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村落公共开放空间设计
——以淮安地区乡村为例
2022-07-27河海大学副教授
文/卢 漫 河海大学 副教授
刘 蕾 河海大学 硕士研究生
徐雪冰 河海大学 硕士研究生
唐 昊 河海大学 硕士研究生
引言
在传统村落中,集会广场、村部中心、村落入口等公共开放空间是弘扬乡土文化的重要窗口,是维系社区感情的关键纽带,也是促进乡村空间结构有效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优化农村公共开放空间结构,满足农民的日常使用和活动开展需求,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对我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乡村振兴与村落公共空间设计
1.1 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展开,乡村整体面貌、综合实力、发展潜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乡村整体的发展水平和深度还有待提高,“五位一体”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强。目前,有的地区在推动乡村发展进程中,一度忽略了生态、乡风、治理等方面的建设发展。因此,在新一轮乡村振兴进程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绿化工作、突出村庄特色和乡土文化,打造“留得住青山绿水,也留得住乡风乡愁”的新型村落空间,已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科学逻辑和发展重点。
1.2 乡村公共开放空间功能特性及现状问题
乡村公共空间可以维系村民邻里之间的感情,同时是具备景观营造、生态维护、农副业生产等功能的开敞性空间,是乡村空间结构中尤为重要的节点,也是乡村振兴过程中关系村民生产生活和村庄面貌的重要内容。
综观我国乡村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现状,飞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效率驱动的建设方式,诸多乡村特色资源在粗暴的弃旧求新中一并被抹杀,这导致了全国乡村风貌趋同、文化符号僵硬。同时,由于现阶段关于乡村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的法律法规和专项规范尚未形成,在实践过程中空间布局不合理、设施配置标准高低不一、市场驱动式安顿土地等问题屡见不鲜,这直接导致建成后的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环境质量低下。
1.3 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营建理念
针对我国乡村公共开放空间营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基于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复合利用、安全开放、适度超前等基本原则,乡村公共开放空间发展战略应科学定位为:彰显公共特性,唤醒乡村居民集体的归属感,满足众多村民的活动需求;彰显文化特质,保留乡土记忆精华,弘扬乡土传统文化;传承与更新并存,保障乡村文脉的合理延续,渐进式推进现代化建设;尊重乡村原生环境,善待乡村生态,促进乡村绿色发展。
建立健全科学的乡村开放空间发展策略,不仅有利于我国别具特色的乡村文脉延续;同时还有利于推动我国乡村规划相关法规规范的制定,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提供指导,是进一步促进我国乡村建设生态化的科学战略部署。
2 淮安市高家堰及团结村公共开放空间现状分析
2.1 淮安地区村落公共开放空间的典型性分析
淮安市位于江苏省中北部,域内河湖环抱,水网纵横,大运河穿境而过,水文条件优良。全市自然村的分布呈现多种形态,涵盖平原地区、水网地区和丘陵地区。村落的建筑形态布局决定了特色分明的乡村街巷形态,形成了具有充分社会性的公共开放空间。
淮安乡村盛行的主要传统民俗活动包括河蚌舞、茶散舞等;“淮剧”的盛行也丰富了当地的戏剧演出文化;大运河的开凿和漕运的畅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传承弘扬当地集会文化和戏剧文化,打造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休闲空间,让村民们融入其中、乐在其中,是营造村落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方式。
2.2 淮安地区村落景观现状问题(以高家堰古街和团结村村部为例)
