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比较类试题的考查特点及教学启示
——以2021 年全国卷历史真题为例
2022-07-26陕西唐业森
陕西 唐业森
(作者单位:陕西省平利县中学)
比较,是确定对象之间差异或雷同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是人脑中确定客观事物之间异同或联系的一种思维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能动性的认识活动。历史比较法由来已久,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比较史学的不断发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也经常使用比较法,其蕴含的比较思维是历史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抓手。在高考命题中,比较类型的试题屡见不鲜,且题型多样、考查难度较大,是检测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掌握程度的重要参照。笔者通过对2021 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的统计、分析可知,甲卷涉及比较的试题分值为30 分,其中主观题10 分,客观题20 分;乙卷涉及比较的试题分值为44 分,其中主观题28 分,客观题16 分,可见比较类试题在高考全国卷命题中的占比较大。鉴于此,本文以2021 年全国卷高考历史真题为例,浅谈比较类试题的考查特点及教学启示,以期对优化高三三轮复习策略,提高高考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效率提供些许借鉴。
一、历史比较类试题的分类考查及特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指出:“历史学科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增强人文精神和对国家的自豪感和责任感。”通过比较研究,教师既可以从古代中国璀璨的岁月里汲取传统文化精华,见证伟大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能看到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舞台中大放异彩,进而引导学生在树立世界意识的同时,增强对祖国、民族、文化和党的认同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比较研究是落实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方法,是回应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推动“教、学、评”有机衔接的关键手段。本文在分析2021 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比较类试题的基础上,将比较类试题的分类及考查特点归纳如下三种。
(一)设问辨析类比较试题
依据设问的表述方式,可以划分为隐性设问比较和显性设问比较。显性设问比较往往都在题干中明确告知学生需要将哪些历史现象、事物、人物等进行对比,或者某一历史现象在不同阶段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在题干中会出现许多提示语,常用的提示语有“相同”“相似”“一致”“共同”“不同”“趋势”“变化”等字眼。隐性设问比较一般没有明显的设问提示语,但却需要使用比较思维方法深入剖析材料,发现现象背后的实质。比如2021 年高考全国乙卷第26 题“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这道题没有比较提示语,属于隐性比较类设问,将政府、苏辙和郑至道等人的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反映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重农抑商”思想不断松动,士农工商阶层趋于平等,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群体间流动性的增强。
(二)方法应用类比较试题
依据考查方法,可以划分为时空区分上的横向与纵向比较、性质区分上的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范围区分上的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数量区分上的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目标指向区分上的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等。这类比较型试题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重点在解题技巧和方法上的综合应用。以纵横类比较试题为例,只要涉及两者就需要时空定位,以关注历史事物空间、时间的异同来作为分析的基本要素。横向比较在关注“共时性”的时候,必然会强调“异域性”,纵向比较在凸显“历时性”的基础上,也必然以“共域性”为基础。比如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第31题“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 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表所示。由此可知”,表中列举了上海、天津、陕西、新疆等省份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通过跨域对比发现,由于上海、天津等发达城市的工商业相对发达,故工人、个体劳动者比例较大,陕西、新疆等地的工商业相对落后,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故农民和专业军人比例较大,职工社会出身情况的比较差异反映出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的差距较大。
(三)内容选择类比较试题
依据内容选择,可以划分为知识型比较和能力素养型比较试题。知识型比较试题多关注社会热点、社会转型等相关内容,依托基础知识,考查学科主干内容。能力型比较试题多关注史学前沿、史学理论、跨学科知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提取、辨析材料有效信息、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在作答时,一般遵循“多元叙述归统一、唯物史观揭规律、明辨真伪求实证、古今中外展情怀”的解题思路。比如,2021 年高考全国甲卷第47 题第1 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78 年相比,邓小平在1988 年对科学技术的论述有何新内容,并说明其时代背景”,这道题通过对两个不同时间段科学技术论述的比较,其实质是要突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开放”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的认同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总之,前两种分类依据侧重实践操作层面,主要应用于客观题的命题和作答,后一种分类依据侧重理论引导层面,主要应用于主观题的命题和作答。当然,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比较类试题的分类还可以进一步具体化。无论是哪一类比较试题,都以《课程标准》为引领,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立足基本知识,夯实关键能力,渗透核心素养,关注比较思维方法的运用。现笔者结合不同比较类试题的分类考查特点,谈一谈高考三轮复习的备考策略和教学启示。
二、历史比较类试题的应对策略和教学启示
