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阳转身》研讨会发言摘录

2022-07-28

含笑花 2022年4期
关键词:攻坚太阳小说

2022年4月27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人民文学出版社、云南省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我省著名作家范稳长篇小说《太阳转身》作品线上研讨会以视频方式在北京和昆明同步举行。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岩,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翟玉龙,云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勇,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缪开和以及来自北京和云南的二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

我们整理了其中精彩片段,以下是嘉宾发言摘选。

范稳从创作藏地三部曲开始一直呈现出深入生活现场,展示民族文化的鲜明特点,面对脱贫攻坚这一重大题材,范稳再次展现出拥抱时代主题,为人民鼓与呼的文学担当,为文坛呈现《太阳转身》这一长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直关注范稳的创作,先后出版了《水乳大地》《悲悯大地》等作品,人文社很早就和范稳确立《太阳转身》这个选题,并上报给中国出版集团,集团也非常重视,去年三月初稿完成后人文社第一时间组织专家阅读全文,月底召开改稿会,《当代》杂志收到稿件后加急处理,去年9月便刊发全文。当代文学编辑部在11月推出单行本,小说出版后取得良好反响,就在几天前这本书获得2021年度中国好书,应该说这是实至名归。

中国扶贫伟业造就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减贫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必将有助于世界更全面的、深刻的了解中国,必将激励我们在新征程、新阶段取得更多更大的发展成就。《太阳转身》就是中国作家书写扶贫故事的优秀代表,《太阳转身》获得如此多的好评与范稳的创作态度密切相关,他始终坚持深入生活,扎根现实,在动笔之前范稳跑遍云南边境19个村寨,最终将文山选定为深入生活的创作基地。在创作过程中他多次深入文山进行田野调查,积累了创作素材,经常一待就是一两个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优秀传统,无论在什么年代都应该有一批优秀的作家深入到生活第一线去,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具人民性,才更能为人民群众所欢迎、所接受。

为人民出好书是人文社建社以来一直坚守的,七十多年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出版一大批深入记录时代、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文社更是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题作为图书出版的重要方向,先后出版了《涧溪春晓》《太阳转身》《中国农民城》等优秀作品,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后人文社将继续高举旗帜,主动承担文学出版国家队的使命与责任,出版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展现人民风貌的、可以传至久远的原创文学精品,为繁荣新时代文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首先我代表中国出版集团向范稳先生表示祝贺,刚才臧社长也说了,这本书刚刚荣获2021年度中国好书,是中国出版集团获奖的八本书之一。这次集团有大的丰收,八本书获奖,文学占了四种,其中也包括《太阳转身》。这本书我从选题阶段就开始关注,跟范稳老师交往多年,他多次来北京谈稿子的时候我也有机会跟范稳老师见面,他这些年为这本书的努力和付出我都是亲眼所见。长篇小说《太阳转身》是近年来以文学形式反映脱贫攻坚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这部小说切入的角度好,故事的结构好,所涉及的历史和生活丰富、复杂,也正由于此,这部小说所展示的脱贫攻坚的艰巨性、现实性才更加突出,脱贫攻坚精神才更为可信、更加动人。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七亿多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要成果……(麦克关闭,没有声音)精准脱贫的新成就。包括“走出去”方面,我们也召开了集团扶贫类主题图书的推介和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向18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机构集中推介各出版单位重点扶贫图书,自2015年以来受中央指定,中国出版集团定点帮扶青海泽库县,2020年4月21日泽库县也成功摘帽。

《太阳转身》是扶贫出版的一个优秀成果,是讲好中国扶贫故事的优秀代表,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必将有助于让世界更深刻、全面地了解中国,也必将激励我们在新征程、新阶段取得更多更大的发展成就,中国出版集团将继续发挥文化出版主力军的作用,面向国内外讲好中国扶贫故事,作响扶贫的出版。

我讲三个方面不成熟的建议,供大家参考,批评指正。

一是范稳创作《太阳转身》这部长篇小说充分体现了云南作家高度的历史自觉。《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指出,具有高度的意识自觉、重视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是党的成功之道,云南作家学习领会《决议》精神,以高度的历史自觉要求自己的创作实践,范稳在历史视野上思考新时代,自觉抓住脱贫攻坚这一重大主题,弘扬英雄主义这一主旋律,创作了《太阳转身》这部长篇小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值得研讨的内容。

二是范稳创作《太阳转身》这部长篇小说有力见证了世界减贫事业的中国经验。去年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人类减贫中国实践白皮书》,全面回顾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做斗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全景式反映中国减贫发展成就和世界贡献,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是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向世界贡献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中国经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鉴,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对包括云南作家在内的时代感召,范稳先生在世界视野下进行创作,完成了《太阳转身》这部长篇小说,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向世界表达中国的减贫经验,我认为这也值得深入研究。

三是范稳创作《太阳转身》这部长篇小说生动塑造了新时代背景下的英雄形象。中国自古讲究文以载道,孔子编订的《诗经》开创了风雅颂的传统,一言以蔽之就是主导一切社会关注,一个时代的文化必须记录、见证一个时代的现实,并且对人们生活做出全面积极的回应。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主阵地之一,全省广大作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讲述脱贫攻坚的云南故事,塑造脱贫攻坚的云南典型,为人民书写、抒怀,为时代鼓与呼,树立中国脱贫攻坚云南样本,在新时代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标杆,贡献有宽度、深度、高度和热度的文学力量。范稳的创作从重大历史题材向重大现实题材转型,《太阳转身》这部长篇小说塑造了脱贫攻坚战役中最为平凡的英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强调,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一切有追求、有本领的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为时代留下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我认为研讨范稳在这个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太阳转身》今年已经获得2021年度中国好书奖。2020年、2021年出了很多扶贫攻坚题材的作品,《太阳转身》是其中非常醒目的一部作品,它既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反映伟大的脱贫攻坚斗争,同时它也超过这样一个简单题材的概念,所以我宁可把它看成是在新时代对于中国故事的一次探索性的,也是有魅力的一次讲述。

看这个小说的时候,我一开始也是觉得从警察开始,但是看着看着发现原来他是从这里开始,然后切入云南边陲脱贫攻坚这一面。另外一方面,整个小说,我们可以看出范稳的志向和基本的构想,他还是希望在脱贫攻坚这个面上同时牵连起中国的、历史的、现实的、广阔的、多维度的故事,所以这种探索在现在的现实题材创作中,包括脱贫攻坚题材创作中是比较少见的,也是非常可贵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很多主题创作只盯着一点,直奔目标而去,反而像范稳这样,他有一个整体性的、总体性的社会视野,也有一种要在总体性背景下改故事的志向,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整个作品看下来,还是有一些特别能够体现范稳的特点,范稳本来是有人类学视野的作家,早年的像《水乳大地》等等,后来主要进行历史题材的创作,范稳不断跋涉,现在转进到现实题材,他的现实题材创作有时代的视野,也有历史的视野,同时也包含他原来的人类学的视野,整个这部书也特别关注像文山那个地方,那样一个特定的文化的、经济的、历史的、人类学的特定民族的风貌,有的时候这种题材的变化对一个作家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这样一个现实题材下,使得范稳能够既是高度自觉的,同时也是本能的,把他多年积累下来的多重视野有利的综合在《太阳转身》这部作品中,使得他在我们这三年以来的重大题材创作中具有不同寻常的份量和厚度。

总而言之,读了这本《太阳转身》,我还是觉得比较兴奋,这不仅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收获,也是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这两三年来的一个重要收获,在此向老朋友范稳表示祝贺,也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感谢很多专家在这样一部书的出版过程中所做的大量的工作。

第一,《太阳转身》首先是一部内容非常厚实、特色也很鲜明的优秀长篇小说,同时也是脱贫攻坚主题出版范畴里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我讲这个小说的时候经常说它是脱贫攻坚主题出版当中的虚构作品中最小说化的一部作品,那是在那样的语意环境下讲这本书的特点,今天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文学作品、一个优秀的长篇小说来研讨,所以要讲两句话。

首先我还是要把它定义在这些年来长篇小说创作这个大的范围里来考察,在这个大的视野下考察,这样一部作品内容的厚实和鲜明的特色非常突出。刚刚敬泽主席也讲了,他刻意选择在云南文山,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方,他特意选择讲述文山这个地区的故事,我想有他自己的考虑。第一,那是壮族居住的地方,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文化,大家在作品中都看到了。这个地方也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南县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同时又是极贫的地区,这样一个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选择这个地方就把这个小说的厚实度设计了大的场景。所以我们在这个作品里,虽然现在讲脱贫攻坚多一点,实际上这个作品本身的内容,脱贫攻坚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它和地域、和那样一个时代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们从作品的起始部分来看,一个刑侦老兵的人生完整历程,套了一个对拐卖孩子刑事案件的侦破,又回到八十年代末南县战争,又是因为那个地方的极度贫困,致使一些人迷失人生方向,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所以这几个元素全部被范稳有机的、非常巧妙的也非常自然的、非常艺术的串联起来,大家阅读这个作品的时候也不觉得生硬。

这是它的内容厚实、特色鲜明的一个优秀长篇。同时又是主题出版范围里的优秀长篇。这两年我们主题出版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建党百年,一个是脱贫攻坚,这两个领域里面非虚构作品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有些题材的处理可能用非虚构来做更方便一点。虚构作品的量相对少,即便在相对少的量里面,比较简单直奔主题的作品又偏多,总体上来说,那些虚构性的作品里面有很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主题是非常鲜明的,但是艺术特色又是不够的,或者艺术水准、艺术讲究不够,这是当前虚构类主题出版创作里的一个问题。范稳这部作品,他首先做到它是一部优秀的长篇,我们撇开脱贫攻坚主题不讲,它本身也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把它涉及到主题出版范畴来说,它也是脱贫攻坚大主题里的一个特别艺术化的、特别文学化的优秀长篇,也是基于这个因素,前几天刚刚被授予2021年度中国好书,这也是实至名归。

第二,这样一部作品的出现对整个文学创作也好,品质出版也好,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从选题立项开始,因为范稳过去没有涉及这类题材,当时文学社又把它作为脱贫攻坚主题重点选题上报,我当时对他怎么样处理这个题材、能不能处理好这个东西心里不是特别有把握,所以当时和出版社一起对这个作品,从选题报上来以后就采取了全程追踪的方式,中间相关的编辑也不断地跟范稳在创作过程中保持密切沟通,当然范稳自己一脑门扎到文山埋头创作。初稿出来以后社里很重视,相关的业务人员、相关分管领导、责任编辑看过以后,在很小的范围里出来一个试读本,开了一个内部的改稿座谈会,大概四五个人参加,这个会上大家只对这个作品提意见、提建议,提的还是非常坦率、非常尖锐的,范稳听到这些意见以后,当然也不是一味地接受,在他的理解下对这个稿子又做了一次比较大的修改,最后的定稿比第一版试读本的变化相当大,编辑拿了这个稿子以后又做仔细编辑加工。所以在反复磨合过程中,最后呈现出这样一个文本在大家面前,当然不是说这样一个文本就是尽善尽美,我相信这里还有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很大空间,但是这个文本和第一版,那个稿对他本人来说已经几易其稿,在那个基础上又迈出一大步。这样一个过程至少给我们一个启示,好作品,当然那些天才作家也可能一气呵成,但是确实有一些好作品是打磨出来的,我们平常讲“打磨”更多是停留在嘴巴上,对范稳这部《太阳转身》来说,他这样一个打磨是实实在在的,我们今天与会的有几位都是亲历目睹的。

所以这样一个传统,本来是我们文学创作和优质出版的好的传统,对人文社来说这个传统可能更深厚一些,但是说实话,在这些年所谓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面,经济指标的压力下面,大家都变得急吼吼的,这样一个传统逐渐在消失或者淡去,所以《太阳转身》成书的过程其中有这么一段故事,而这段故事对作家的创作、对文学出版推出优秀作品还是很有启示的。当然值得高兴的是,就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前几天总书记有一个批示,这两天文学界也好,出版界也好,组织一些论坛、组织一些活动,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一方面要讲全民阅读,但是全民阅读里面也提出再往前深一步的话题,也就是品味阅读。读总比不读好,但是读什么更重要,提出来品味阅读概念。从创作和出版的角度来说也提出品质出版和品质创作。也就是说,要推出好的作品,推出有人看的、耐看的作品,所以范稳的这部作品在这方面,既是对我们优秀传统的存续,又是在现在非常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大的氛围下很好的示范,所以这部作品取得这样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和沉得住气、稳得住阵脚,同时能够精心打磨,跟这个过程也是有关联的。

