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以佳所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规划为例
2022-07-27王永利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
文/王永利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高级工程师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逐渐加快并趋于完善,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与质量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国家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分别于2018 年9 月和2020 年10 月,颁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和《关于开展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的通知》两项重要文件,将乡村建设列为了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旨在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塑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具备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新形象,从而实现“五个振兴与20 字方针”[1]。
文章以贵州省黎平县佳所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规划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案例研究、现状综合调查与试点村规划方案设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结合自身村落特征发展自身优势,打造具有生态优美、文化特色突出、宜居宜业的红色美丽村庄提出了建议与思考,为后续类似的设计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1 相关案例研究
自2018 年起,国内有关乡村景观设计的研究被推向了新的高潮。颜举(2018)提出,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精神层面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村庄的历史文化、产业与生态资源、乡土建筑是值得密切关注的景观载体[2];王宝升(2018)在乡村振兴相关研究中表明,设计师需要充分挖掘本地村域资源与文化,打造具备自身特色属性的名片,避免千篇一律的乡村景观[3];陈冰(2020)等在探讨景观引导乡村规划中表明,乡村规划设计不能全部类同于城市,要了解村落的发展历程,并且要掌握村落形态和其所对应的自然环境两者之间的联系[4];杨奇(2021)等,在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景观设计中,运用景观设计的手法,将红色故事融入其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文化,进而带动了该地区的农村发展[5]。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乡村景观设计在处理好村落与自然环境二者之间关系的同时,还应充分展示在地性,将自身的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建筑风格、民俗民风、区域文化等条件有机地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因此,本次设计实践将上述研究成果作为理论指导,旨在建设出生态优美、文化特色突出的乡村景观。
2 项目概况
2.1 区位概况
佳所村位于贵州省黎平县中潮镇,村域总面积约为15.86 平方公里,本次试点建设区域位于村域东南区域,红线总面积为18.26 公顷,交通便利,有G242 国道经村而过,距离黎平机场与从江高铁站约45 公里和36 公里、距离黎平县中心城区约20 公里、距离中潮镇中心区域约3.5公里。
2.2 文化概况
佳所村位于黎平南侗族、苗族、汉族混合地区。村庄历史可追溯到后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以杨再思为祖先,佳所大寨以杨姓侗族为主,文化上与十峒、飞山文化有历史渊源和关联。佳所村侗族文化十分浓厚,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三,村民都会邀约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品尝糍粑、侗果、腌鱼[6]等特色美食,载歌载舞欢度侗年节。2016 年,首次在佳所侗年举办的万人长桌宴,突破了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佳所村侗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不仅展现了民族非物质文化的精髓,同时也体现了佳所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此外佳所侗戏及民族服饰也较有特色;佳所腌鱼、侗果是远近闻名的特色农产品,深受黔湘桂周边地区人民欢迎。
