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民办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2022-07-26王颖
王 颖
(沈阳工学院,辽宁 抚顺 113122)
辽宁省民办高校教育现如今已经发展近20年,在过去的高速发展中,民办高校的规模逐渐变大,各自成长为一批蕴含自身独有特色的高等学校,成为助力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储备了大量各个行业的专业人才,通过人才供给极大推进了地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为辽宁全面振兴做出了极大的历史贡献。“十二五”和“十三五”发展时期,随着民办高校的不断进步发展,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上升,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教育有生力量。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高等教育逐步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齐头并进,衍生出一种新的教育平衡。民办院校的发展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辽宁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正向推进作用,一方面很好地缓解了近年不断增长的入学需求,纾解了高等教育面临的各项压力;另一方面成为提供经济发展人才力量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民办高等教育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遭遇多种困难,发展面临一些困境。
1 辽宁省民办高校基本现状
按照教育部的统计情况, 2020年记录在案的民办高校达到 751 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超过400所,占比超过一半,包括了267所独立院校。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为高职专科院校,共有307所。在校学生人数将近680万人,呈逐年上升趋势,占全国总在校学生的两成以上,其中包括了1500多名的在校硕士研究生。按照辽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到 2020 年,辽宁省民办普通高校增长较为迅速,现拥有专任教师15632人,统计生师比为17.2∶1,但由于学生增长比例更高,每名教师比2019年负担的学生人数增加1.5人。具专任教师中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达到八成,所占比重显著提升。按照辽宁教育厅官方统计情况,在辽宁省内正常开办的普通高等学校共计116所,其中属于民办高校的达到34所,占总数近三成。民办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超过20万人,与全国占比基本一致,达到同级教育规模两成。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对多方面人才都有大量需求,不再局限于某些特定行业,民办高校按照实际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求能够培养出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毕业生,这种做法在社会上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民办高校遵循一定市场原则,为了提高自身经营水平,增加新生吸引力,需要更优秀的教职工,这为辽宁地区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在社会就业方面发挥正向促进能力,民办高校教师及教工人员成为非常受欢迎的职业选择。
2 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是民办高校建设的基础
2.1 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民办高校提供物质基础
辽宁省民办高校发展到现在,虽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在尖端教学和科研方面,与一流高校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一方面是因为发展时间较短,缺乏许多公立高校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历史底蕴;另一方面是来源于教育资源和经费的紧张,资金来源主要是学生学费收入,国家和省内对民办高校的经费支持力度显著低于公办高校。可以明显看出,生源是民办高校的重点关注对象,想要更好发展首要是吸引更多生源,这已经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费用上看,民办高校的学费要显著高于拥有政府资助的公立学校,但是面对持续上涨的考生数量,仍然具有较大吸引力。对于学生来说,在选择高校时会考虑多方因素,珍惜手中的选择机会,对本地有更多了解的本地生源占全部生源中的大部分。因此,想要发展民办高校,保持生源充足,就要充分保证民办高校自身吸引力,以及区域经济的外部支持。一方面,民办高校周边需要有较好的区域经济状况,能有更舒适的生活条件和更便利的出行选择,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上都会有较好的体验,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学生的选择热情,良好的经济状况对外来学生也有更多吸引力,许多民办高校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招收更多生源;另一方面,是区域意识形态的认可,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发展,往往能够促进当地居民的经济水平,这样可以保障周边常驻居民的思想状态稳定。高经济水平有更好的正外部性,稳定的人民居住生活条件,伴随稳定的社会环境,家长往往出于安全和便利考虑而选择让孩子进入经济更发达地区的民办高校。因此,区域的发展能够满足经济环境、促进思想认可,能给民办高等院校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思想观念的保障。
高等教育领域作为教育的后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对地区经济有较大的依赖性,优越的经济基础有利于民办高校发展,如果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民办高校也不会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民办高校的规模扩大需要更多基础建设,这也依赖于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情况、交通位置有着很大联系。区域内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企业和地方政府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高校的研究力量和人才力量支持,而民办高校的学科建设符合地区产业需求,科研成果针对地方经济发展,这些都有效助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民办高校为当地企业和政府解决个性化需求难题的同时,在教学科研经费方面得到有利回报,很好地解决了民办高校科研基金困难的问题。
2.2 辽宁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民办高校的改革