范稳的这本书在刚出版的时候,评中国好书的时候,赶着翻看了一下。那时候我读了以后留下的印象是,一个老警察在退休之后继续战斗,一边战斗一边扶贫,这是我当时读的印象。这两天要开会,我再看作品,发现我上次读到的感受,这次比上次更繁复、更丰沛,可以说这是一部直面现实、思考问题、审视人性、讴歌英雄多重意蕴混合的一部作品,可以说是现实题材的长篇力作,是范稳的长篇小说作品中更具现实性、故事性,以及思想深邃性。我印象比较深有三个方面:

这个作品我这次再读的时候发现,扶贫涉及到了,也包含了,但并不是作品主要方面,我甚至读到他关于贫穷的反思,贫穷可能引来的一些问题的反思,里面写到卖孩子的侬建光,拐孩子的曹前贵,除了他们有贪欲之外,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从现实上看他们都很贫穷,贫穷使得他们有时候会失去对一些问题的判断,比如侬建光想把日子过好一点,甚至想买好的摩托车都没有钱。曹前贵老婆得病,没钱治病,所以对他们而言想的是怎么样挣大钱、快挣钱,而这个是很难的,所以遇到这种机会就会铤而走险。所以这个作品从这些方面反面去说贫穷不改变可能会呈现一些问题,它甚至是犯罪或者滋生罪恶的一个沃土,这方面在这次阅读中印象更为深刻。

当然这部作品内容很丰富,它的特点在于,你看起来是一个警察打拐的故事,但故事中串起不同方面的人物和生活线索,又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打拐的警察这一方,另外还有拐卖的,还有人类学的学习,以及通过田野调查,跟壮族文化的对接,内容很多,方方面面,但是我觉得这个作品主要的价值跟贡献在于写出卓世民这个人物。这个作品第一是内容很丰富,包含了扶贫,超越了扶贫。第二是卓世民这个人物。

卓世民这个人物之前是解放军的侦察连长,从他的年龄来看不像是解放前,应该是五六十年代参加过保卫边境的战斗,退伍之后又成为警察,一直当了局长。退休之后身体出了问题,其实是误诊,但是他没有退缩、没有畏惧,全身心投入打拐斗争中。而且他这个打拐是救人,除救小孩之外,他还用他的方式也在救人,比如给林芳做工作,通过林芳给褚总做工作,让他们悔悟。包括对朱正的震慑,让他收手,这些方面他都有一些举措,都有一些效果,所以这个人真是本领高强,有胆有识,为民除害,为民解忧,而且人民警察为人民方面体现得非常充分,他有着为民不变的初心和高尚情怀,这个人浑身散发英雄主义的光芒,确实让你看了很感动,尤其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到境外把人弄回来,把罪犯制服,把英雄主义的情怀、情结、本领表现得非常充分,非常感人,写出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可能是这个作品最主要的价值。

我还有一个印象,这部作品故事性特别强,里面充满悬念,有很多伏笔。比如打拐本身,谁把人拐走、为什么拐,这本身就是一个悬念。这里还不断的生出很多故事,包括五孃到底是谁,所以整个故事充满引人急读的张力,这也是在范稳作品中比较突出的。

从这部作品我看出他很多努力,尤其是书写英雄典型,精心编织故事,在这个作品表现特别充分,把这部作品完全说成扶贫题材可能比较勉强,但是说成描写英雄毫无疑问,它是讴歌英雄的一部力作。

《太阳转身》是当下中国故事大叙事当中的一部分,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项历史性的工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这个小说的后记里面范稳写想去种一块田中说,“我们长期慰问那些从战场上下来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为国征战的荣耀感和自豪感至今让我难忘,我也重新认识了边疆、民族、国门、边境线这样一些不仅仅是人文地理意义上的概念,他们会使人陡升国家的认同感、我民族尊严感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范稳将这种感情赋予到《太阳转身》中那个有着传奇人生卓世民的身上。

小说中的卓世民在战争中是功勋赫赫的英雄,在和平年代成为刑侦战线的好警察,他一生身经百战,无论在战斗岁月,还是在和平年代,他不断书写传奇。在卓世民对生活的理解,他讲波澜壮阔的人生显出英雄的本色,可风平浪静的日子才是生活,但是卓世民毅然果断放弃平静的生活,退休后本来可以悠然自得的享受云淡风轻的日子,但是他仍然为国家和人民殚精竭虑,这就是所谓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农村留守儿童侬阳阳的离奇失踪,打破卓世民原本平静的生活,他与志同道合的战友兰高荣告别舒适安逸的城市,来到他们曾经共同战斗过的南山村进行新的战斗。

卓世民不畏强权和恶势力,以顽强的生命毅力经历了艰苦的寻找,最后终于扬善惩恶将侬阳阳解救,在与歹徒的奋斗拼杀当中走完他辉煌荣耀的生命历程。卓世民终其一生都在战斗,作为一个永不言败的英雄,他无言的奉献着自己的全部青春、理想和热血,用生命的光辉照亮了道路。卓世民代表一种硬汉的精神,一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人格魅力,范稳将这种精神气质镶嵌在脱贫攻坚的历史征程当中,借以凝聚、唤醒和感召创造新时代的中国力量,范稳的小说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英雄气息,他在一篇访谈当中说,“我想做一个有血性的书写者,尤其在战争年代,都决定我们国家是否能够生存,我们需要弘扬的是敢于面对强敌侵略的勇气,这是任何民族和国家必须承担的,我也被很多评论家说有一种英雄情结,我觉得这是人的高贵品质,英雄情结是一种风帆,只有大国才能诞生。”正是这种英雄气魄强化小说内在的情感,使得范稳在同类题材写作当中卓然不群,表面上看《太阳转身》似乎中断此前范稳长篇小说创作中形成的谱系和传统,但是在信仰、信念和意志维度上,《太阳转身》作为思想的补遗是一脉相承的。

《太阳转身》本质上是为人民代言和立传的生活之书,是新时代的人民文学,脱贫攻坚实现的是为挣扎于底层的民众带来新的希望,如何解决中国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的现实精神和困境,这是历史的题中应有之义。像侬建光韦小香夫妇,杨翠华、赵四毛、曹前贵都因为贫穷而转身走向不通的人生道路,他们向集结权利和欲望的城市,城市是最遥不可及的梦幻,侬建光和韦小香迫于生活的窘境,被逼无奈将自己的孩子卖给褚志和林芳,赵四毛因为饥饿走上犯罪道理,曹前贵为身患癌症的妻子而贩卖人口,杨翠华由于丧子的痛苦产生畸形扭曲的病态心理,事实上面对他们的人生际遇,我们没有办法在道德和伦理的意义上审视,他们的罪与罚是对当代对时代最有力的回响和直击心灵的叩问,因此他们内心如此强烈渴望憧憬在北回归线上,在太阳转身的地方,让贫穷的村庄有华丽转身,脱贫致富。这种愿望在小说中主要体现在曹前宽对修路的执着,他始终以愚公的毅力和精神要为南山村修一条通往文明和现代的道路,战争年代曹前宽曾是卓世民的得力战友,他身上有一种永不眼言败的血性和韧劲,在他看来贫穷不足畏惧,而是人们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念,小说中伴随曹前宽开拓道路前进的是脱贫攻坚的不断胜利和深入人心,在小说中颇有深意的提到壮族的创世神话,通过祭祀太阳古歌的歌谣讲述开天辟地的壮举,这个神话看似可有可无,实际上却有深刻的寓意,壮族人的祖先最先找回自己的太阳女儿,太阳的转身南去不是真正的离开,而是回归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正在经历和进行的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事业,必将如转身归来的太阳一般带来爱和希望。

《太阳转身》接续《三里湾》《暴风骤雨》《创业史》等开创的文学传统,是对延安文学精神的当代继承,也可以说《太阳转身》是范稳以文学的方式向伟大脱贫攻坚致敬的小说。

这部书我读完之后有一个特别大的感受,《太阳转身》之于范稳的意义,《太阳转身》对于范稳来讲,范稳长篇小说已经是宿将,《水乳大地》这样一些著名的作品出版之后在业界产生巨大影响,但是《太阳转身》对于范稳的意义也是非同寻常的,它也代表范稳作为一个作家的华丽转身。以前的范稳对民族的、人类的或者对历史的沉淀非常感兴趣,他的视野、他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一片水乳大地之上的,现在范稳的目光没有离开这个大地,但是他更加聚焦于现实,聚焦于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聚焦于这个时代人的塑造。我觉得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样,它也代表了范稳的华丽转身。

第二,我想起钱谷融先生说的“文学是人学”,作为理论界多少年都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我们也在创作当中呼唤典型人格的塑造,如何写好这个时代的人,这对作家来说是非常重大的命题。这个命题范稳的完成度非常好,他写了一个老警察,写了卓世民,刚才各位专家也都谈到了,从卓世民的角色当中,等于是凸显或者刻描、雕塑了这样一个人,这个人生活在角色之中,他既是一个丈夫,又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警察,又是一个退休的老警察,作品刚开始介绍这个人得了重病,胰腺癌患者的疑似者,当然在作品进展当中这个虚惊一场,他是一个疲惫的病人,但又是一个英雄,我们如何在众多的角色中凸显他的人格魅力,这对作家来说是一个挑战,读完作品之后,我认为范稳很好的接受这个挑战,而且出色完成这个挑战,卓世民这个人物确实给立起来,他在种种繁复复杂的,无论是痛苦疾病,包括公安里面徒弟对他的暗算,包括他跟林芳的对话,最后他过了边境去营救孩子,在种种的动作感极强当中,他完成了心理的或者人格的雕塑,这点非常好,一个长篇因为有一个人物立起来,我们看这个长篇并不复杂,但是一个不复杂的长篇,用一两个自然段可以把不复杂的事件交代清楚,但是我们对人物的刻描,包括他和他的老搭档,和战场上的一些老战友的对话当中,这个人物是非常有魅力的,跟我们原来看到的很多警察的平面、角色化的或者是模板化的人物不一样。祝贺范稳的华丽转身。

这部作品是当代文学当中的一个重要收获,范稳把他的大部分作品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我认为他的选择是对的。范稳是一个有着广阔社会视野的人,他有着边地生活和考察的经验,他也有一种情结,他决心把自己的作品写在大地上,他愿意在田野的行走中、在人民群众当中去寻找自己的创作素材和主题,《太阳转身》就是非常鲜明的一个表现。这部作品有这么几个气质给我印象非常深:

第一,英雄主义精神,人活着就要有追求,有自己的精神,这个给我印象非常深。

第三,它的人物塑造也是给我们非常深的印象。

第四,它的主题不是简单的传声筒的反映当代生活,它是正能量的、主旋律的,但是它绝不那样简单,这里刻画的人性,人的救赎,人灵魂的挣扎,感情的细微变化,这是文学上的东西,他把握住了。

首先他通过这个老警察一番误诊之后重新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恰好他遇到孩子被拐求救,从而使他踏上一个漫长的赋予英雄主义的道路,跟他的徒弟在自卫反击战当中的战友并肩战斗,走上这样一个旅程。在这个旅程当中他带出来的是现在相当复杂的社会生活,他遇到的不仅有杨翠华夫妇这样的人,同时也有像马红奇(音)、丁三、魏老虎,他们被金钱、被欲望、被不良的社会风气污染扭曲了灵魂,这些人就像暗河一样在平常人不知道的渠道当中去生活,居然有这样的匪夷所思的生活,尤其像魏老虎这样的人,我们都想象不出来,从来被打扮成女的。同时还有朗沙集团董事长林芳这样的人物,她买来一个被拐的孩子,她本身也概括了社会上的一类人,事业看似成功,但是内心非常痛苦,最后走上一条救赎的道路。所以这个作品内容非常丰富。