2.3 红色资源概况
贵州省黎平县佳所村是红军长征进入贵州主要的休整区域,具有着丰富的红色史实:1934 年12 月13 日,中央红军主力兵分左、右两路离开湖南通道县征战贵州黎平县。1934年12月1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红一军团一师三团进入佳所;随后,左路军红一军团一师、红三、红五、红八军团,红军总部、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先后途经佳所、坪坝,在此休整活动;到19 日红五军团后卫部队最后离开佳所,中央红军在佳所前后活动五天四夜。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佳所村休整宿营,召开了群众大会,宣传红色革命,佳所村居民与红军军民互助,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佳所村现存多处重要红色历史遗产,其中黎平佳所红军住址与黎平羊角岩红军战斗遗址为省级文保单位。佳所村是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和实践的重要地,是黎平会议前中央红军最主要的休整宿营点之一,历史意义重大。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为后续村庄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与设计思路。
图1 主体村寨规划布局总平面图(图片来源:项目组绘制)
图2 主体村寨规划鸟瞰图(图片来源:项目组绘制)
3 佳所村整体规划设计
在村域整体规划设计中主要着眼于空间结构与总体规划布局。设计综合考虑村寨格局、相关产业布局和红色文化遗址等因素,将村域的空间结构划定为“两轴、三区、三带、多节点”,“两轴”为:(1)沿省道打造产业景观轴,主要有特色文化产业,特色种养殖产业,经济茶果产业;(2)根据红色资源分布与历史资料规划形成向北的红色旅游发展轴,结合田园步道、产业步道、山体步道,形成慢道网络体系。“三区”为:根据村寨格局与产业布局,规划形成(1)红色综合发展区;(2)田园产业景;(3)观区、茶园产业景观区。“三带”为:规划区形成形成三山环抱布局,为增加农民收入和丰富景观效果,在山麓形成三条茶果产业景观带。“多节点”为:根据基地现状资源,依托多样化优势,打造特色文化、服务、产业、历史、景观等节点。
总体规划布局共有14 处景观节点,分别为:入口景观区域、茶园景观步道、历史记忆节点、滨河景观步道、稻作文化体验区、草莓采摘区、水果采摘体验区、红色田园村寨、红军记忆节点、村史馆、传习所、后龙山公园、红军长征路节点、毛泽东、周恩来停留处与小学提升改造。
表1 红色主题教育体验区景观节点(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表2 宜居农房提升区景观节点(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4 主体村寨试点规划设计
4.1 规划设计策略
策略一:红色遗产引领,重建公共中心,形成村庄精神凝聚。形成“三轴、五核、多节点”。“三轴”为:根据规划思路,主要打造产业发展轴、特色田园乡村示范轴、红色文化教育展示轴。“五核”为: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与特色资源禀赋,打造红色文化展示、教育核;村寨入口服务景观核;后龙山山体景观核;村寨特色文化展示核。“多节点”为:依托现状公共空间,同时利用闲置用地,打造、提升多个文化、景观公共空间节点。
策略二:梳理村庄空间脉络,再造公共空间体系。形成“五片、三环、一通道”。“五片”为:根据现状分析及规划功能定位,将规划区划分为红色主题教育体验区、入口活动区、宜居农房提升区、村寨特色文化区。“三环”为:以红色文化展示教育和特色田园村寨体验为核心,以公共空间为主要节点,规划形成红色文化村寨体验环、山体休闲体验环、产业景观体验环。“一通道”为:规划形成一条能快速进入红色文化教育展示核心的景观通道。
策略三:充分利用“两闲”(闲置用地、闲置用房),激发村庄活力。对于闲置用地,将村庄内部闲置空地提升改造为组团公共空间,连接村庄开敞空间体系;而对于闲置用房,将村庄内9 栋闲置用房,改造成为佳所特色产品展示销售点和民宿,激活房屋价值。
策略四:扩展提升教育设施,聚焦村庄发展未来。改造闲置粮仓为村史馆、讲习所,面积约200 平方米,成为村庄特色文化展示和技能传习基地。食堂扩建,结合场地高差,与学校食堂连为一体,食堂二楼成为村史馆接待食堂。提升教学设施,新建办公楼、教学楼,改造原学校空间,满足教育使用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4.2 系统规划与布局
图3 主体村寨入口景观(图片来源:项目组绘制)
图4 红色文化宣教区景观效果图(图片来源:项目组绘制)