高家堰位于淮安市淮阴区赵集镇,高家堰古街总规划街长511 米。高家堰村依托现有文化资源,在高家堰古街发展文化旅游业;古街发展定位为特色观光街道,目标是打造成高家堰历史文化串廊;其中公共开放空间主要集中在休闲服务区域中(图1)。
图1 高家堰古街现状(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2 团结村村部广场现状(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3 高家堰古街旧医院(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4 高家堰古街村民活动中心(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5 高家堰古街总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6 团结村中心公共开放空间总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团结村位于淮安市淮阴区淮高镇,其村部位于该村中心位置,既是村民活动的中心,也是展示村落形象的重要区域。现状村部由办公楼和楼前场地组成,总占地面积约0.1 公顷,属于该村重要的中心公共开放空间(图2)。
(1)废旧建筑有待利用
高家堰古街有一旧医院,已停业多年,且院内长满杂草,医院结构出现裂缝,门窗等基础设施也全部老化,旧医院前广场处与古街街道没有景观的过渡,于是旧医院作为废旧建筑就与整个古街在空间上分离。计划将该场地建设成高家堰治水文化展示馆,并且将其前广场与古街进行自然衔接设计,既能够提升古街整体的文化思想,也能丰富公共开放空间的文化展示功能(图3)。
(2)村民中心功能不足
高家堰古街村民活动中心位于古街的中心位置,有篮球场、湖景小亭以及休闲健身等基础设施。村民中心初步规划是集运动、休闲、赏景于一体的活动场所,但是整个场地的设施和景观没有达到这些功能,比如:篮球场使用率低;健身设施数量相对较少,且周边没有可休憩座椅;湖景草亭与古街形象不符,草亭周围的排污管影响湖景观赏功能等(图4)。
(3)乡村建筑风格老旧
团结村村部现状办公大楼位于村部入口左侧,总建筑面积约320 平方米。与我国众多自然村的原始规划方式相似,该村部大楼建筑设计粗暴简约,立面缺乏特色且显得老旧,无法彰显行政特殊性和位置中心性;建筑内部功能性单一,缺少储物间、活动室、阅览室等空间。
(4)文化广场绿化不足
团结村村部场地各功能空间现状规划方式随意,缺乏良好的空间分隔。除了简单陈列的健身设施,场地内缺少休憩、演出、集会等功能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现状场地铺装统一采用水泥浇筑,场地内部绿化率几乎为零,不利于乡村的生态化发展。
(5)公共设施落后
村部作为团结村的中心地带,未规划停车场,村民及办公人员的车辆处于随意停放的状态。村部入口大门仅能满足小型车辆单向通行,团结村停车难、通车难的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
高家堰公共卫生间数量过少,厕位窄小且厕门损坏,气味闷臭,不满足古街公厕要求。团结村公厕中男厕与女厕之间无有效分隔,厕所顶棚采用简易彩钢搭建,无法良好地满足通风、散热、挡雨等功能需求,可用性较低。
3 基于乡村振兴的村落公共开放空间设计策略
3.1 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结构重新梳理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以“传承·更新”为理念,尊重乡村居民和游客的公共性需求,合理规划,突出历史,传承文化,丰富功能,进行生态建设,打造“历史再现,精神传承,文旅与乡村结合”的新型乡村公共开放空间。
(1)“农”“旅”融合的古街文化长廊
高家堰古街发展定位为特色观光街道,其中文化传承功能是古街文旅的主题,同时也是整体空间形态的中心;利用“农”“旅”融合的空间规划思想,文化传承功能空间将包括历史长廊、淮戏馆、高堰治水文化展示馆、盐运文化展示馆等。历史长廊将高家堰的民间历史故事呈现在古街的建筑上和空间上,每走一步游客都能被其中的历史与文化所吸引,历史长廊不仅服务于游客同时也服务于村民,这种规划设计理念也体现在淮戏馆、高堰治水文化展示馆、盐运文化展示馆等空间上,进而将整个高家堰古街打造成“农”“旅”融合的文化长廊(图5)。
(2)“动”“静”分离的乡村中心空间
团结村村部原占地不足0.1 公顷的场地无法同时满足行政办公和休闲集会的双重需求,基于“动”“静”分离的规划思想,保留原村部场地作为村委办公、村民办事的功能空间,同时另辟村部西侧0.15 公顷滨水规则场地作为休憩娱乐、剧场演出、集会活动的功能空间(图6、图7)。在保障村委会办公环境安静舒适、彰显行政中心肃静氛围的同时,满足村民大型集会演出和娱乐休憩的活动需求。
(3)“民”“工”分隔的生态停车场
为减少团结村村部交通拥堵的可能性,缓解村委办公与村民活动的双重停车压力,采用“民”“工”分隔的停车方式,于办公办事功能区设置办公人员专用停车位,于休闲活动区设置村民用停车位。停车场地遵循生态可持续原则,采用一定种植面的嵌草砖,车位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在增加场地绿化率、丰富景观效果的同时,实现生态停车场的排水、透水功能。