同时这个作品非常重要的一个画面就是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老村长曹前宽为代表的,范稳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李华明,把他化为曹前宽。曹前宽跟主人公卓世民在反击战中是战友,这种从战场上下来的精气神,在脱贫攻坚事业当中修路、多种经营等等,去开拓新的生活,这是非常重要的社会面。另外,卓婉玉这个形象代表的新一代学者也好,城市人也好,或者是逆城市化的孩子们也好,他们有一种追求,把自己的事业和当代社会文化进程结合起来,走近田野,在壮族的村庄中找到太阳神话这样一个非常大的IP,通过自己的研究、观察,寻找乡村振兴之路,这个形象写得也是非常好的。

多种线索、情节,最后的处理非常好,卓世民去世之后这些人相会了,这时候我们看到有他的儿女,还有杨翠华、林芳,他们通过痛苦的挣扎放弃自己过去的生活,尤其像杨翠华、林芳回到救赎,最后朗沙集团投资500万元,在北回归线上的一个村庄,成立新稻穗旅游文化公司等等。所以这个作品的设计和它的完成非常巧妙,反映这些年以来范稳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他洞察了我们这个社会当中所有光明的那些东西,但是我们社会当中那些不完善的东西,需要被遏制的那些东西,以及人在这个社会当中自己作用的发挥,他们内心初心的回归,以及灵魂的自我救赎,等等,太阳在那个古老村庄北回归线上转身,同样人也需要转身,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事业都需要转身,这个概括通过他所编织的广阔社会生活传达出来了,而且传达得非常成功。

当然也有一些不足,我因为跟范稳是老朋友,有个别地方,比如他女儿引用的那些素材太多,直接把那个东西抄过来显得有点生硬,如果通过讲述或者通过别的途径可能会更好。另外,跟现实过近的题材,对于作家的考验是非常严峻的,怎么把我们在广播和报纸上挺多的那些词化成文学。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有温度、有情怀、有精气神的一部作品,也是范稳的华丽转身,我认为以这部作品为新的起点,我相信范稳就像那个老警察一样,一定在未来也会写出更好的作品。

由于中亚国家重要的战略意义及资源优势,美、俄、伊、土等国都从本国利益出发,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种方式拓展其在中亚的战略空间。“在国际关系中,文化作为一种‘软力量’,它总是同政治与经济等‘硬力量’共同发挥作用的。”[3]正因为如此,美俄等国在彰显其“硬实力”的同时,也积极凭借自身的文化优势,并利用多种文化传播手段向中亚国家传播本国文化,扩大其文化影响。

范稳的《太阳转身》首先作为主题写作进入写作的,他写脱贫扶贫,但大家都看到,他不是直接写扶贫和脱贫,而是放在一个破案小说的框架里来写,我也很欣赏这个写法。的确,直接写扶贫脱贫可能只会写出扶贫脱贫的表面化的东西,而且也很容易与大量的扶贫脱贫的小说撞车,但是我相信范稳绝不是简单地为了避免撞车而采取这种写法,从这里可以看出范稳对社会现实是有着更深入的思考。虽然看上去不是直接写扶贫脱贫,但是你读下去会发现他所认真思考的还是扶贫脱贫。

所以我想就这一点来谈,因为他对扶贫脱贫有深入的思考,这也是范稳的一个特点,他的小说总是具有思想的深度和厚度,即使面对扶贫脱贫这样一个主题性写作,他同样也不会放弃自己的思考,因此他不会满足于直接将扶贫脱贫的现实情景记录下来,这才是他要通过一个破案故事来反映扶贫脱贫的主要原因。这一点更突出体现在,他写扶贫脱贫的同时还加入另一条线索,就是拐卖人口的线索。要知道拐卖人口也是很严峻的社会问题,经常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有时候它在多媒体上被关注的热度都要胜过扶贫脱贫。当然拐卖人口是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非常敏感的话题,范稳敢于在主题性写作的正面应对这个话题,这既体现出一位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勇气,同时我们也看到他对这个问题处理的非常好,充分证实了他的思想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的基础之上。我看他的初稿的时候还有些担心,因为把扶贫脱贫故事和拐卖人口故事放在一起写,也就揭示出乡村的贫穷与拐卖人口之间的关系,这很容易给读者一种错觉,以为作者是在为拐卖人口寻找解脱的理由,后来范稳对作品进行修改,使作品更加得完美,我的担心也就完全是多余的。

故事从一次孩子的被拐卖开始,侬建光和韦小香夫妇的女儿侬阳阳遭到绑架,从而才引出卓世民与兰高荣千里迢迢来到南方边境破案的故事,在南山村不仅贫穷是人们的日常,而且拐卖人口也几乎成为人们的日常,很多人都曾参加过拐卖人口的活动,这次绑架侬阳阳的曹前贵就曾经因为拐卖人口被惩罚过。在这片地方拐卖人口形成了产业链,铺开一张联络网,甚至扩展到境外。令人震惊的是,拐卖人口的总头头五孃就是拐卖人口的受害者,他小时候漂泊途中被人拐卖,长大后他又成为拐卖人口的头头。所以在范稳的笔下,无论是曹前贵,还是杨翠华夫妇,他们并非从本性上说就是恶的,他们因为在贫穷的煎熬中守不住良好的底线而走上拐卖人口的邪路上,他们知道这是一种犯罪,甚至像杨翠华想通过交出侬阳阳以赎回自己在拐卖人口上的罪行,但他们宁可去犯罪,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能摆脱贫穷的唯一方式,贫穷与拐卖人口相伴相生,这绝不仅仅是南山村的个别现象,应该是贫困人口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范稳勇敢地将这一现象揭示出来,同时这也传递出范稳对扶贫脱贫更深刻的思考,做好扶贫脱贫工作也就是做彻底阻止拐卖人口的工作,拐卖人口是社会的毒瘤,贫穷则是让这个毒瘤存活下来的温床,扶贫脱贫最直接的目的是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但扶贫脱贫也是在彻底拆解掉让拐卖人口泛滥的温床。

在多媒体上曾经对拐卖人口问题讨论非常热烈,有人说是经济时代导致社会伦理道德的底线崩溃了,但我以为还是范稳在这部小说中抓住问题的核心,不把农村贫困的这一温床彻底拆解掉,拐卖人口的这一社会毒瘤总会在贫困的温床上滋生出来。不要以为扶贫脱贫只是为贫穷的农民做善事,其实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这也是范稳的《太阳转身》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表面看上去是在写一部破案小说,没有直接写扶贫脱贫,但直到最后我们才读懂范稳的用意,他这次最彻底的、最直接的在写扶贫脱贫,他把扶贫脱贫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揭示得更加深刻。

范稳这个小说,我先说一点我的直观感受,这几年我读虚构文学作品,特别是长篇虚构文学作品,虽然读的不多,但是感动的相对来说不少。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感觉,我并不是批评当下的长篇小说创作缺乏令人感动的因素。范稳的这个《太阳转身》让我有了久违的感动,非常直观的,其中有一些段落或者有一些情节我有要流泪的感觉,这是这些年少见的,我在想为什么会这样?是哪些东西打动了我?前面大家谈了很多精彩的意见,我说一下粗浅的感受。

范稳这个小说我认为是复活之作,是一个王者归来之作。他复活了哪些东西,这里的含义非常丰富。对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这三四十年的走向而言以及对于范稳作为了不起的长篇小说作者他个人的创作风格来说都有特殊意味。首先范稳在这个长篇小说里复活了特别经典的现实主义精神,比如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塑造非常生动,都是立得住的,而人物形象本身有血有肉,有尖锐的性格,通过各种细节、各种情节确立起来,这样的写作方式深植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当中。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考虑到范稳在此前的“大地三部曲”留给人的印象,包括后来处理的历史出彩,他给大家一个强烈的印象,范稳特别善于处理历史题材、民族学或者人类学色彩的泛题材,大家会把他往这个方向去想。但我们在《太阳转身》里看到范稳深厚的处理现实问题的作为一个优秀小说家的功力。对他个人来说,他认为是一种转身,是一种转型,但实际上这个转型本身也包含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的传统,这个传统就是现实主义,这种非常深刻的反映尖锐的社会生活、尖锐的社会冲突的传统,在《太阳转身》里体显得非常鲜明。

跟现实主义传统相关的第二个鲜明特点,他复活了一种田野调查式的写作精神。田野调查在小说当中,就范稳而言,他可能想通过卓婉玉的人类学博士的调研笔记去呈现出来,但我觉得这个相对来说比较表面,这部小说体现的那种尖锐的、扎实的、脚踏实地的田野调查精神,通过对青山州,对这些很细致的边境的、民族的、贫困乡村的生动现实主义描写,你能够看到范稳本人,他在后记里也说了,即使他不交代,我们在小说当中也能看到,范稳不是坐在书斋里写作的人,他是脚踏青山、脚踏大地、深入基层,所谓深入基层是把根须、把触手牢牢扎进生活深耕的人。他写警察生活,他对公安、武警、秘密刑侦这种特殊生活有特别深刻的了解和把握。比如里面说到一个警察在尖锐的冲突当中如果牺牲了是一种正面的证据,但如果被扣上什么东西搞到监狱里才是悲惨,实际上对于警察这个特殊工种,他们在生活中遭遇的那些危险的关系,范稳体会得特别深刻,无论对警察行业的了解,还是对现实冲突的了解,那种深刻他是把握不到的,但是小说中都给我们提示出来了。

所以范稳本人无论对于边地的生活,对于公安领域的生活,对于脱贫攻坚艰巨性的了解,对于壮族也好,彝族也好,以及云南边地各个少数民族生活的了解,都不是停留在书斋和书本上,就像他在后记中《种一块田》里讲的,他是脚踏进田里,虽然他自己讲走得有点歪歪扭扭,但他体验的田野的科学精神是这部小说现实主义精神得以完美发挥的重要前提。而这样一种精神曾经被当作写真实,或者叫掌握生活细节,过去是这么来表述的,但这不是一个写作技巧的问题,这是一种写作哲学,是一种写作态度的问题,在《太阳转身》当中能够体现到范稳对于田野精神的把握和实践,都是达到很深的程度。

《太阳转身》里面复活的第三个精神是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当然是通过卓世民这个退休的老警察,在误诊的情况下他毅然卷入破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卓世民对于警察这个工作的天职,当然这时候他作为一个人的英雄气质被范稳写得酣畅淋漓。之所以说他复活这样一种英雄主义传统,在我看来之所以是非常可贵的,因为中国当代文学在这四十年当中,中国新时期文学起步于一句诗“在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我只想做一个人”,在这种口号的感召下我们会看到中国当代文学写作的倾向,对于英雄主义,虽然不能说鄙薄,但是有点避之唯恐不及,很多写作者觉得写英雄不真实或者虚假,但范稳通过对卓世民这个人物的塑造,成功的令人信服地看到英雄主义精神无论在中国人民警察身上,还是在那位南山村的老支书老村长曹前宽身上,这样一种一脉相承的英雄主义精神从来没有断绝过。所以对于范稳来说,晓明老师在推荐当中说范稳是一个文学硬汉,我觉得把握得非常准,这样一种英雄主义精神其实是当代文学这几十年当中比较稀缺的品质,范稳在这里大胆的、勇敢的,而且是令人信服的成功通过卓世民这个人物的塑造,把这种英雄主义精神传达出来,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特殊贡献。

至于说浪漫主义精神,它的表征很多,就我个人看来,范稳本质上是一个诗人,这个小说显性的标志,比如他通过一些诗一样的语言来处理,像小说43页最后一个自然段“他的嗓音被山风吹散,被云雀带走,唯独不被人听见。”这就是诗。在一个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小说当中,范稳对于诗学的精神从来不吝啬,脱口就出。当然这种英雄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也是范稳本人作为写作者,他的个人气质所决定的。

除了复活这三个传统之外,脱贫攻坚作为主题的书写在小说中有非常鲜明地呈现,但范稳对这个主题的处理极其艺术化和真实。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像拐卖妇女儿童这样的事情出现在他的笔下,他没有把它简简单单当成道德罪恶或者刑法学上的犯罪事实去处理,我们看到小说当中范稳以他深刻细腻的笔触和丰满的灵魂,对那些犯罪的人有隐秘的、深厚的人道主义关爱。拐卖妇女儿童在法律上是不需要讨论的,它是罪大恶极的行为,但是范稳通过描写,通过人物关系,通过他把握住的社会现实,令人信服地让我们看到更为触目惊心的事实,这些犯罪本身是社会贫困滋生出来的,它深刻表征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孔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当然是非常理想化的道德设定,只要大家都安居乐业吃饱喝足,犯罪就会消失。当然不会,在犯罪学上,富人也是完全可能犯罪的。但是从社会学层面而言,贫困本身是罪恶滋生的社会基础,在云南拐卖妇女儿童成为风气的时候,我们在背后照见绝不仅仅是人性的堕落,更多的是社会贫困的写照。比拐卖妇女儿童更严重的,云南还有什么样的例子?比如一个村里几十个人卷进去,在一个煤矿当中,通过打死人勒死矿主这样罪大恶极的事情,比拐卖还要残忍,它能够在那个地方泛滥出来。

