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强国背景下的职教园共享区规划研究
——以南京高职园中央共享区为例

2022-07-27侯诗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助理工程师

建筑与文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职教强国职业院校

文/侯诗景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师 助理工程师 硕 士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以来,职业教育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人民网时评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最高效、最基础的途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在教育强国的建设方针指导下,职业院校也迎来了发展热潮。如今全国职业院校已有1.13 万所,在校生更是达到了3088 万名,每年为各行各业输送约1000 万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1]。

与西方国家以院校为主体的园区发展模式不同,我国职教园区的建设模式以行政机构为主导,由城市规划之初就对职业院校的建设位置进行了规划。考虑到加强职教园区域效应对地方经济的积极推进作用,我国职教园多集聚了多个职业院校,以职教园的形式进行建设,使职教园辐射范围增大,加强对校外企业的吸引力,更有利于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为节省土地,对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职教园中多设置有共享区,将校园的部分功能外移至共享区之中,既节省职教园运营成本,也带动地区人流的集聚与交流。

然而由于职教园区建设的热潮发展过快,对整体规划的思考不足,部分共享区功能配置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共享区使用频率过低,甚至导致商业倒闭、资源浪费等问题;部分共享区则在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地区经济效益,盲目打造“网红”景点,偏离职教园规划理念,导致学术氛围过低,“网红景点”过于火爆,对周边居民及院校师生产生影响[2,3]。

因此,在教育强国背景下的职教园共享区规划需要慎重考虑职教园与周边社区及产业的关系。在南京高职园中央共享区的规划实践中,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并由此归纳总结了职教园共享区规划的一些基本特点,以期为日后的职教园共享区规划提供经验积累和有益借鉴。

1 教育强国方针对职业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第一次在国家教育战略规划中提出“教育强国”的理念,建设教育强国便成为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十四五”时期,建设教育强国更是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我国高新科技的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专业人才的创新与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切。当今我国正面临着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必将带来新一轮职教园的建设热潮,如何建设适应时代需求的职教园,能为区域经济谋求核心技术发展,及建设产教融合的创新平台,必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国内职教园共享区的发展现状

职教园,特指包含多个职业院校及与之相应的产业与社区结合形成的集教学、实训、生产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同城市发展方向密切契合的综合区域。职教园共享区的使用者不仅包括了职业院校师生,更包括产业员工及周边社区居民。因此,在考虑职教园共享区的建设时,需要同时考虑社区、企业及院校的协同共享关系。

我国职教园现多套用大学城的建设方式进行规划,机械地将多个院校进行集聚。但由于职业院校与大学的体量相差较大,且职业院校与企业生产的联系更为紧密,盲目套用大学城模式导致了国内部分职教园建设规模过大,共享区与部分院校及企业距离过远,与产业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如本世纪初规划建设的苏州国际教育院及菏泽牡丹区职教园,由于职教园整体面积较大,均规划于城市边缘,与城市中心区联系不紧密,而相关交通设施也未配置到位,导致职教园与城市联系薄弱,社会企业考虑交通及管理营运成本与院校合作意愿不强的问题。其共享区也设置于职教园的一侧,导致部分院校及企业对共享区空间资源利用率不高,形成区域内部的资源浪费[4]。

实际上,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及教学模式决定了职业院校普遍在校生多为2 万人以下。全国范围内除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达到了7 万以上之外,其余绝大部分的职业院校人数均在2 万以下,其中大部分在校生在1 万左右。整体建设规模与传统型大学相比较小,机械地采用大学城模式建设职教园,不考虑职教园与社会企业的紧密联系,必将导致使用效率低、空间及土地浪费严重等问题[5]。

除此之外,作为城市空间形态的组成部分,职教园对于整个城市也有着推动作用。一个好的共享区规划应该不仅在微观上能推动校企融合,宏观上也能造福于城市景观,形成城市人流的聚集地,从而带动区域人才流动及经济发展。然而,部分职教园共享区在规划时以提高地方知名度为主要目标,将共享区打造为地方性网红景点,结果导致职教园师生生活及学习受到影响。因而,在考虑共享区规划时应该既立足于区位资源优势,又充分考虑社区-园区-校区三位一体的使用关系,形成三者的联动与资源的共享,在功能上满足各方需求,空间上达到聚合共享作用,在景观上形成地方特色。

3 南京高职园中央共享区规划实践

图1 南京高职园功能规划图(图片来源:上位规划项目文本)

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石臼湖畔,东邻高淳经济开发区,南接高淳城北商务区,西、北紧靠石臼湖。规划面积30 平方公里,核心区15 平方公里。片区规划定位为长三角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示范区。高职园整体呈现“北站、中园、南苑”的规划结构,高职园北部为站城一体的混合社区,以南京地铁S9 号线团结圩站为中心,多家产业孵化器围绕站点形成就业综合服务圈。中部坐落多家职业院校及相关企业,南部临近薛城大河,形成水乡圩岛生态社区,形成江南水乡文化休闲风光带。高职园中央共享区就坐落于高职园中部,是联系北中南三大部分的重要景观空间节点。

3.1 上位规划解读——场地资源及区位

场地水系资源丰富,水网密集。场地西侧的石臼湖、东侧的石固河,与南侧的薛城大河共同组成了高淳职教园区丰富的水系资源。

场地原有水带与绿带多为东西走向,设计通过规划一条南北走向的生态廊道,将用地南北的居住区相互连通,强化生态网络,使水网与绿带相互交融,形成新的滨水景观绿轴,以纵横的水网引导步行空间,并形成景观节点。

