”是指其外形似瓜子。史料记载,舜封皋陶于六,故“六”为地名,为皋陶之后姓氏,通假古语“庐”(魏雷,2021:3),所以“六”实际上读作“lu”(第四声)。然而,从“六安瓜片”的译文“Lu’an Guapian”上,丝毫看不到上述文化背景的影子。
2 馆内公示语英译策略探讨
2.1 统一规范译名
公示语翻译应遵循简洁、统一、易懂的原则(刘法公,2008:47)。从传播途径上看,解说词往往以静态的形式,配合展品向参观者介绍展品信息,也属于公示语的范畴,兼具公示语的特点(方小卿,2017:74)。
因此,针对馆内公示语译名一词多译、一译多词多的现象,译者应当使用统一的译文,即择定一个最贴切的译文后,对原有问题项进行修改,统一使用新译文,以免对更多人造成误解。例如,蜡茶(或茶饼、团茶)形状像一块巨大的“cake(饼状食物)”,然而其本质还是茶叶,所以“tea”应该放在“cake”后面表明其属性,即可译为“Cake Tea”。
2.2 规范茶名翻译策略
作为弘扬茶文化的一种新型形式和新型途径之一,中国茶叶博物馆要充分考虑到英文茶名的观感及传播效果,规范茶名的翻译策略,以促进其传播;不仅如此,在翻译一些蕴涵中华传统文化的词汇时,还要进行深入阐释,以增强外语读者对文本的理解。
2.2.1 茶名统一使用“Tea”。一方面,五花八门的茶名英译让人眼花缭乱,观感极差,大大削减了观众深入了解的兴趣,而统一用“Tea”可以使译文更加规整、悦目;另一方面,在名称上加上“Tea”可以让外国友人一目了然,无需多做了解就能知道这是一种茶,更有利于茶文化的传播。
2.2.2 多意译、少音译。这里的意译是指对其背后茶叶文化或茶叶特色的意译,而非仅仅是对其名称的字面翻译。作为唯一一家国家级茶专题博物馆,可以理解中国茶叶博物馆想通过音译来原汁原味传播中国茶文化的初衷。然而,传播茶文化的前提是要激发受众深入了解的兴趣,面对玲琅满目的拼音,中国人尚且眼花缭乱更何况对拼音不甚熟悉的外国友人呢?
因此,音译更受用于闻名中外的名茶,它们可以通过广告、影视剧、商品出口等方式提高知名度,增强外国友人对其音译译文的接受度。相比音译,意译更具有趣味性,也更能彰显茶叶特色。例如,“Eyebrow Tea(眉茶)”就明显比“Mei Tea”更生动传神。
2.3 适当添加注解
2.3.1 一些茶名的文化内涵比较复杂,难以在茶名上体现出来,便需要注解来阐释。以“六安瓜片”的“六安”为例,其本身蕴含中国文化,然而由于地名一般都是音译,所有难以体现“六”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且,即使执意于在名称中直接体现文化特色,也很难通过一两个词表达出“瓜片(shaped like thin sliced melon seeds)”这个概念。
2.3.2 若想通过直译或音译原汁原味地呈现一些文化负载词句,注解便少不得。譬如,“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的前半句,是指“魏文帝游历西山,得仙童药丸,服后身生羽翼”的典故;后半句指的是唐代诗人卢仝,嗜茶如瘾,作“七碗茶诗”赞美茶的功效(杨迪,2015:159)。这句话原是说卢仝所说的的“七碗茶”比魏帝的“一丸药”还神奇,意在说明茶的功效,彰显出茶的魅力。博物馆将其译为“Why should I need any pills/Since I have tea? ”这样仅从字面意思进行翻译的策略,使其丧失了原滋原味的文化价值(裴慧利,2017:264)。因此,在翻译此类文本时,要添加注解简要说明“卢仝”和“魏帝”之类的的典故,方便外国读者体会原句的夸张效果,品味茶文化的魅力。
3 结语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有关茶文化知识的翻译任重而道远。作为国内唯一一家茶专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在传播中国茶文化方面影响巨大。因此,作为面向中外公众的茶文化信息类文本,该馆内公示语的英译质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规范性。方小卿(2017:74)认为,博物馆解说词属于公示语的范畴,应遵循公示语翻译的统一原则,然而,该馆英译名存在一词多译现象,甚至有大小写不规范这种基础性错误,未能达到交际目的。此外,杨倩(2014:80)也指出,该馆茶名的英译未能就是否使用Tea 达成统一,没有对茶叶做清晰的界定,容易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惑。
第二,文化负载词句。杨迪(2015:159)认为,该馆将中医文化中的“阴”、“阳”概念直接音译的做法颇为不妥,因为外国游客缺乏相关中医文化背景知识,无法理解其代表的确切意思。对此,杨迪表示要适当增添注释对这些内容作深入解释。
第三,茶名的英译。刘宗衍(2021:281)认为茶术语的命名大部分是以术语本身的特点来命名的,主张在茶名的翻译中结合茶叶特色。杨倩(2014:81)则提出在茶名翻译中采用“(茶名)内涵意义+Tea”、“地名音译+Tea”等翻译策略,强调茶名英译的规范性、统一性、针对性。
综上所述,中国茶叶博物馆公示语的英译中存在译文书写不规范、一词多译及一译多词、翻译规则未统一、文化内涵缺失等多种问题,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播。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众说纷纭,也给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然而,由于有关茶文化的翻译并未形成体系,且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翻译学者的难题,尚未有学者提出能够长效解决该馆翻译问题的建设性方案。
本文认为,中国茶叶博物馆承载着传播茶文化的任务,理应重视馆内公示语的英译问题,遵循公示语翻译简洁、统一、易懂的原则。
首先,作为面向公众的茶文化信息文本,馆内公示语英译本应当排版严谨,规范使用译名,尽量避免出现大小写错误、译名前后不对等等低级问题。其次,推动茶名翻译规范统一,并结合茶叶特色、茶叶文化内涵进行翻译,以推动茶文化的传播。另外,在茶文化翻译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变通翻译策略、适当增添译注辅助观众的理解,以实现茶文化的有效传播。
最后,由于中英语言的差异,在处理茶文化翻译的过程中,要始终具有跨文化意识,充分考虑到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效果,让译文既不失中国文化内涵,又能符合英语读者的语言习惯,便于理解。这不仅中国茶叶博物馆公示语翻译追求的目标,也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