除了人性恶之外,范稳还写到一个特别重要的点,我也想提醒大家注意。这种社会贫困不是静态的,比如五六十年代,那时候云南边地的贫困程度一定比现在更严重,但为什么没有出现拐卖妇女儿童,至少很少出现,为什么没有出现过?所以范稳令人信服地写到,它是被今天改革开放条件下商业社会所放大激发的。这不是我随机想到的,范稳在小说里有几次强调这一点,比如曹前宽或者其他人物吃苦,原来我们吃苦也是不怕的,上前线打仗也不怕,但是去做生意害怕,不会讲话,不会跟人打交道,范稳在《太阳转身》当中非常尖锐的提示到过去那种静态的贫困被置入到动态的社会结构里,这个动态的社会结构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大家都在争先恐后的致富,不管通过什么方式。这样一个社会环境,极端尖锐的放大少数边地村民对于现代社会的不适感,以及他们对财富的更迫切的贪婪,是在这个社会环境中被凸显出来的,这是范稳提示我们特别注意的地方,这种道德罪恶、这种社会贫困不仅仅是静态的,也不仅仅是人性,首先它是社会性的,其次它在当下的社会环境里,通过遭遇到的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这种贫困被极端放大,人性被极端挑逗起来,范稳处理了这样的问题,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贡献。

当然作为老朋友,我对这个小说也有一点点不满意,这是我个人的想法,也提出来供范稳参考。我的不满意主要体现在卓婉玉和杨先书这两个人物身上,这两个人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者或者博士生,他们代表一种先进文化,小说为了突出卓世民在病重当中毅然决然投入到破案中,为了突出这种矛盾,在人物关系上,他们一开始跟卓世民对立。作为人物性格冲突的设定当然没有问题,小说要通过冲突往前走,但是这两个人物给我的感觉,设置和处理上相对比较简单,有一点平面化。比如杨先书这个诗人,他没来由地对自己的老丈人恶语相向,甚至被自己的儿子还打了一巴掌。觉得打死他也不多,因为按照小说的描写,他的那种不近人情,以无知冒充深刻的那种状况打死都不多,但小说在人物关系的设定上让人感觉不是很满意。而卓婉玉作为人类学博士,又显得略幼稚,有点像重病小女孩抱着父亲的胳膊,给一个60多岁深谙人性黑暗和复杂的父亲去讲救人的重要性。我觉得这两个人物的处理都有伤人物性格的深度,由于这两个人物的塑造在我个人看来比较弱,卓世民的性格更丰富的层面没有被有效地激发出来,这当然是我个人的看法,供范稳参考。

我觉得范稳的确是文学上的硬汉,陈晓明老师在这本书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我非常认同,他是一个文学的勇士,他只啃硬骨头,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在《太阳转身》的封底有这样一段话,是他自己写的,他说“我相信有的人就是为了演绎传奇而活着”,这句话与其说是描述范稳笔下的人物,实际上也是对范稳创作的某种真实的写照。

为了参加今天这次研讨会,我这几天又回顾了《太阳转身》从最初开始,一直到最后作品出版的艰辛过程,记得是2020年初春,那时候正是新冠疫情肆虐的时候,范稳有一天突然来到北京,那时候封控非常严,我那天在社里值班,《当代》编辑室的赵萍主任打电话给我说范稳到北京来了,他马上要到社里来。我说怎么回事?她说他要来签合同。我当时听了之后一个是觉得很吃惊,因为我们那时候进社里是严控的,如果不是社内员工不允许到社里来,那时候北京的防疫政策,从外地到北京来要自己到隔离酒店隔离,我说他有没有隔离?赵萍也不知道,我当时和臧社长商量了一下,既然来了,就这样进社里肯定是不行的,让赵萍跟范稳在另外一个地方见面。后来据赵萍说是在周边一个小茶馆把合同签下来了。

其实人文社对范稳非常看重,因为他之前“藏地三部曲”在业界也好,在社会上也好,反响非常巨大,前两部都是人文社出的。另外他一直致力于长篇小说的创作,这之前他有一本写抗战的《重庆之眼》得了年度中国好书,在《重庆之眼》之前我们一直跟他约稿,他说再写一个好的作品一定给人文社,我记得2018年左右,他跟我讲,我给人文社一个历史题材的长篇吧。其实也是写云南的一段历史,西南联大历史的,他说我想采访谁谁谁,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我当时跟他讲,我们社希望你能先给我们一个现实题材的长篇,最好跟脱贫攻坚相关的。他听了之后居然答应了。在2019年年底的时候,当代文学室报的年度选题就把范稳的《太阳转身》报上来,当时的书名好像斟酌了几次,最后定的“太阳转身”。

所以这个选题一直受到非常多的关注和重视,说实话,我当时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它的完成度,基于两个原因,一是范稳以写历史题材长篇见长,过去没有写过现实题材而且是这么当下题材的长篇小说,二是因为新冠疫情在他决定写这个长篇的时候开始了,一直起起落落,在选题定下来的过程里疫情突然变得严峻,某些地方,包括云南、北京都在严控,范稳的写作要进行大量的实地田野考察,要深入生活,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怎么完成采访,怎么深入生活?真的非常有难度。合同签了,这时候他已经去过一趟文山深入生活做田野调查,他说等疫情平稳一些再去第二次,结果因为疫情,一等就等到2020年的夏天,他才又去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采风。但这期间我们一直保持密切联系,尤其是责编,我们当然希望他能尽快地完成这次写作,但这期间确实波折不断,我在这不一一细说,经历过很多周折和困难,对范稳来说真是不容易,终于到了2021年春节之后,他完成初稿,我和责编之一赵萍连夜把他的初稿看完了,如果按照以往的出版流程,责编、二审、终审看完初稿之后可以直接跟他沟通一些修改意见让作者修改,但我发现这次情况确实有些特殊,因为他的这次写作不仅仅涉及很多现实热点问题,而且涉及到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兄弟民族的民间习俗,还有历史、战争等等,牵扯这么多的领域,由此可见范稳真的是一个有创作史诗作品情怀的作家,也可以说他一直有创作史诗式作品的野心,所以他把一个扶贫攻坚题材作品的容量拓展得非常宽,也非常大,时间的跨度也非常长,这些问题在一个不到30万字的长篇里怎么处理好?怎么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突出扶贫攻坚的主题,更何况刚才讲的这些问题有些还是有敏感度的。

所以这真的是一块不好啃的硬骨头,范稳给自己出了一个很难的考试题。我们后来斟酌了几次,社里决定还是要请一些专家们先看看这个初稿,所以我们做了试读本,专家们看完之后有人马上写了书面意见,有些口头转达了意见,我们说还是要开一个小型的改稿会,所以我们请了不多的几位,我记得当时有潘总,有老贺,还有施战军,我们只讲这部作品里的问题,老贺好像那次有事,但是他提供了一个非常详尽的稿子,里面谈的全是问题。记得那次开会,范稳一直闷头在记,从头到尾,其实很多意见提的都是蛮尖锐的,范稳当时一直在微笑,一直在闷头记,我觉得对范稳还是有些刺激的,我下来跟他说你回去好好想一想,这些专家都是为你好,这个作品好的地方都不说了,提问题主要是为了把作品打磨得更好。范稳说我知道、我知道,我回去好好想想。结果这之后他又做了非常大的修改,最后大家看到的是这样一个文本。

实际上这里还是有一些小问题,值得再进一步打磨,刚才说范稳又改了一遍,有些专家提的问题还是应该做修订的,因为我已经退休了,在岗的社里的同事们,还是要把这个作品继续修改好、打磨好,进一步把它做好。这确实是一部近年来少有的,写我们国家西南大门脱贫攻坚的长篇小说的力作,其实在非虚构的纪实类的脱贫攻坚作品这几年出来的不少,而且有些写的相当好,但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真是不多见,写得好的更少。范稳通过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再次重新确认了他和云南这块土地的密切关系,范稳在后记有这样一段话,范稳说“我预感到这里有我愿意去耕作的一块田,我需要去选种育苗,精耕细作,接上地气,吸取养分,在这天夜里走一走,在大地上去发现,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南国边陲,守卫着国家的西南大门,四十多年前这里还战火纷飞,英雄辈出,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完全对外开放,因此它是云南贫困面积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边陲之地的人们义无反顾地向贫困宣战,这是一场丝毫也不逊于当年保卫边疆的战争,世代戍边的人们从来不缺乏爱国热情,他们是家国情怀最浓郁的一群人,他们不应该贫穷,不应该永远落后于时代,边疆富裕了,边防才会安稳,能够立身于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是一种荣幸,我们是见证者,也是记录者,对于作家来说如何呈现显得尤为重要。”

确实是这样,范稳这部作品融历史学、人类学、少数民族文化学和当下纷繁复杂的现实于一炉,他有多条的人物线索,有卓世民,还有跟他一起的兰高荣追踪破案的线索,有曹前宽为村里修路的线索,有侬建光韦小香因为贫穷,他们从山寨到城市打工,又回到山寨的线索,另外还有像林芳等等一系列人物,都构成了一条人物故事线,所以范稳在这么多条人物线索里,巧妙的结构,让读者看到云南这片边陲之地脱贫攻坚战役的必要、艰难和伟大。追踪破案的老警察卓世民为村里脱贫致富,像愚公一样修路的村长曹前宽等等,这样一些有传奇性、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的人物命运,让这部小说的人物血脉非常丰盈,这样一些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主人公和其他许许多多范稳笔下写出来的这些人物命运的众生相,让这部作品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学品质,同时作者试图把历史、边地的民族文化和当下的现实生活打通融于一炉,他的匠心结构让作品既有历史的厚重,还有独特的边地民族风貌,又凸显出现实的沧海桑田巨变,这些都让这部现实题材的作品显现出史诗般的气质。在长篇创作当中追求这种史诗气韵也是范稳长篇小说创作的特点,在这部现实题材的作品里他同样有想写出史诗的壮心,所以这部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不是很单薄的作品,它确实很厚重。

所以这部长篇小说刚刚得到2021年度中国好书当之无愧,再次对范稳表示祝贺。这部作品的书名“太阳转身”,“太阳”和“转身”都有其特定的意象和寓意在里面,对这两个词的解读,作者在文本里反复呈现,因为时间关系我不在这里多说。我要说的是,我们在说“太阳转身”这个“转身”,也说范稳的长篇创作由历史到现实进行一次成功的转身,也有人说是华丽转身,我认为这个“转身”的意思不仅仅是回归,更是他的文学写作经过这次翻山越岭的艰辛之后,超越了故我极限的一次成功挑战,在这个意义上,范稳真的是一个文学硬汉,是一个文学的勇士。

范稳给人感觉是一个稳扎稳打、稳中求进的作家,他的风格就是雅正的风格,但是这次他用《太阳转身》这样一部现实题材的作品实现一次华丽转身,也是在他59岁的时候,在个人的文学创作中实现一次中年变法,这对他个人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一次变法。

这本书我有几点感受:

