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预警预报培训效果影响因素浅析
2022-07-27胡贵华马旭玲徐丽娅汤兴芝
胡贵华 , 马旭玲 , 徐丽娅 , 汤兴芝
1. 湖北省气象局 财务核算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4 2.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北京 100081 3.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湖北分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0 引 言
近年来,国内外对各类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都开展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贾旻和王迎春(2010)从受训者特点、培训项目设计和培训组织三个维度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服务质量、培训讲师等因素对培训效果有显著影响,且指标权重依次降低。王晓军等(2021)认为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对实施培训项目的助产机构管理、经费投入、培训方法和频次对新生儿复苏培训效果影响显著。李健等(2019)研究认为,应重构学科专业结构,加强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协同培养,共享优质气象资源,重新塑造气象人才培养模式。吴洪等(2021)研究了新任预报员上岗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认为在培训机构层,教师授课水平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入学教育却是培训学员认为最弱的影响因子。Baldwin和Ford(1988)提出,培训效果主要受到培训项目设计、受训者个人特点和工作环境三个因素的影响。总之,培训内容、对象和形式的不同,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和权重相差很大,需要针对不同的培训项目开展相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预报员在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以下简称“干部学院”)为配合高素质预报员队伍建设,建立了预报员岗位培训分层系列课程体系,其中面向基层的预报员培训重点是气象预警预报培训,培训对提升基层预报员素质和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湖北分院(以下简称“湖北分院”)在干部学院的统一组织下,牵头组织面向基层气象预警预报培训,至今已经开展了8期。但目前对此类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还不够,特别是定量客观分析很少,直接对气象预警预报培训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没有。
文中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预报员岗位职责和培训的特点,探讨培训对象因素、培训组织因素和培训环境因素对气象预警预报培训效果(以下称为“培训效果”)的影响程度。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利用这种方法研究影响气象预警预报培训效果的因素,具有客观定量和多层次因素分析等特点,解决了多目标、多准则、多要素、多层次的非结构化的复杂决策问题。通过对气象预警预报培训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厘清各层次因素影响的重要程度及相互关系,分析结果可以为改进气象预警预报培训效果和提高培训质量提供依据和帮助。文中调查对象为2021年在湖北分院参加气象预警预报培训的学员,共107名,这些学员全部来自基层气象部门(地级和县级气象局)从事气象预警预报的气象业务人员,调查对象的构成具有代表性,统计分析结果客观真实有效。
1 培训效果概念及影响因素
1.1 培训效果的概念
培训效果通常是指送培单位和参训人员从培训当中所获得的收益,即通过系统性培训,参训人员可以转变工作态度或思路,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掌握新的技术技巧;而送培单位则可以通过不断地提升整体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质量,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 培训效果影响因素
文中基于Satty(1986)层次分析理论以及Baldwin和Ford(1988)的研究结论,充分调研和征询了行业内专家意见,从培训对象、组织、环境三个维度研究了各影响因素对预警预报培训效果的影响。
图1给出了培训效果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分为三层,目标层为培训效果A、第二层为影响因素,分为培训对象因素B1、培训组织因素B2和培训环境因素B3,第三层为评价指标,共35个。培训对象因素主要从学员的个人学历、专业、培训主观意愿等方面反映其对培训效果的影响,主要包括文化程度等12个指标;培训组织因素主要从培训设计、培训教学等培训组织管理因素反映其对培训效果的影响,主要包括培训目标定位、课程设置等16个指标;培训环境因素主要从培训环境、培训支撑等方面反映其对培训效果的影响,主要包括部门培训政策、单位领导对培训的重视程度等7个指标。
为客观定量地分析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对调查问卷中每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设定五个等级,并设置相应的分值:“影响很大”的分值为K1=9,“影响较大”的分值为K2=7,“影响一般”的分值为K3=5,“影响较小”的分值为K4=3,“没有影响”的分值为K5=1。被调查对象在回答问卷问题时,每项评价指标只能选一个等级。
