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图书馆旧址保护与利用研究

2022-07-27李天骄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士孙芳明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旧址长春市吉林省

文/李天骄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教 授 硕 士孙芳明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引言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研究,是新时代党提出来做好文物工作的重要任务。吉林省图书馆旧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长春“十大建筑”之一,是长春民族性文化建筑的翘楚之作。但建筑物在长久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经年衰老、病害、残缺等问题。吉林省图书馆旧址地理位置特殊、建筑形式独特,其保护利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是对历史的延续、文化的传承,其建筑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在国家高度重视文物工作背景下,梳理价值和现状,对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的全面性和整体性提出建设性策略。

1 吉林省图书馆旧址综述

1956 年10 月30 日,吉林省文化局成立吉林省图书馆建设筹备处。吉林省图书馆于1957年动工建设,1958 年11 月11 日正式交付使用。建筑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1162 号,南至桂林路,西至新民大街,北至隆礼路(图1)。

整个建筑采用传统的仿古建筑风格,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平面以东西向轴线为中轴对称,主入口门厅位于平面正中位置,在体量突出的屋顶的控制下,呈现集中式布局模式。馆藏楼平面为矩形,位于主楼平面对称中轴线之上,并与之垂直相交,呈现出“T”字形格局。建筑物占地面积为7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2000 平方米(包括1982 年扩建的3000 平方米书库建筑),包括门厅、目录室、阅览室、借阅处、研究室和办公室等。主楼为三层,尺度适宜,均衡和谐(图2)。南北向面宽较大,正中设为主入口。主入口之上为单檐屋顶,局部突出为五层层高,与两翼形成主从控制,比例合适,形状优美。原设计方案受益于梁思成先生,主要使用了我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的琉璃瓦和双层大屋顶。后来由于当时我国政府实行了“厉行节约”的政策,建筑改为单檐屋顶(图3),为攒尖顶形式,上面铺设了绿色琉璃瓦,主楼对称的两翼则为中国传统形式单檐口,檐口上同采用绿色琉璃瓦,静谧优雅。主楼正立面采用橘黄色竖向条纹琉璃砖,其余三面采用暗黄色水刷石饰面。基座部分采用白水泥剁石面,仿须弥座处理,运用仅有的几种材料,创造出变化丰富的建筑色彩和纹理,富于变化,又风格统一,兼具节俭朴素的特质。建筑细部雕琢而不繁复,运用雀替、额枋、门簪、花卉等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在楼梯扶手等处也有精心设计的中式风格构件(图4),既是中式和西式的相融,也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2 保护背景和相关案例综述

吉林省图书馆旧址诞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处于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独特的区位之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长春的代表性建筑物,生动地反映了当时长春市的精神风貌,为后来长春的现代城市建筑风格奠定了基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刚从十数年的战争中走出来,百废待兴,图书馆建设事业也不例外。吉林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代表性地区,其省会长春更是20世纪50 年代我国基础重工业重点建设区域,规划和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使长春拥有了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化工业企业,在其引领之下长春市“十大建筑”纷纷诞生。长春市“十大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相融之典范,是社会主义城市建筑史上的高端之作,而以“民族形式”为典型特征的吉林省图书馆旧址建筑更是成为这其中的翘楚之作。

吉林省图书馆旧址位于长春市新民大街主街道东侧,19世纪长春作为世界上建筑的“试验场”,其先进的规划理念、市政建设、建筑设计等集中表现于新民大街之上,最终展现为亚洲国家面对西方先进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冲击下,对传统木构建筑形式、审美惯性与民族风格综合选择的结果。新民大街上建筑特有的色彩、质感、厚重等形式,形成了最直观的长春建筑风格与文脉。而吉林省图书馆旧址建筑开创了当代建筑与伪满建筑为邻的先河,在建筑体量、造型风格、尺度比例、色彩布局等方面与新民大街主街道两侧的伪满官厅建筑相互协调,是“民族形式”的文化建筑与周边建筑群体环境相结合的典范。

针对吉林省图书馆旧址背景的特殊性,现以湖南大学老图书馆和武汉大学图书馆保护利用策略做类比分析研究,总结吉林省图书馆旧址相关保护利用策略(表1)。

3 现状勘查

吉林省图书馆旧址修建至今尚未进行过大型修缮,经过现场勘测调研,总结问题如下:

3.1 建筑周边环境整体性保护较差

吉林省图书馆旧址处于的长春市新民大街被誉为“长春第一历史文化街区”,集中了大量“满洲式”风格建筑,其建筑周边环境文化底蕴深厚。现场调研发现,吉林省图书馆旧址建筑体验感较差,周边环境设计缺少地域文化性,对周边人文和自然景观的修缮维护不理想,难以与周边环境和建筑整体风格相融,更无法突出吉林省图书馆旧址建筑特色。

3.2 建筑本体残损情况

吉林省图书馆旧址自建成以来,长期受到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在结构、建筑、外墙贴砖材料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残损、老化现象。根据现场调查发现,建筑的残损病害主要集中在外墙、屋面、室外门窗、室外台阶散水勒脚等部分。