第一,这本书富于哲理性,就像它的书名有寓意一样,这本书对“转身”这个词进行哲理性的思考。对于个人而言,转身意味着人生和命运的一个结点、命运的一个转折,老刑警卓世民退休之后复出,老兵重返战场,这是一次转身。对于林芳而言,通过忏悔、赎罪也实现自己人生的转身。包括村长曹前宽通过改命的举措,带领村民修通从村里到大公路的这条路,也实现命运的转折。这个转身对于村落而言,对于南山村而言,脱贫攻坚也是一种转身。同样的,对于一个民族,一个边远地区的壮族,像文山州这样的,对于国家而言,转身也是一种变法,也是一种变法图强、改革求进,因此这本书给人感觉是富于哲理性、思辨性的,思辨性也体现在书里有很多的格言警句式的作者独到的思索和发现,比如“世上的三灾两病都是天上的一场雨,落到常人头上就是雨滴,而落到他的头上则是洪水滔天。包括找瞎子算命,最让人放心的他即便看见你灵魂里的肮脏,但他不知道你是谁。”再比如“对于农民而言,城市不是一头容易驾驭的忠厚的老牛,而像是别人家的一条狗,虽然它朝你吠叫,但你没法讨厌它,即便它咬了你,你也恨不起它来。”好多这种格言警句也为这本书增添了哲理性的色彩。

第二,这本书最重要的主题是一种英雄主义的主题,它的主要人物是卓世民和曹前宽,主要的故事是英雄归来的故事,卓世民在自卫反击战中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在复员回到地方以后是刑侦局长,退休之后在大义面前,一个小孩被绑架的时候,他作为老兵重返战场,全力以赴历尽艰辛把这个小孩解救回来,从作品开篇谈到他面临死刑判决,医生怀疑他患上绝症,最后被证明是虚假情报,在开篇就说这种死法是他最不想看到的,而最终他用一种光荣的死法,就是他向往的理想的死法,倒在自己的征战路上,也就是解决儿童的路上,因此在凯旋路上他倒下的时候成就他作为悲情的英雄。因此小说从开篇到结尾都有结构上的精妙构思,前后很好的进行了呼应。

包括曹前宽在战时是支前的曹连长,复员回到村里以后他同样也是一个战士,他战斗的对象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是生态的癌症,是战自然、战天斗地的战争,他开展的是一场挖路的战争,因此这本书最主要的主题是英雄主义的主题。

第三,这本书还有很多的,比如像和解的主题,这里涉及到人性伦理,也涉及到家庭伦理,这条小说有多条线索,一个是卓世民的破案,一个是林芳和她的丈夫褚志为了给儿子治病,救子心切去绑架人家的女儿。再一个是曹前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线索。这些线索交织在一起,最后归结到林芳和褚志本心发现,开始向韦小香侬建光坦诚自己的罪恶,认罪忏悔,最终实现两家人之间的和解和彼此的接纳,最后是一个美好的结局,韦小香也叫林芳姐,他们已经像一家人似的。第二个和解是温煦和解,卓世民的女婿杨先书,开篇的时候和卓世民死对头似的,两个人经常斗嘴斗气互相看不顺眼,但是在卓世民去世以后,杨先书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主动到老丈人墓前下跪,也有忏悔的意思,这也是实现两个人之间的和解。因此这也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当然这部小说还有很多主题,包括脱贫攻坚的主题,在我看来是一条暗线或者副主题,所有的罪恶都是源自于贫穷、贫困、落后,包括拐卖人口的主题,包括侦探的主题,包括企业和农业合作的主题,我认为主题是非常丰富的,是多元性、复杂性的,这些构成这部作品意蕴的丰富性。当然这部小说的人物相当鲜活,尤其塑造了习惯于做贼的贼性不改的曹前贵这样的人物,包括对少数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美好爱情的描写,他们那些本色的、纯朴习俗的描写,侬建光和韦小香之间爱恋的过程也都是非常打动人的。

从整体上看,《太阳转身》毫无疑问是一部感动人也能带给人很多思考的现实题材的优秀作品,当选中国好书当之无愧。

第一,这本小说其实是范稳作为一个作家的文学转身,从“藏地三部曲”,包括《水乳大地》这些名篇,到《太阳转身》,从历史文化素材,从他过去长期比较耕耘的题材到社会现实题材,从他的自由选择写作到主题创作,他在《太阳转身》里面充分发挥作为作家的创造力,包括他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能力、艺术想象能力和他的书写能力,晓明老师在推荐语说范稳是一个硬汉型的作家,可以接重活,可以写大活。这是作家范稳的文学转身。

第二,从《太阳转身》出版以来到今天我们看到很多评论文章,今天在现场又聆听到专家老师的评论,包括他获得的各种各样的荣誉和认可,各种社会反响,已经对这部作品给予很充分的研究、阐释和判断,从人文社到中国出版集团的年度推荐,到最近刚刚公布的中国好书,这都是比较充分的论证。

第三,就《太阳转身》这部小说的文本来说,我个人认为它是新时代文学创作当中的一个成果。一是它的内容写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时代涌现出的社会风貌、典型生活和典型人物形象,他用的写法当然是现实主义的风格,题材也是现实题材,这个现实题材含括大家特别关注的打怪题材(今年“两会”期间还出台了一个关于打拐的文件),扫黑题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这些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生活里的重要题材,这些内容都与老百姓信奉美好生活休戚相关,怎么写?这是特别值得研究的。这是具有范稳气质的主题性写作,范稳基本是一个城市作家,虽然他长期做田野调查进入到乡村,我也一直看到他对乡村的关注,但是他的城市气息还是很浓,这本小说也是这样,从城市写到乡村,他怎么写?这是他的一个构造,他以一个过去的战斗英雄,老公安刑侦战士退休以后怎样接受这样一种委托,自己逐渐具有了这样一个责任,深入到山乡,通过追踪破案,最后献身在山乡之中,他既写出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生活的真实质感,又有作家对真实生活的艺术提炼和充分的想象。他既直面社会的热点和民生痛点,在书写中回应现实关切,不回避矛盾和困境,同时更加积极的写出我们的国家治理行动,写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特别提倡的,乡村文化也好,城市文化也好,有一种向善向上的积极力量,他用文学和艺术的形式表达对现实生活中这样一种力量的认知,他不是一种理念化的写作,而是一种文学化的写作,才会有卓世民这个人物非常丰富和细致的过程,也写到他跟他的家庭关系、跟他的战友关系,他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从心理到行动的逻辑。在命题作文下面这么完成,确实是富有经验的作家创造性的转身。特别祝贺,也希望这本书受到更多的关注。

各位老师好,刚才听了各位老师的发言很受启发,我因为跟范稳老师做过一个长篇访谈发在《文艺报》上,也谈到这个小说的各个方面,我今天主要谈三点。

第一,范稳老师这部小说确实是他个人的华丽转身,他以前写历史题材作品我们都熟悉,但他第一次写现实题材作品,确实给我们带来新的不一样的视角和观点。他写现实题材也带有写历史题材的特点,比如整体性把握世界的方式,比如他涉及到少数民族题材的一些独特性等等,通过丰富的几条线索编织到小说里,形成特别特别丰富的题材。

第二,从扶贫攻坚题材的角度来说,这个小说确实涉及到扶贫攻坚题材,但是又超越扶贫攻坚题材,是扶贫攻坚题材的艺术化突破。他没有简单的直接写扶贫攻坚,但是通过对曹前宽包括对南山村的梳理也涉及到扶贫攻坚,并且把这个题材进行艺术化处理,所以它呈现在我们面前,对这种题材本身……(网络信号断)。

第三,因为是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所以我们读这部作品总会不断有新的发现。比如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的问题,去年这部书出版发表的时候还没有发生今年年初江苏徐州丰县的事件,但在这本书里已经涉及到对拐卖妇女儿童问题比较深入的思考,对贫穷滋生的罪恶,以及扶贫攻坚的必要性,在小说里也都有很好的体现。我跟范稳老师访谈的时候也谈到这个问题,涉及到社会的阴暗面或者黑暗面的时候是怎么处理的,范稳老师当时大体的意思,一个是实事求是的面对这些问题,也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而扶贫攻坚这个大的事业为彻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首先祝贺范稳,真的是一次沉重的转身。我不说华丽的转身,这个转身是很沉重的,他带着他的社会责任感,带着他的大的关怀,背着非常沉重的责任和义务来转身,所以对他个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转身。当然他写《太阳转身》这本书,我写这个推荐语就是几分钟突然冒出来的,觉得范稳就是这样的,范稳的每部作品都是有难度的,每次都要来一个攻坚战,他不肯轻易地宽恕自己,每次写作对他来说都是一次负重,越过高山,他是这样一位作家。他的作品中有一种英雄情怀,这个英雄情怀贯穿在作品始终,这种英雄情怀也是他自己写作的时候,他有一种写作的英雄态度。贾平凹曾经说我写作时就变成一头黄牛,身上披了一件牛皮,我后来据此写了《披着狼皮的写作》,范稳在写作的时候就是一位英雄。所以他的作品中总是有英雄人物和英雄色彩,但是把英雄在这个时代写的可亲、可敬、可信不容易,难度很大,他过去借助一种历史,借助神话,《水乳大地》是他的成名之作,借助英雄史诗来写。他后来写一些被历史淹没的小人物,借用历史的格局、历史大的事件作为背景来写作那样一种英雄情怀。但这个作品现实的题材,这个难度更大,虽然在理论上、文学批评上,我们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我们称之为现实主义的文学,要写出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而这个难度从梁生宝(音)到肖上春(音),到《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整个脉络,他们当时依靠的是意识形态的背景,在八十年代以后文学作品已经很难写出正面的英雄人物,有,但是不是成功值得去讨论。所以范稳在这点上依然要写出我们这个时代英雄,这个难度很大。虽然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作品,写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成功与否大家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太阳转身》是一次成功的写作,卓世民这个人物很饱满,很令人信服,小说开篇就写他等待死刑判决,因为他是干刑警的,我吓了一跳,这跟白嘉轩一生引以为豪的是娶了七个女人,我读到这样一句也吓了一跳,因为他是干公安的,怎么等待刑事判决?后来发现他是胰腺癌,后来证明是误诊,他最后死于心脏病。

“太阳转身”有好多种语意在里面,他对“太阳转身”的解释是在小说中很后面的地方,小说第242页,已经过去四分之三了,他才解释说太阳在壮族人的传说中是被母亲寻找回来的女儿,只能由女人来祭祀。卓婉玉补充道,汤谷寨恰巧在北回归线上,太阳在这里转身南去,它在夏天慢慢离去,经过漫长的秋天和冬天,在春天里终于被找回来的女儿,一个女儿身的太阳,这在世界上各民族的宗教传说中绝无仅有,因为太阳是阳性的,是雄性的,是男性的。这里还进一步解释“我们虽然没有太阳神殿,但它是建立在一个民族的血脉里,在他们的传说中、服饰上、头骨上,在北回归线上,在太阳转身的地方,让贫穷的村庄也华丽转身,脱贫致富大有文章可做。”这是他对“太阳转身”的点题,《太阳转身》来自于一个壮族的神话传说,是一个女性的太阳,太阳是女儿身。脱贫致富也赋予太阳转身的含义,从贫穷转为富裕,脱贫致富,对于中国当代史来说这是一个大的历史事件,中国说是几千万,实际上是上亿人的脱贫致富,这部小说是一个人物的转身,卓世民作为转业军人到地方干警察,他的转身。包括犯罪嫌疑人林芳也是一个转身,她曾经是上过前线的义务兵,她到地方经商成为富人,又转身作为犯罪嫌疑人。所以都是在转身,这个小说在“转身”上做文章,而这个“转身”也是对每个人物的把握,对小说整体结构的把握,这是很巧妙的,他把艺术上构思的转身和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的叙述结合在一起,从这点可以看到范稳的小说绝不是轻易地对付脱贫致富的题材,其实他平铺直叙写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很容易做到,因为范稳是一个习惯于做田野调查的作家,他在这方面也特别擅长,是他写作的必然手段,他经常要到县、乡里面去转,他觉得在那些地方才能找到写作的依据、写作的灵感,或者说写作安身立命的那块土地。