高考三轮复习是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查缺补漏、重点突破和能力提升的综合复习阶段,为提高复习备考效率,更好地应对高考比较类试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史料实证,培育学科关键能力
迄今为止,人们所能认识并可以搜集、运用的史料主要有文献、实物、口述、图像等类别。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是历史教材编写和教学的重要载体,是高考命题情境的主要来源。换言之,好的历史教学和高考命题离不开史料。而比较类试题的命题一般会摘选多则史料,在命题和作答过程中都要经历对不同史料进行整合、分类、辨析和概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学科关键能力。
比如,2021 年高考全国乙卷第41 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在作答这个问题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题干两则史料的来源,材料一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材料二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这两部史学专著无疑具有较高的史料参考价值,但按照史料分类来看,都属于二手史料,且只是专著本身引用了部分一手史料。其次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史料,获取关于希罗多德和司马迁的关键信息“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又本着‘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常常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最后解读两则史料的关键信息,得出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历史学家的使命感,追求客观真实,理性叙述历史,创新精神,开阔的视野,自主的实地查访与史料调查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反复经历史料实证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科关键能力。
(二)夯实概念学习,强化主干知识结构
历史概念源自历史事实,同时又超越历史事实,反映的是历史事实的本质特征,是学生学习和研究都要依靠的一种抽象思维能力。历史概念是历史思维的细胞,是培养历史智慧的重要手段。历史概念学习有助于深化学生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认识,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进教学效果。而目前历史概念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这跟历史概念本身较为抽象和学生思维能力欠缺有一定的关系。在高三三轮专题复习中,教师要重视历史概念学习,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程内容为依托,提炼核心概念,并对不同概念进行分类概括和对比分析,建立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主干知识结构。
比如,在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时,教师首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提取核心政治概念“宗法制”“分封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行省制”“内阁”“军机处”等,通过对这些概念进行分类概括,形成以下概念结构示意图:
在复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以上结构示意图,开展概念学习,可以探讨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和选官制度的相互关联和作用,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整体性和多样性;也可以探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纵向发展历程,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分析制度间的差异性,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还可以就同一类型的政治制度进行对比,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比较郡县制与郡国并行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认识到郡县制的实施是大势所趋,有利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和完善。
(三)立足专项训练,渗透比较方法应用
比较思维法在高考真题中的渗透考查情况较多。在高考三轮复习中,教师要立足专项训练,在比较思维方法的指导下,对比较类试题进行分类训练,或鼓励学生尝试改编试题,灵活运用方法。比如,2021 年高考全国乙卷第45 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楚会奏’变法方案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通过分析可以得知,二者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迫于外来压力作出的改革,均有富国强兵之目的,受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推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均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在解答此题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改编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楚会奏’变法方案与戊戌变法的异同点”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楚会奏’变法方案与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结局及产生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教师引导学生立足一则材料情境,通过试题的改编和作答,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现象放在一起或对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状态、历史解释进行分类概括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现象背后反映的历史本质和规律,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总之,历史比较法是落实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方法,是回应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推动“教、学、评”有机衔接的关键手段。基于比较法的高考命题屡见不鲜,且考查难度较大,是高三三轮复习的重中之重。而无论是哪一类比较试题,都立足基础知识,夯实关键能力,渗透核心素养,关注比较思维方法的运用。因此,在高三三轮复习中,教师要重视史料实证,培育学科关键能力;重视概念学习,强化主干知识结构;立足专项训练,渗透比较方法应用。正所谓功夫下在平时,应考自然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