系统规划部分主要包含功能结构规划、道路规划、污水及环卫设施规划和防灾规划。设计将功能结构定为“五片、三环、一通道”。道路规划:佳所村对外主要公路为G242 国道,道路整体情况良好,连接国道的通村公路宽度为4 ~5 米,容易造成拥堵,结合村民意愿,此次规划将其拓宽至6 米,对原村寨口部、寨内停车设施进行整理提升,并结合规划功能,新设置两处集中停车场。污水及环卫设施规划——污水处理设施:现状佳所村无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此次规划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敷设管网,收集后沿道路市政管网接入中潮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环卫设施:本次规划在原垃圾收集点基础上,设置9 个垃圾收集点,提升转运能力,由乡镇统一转运,按规范设置分类垃圾收集桶,距离不超过80 米,规划设置5 个公共厕所,位于主要的公共空间和公共中心。防灾规划:利用规划活动广场、停车场作为疏散场地,应急中心指挥设置在村委会,消防栓结合给水管网按规范要求距离设置。
设计综合考虑村寨格局、各类用地之间的关系和红色文化遗址等因素,形成以组织振兴为核心、集体经济为带动的乡村振兴建设示范的规划布局。总平面图与鸟瞰图详见图1 和图2。
4.3 建筑风貌与人居环境整治体系
4.3.1 农村住房建设控制要素
(1)一户一宅
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由于佳所大寨位于生态红线内,所以新增宅基地原则上在规划确定的村庄建设边界内相对集中布局,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在村庄建设边界周边就近相对集中布局。
(2)建筑风貌
佳所为非传统村落,设计将建筑风貌定位“传统风貌+ 新现代、新地域风貌”,并通过研究各住宅所处的位置与自身形式将其分为四类,分别为沿街木构建筑、不沿街木构建筑、砖石建筑与不沿街砖石建筑。对于传统民居建筑,以保护修缮为主,主要元素为坡屋顶、小青瓦、传统木结构、木墙、传统窗花、垂花、木栏杆等传统建筑符号。对于改造和新建建筑,采用新地域设计手法,结合传统建筑元素,进行现代化风格的表达,并要求整体保持干净整洁。
(3)建筑体量
新建民房户均宅基地面积不大于105 平方米,户均建筑面积不超过240 平方米。
4.3.2 人居环境整治要素
(1)去城市化:在三园建设和公共活动空间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乡土材料运用和“新老搭配”,尽可能聘请乡村匠人用乡土手法,打造乡土地域标识性景观,避免城市化园林景观。
(2)因地制宜:除现有庭院和闲置用地作为三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外,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建筑周边,对成规模的“米粒之地”要因地制宜,根据用地特性实施现场设计。
(3)微改造:基于传统风貌和乡土景观的微改造。
4.4 分区规划设计
根据规划思路,结合村民发展意愿,基于佳所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充分利用闲置用地、闲置用房,设计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结合村寨开敞空间、教育空间,构建以红色文化展示、村庄特色文化传习、村民精神文明建设的公共空间体系。试点村主要划分为入口活动区、红色主题教育体验区、红色文化宣教区、宜居农房提升区等区域。
4.4.1 入口活动区
入口活动区基于现状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分区,植入红色文化宣传、民俗文化展示功能,针对性地增加绿化景观(图3),整理利用闲置用地。主要包含三个景观节点:红色阵地、侗年文化广场与社区红色礼堂。
4.4.2 红色主题教育体验区
整合周边建筑,划片区进行整体保护与利用,对核心建筑征收后改造为展示展览建筑,同时拆除关键节点处一栋现代建筑,用作对外联系空间和红色文化展示空间。主要包含两个景观节点:集散广场、红色民宿与睦邻广场(表1)。
4.4.3 红色文化宣教区
红色文化宣教区主要以一个主体建筑为核心(图4),利用原有食堂将其进行改造,采用乡土材料、乡土植物改造成为红色宣教中心,同时利用其为村庄茶室等公共空间,面积约为200 平方米,为村民及游客提供学习交流红色文化的场地。
4.4.4 宜居农房提升区
设计在保护村寨格局的基础上,重在提升人居环境和宜居农房建设,充分利用闲置用地、用房,重点突出红色文化。主要包含5 个景观节点:文化场坝、儿童游乐场、庭院、菜园与精品民宿等(表2)。
结语
景观规划设计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发展基底,特别是与产业资源或旅游业等的结合,可以为该区域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7]。佳所村景观规划设计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充分结合了当地的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建筑风格、民俗民风、区域文化等因素,展现了在地性的景观特色,避免了“千村一面”的尬尴局面,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做类似项目的时候,首先要对目标区域的历史文化、现状条件进行充分调研,才能更好地塑造富有特色的乡村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