所以这部作品确实有举重若轻的感觉,他把脱贫致富跟犯罪破案的案件结合起来,拐卖妇女儿童又是一个事件,其实这是中国的两大事件,所以事件性写作是不容易的,容易写成报告文学,容易纪实性太强,而虚构文学虚构性的难题在于写正面人物。现实主义的小说成功的哪有正面人物?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现实主义不可能去写正面人物,他要写的是受损害和受奴隶的。菲茨杰拉德说如果不是让你撕心裂肺的东西,你写它干什么?这是现实主义写作的金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就想破这个铁律,所以要写正面人物,这是不同的地方。但是在某种意义来说,有非常大的难度,因为文学最重要的是引起人的同情和悲悯的情怀,而英雄、正面人物属于史诗的时代,按卢卡奇的说法,史诗的时代已经终结了,小说的时代就是成熟的男人面对不完整的生活、面对不完整的世界去书写,肯定写出我们生活的悲痛和绝望,而现代主义更退一步,它甚至写出荒诞、无法言语的生活存在。但是范稳,一个是正面的英雄人物,第二是事件性的写作,这都是经典现实主义不敢面对的东西,特别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的作品像麦克尤恩的小说,他们都是在刀锋上写作,他们都写得非常简略,只写生活绝境的那些时刻、那些碎片,这些写作我们都可以看到范稳在做正面强攻,他写作的事件是中国在二十世纪依然要面对的生存困境,竟然还有拐卖人口,还有极端的贫穷,还有因为极端的贫穷去拐卖人口。

但是范稳对这两点还是做切割,贫穷不是拐卖人口的理由,我们把这样一个贫穷作为拐卖人口的理由,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是我们的一个误解。传统中国社会在任何时候都有贫穷的时候,也有落难的时候,过去逃荒把自己的孩子卖出去,让孩子有一个活路,买下人等于是行善,做一件善事,有钱人才能买得起人口,穷人哪里买得起人口?传统中国社会是那样一种方式,等于是行一个善事。在困难时期多添一张嘴,所有的大户人家都富裕不到哪去,那就是要行善,要做一件好事。中国很多地方也很贫穷,但是很多处于贫困中的人也没有犯罪,也没有去拐卖人口,也没有在矿上杀人去讹诈,所以人性的丑恶,人性之恶,范稳在这部作品中尽量在这方面下功夫去揭示,那就是一群犯罪分子,就是一群坏人。当然我们不能,这可能有一点政治不正确,有一些人天生就是坏人,有犯罪的基因,在人类学上、病理学上,虽然有一定的依据,但我们都从社会上找原因。但是人性之恶,范稳还是把那些犯罪分子的丑恶揭示非常深刻,并不是在贫穷和拐卖人口这两点上建立逻辑关系,范稳没有这样做。

这部作品值得解读的地方太多了,而且每个人物都很饱满,刚才福民兄提的两点问题我也同意,卓婉玉写得太完美了,小说写正面的人很难写,你要写这么多正面的人更难写,但是又想写出年轻一代正面的形象,怎么去写?这个很值得考究,因为范稳毕竟是60后,怎么正面写80后,看来范稳交的女朋友缺乏80后,作为一个作家没有生活体验(笑),这个可能有所隔阂,他靠想象,把她想的无限美好。当然鲁迅先生也说过,不一定非得亲身经历才能写出,卓婉玉写得很可爱、很可敬,但是卓婉玉不一定很可信,我觉得她太完美了,其实80后女孩事事很完美、很美好的我们身边也很多,但在文学作品中怎么去写她,在人物的搭配上怎么去处理,这还真是一个难题。这个作品可分析的地方很多,还有少数民族的生活、传统民俗,范稳都写得非常生动,这部作品的可读性也非常强,一点点读进去很吸引人,它是破案小说的结构,是一个悬念结构,同时还有黑社会的打斗、暴力、公安周旋等等又很好看,他把几个不同的结构结合在一起,所以在艺术上这个作品也是做很大胆的尝试。所以《太阳转身》对于范稳来说是一次沉重的背负着责任和义务的翻山越岭的一次转身,他迎来了一种太阳,迎来了他小说写作的太阳。再次祝贺范稳。也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向社会奉献一部杰出的作品。

这部小说很有趣,只有300页出头,但却非常复杂,复杂到什么程度我们很难给它归类。我最初听说它是脱贫攻坚小说的时候,读完之后非常奇怪这为什么是脱贫攻坚小说。当然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从根本上谈脱贫攻坚的小说,因为它可能谈的并没有那么多的笔墨在谈脱贫攻坚怎么做,里面当然也轻巧的有效的写了几笔,但是从根本上、从历史上寻找追问脱贫攻坚的原因,有时候可能正本溯源更有利于今天的工作,从这个角度来讲它当然可以算脱贫攻坚的小说。但它又可以不是脱贫攻坚的小说,它可以是侦探小说、推理小说,甚至是间谍小说,他在这个小说当中写到的推理探案的过程,寻找真相的过程,包括卓世民化妆改扮进入敌营的过程,那种阅读快感不能不让我们想起今天很多通俗小说,当然也可以想起像《智取威虎山》这样的作品。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关于拐卖儿童的问题小说,因为小说是现实主义笔法,现实主义对现实的关切、对现实的反思,使得它可能超越一个具体的问题,超越时代,使得它超越推理小说、间谍小说,甚至超越脱贫攻坚为题材的小说、拐卖儿童为题材的小说,这种复杂性也提醒今天主旋律作品怎么写,当我们今天说这是一个主题写作的、这是一个主旋律写作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怀有这样的判断,这样的小说,我们对它的文学性要求会低一些,但我始终认为恰恰这样的小说,我们对它的文学性要求更高才对。既然为党写作,为国家写作,意味着我们一定要达到某种效果,在艺术上是能够感人的,否则不是帮倒忙吗?这两年的创作也让我们看到主旋律写作、主题写作可以有非常好的文学性,可以非常动人,《太阳转身》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它提示我们主旋律写作,写脱贫攻坚的写作,一个厚重的作品不一定笨重,小说是特别轻巧的艺术,恰恰因为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这样的小说写作,反而让小说有了非常具有趣味性的阅读过程,并且也向我们提示所谓的意识形态建构,这其实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老生常谈,当我们直接自我暴露的进行某种意识形态影响的时候效果最差,恰恰像这部小说这样,其实脱贫攻坚问题在小说当中只是在关键性的时候出现,比如当渲染那么长时间的愚公移山式的修路过程,刘书记的出现给这个村子带来希望,实际上等于我们党的出现给这个村子带来希望。包括后面的脱贫攻坚找企业方,找各方面人来协调一系列的工作,这是非常小的一些笔墨,但恰恰在这样的趣味性和文学性文本中起到非常具有效果的作用。

也是在这样一种复杂性当中,可以让我们不仅仅从主旋律小说的角度理解这个作品,比如在这个小说当中,首先让我感动的甚至不是我刚才说的这些推理小说、间谍小说、问题小说等等角度,而是卓世民的英雄迟暮。卓世民一出场是相当落寞的人物,自觉自己已经不再是过去那样的英雄人物,他日常生活和他的英雄身份之间的反差,为普通读者进入这个人物起到非常重要的人物。刚刚晓明老师也谈到写正面人物非常困难,高大上的正面人物在今时今日可能很难让读者进入。不管从西方传统还是中国的传统,一个有瑕疵的英雄,或者说一个脆弱的英雄,一个像人一样可能畏惧死亡、畏惧与亲人分离,又有一个老父亲需要照顾的,有一地鸡毛的世俗事物的英雄,其实是非常动人的。而小说从一开始,就是从一个英雄怕死开始的,小说从英雄怕死开始到英雄死去结束,这本身是非常完整的结构,而这个结构又让人在日常的层面进入这个英雄。

其实在这个小说当中还有非常精妙的一笔,这个小说有感染力,包括其中的英雄主义,我觉得很重要的是,范稳老师刻意在处理人物的时候是不平均的,当然这可能是我的理解,在这个小说当中负面人物,范稳老师其实有意处理得比较模糊,当然这也跟间谍小说和推理小说的特点有关系,这样的小说负面人物或者罪犯总是在最后落网,不可能在前面浓墨重彩的描述。关键在塑造这些人物的时候,范稳老师并没有刻意对他们进行特别复杂的、过分复杂的书写,但我们能够看到其中的一些人物进入到犯罪行业的那种纠结和复杂性,但真正的大boss更多就是罪恶的代表,而小说把更多笔墨放在写中间人物或者正面人物,写出正面人物的复杂性,也让我们看到这些正面人物或者中间人物作为日常人物生活的时候,有父爱、有子女之爱,有种种脆弱的时候,能够在普遍人的情感当中迸发出英雄主义的光芒,这可能是打动读者的地方。

当然,卓世民的这种英雄迟暮在本质上是时间的问题,就是一个过去的英雄,不管是边境战争的英雄,还是公安战线的英雄,最后要迟暮,正如小说当中反复书写了一系列的时间关系,这也是小说非常重要的一个出彩的地方。非常明显的,他写出改革开放与改革开放之前时间的关系,改革开放带来富裕,但是也带来某些负面的东西,比如贫富差距的加剧,比如城乡差距的拉开。包括更深入的就是精神层面的,这些村民在经济上产生某些心理落差之后,在精神上会发生什么样的蜕变,曾经之前的模范村变成一个打拐村,这样的变化当然是触目惊心的,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感以及历史变迁在现实中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小说表现得非常充分。但是又不仅仅如此,小说谈到南山村建村历史的时候,谈到他们与镇守边疆之间的关系,但在这一点上其实更加深入写出所谓扶贫攻坚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扶贫攻坚?恰恰因为像南山村这样的村子,它是贫穷的,是不起眼的,但是它特别具有象征隐喻意义,任何一个贫穷的村子都在我们党的视野的边境线上,每个贫穷的村子,每个普通的老百姓,每个没有过上富足生活的老百姓,都像南山村的村民一样在守护着某种边界,南山村的村民特别实际的守护着国境线的边界,而任何一个贫穷的人也在守护我们党的事业的边界,所以这样一个隐喻的写作方式,恰恰是故事推到这个村子建村的时候,它本身就是作为边境戍边者的村子存在细节,为什么小说要强调它。

但我们可以在小说中把时间推得更久远,这个小说反复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式的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人类学调查,而在进行这些民族书写的时候,那些笔墨全都不是白费的,所谓民俗正是长时间以来人们的社会性生活积累下来的一整套仪式和精神观念、心灵结构,小说在解释这些民俗的时候,其实是非常轻巧又非常点题的解释很多民间的心理到底是如何构成的以及它的正面因素,比如小说花大量时间写壮族乡村当中的迷信,但是又写到迷信的必要性,在一个贫穷的时代,迷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信仰,是人生活继续向前的信心,就给我们提出一个疑问,在今天我们怎样重建少数民族贫穷子弟、贫穷老百姓的信仰,再次和脱贫攻坚的主题相合。

最后我想谈一点,小说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部分,就是小说精巧的隐喻结构,只不过这个隐喻结构很多时候我们很难说怎么去理解它,或者这个理解可能非常复杂辩证的才可以。当然最直接的就是南山村的修路者以及后来解决南山村问题的一系列英雄和改革开放之前历史的关系,这个小说对于改革开放问题有非常深入的思考,改革开放以及老百姓的日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过好,到底靠什么资源,这里当然有一种隐喻。包括卓世民这个英雄的死掉也很有意思,卓世民不是因为捉罪犯死掉,也不是因为工伤死掉,而恰恰是因为自己的心理机能在召唤回过去的激情和雄心的时候一下子梗死了,恰恰因为他的死才唤起人们对于信仰的重新忠诚,这像是过去的迟暮英雄以他最后的悲壮之举唤醒某种东西。当然还包括小说最后部分的兄妹互相认同,当然这背后是资本家抢去贫穷的孩子,同时又要去反馈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故事当中犯罪的开始恰恰因为资本家想到自己的财产继承问题,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苏童在《罂粟之家》中写到的封建社会没落,也包括《尘埃落定》写到的,封建社会的没落首先出现在子嗣出了问题,在这里代表消费社会的改革开放的那个不好的一面的资本,为富不仁的资本部分,似乎也陷入继承问题、陷入血脉问题,而小说的解决办法是必须把这个血脉重新救赎式的返回给人民,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这一系列的种种细节,在我看来都是小说极为精巧的部分。

范稳老师的长篇小说我几乎都读过,非常喜欢,范稳老师写作有一个特点,他的文本都是比较复杂的、精巧的,这种复杂在《太阳转身》里面的体现是在文本层面,它的主线故事情节之外我们还能看到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脱贫攻坚进程,包括壮族的历史与民间文化,这就使得从故事的叙事角度有了很多旁逸斜出的,这种元素与中心情节之间并是必然的逻辑性的关联,所以这样一种结构使得小说文本成为现实社会复杂多元的人类文化共识的状态,所以这首先是文本层面的复杂。