2 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2.1 指标重要性程度得分
指标重要性程度得分采用加权平均进行计算,计算式为
(1)
其中,Li为某项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得分,i=1, 2, 3,…,35;Pn为人数比例,即针对某一项评价指标,选择某个等级Kn的人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n代表指标等级。
2.2 构造判断矩阵
为了构造出培训效果影响因素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需将指标的重要性得分进行转化。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式(2)进行计算得到,重要性得分最高值为8.326,最低值为5.878。按照Saaty(1986)标度法,将指标重要性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值(2.448)划分为8个区间(表1)。Saaty标度值为1,表示两个比较的因素同等重要,9表示比较的两要素的前一个极端重要。
图1 气象预警预报培训效果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Fig. 1 Hierarchy structure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eteorological warning and forecast training effects
表1 Saaty标度与重要性得分及其差值区间
按照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出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判断矩阵A,以及下一层的培训对象因素判断矩阵B1、培训组织因素判断矩阵B2、培训环境因素判断矩阵B3(表略)。
2.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及单层次排序
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性,还需要对各个层次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一致性检验采用随机一致性比例方法,即先计算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然后除以同阶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当随机一致性比例CR=CI/RI<0.1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否则说明判断矩阵可能有某种程度的随意性,必须对前面的判断进行修正。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计算式为
CI=(λmax-n)/(n-1)
(2)
其中: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n为矩阵的阶数,也即平均随机一致性比例RI的阶数。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取值详见表2。
利用上述方法,计算得到判断矩阵A、B1、B2、
表2 判断矩阵的各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
B3的随机一致性值RI分别为0.008、0.051、0.036和0.029,均小于0.1。表明这四个判断矩阵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判断矩阵单层次排序的结果可信、可用,无需对这些矩阵进行调整。
表3—6分别给出了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判断矩阵A、培训对象因素判断矩阵B1、培训组织因素判断矩阵B2、培训环境因素判断矩阵B3各要素的权重值。
表3 判断矩阵A各要素单层次排序权值
表4 培训对象因素判断矩阵B1各要素单层次排序权值
表5 培训组织因素判断矩阵B2各要素单层次排序权值
表6 培训环境因素判断矩阵B3各要素单层次排序权值
分析表3—6可知,在培训对象因素层,对培训效果影响最大的是学习态度C10,影响最小的是文化程度C1即学历。在培训组织因素层,教师对气象预警预报业务熟悉程度D5和教师授课水平D4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教学管理平台D10和入学教育D15却是培训学员认为最弱的影响因子。在培训环境支撑层,单位领导对气象预警预报培训的重视程度E3是影响最高的,而气象部门培训政策E1是影响最低的。
2.4 影响因素层次总排序及权重值
在进行总排序前为了保证结果的一致性,需要对层次总排序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检验。计算得到层次总排序的随机一致性值为0.057,小于0.1,说明该指标体系层次总排序后的结果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按照递阶层次由上而下的层次结构,利用单排序的权重结果,计算指标体系组合权重。据此,得到35项评价指标的总排序权重值(表7)。
表7 培训效果评价指标总排序权重值
分析表7可知,在35项因素中,影响权重值前10的依次是培训对象的学习态度、培训意愿、对气象预警预报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工作岗位、单位领导对气象预警预报培训的重视程度、教师对气象预警预报业务熟悉程度、教师授课水平、培训内容设计、单位对气象预警预报培训内容应用的关注程度要求等。其中,属于培训对象的因素有5项,属于培训组织的有3项,属于培训环境的有2项。