外墙局部存在开裂、棱角缺失,瓷砖缺失,片状脱落等问题,同时墙面出现空鼓、褪色、存在污渍等情况;小颗粒水刷石勒脚饰面因建设年代较早,出现部分开裂、剥落等问题。屋面因长年风吹日晒、雨雪侵蚀、温差变化等因素出现了局部开裂、漏雨现象,特别是2014 年在馆藏楼屋顶防水修缮过程中,对女儿墙以及屋顶覆瓦进行调串,导致其形制与原有设计图纸不符,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馆藏楼木窗破损严重,并存在局部封堵状况;主楼窗形式较好,但与原形制不符。散水表面被土覆盖,局部破裂。室外台阶、勒脚也因使用年限较长出现开裂、剥落等问题。

图1 吉林省图书馆旧址区位(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2 吉林省图书馆旧址主楼(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3 主楼单檐屋顶形制做法(图片来源:建筑原始施工图纸)

4 省图旧址保护修缮策略

图书馆建筑作为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形象的象征,承载着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特有的文化内涵。吉林省图书馆旧址处于长春市新民大街伪满建筑群中,其与周围建筑群体环境相融合并协调发展,是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一大趋势。同时,传统文化建筑的保护利用是对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通过对吉林省图书馆旧址建筑现场勘测以及相关文献调研的研究分析,遵照保护利用设计依据和原则,现提出以下保护修缮策略:

4.1 融合街区地域文化,使街区风貌续存

长春市新民大街是我国传统都城规划思想和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相结合的经典范例,延续了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典型建筑,清晰真实地记录了多时期历史环境的整体面貌,对长春市总体风貌的形成起到了导向作用,是历史文化名城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从建设之初就奠定了长春市在全国城市规划中的领先地位。吉林省图书馆旧址作为历史文化老建筑,融合进街区地域文化可采用吴良镛先生的“有机更新”理论思想[3],按照城市发展内在规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前提下,城市街区建筑整体外部风格保持一致,在建筑个体形式上延续街区风貌,确保文物建筑在城市发展水平上更好地生存和延续,使新旧建筑的整体环境、风貌与整个街区相协调。

表2 屋顶女儿墙图纸(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图4 栏杆扶手(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4.2 功能利用更新,使省图旧址重获新生

建筑的利用更新,对现今使用者和过去使用者在对建筑要求上有很多不同,这要求更新利用历史建筑时应注意如何适应现今使用者的需求。吉林省图书馆作为政府办公单位,目前功能还较为单一,除了内部办公人员,其历史和文化传播途径范围较窄,限制了其作用和价值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延续省图旧址建筑历史使命,结合社会需求,拓展省图旧址建筑的利用途径。例如可以与周边高校结合,开展相关文化建筑保护教育活动,制作建筑文化展板,系统全面地向高校学生介绍省图旧址建筑历史,提高学生建筑设计中“民族性”建筑文化意识。同时,还可以与传统文化主题展览活动相结合,为展览活动提供空间、场地、背景,进一步提高拓宽文物建筑保护意识等等。利用崭新的方法给予建筑全新的生命,自觉地为城市和文物建筑增强其历史感,从而促进传统文化传承。

4.3 建筑残损修补策略

针对图书馆残损现状,基于目前结构相对稳定、建筑相对安全,从文物、人员安全出发,建议以不改变文物原状,少扰动、最小干预为原则,对图书馆进行残损修补设计,相关修补策略如下:

要始终秉持着以保存文物建筑价值为核心的思想,尽最大努力维护文物建筑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色的真实完整性。对于文物建筑建成后曾进行的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外立面造型和使用功能的修改,要参考历史资料、原施工图纸,探寻文物建筑真实原状,并对其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纠正2014 年进行修缮时,对女儿墙以及屋顶、檐口串瓦处理所造成的原始建筑风貌损坏的历史错误,建议按照原有形制结合现代工艺进行修复处理(表2)。其中主要包括屋顶部分屋脊、琉璃瓦以及门前灯柱部分。馆藏门窗破损严重处也应按照原施工图纸给予更换。进而能保护文物建筑历史信息的真实性,保存和展现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针对文物建筑本体所受残损和病害,坚持能小修尽量不大修,尽量采用原有材料。要认真分析原因,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祛除病害,恢复其原来风貌,最大程度地体现文物建筑实际使用价值。例如湖南大学老图书馆在修缮改造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以最小干预的原则对文物建筑进行修复,既减少了对文物建筑原始风貌的伤害,又便捷了当前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因此对吉林省图书馆旧址建筑进行修缮设计时,建议对外墙面檐下、基座、墙身等部分进行大面积清洗,收集掉落面砖集中用于重要部位,补配缺失、残损面砖,清除局部管线、构架等,对墙面有破坏作用的膨胀螺栓、钉子也应该给予拔除。建议清理屋面,破损处进行修补,做屋面防水修缮。门窗、室外台阶、散水、勒脚等缺损处按原样补配。补配材料应与原有材料、规格、质地、色泽相同。所补配门窗和五金构件应尊重原有风格和工艺,保持历史风格,真正做到不改变文物原始状态,适当考虑一定的可识别性,保持文物建筑原真性。

结语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4]。吉林省图书馆旧址是新中国发展阶段过程中重要的历史见证,是吉林省第一个大型公共图书馆。它是吉林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吉林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物质实证。建筑风格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刻有鲜明的时代印痕。通过最小干预的保护修缮方法策略,最大限度地保护文化遗产的建筑价值,并使之以真实信息的样态永久传承下去。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座建筑作为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办公地,依旧见证着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旧址长春市吉林省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登泰山
奔跑的小浪花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油画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3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89.67万t 同比下降11.19%
2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53.67万t 同比下降49.92%
法国领事馆旧址 见证重庆百年开埠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