另外在小说的思想层面也呈现非常复杂的状态,这几年所谓的主题性写作看得多了,之后会有一种质感,主题性写作已经进入高度内卷的状态。所谓的内卷首先在于思想的惰性,类似的主题创作不再能够提供新鲜的思想,而只能够在某个领域提供一些经验、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这对于一部好的以虚构为主的长篇小说而言是非常值得警惕的问题。当然我们在读主题性报告文学写作的时候会强调它的真实性,但对于长篇小说这个文体在处理这样经验、这样主题的时候,我首先关注的是作家是否能够提供一些有意味、有深度的思想的点,恰恰范稳老师在这部小说里面提供很多带有异质性的、带有溢出效应的思想的创建。

比如我们对于乡村的社会治理,包括黑社会团伙拐卖儿童的案中案的情节设定,其实提示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乡村伦理,刚才陈晓明老师也提示出来了,这到底是一种单纯的人性的恶?还是一种积淀在中国乡村社会千年的传统意义上的生存和生产方式?我们不能单纯地对于这样一种现象做出道德的评判,这太过于简化和简单,我们要深入到事件的背后去,作家有的时候可能不太善于从经济链的视角审视社会问题,而更多地习惯于从道德伦理角度对某些事情做出人性层面的善与恶的评价,但这样的评价显然把这个事件简化了。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一个地域、这样一个村庄,曾经在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浴血战斗过的乡村,但为什么在时代的善变过程中,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催动之下,会产生现代社会看似成为毒瘤的现象,因为贫穷,曾经英雄壮举的村民也都参与到拐卖儿童的犯罪过程中,包括对于女性人物的书写,范稳老师没有做单纯道德层面的批判,而是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从经济链的角度,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给出一定意义上的合理性,进而去思考的点深入到,如果一个乡村社会的发展、生存或者乡村文化文明的维系,需要依托于这样的方式和手段的话,这样的文明与文化、这样的存在是否还有延续和拯救的必要?这是非常深刻的、深入的思想的点,这点让我看后觉得非常正常,它会打破我们很多看似政治正确、看似道德层面解释起来非常严密的逻辑,如果从经济链条的角度会发现,每个人都被设定在他那个特定的点位之上,自有其背后运转的合理性,但这样一种合理性在当前现代经济转型的社会治理结构中自然就会暴露出自身的问题,所谓的田园牧歌也好,诗情画意的生活也高,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生活的表象,范稳老师通过主人公卓世民的口吻表达出中国人普遍存在的现代性的焦虑,他所谓的一个农村的只会驾牛犁田的穷小子,他要走多少路、吃多少苦、经历多少复杂,才能把汤谷寨的太阳花儿滋养在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是开放在高楼大厦中,还是扎根在庄稼人世世代代耕耘的田里。这段话恰恰提示出范稳老师对扶贫,远远超越事件表象的深度思考,这样的思考对于当下的主题性写作,无论是虚构类还是非虚构类都会有特别重要的启示性价值和意义。

各位老师好,范稳老师有四部小说入选中国作协的重点扶持项目,其中有《大地雅歌》《吾血吾土》《重庆之眼》和《太阳转身》,《太阳转身》列入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主题专项,我谈一下我对这本书的阅读观感。

第一,这部作品题材的转变和写作方式的转变。这是一部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有许多线索,虽然被列入脱贫攻坚的主题专项,但这部作品不仅仅写到新时代的社会主题、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它也涉及到打拐、扫黑、民族文化、地域特色、人生百态等众多内容,用小说形式处理脱贫攻坚题材对作家来说是一个考验,范稳老师有着非常丰富的小说创作经验,他通过小说的方式更深刻的反映现实的重大主题,他充分发挥小说题材的丰富性,把脱贫攻坚这个主题写入作品,并且在众多脱贫攻坚这类作品中写出新意,并且有了更大的超越。范稳老师选取了不同的角度,让故事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往返展开,在寻找失踪孩子的同时也找回来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优秀的作家敢于创新创造,这部小说体现了范稳老师在艺术上的探索精神,范稳老师这种转型转身也体现一个优秀小说家的功力。

第二,这部作品线索众多,内容包罗万象,在寻找失踪儿童的线索上穿插各种伏笔,故事内容是循序渐进展开的,每条线索的出现,每个人物之间关系都自然而然流淌在细节里,时间有限不一一列举,这是非常符合逻辑的,没有感觉特别刻意或者突兀,整部小说体现范稳老师高超的叙述能力、叙述技巧,以及对作品的把控。

第三,很多老师都谈到田野调查,范稳老师是生活在现场的作家,他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而且现实的丰富性也为文学开拓广阔的空间。这部作品在申报重点作品扶持的时候,范稳老师正在进行构思和采访,他要计划走遍云南少数民族每个县和脱贫攻坚的典型乡村,范稳老师是真正走到生活当中,他从真实的生活中选取鲜活的场景,把他的观察和思考放在作品中,所以小说中的人物刻画非常鲜活,人物塑造也非常丰富多样,每个人都是立体和生动的,同时作品也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一点,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文学性可读性特别强,我们现在跟有的部门正在进行优秀作品影视转化项目,所以读这篇小说的时候,这部小说非常适宜做影视改编。

非常感谢有机会参加这个线上会议,读到范稳老师的这部小说,时间有限,我简单说一下。

这本书给我一个直观的感觉,很神奇,很薄但是又很厚。很薄是说你读得很快,而且很爽,故事很完整也很好看,感觉这个东西很快就读完,不是特别大体量的东西。很厚是说,你读完以后发现里面有非常多的内容、非常多的角度和很丰富的层次感,我大致谈三个方面:第一是这个小说的叙事感故事性,第二是历史感。第三是人的质感。

首先说叙事性、故事感,我之前知道这个作品是关于全面小康题材的,结果拿到书一看,后面一段说“我相信有的人就是为演绎传奇而活着,这让我们这样的写作者不至于太寂寞——范稳。”我当时看到这个愣住了,因为看这段话觉得不像是传统意义上小康题材的主题创作,像是很好看的一部作品。我看完以后反应过来,这背后恰恰有一个特别宝贵的东西在,我们这两年有大量的全面小康主题创作,这些创作里面大部分人是怼着小康题材找故事,把小康写成故事,但范老师这本书特别可贵的是他不是怼着小康找故事,而是通过故事来写小康,这个顺序差异特别微妙,而且特别重要,很少有人能做到,但应该去做的方式,你通过一个自主的完整的好看故事,自然而然把一个主题性东西带出来,范老师这本书确实做到了,你细看这部小说,里面有非常多的强推进的动力元素,它是很好的、很完整的、很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比如基本的架构是打拐,探案悬疑的故事,这在今天是特别受欢迎的一个类型,如果今天有影视代表参加会议特别对,这样的故事在今天非常有受众,而且能带出很多深刻的东西,而且有很多很出色的尝试,石一枫的《借命而生》也是讲一个老警察一直在逮一个他抓不住的人,逮了一辈子,讲这样一个故事,包括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包括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爱奇艺民族剧场里面早年的一个作品《无证之罪》,也是类似一个设置,一个老警察去逮一个很难逮的、逮不住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带出人生百态和社会百相出来,《太阳转身》也是通过这样一个悬疑老警察的故事,带出丰富的人物以及重大的时代主题,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非常有故事有内在推动力的小说,它的故事性很强,叙事感也很强,读起来非常好看,感受非常好。

第二,历史感。内部也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今天云南也有一个专门的分会场,这个大的历史事件跟云南绑定非常紧密,云南作家写的全面小康题材作品的会,我今天至少是第三个会议,包括《回乡时代》也是写脱贫攻坚的,这个作品也是印象挺深的。现在范主席亲自拿出一本,确实云南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这是非常有地域优势的一座富矿,范稳老师写的这个主题,用一个故事把它写出来,确实在云南大地上特别有历史感的一件事,这个事本身有历史感,这个作品出来在文学的历史上也是有历史感的。第二个层次的历史感,为什么这个村会这么穷?它现在是拐卖村,不太光彩,但它当年是一个英雄村,从现在的历史反思到当年的历史,写到当年的边境战争,这块突然介绍一个纵深,而且这个纵深与当下的历史又是紧密关联的,这个挂钩特别好。第三个层次还挂了一个更远的钩,写壮族文化,写当地的民风民俗,也就是敬泽书记说的人类学视野,这是更大更远的历史感纵深,也是特别具有范稳老师个人特色和特长的写法,确实使这本书一下子纵深感打开。一般的作品在一个维度上有历史感已经不错,这部书有三个维度的历史感,而且通过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逻辑,三个历史感挂靠起来,包括书名“太阳”这个的意象都是从最老的壮族民俗历史感里来的,而太阳和转身的意象与战争年代历史感和当下全面小康历史感全面挂在一起,所以是很有历史感的小说。

第三,人物感。一方面是人物性,另一方面是里面人性的深度,这个确实很打动我,刚才丛治辰说到“英雄迟暮”,这确实是关键词,卓世民是一个英雄,如果现在还按照很陈旧的主题创作方式,写英雄就是写浑身放光,写反面人物就是写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的写法,可能不能满足今天广大人民群众更高层级的精神文化需要,恰恰是这样一个写法,一个已经退休的,按理说不能合理合法甚至不能合情合理去办案抓罪犯的老警察,他突然支楞起来,他突然说这个事我一定要把它办了,而且他自知将死,虽然是一个误诊,读者也觉得他时日不多,他把这个事当成遗愿来做,这时候你发现这个人物身上有一种存在主义的气质在里面,而这种存在主义气质又跟今天的宏大历史事件,与今天的很多社会热点痛点结合在一起,这个人物就变得非常有力量。甚至里面那些反面人物,写曹前贵的时候有一个点特别打动我,他要去干这票之前,去找瞎眼孙大和尚去算说,我这事咋样?他说你这事要下地狱的。他说我知道要下地狱我也要做,因为我要救我的老婆,这是贫贱夫妻,不管做什么我都要去。瞎子说你老婆也来算过,他老婆的想法是什么?我们一起下地狱,天堂里能人太多太挤,到地狱里我们两个人还能做伴。这种可恨之人、干坏事的人,其实内心有很软的、很人性善良的一面,他有他的无奈之处,一方面使人性变得更加具体,另一方面也关联今天脱贫攻坚让人民更合理合法更长久过上好日子的内在必然性,所以这个写得非常有人性的弹性和人性的质感。包括后面写杨翠华,他作为一个惯犯,但他能跟孩子们玩到一起,而且他是爱孩子的,他的内心非常复杂甚至非常拧巴,只有这种语境之下写好人,他有他的无力和悲哀。他写坏人,坏人内心也有纠结和拧,把这个放在一起,这个故事更加有触摸感,能走到人的心坎里。

总的来说《太阳转身》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不一样的主题创作案例,非常完整,有内在的自主性,有非常高的艺术水准,即便抛开主题创作或者全面小康这些大词,它依然是很好的给我们留下很深印象的好的小说作品。

《太阳转身》是他在新世纪推出来第七部长篇小说,也是令人耳目一新的长篇小说,我知道这个作品稍微晚一些,但读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小说,我忍不住给范稳发了一个短信祝贺他。我想用朴素而自然来概括这个小说的总体风格。

熟悉张爱玲研究的评论家都知道,胡适先生曾经用“平淡而自然”来概括张爱玲长篇小说的风格,并且认为这是非常高的艺术境界,尤其是对现实主义作品来说。胡适先生的启示我改了两个字来概括范稳的这部新作,因为这部小说不是平淡之美,一些章节写的惊心动魄,但是整部作品,无论从叙事的笔调还是节奏、人物塑造,都是朴素而自然的,我想就这部小说的结构来说说我的看法,主要是从显性结构来看,隐性结构因为时间关系不再说。