3.2 生态导向的乡村公厕绿色革命
图7 团结村村部及文化休闲广场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8 公厕剖面概念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9 公共厕所立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传统旱厕构造简单且不耗水,造价低廉;粪尿还能作为农肥再利用,是传统农耕体系的重要一环。结合传统旱厕的造价优势和农耕便利性,对其卫生问题进行改善提升,低成本解决厕所的排污净化与资源化利用问题,成为了乡村公厕绿色革命的当务之急。在团结村的公厕改造中,运用粪尿分离和EM 菌粉土技术,通过微生物好氧发酵,降解粪便,除臭除蝇(图8)。屋顶覆土并设置植草坪,进一步增加绿化率(图9)。
小厕所,大民生。在尊重村民的生活、耕作习惯的前提下,以生态手段改善乡村如厕环境,改善外观的同时重视实效,是将乡村厕所革命办好办实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美丽乡村绿色生态化发展的关键一环。
图10 高家堰古街主入口遗址和部分景观(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3.3 地域文化交互流动的空间营造
(1)主入口的历史展现
高家堰原名洪泽湖大堤,是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现主入口处的洪泽湖广场内仍保存有高家堰遗址、石工墙遗址、古渡口遗址、铁水牛遗址等。洪泽湖广场内的铁牛雕塑展现了高家堰的努力奋斗、不畏艰苦的历史精神内核(图10)。
(2)空间形态的文化展现
乡村古街中功能分区规划、小品和景墙设计以及文化符号的突出,都会影响到整个空间形态的文化底蕴展示。景墙设计采用山水画涂鸦以及水利文化科普画,展现美丽乡村的淡雅风采,同时突出历史治水文化。
高家堰古街的改造还重点突出文化名片的打造,通过文化logo、吉祥物等设计,将其应用在建筑立面改造设计、微信公众号、各种文创产品设计中,力求在空间形态与艺术上达到文化寓意的统一。
(3)乡村建筑的文脉传承
苏北传统民居大多质朴素雅,团结村村部新建办公楼秉承了苏北传统建筑特色,白墙为底,青瓦为檐。一层入口正对庭院绿化,在办公空间中营造观赏区;二层设置员工办公室和室外活动平台;三层设置大会议室。由于场地限制,建筑主立面为东西朝向,为解决西晒难题,设计具有遮阳功能的斜窗,在开窗面积上考虑采光需求及立面的虚实关系。
(4)剧场文化的弘扬发展
传统乡村的剧场文化分布在各类传统节日中且贯穿全年。乡村剧场文化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娱乐,也是维系和加强村落关系纽带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在团结村的文化休闲广场营造中,设置大小戏台各一个,增加空间自由度,可满足各种集会、演出等个性化需求。高家堰古街中也规划了淮戏馆,是集戏曲文化、欣赏、休闲于一体的公共开放新场所。
(5)休憩空间的功能复合
团结村村部文化休闲广场整体规划采用圆形组团的形式,在有机组合功能的同时,增加空间的灵动性。休憩区花窗样式的顶棚呼应苏北民居的花窗文化;在休闲广场与西侧灌溉水渠之间设置挡土墙,墙上部设置圆形通风孔,避免空间围合过于死板且强调亲水性。总的来说,休憩广场的功能设置融入了乡土文化景观元素,能极大地唤醒当地居民的心理认同,成为增强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
(6)乡村更新的循序渐进
对于较落后(贫困)地区的乡村更新,一定要注意立足现有基础、现有实际,保留乡村特色风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建议大拆大建。大拆大建会导致很多乡村的独特风貌难以保持,同时浪费资源,增加农民负担。乡村更新应该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上加霜,我们的局部更新改造要以此为指引进行下去。
结语
研究我国对于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营造以及存在的不足,在基于乡村振兴“五位一体”的视角下,分析乡村居民的真实活动需求,传承扎根土地的乡土文化,创造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村落中心空间。我国的乡村振兴实践正处于重要的阶段,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及案例的分析以及对淮安团结村中心公共开放空间的适宜性改造,从经济性、适用性、安全性、文化性等角度出发,总结出适合目前我国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策略,对经济发展相对滞缓的贫困乡村地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