1) 学习态度等培训对象因素的总权重值位列前5。
培训对象个人的学习态度、培训意愿、对气象预警预报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工作岗位等因素总权重值列前5位,表明培训对象有关的主观因素在培训效果影响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学习态度、培训意愿和学习能力等的影响不言而喻。培训对象对气象预警预报理论知识掌握对培训效果影响重要的原因:一是培训学员的理论知识越扎实,个人学习能力越强,对实习内容的理解越清晰,培训效果就越好。二是实际培训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学时安排较少,只对学员进行重要知识点的疏理和复习,所以学员自身所具备的理论知识对培训效果的影响就非常大。气象预警预报培训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天气学分析基础、卫星云图分析、实时天气分析等基础理论知识。培训教学方法上以强对流天气个例实习实训为主,并模拟业务值班流程进行气象预警信号发布。
2) 教师授课水平等培训因素的总权重值位列第7和第8。
教师对气象预警预报业务熟悉程度、教师授课水平对培训效果的影响列第7、8位,其重要程度不及学员主观因素,可能的原因主要是成人的培训更强调主观学习,教师在培训效果中起辅助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这里所谓的水平主要指教师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在讲授预警预报思路、方法和技能的过程中,使用理论知识指导预报的能力。气象预警预报培训是实践性很强的培训,授课教师对气象预警预报业务的熟悉程度和教学水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培训内容设计对培训效果的影响表明,除了师资的水平和业务能力外,教学内容设计是一项不可轻视的因素。成人教育面对的是学历起点和业务经历高度不一致的学员,怎么根据教育的基本规律,充分了解培训需求,设计出符合学员实际发展需要的培训内容,编制合理教学大纲,将培训内容按照合理的前后逻辑顺序关系安排课程进度,同时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根据预警预报业务发展,以及每期培训班参训学员的意见,适时、适度调整教学大纲、培训课程,将会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
3) 单位领导对培训的重视等环境因素的总权重值位列第6和第10。
单位领导对气象预警预报培训的重视程度和单位对气象预警预报培训内容应用的关注程度分别位列第6位和第10位,说明在基层气象部门培训环境的支撑对学员学习效果的影响足够重要,这种情况可能越在基层单位越明显,反映基层培训对象个人自主度较低,参加培训需要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需要为培训学员创造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才能保证培训效果。气象部门培训政策对培训效果的影响较小表明气象部门的培训政策不足以影响到培训效果而产生很大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入学教育是培训非常重要的组织因素之一,但影响效果的权重却非常低,需要我们今后进一步思考其中的缘由。教学管理平台和后勤保障对培训效果的影响有限,一方面是因为现阶段教学管理平台和后勤保障水平足够高,不再成为制约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也说明十八大以后培训的校风学风有根本性转变,学员对教学后勤保障变得不十分关注。
干部学院所做《地市级天气预报员岗位能力素质提升需求调查与分析》和气象预警预报培训班学员反馈反映,灾害性天气短临预报预警能力是影响基层预报员岗位能力素质提升的最关键部分。结合本研究分析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和提升气象预警预报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1) 充分调动培训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培训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学员的学习态度、培训意愿、学习能力等个人因素是影响培训效果最主要的因素。送培单位、培训机构都要教育、帮助参训学员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培训学员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态度。学员自己也要端正学习态度,不断提高学习的能力。
2) 从师资水平和培训设计上提升培训效果。
要培训好学员首先得有高水平的授课老师,培养理论基础雄厚又精通预警预报业务教学技巧一流的培训师资,是提升培训效果和质量的重要基础,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长期性工程持续抓实。同时在培训设计上下功夫,采用与气象预警预报岗位相适应的培训方式方法,在培训需求分析、策划与设计、执行及总结评估及培训反馈上各个环节深入探索,逐步使培训工作更加规范、更加富有实效。
3) 创造良好培训支撑环境保障培训效果。
基层气象部门支持和重视对气象预警预报的培训效果有较大的影响,表明基层气象部门人少事多,培训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培训效果的优劣离不开培训环境的支撑。制定合理的政策,强化业务流程中对培训的约束,基层单位领导重视、同事支持,为提高培训效果发挥间接作用。另外,建立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机制,完善培训考核对培训效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