长篇小说是结构的艺术,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结构的问题,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大多是追求呈现某个时空的百科全书式的书写,描绘人物的人生百态,这样一来往往人物众多,线索分散,如何确立主线,围绕主线交织好其他线索,使小说成为一个辉煌而完美的建筑,这是长篇小说创作最重要的问题。范稳是对长篇小说结构深有研究的作家,在《太阳转身》之前,在我看来他最好的小说是《水乳大地》,那是一部从中间起笔向两头展开的结构,这是他对长篇小说结构的一种探索,在我看来多少有些刻意。《太阳转身》却不同,几乎按照主线的顺序时间顺序来完成的,非常朴素,很自然,十来个性格鲜明的人物都有自己的人生变迁、性格差异,故事扣人心弦,有的章节写的惊心动魄,却又围绕主人公卓世民重出江湖解救被拐女孩的主线来完成,其他几条线索都围绕这个线索构成,包括一些不构成线索的人物也很自然地融为一体,使读者们身临其境。我们读这个小说的时候似乎不是读一部虚构的小说,而是亲眼目睹了云南边地现实的人间百态,这样朴素而自然的阅读感受,证明作家有强大的写实能力和结构能力。

范稳的小说创作历来重视历史和现实的相互映照,历史和现实在他的笔下常常是一个整体,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却隐藏着今天。从结构来看,他常常把历史和现实交织起来,或者隐藏着相互的关照,只不过在不同的小说中有不同的侧重而已,《太阳转身》之前那六部小说都是侧重于历史的,这部小说却侧重于现实,我们说范稳在这部小说中转身,好像题材上转身了,我看也只不过是一个比喻,并不是十分准确,《太阳转身》写的是当下的现实,主要人物和故事都以四十年前发生在云南南部边地的那场战争密切相关,而且在小说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把历史和现实作为一个整体来关照是优秀长篇小说的必然要求,使小说具有历史的纵深感,从而产生阅读的厚重感。把历史和现实内容处理好,使它们恰到好处,自然地融为一体,考验作家对历史、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也考验作家的结构能力。很多作家的创作经验证明,要解决好长篇小说创作的结构问题,深入研究类型化的作品也就是所谓吸收通俗小说的经验非常重要,范稳对通俗小说并不排斥,他自己还创作过比较纯粹的通俗小说,我们看这个作品会发现好莱坞大片那些类型故事里的一种演化,好莱坞大片中经常有因为某些原因退出江湖又重出江湖再造辉煌的英雄故事,《太阳转身》的主体结构其实是这一类型故事的演化,但是范稳把它写成一部纯文学作品,一部边地思想的百科全书。

我们说它是一部写脱贫攻坚的主题创作当然可以,因为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我们说它是书写英雄的故事也未必不可,而且贯穿小说始终的主线就是老英雄卓世民重出江湖解救被拐女孩的故事,这就把脱贫攻坚等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内容和一个英雄故事自然的完美地融为一体,小说的人物和故事都有历史感,有人性的深度,不仅英雄人物有历史的因缘关系,就是犯罪分子也有走向犯罪道理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这就使这个作品和其他的主题创作小说有明显的区别,又与好莱坞的类型故事有根本不同。所以这部小说像生活一样朴素,它有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极大地拓展了一部长篇小说的阅读空间。

人物关系的设置也是一部长篇小说重要的结构问题,长篇小说大多数是多条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的,现实主义的作品人物关系设置不合理会使小说的情节发展也不合理,变得生硬、突兀。《太阳转身》把人物关系的设置合乎生活的逻辑,情节发展也具有现实的逻辑性,非常自然。两位老英雄,一位是边境战争时期的侦察连长,一位是之前的民兵连长,他们在战场上结下深厚的友谊,之后各自在不同的岗位恪尽职守,又由于他们连接起贫困山区和城市中的不同人物,由此展开解救女孩、脱贫攻坚、发现民族文化内容等等,这两个连长实际上是小说的核心人物,其他人物都和他们有合理的关系设置,小说中十来位人物的关系设置都合乎生活的逻辑,就是出现不多的挂职副县长叶小良作家也做了精心设置,他把他设置为卓世民女儿卓婉玉的初恋情人,这使后面的情节发展顺理成章,人物关系设置非常精心,所以我们读这样一部虚构性长篇小说像读一本真实性很强的纪实文学作品,这是非常难以做到的,所谓的真实性等等都已经在里头了,这里仅从显性结构上来说,《太阳转身》的朴素而自然的整体风格,叙事的笔调,人物性格的刻画,隐含的结构、包含的内容等等方面也体现这部小说的整体风格,时间关系不再展开。

范稳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同窗四十年,可以说我见证他的文学创作过程,他原来是西南大学中文系81级的学生,一个年级三个班,180个人,他现在一直坚持创作,成为著名的小说家,范稳是一个有血性、能吃苦、敢拼搏的人,他是集小说、报告文学创作于一身的多面手,一个大义书写中国精神、云南故事的行者,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谈我的认识。

第一,范稳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前面很多专家都谈到范稳小说的艺术、思想等问题,有一些方面我省略,集中谈另外一个角度的问题。范稳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我对范稳一直是跟踪、了解、学习、思考的,范稳创作第一个阶段是模仿与游戏阶段,他的小说创作于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主要作品有中篇处女作《风树太阳》《海边看看》《男人辛苦》等等,这些小说在当时也是很热闹,也都是很好的,但总的来看,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还是一种尝试之作,有的小说是新写实小说,有的是意识流小说,其内容是写实,其风格是尝试。

第二个阶段是文化与历史,在我看来是范稳小说创作的中期阶段。它始于二十一世纪近十年间,主要作品有“藏地三部曲”(《水乳大地》《悲悯大地》《大地雅歌》)、《重庆之眼》等等,这些小说因既有着厚重的文化色彩,有着悲壮的家国情怀,呈现出史诗性的宏大叙事特征。

第三个阶段回归与转近,近期小说的写作情况。范稳还年轻,生命力很旺盛,他的创作还会很久远,所以我觉得是转近阶段。他不是转型,转型是告别一个过程重新开启一个,转近可能是过去好的继续延伸完善。这个转近阶段缘起2020年前后,主要代表作有《太阳转身》,甚至于他前段时间写的《橡皮擦》,这些小说具有深度的思想内涵,揭示当下社会的重大事件,比如扶贫攻坚、乡村建设、社会问题等等,体现作家不俗的智慧和批判精神。

第二方面,《太阳转身》的标志性特色,刚才各位大家都有大论,谈得非常好,我非常同意,我不再重复,我主要围绕《太阳转身》给我留下的几点印象里谈。

第一,《太阳转身》超越了作者早期小说的单向度书写模式。早期小说是写实,反映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但是反映的面,描写的人相对窄,甚至于相对平面,但现在的小说不一样,他是重大主题,重要问题、新课题主题、脱贫攻坚、乡村建设、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的思考发展,简单说是现代性、民族性的追求与思考的问题,这是大现实问题,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太阳转身》具有多重的解读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思考、研究。

第二,《太阳转身》具有文学人类学的表现方法,呈现出丰富的文化意象,多维的表现空间。《太阳转身》不是简单平白的转身,转身的背后是思想,是文化,是历史,是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范稳很老道的通过文化人类学问题的介入,人类学方法的思考,通过古歌原始主义方法写作,体现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思考,如果把《太阳转身》作为一个反腐小说、侦探小说、扶贫小说阅读还不够,它后面有着更深层的思想意蕴。作品中写到的祭祀太阳古歌,这是非常有标志性的东西,是一种元逻辑的思考,这是一种神秘逻辑,但这种原始主义对太阳的追求崇拜古人就有之,今人更需要,太阳的崇拜后面是一种爱,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告别贫穷等等,从原始人狩猎打猎开始就在追求,所以范稳把人类学的东西放进去,使这个作品具有丰富的表现空间和丰富的内容。

第二,我为什么说它具有文学人类学的表现方法,如果范稳以小说的名义写原始逻辑、原始思维,那更多的是考古学的发现,更多的是人类学的思考,从文学角度、美学角度来说做得不够,但是这个小说的可贵之处,他有很多美的符号学方法的体现,比如他写山歌的意义,作品中写很多山歌,既是太阳古歌,还有其他几个主人公唱的歌,这是小说中的符号意义,表现了潜意识诗意戚戚的生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对山川景物的描写,对人情交流过程的描写,在我看来很像沈从文湘西小说的风格,甚至于简单理解也有刘三姐对歌的味道,这就是他的美学意味,这就是文学人类学思考的方法,不仅是文化的,而是美学的、文学的,文学是人学,文学也是美学,小说家把两者巧妙综合起来,作品就好读、可爱。

第三,它的文学人类学表现,描写凄厉的自然风光,展现大美的壮乡事件。作品中写的昌谷寨南山村等等都是范稳非常熟悉的地方,他写得非常美,这就是当下中国自然风光、自然景物的美,怎样来爱护它、呵护它、发展它,也是扶贫攻坚乡村建设要努力的方面,这就是范稳的高明之处。

所以我说《太阳转身》是好书、好读、好看、感人至深的艺术品,值得深度研究,值得大力宣传,我们不仅要从文本上阅读,还可以改编成电影电视,这样就有更多的收获。

范稳的《太阳转身》,首先他是在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以文化生态人类学视野构建云南当下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的社会生态的世相,同时又融合现实主义虚构文学的史诗性的宏阔传统,和文化生态人类学对地方进行田野考察的纪实的、真切的地方写作的线索,使得这部作品既是一个通俗生动、弘扬现实主义主旋律的现实主义力作,同时又显示出作品纪实的质感。

在这个基础上范稳的写作,在《太阳转身》里面,就“转身”的意思,小说里面呈现四个层次的转身:第一个层次,社会世相各个人物普遍的人的生活和命运的转身,这里呈现人物的群像,像杨翠华的犯罪服刑,林芳和褚志在私欲下的沦丧以及母爱,以及曹前宽和卓世民的战友之情,以及面对各自命运的挣扎等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善有恶。转身其实是一种选择,在命运的面前走向正道还是走向邪道,走向光明还是走向阴暗,是一个转身的选择。

第二个层次,在这样一个社会世相面前,作者借由卓婉玉对壮族民族文化和人类学研究的田野考察,反过来在这个视野下表现侬建光、韦小香、林芳等等这些人的理解,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杨翠华最后走向自我救赎,侬建光和韦小香在与林芳和解之后回到家乡参与乡村振兴,以及曹前宽在条件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体现民兵连长坚持修路的英雄气概,和退休警察卓世民这个英雄形象互相呼应,形成多声部的合唱,体现作者强调社会个体命运的复杂转身中呈现出来社会向着光明、向着正义转身的主旋律。

第三个层次,小说塑造的退休警察卓世民的英雄形象是从他被误诊为癌症,也就是在死亡的阴影笼罩下,小说恰恰勾勒从命运返回来的生命的升华,可以说是灵魂生命在时代的一个非常高壮的转身。

第四个层次,范稳写作的转身,从他早年写四川地区的历史,到写《水乳大地》《悲悯大地》《大地雅歌》以及“藏地三部曲”,再到《太阳转身》,范稳是四川人,他来到云南大地之后扎根云南大地,坚持现实主义道路,扎根在时代上进一步拓展时代转身。

专家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我本来写了一篇两千来字的答谢词,这里不照稿念了,把自己的一点感激之情、感谢之情简单地说一下。

各位评论家和领导在疫情期间拨冗出席线上作品研讨会,既是对我作品的肯定,也是对云南在脱贫攻坚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在大时代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赞美和褒奖,同时我为自己能成为忠实的记录者而深感欣慰。虽然大恩不言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支持一以贯之,但我还是要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太阳转身》的肯定和鼓励,你们的真知灼见对我在以后的创作中吸取更多的经验和教训,一个作家总是在不断地写作中提升自己对文学、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正如《太阳转身》的创作和修改,这样一个完成的过程有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各级领导,还有很多评论家、学者、编辑们的关心和厚爱,跟他们支持分不开。近年来我的几乎每部作品都得到评论家们的批评指正,因此可以说我的每一点进步都和大家高屋建瓴的指点和鼓励分不开,所以最后说一声谢谢你们,再次感谢大家。

感谢各位领导不辞辛劳,也感谢你们的精心准备发表了真知灼见,也感谢你们对范稳、对人文社的肯定和指示,我们会吸收意见,推出更好的作品。另外也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报告的是,这本书在出版前后已经引起各大影视公司的关注,经由我们文学社控股的中版昆仑传媒公司牵头,多方努力,现在已经跟一个非常大的影视机构签了影视版权协议,我们相信影视作品出来以后,那时候会给大家更好的交代。

猜你喜欢

攻坚太阳小说
叁见影(微篇小说)
遛弯儿(微篇小说)
攻坚脱贫
太阳几点睡觉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
寂静的太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