场地南面为居住区,北侧为江苏卫校,西侧为紫金学院,东北侧则为机电学院,整体位于南京高淳职教园中心地带,方便共享区功能辐射至周边院校。

场地地势平坦,水网密布、阡陌纵横、多为圩田湿地,方案在场地内打造大面积水域,使场地形成职教园区的景观核心。以“水路并行的路径、圩田肌理延续、无边界校园、中心湖面、中央水廊、湿地人居”六种不同类型滨水空间的塑造,强化场地特征,建立面向高校用地内公共空间、建筑形态;面向临水街道城市界面;面向城市公共空间等对象的控制规则。

3.2 目标定位——高淳区产业发展要点

目前在南京都市圈内,经济体量和增速都位处中下游,发展相对不充分均衡。随着一二三产业的加速转型,高淳对人才的数量、质量需求将不断提升。为推进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高淳需要引进并培养大量高端智能制造、医疗器械、节能环保、文旅健康和生态农业领域的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人。立足服务南京市、长三角地区的人才培养与供给。在长三角、南京市和高淳区层面,承担不同的关键作用。整体发展上以“制造与工程类”“信息技术与商务类”“服务类”三大学科主题,作为未来发展重点。

因此,在共享区的功能配置上,需合理考虑商务化办公,信息技术与制造型企业实训及商业服务类功能的平衡与互动,保证各项功能在共享的同时互不干扰。

3.3 规划核心理念——金陵水城、江南绿岸、河脉纵横、绿岛相伴

方案整体规划采用一轴一心、四带多组团的规划结构。贯穿南北的生态、文化、休闲三轴合一的主轴线与以用地中央湖面为依托、水岛相依的生态景观公共核心,共同连接和统领高职园周边院校、产业与社区。两大综合科研片位于西侧和北侧,采用园林式组团布局,集合科研办公、产业研发等功能;商旅带位于中轴线东侧,街区式组团布局,融合商业、酒店等功能;南侧为规划河道形成绿化景观生态带。多组团:各个功能打造不同尺度和空间模式的组团,适应相应的功能需求。

4 设计特点

4.1 因地制宜——提取场地肌理,打造特色共享区

规划设计上提取场地圩田肌理,通过对圩田内塘肌理的研究,提取出圩田内塘70×100m 和70×200m 的基本尺度。基于圩田内塘基本尺度,规划对场地中的区域进行了划分,使主体公共空间尺度与圩田模数契合。在景观上,根据圩田阡陌交通的特点,沿用原有圩田肌理,通过条状绿带、组团水景、跨街廊桥,以及滨水步道的交叉纵横,延续场地记忆,与建筑肌理共同围合成新的圩田景观。

4.2 功能共享——匹配需求,丰富服务功能空间

图2 南京高职园中央共享区规划结构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3 南京高职园中央共享区功能分区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中央共享区整体功能分区主要功能分区为:产业办公区、科研办公区、滨水商业区、总部办公区以及核心共享区五大片区。

产业办公区位于场地北侧,是中央共享区空间主轴线系列的开端,毗邻北部的团结圩站社区商业服务节点。科研办公区位于场地中央文化休闲轴西侧,通过架空连廊连结,西侧滨水组团底层设置小型商业,为西侧的紫金学院等院校提供实训基地。滨水商业区位于场地中央文化休闲轴东侧,规划布置小型街区商业,将江南水街的建筑特色与现代街区商业相互融合,打造景观优美,尺度适宜的活力商区。总部办公区位于滨水商业区南侧,规划布置商务办公及会议交流中心,形成商业区域化辐射,为高职园周边社区及企业服务。

核心共享区沿中央湖面展开,科研服务中心,文化综合体以及南侧的公共艺术中心相互呼应,以慢行的滨水生态廊道配以景观微坡小岛串联。西侧以圩田肌理为基础,打造阡陌交通的步行连廊景观。东侧形成生态湿地,以自由的连廊造型联系各功能地块。刚柔并蓄,整体呈现带状绵延,形成整体和谐统一的生态中央共享区氛围。

4.3 城校共融——打造城市公园,将共享区景观融入城市生态环境

规划弱化道路对城市景观的分割,让连续水绿空间引导人群向主题湖区集聚。将中央共享区融入城市公园景观,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空间节点,将多样城市公共活动引入水岸边,规划围绕站点周边商业中心等活力设施,串联其他设施,设置绿化种植和休憩设施,从而使城市居民参与到共享区的生活之中,强化城校共融的规划理念。

结语

教育强国背景下的职教园共享区规划,不仅要满足职业院校师生,更要满足周边社区及入驻企业的需求,达到社区-校区-园区的多向融合,在规划上因地制宜,从地区实际出发;功能上合理布置,切实推动资源的共享;景观上达到城校共融,使共享区景观融入城市景观,推动地域特色经济发展。

本文从“十四五”时期建设教育强国的基本方针出发,阐述了职教园的空间结构模式,归纳了教育强国背景下职教园的定位及使用主体需求,并针对职教园共享区的设计进行了实践与分析,提供了南京高职园中央共享区规划设计项目作为案例。南京高职园中央共享区规划设计,是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一次探索与尝试,为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职教园共享区提供了经验借鉴,希望对日后的职教园规划设计起到经验借鉴及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职教强国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纺织强国再出发
江苏职教助力国家扶贫攻坚
“学习强国”礼赞
依法推进河南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秦晋争霸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