良好的区位优势是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辽宁省政府往往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做出总的投资规划,民办高校想要有更好的发展要借助地区力量,与辽宁社会经济发展整体状况息息相关。辽宁拥有较强的区域经济实力是学校生存和长期发展的根本,在受益于区位优势的同时,民办高校也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社会的服务职能,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实现自身的社会贡献。要支持民办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发挥,在改革中寻找达成这一目标的方法。区域经济的发展拉动生源,提高效益,能够为民办高校的改革提供经济力量支撑,同样,民办高校的学校转型目标要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地区人才培养的结构和方向,通常取决于高等教育自身的结构和方向,民办高校在学科的设置方面受社会产业分工的影响。如果民办高校想要提高学校自身的办学能力,就要充分对接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辽宁区域经济现实,决定了区域内民办高校的教学改革选择,民办高校要按照辽宁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学科内容,及时按照最新的产业结构分布来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3 辽宁省民办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3.1 辽宁省民办高校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区域内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人才支持,其中应用型人才更是不可或缺,人才储备水平直接影响经济未来潜力。民办高校应当培养更多专业性人才,为区域内提供人才支持。想要得到更多有用人才,要按照地方经济需求,更有专业性的培养稀缺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在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辽宁“三篇大文章”,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方面,人才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传统的农业、畜牧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都对专业型人才和多元化人才需求较大,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参加区域建设,这就对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数字经济和大数据云计算引领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过去有了显著差异。民办高校在实际需求与人才匹配方面有较大的优势,民办高校应更好发挥民营经济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自身教育灵活性,在学科设置和调整上实现更多有效突破。例如沈阳工学院及时开设大数据相关专业,与时代接轨,教育培养出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民办高校更需要从产业结构需求出发,既为区域经济提供所需人才,还可以在区域内经济发展上取得更高的成就,提升民办高校影响力。
3.2 民办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优质的外部环境是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促进市场有序健康稳定发展,更是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支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是政策方面的对策,而民办高校在提升市场软环境的有序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民办高校在技能和科技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以通过提供相应内容,为市场运行提供更多有效参考。其次,利用区域间民办高校之间的沟通联系,举办有利的信息沟通和互动合作,将区域内企业信息提供给更多民办高校,建立起区域内外用人需求与供给的直接联系,无论是人才交流还是资金交流都能取得良好成效。最后,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是高素质人才,可以充分运用这部分人员的力量,与企业或政府合作,对外提供咨询服务,为地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比如沈阳工学院是辽宁地区内发展较为成熟的民办高校,该校在外界交流合作方面进行了非常多的尝试,与国内国外不少教育机构以及部分研究所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合作,通过交流访问增加双方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获得了其他地区许多较为先进的经验和信息,为本区域提供咨政建言,助力地区经济发展。
同时,应加强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之间的交流,在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多方共同努力实现共赢发展,帮助民办高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助力企业获得直接经济收益。通过合作更好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技术升华等多维度的进步。民办高校通过发挥自身外部效应和政校、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保障。
3.3 民办高校的基建和消费是区域经济的增长点
民办高校无论是学校建设规模还是庞大的师生群体,都是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民办学校所在地区通常有更活跃的经济。
一方面,民办学校建设初期会有大规模的投资,基础建设可以给区域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学生一直都是具有较大购买力的群体,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消费者,还有一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时间进行兼职等活动,获得了额外的收入,拥有更高的消费能力,按照当前一名大学生一月消费1000元左右计算,那么正常招收两万在校学生的民办高校,每月能够产生2000万元以上的消费金额。这样巨大的经济增长对于任何地区来说,都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4 民办高校可以促进区域内经济的转型升级
民办高校的文化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同时还能够促进当地产业结构优化。文化建设属于高端消费领域,在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往往能够形成引领示范。无论在资源条件还是文化创意方面,民办高校都是尤为积极活跃的一分子,如何在文化创意上取得更多的进展,在提升民办高校地区影响力、促进区域内的经济产业结构优化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文化创意能够与地区城市文化结合,增加地区文化底蕴和经济发展潜力,培养成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新标杆。
4 实现民办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的途径
4.1 克服民办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之间的制约关系
如今,民办高校存在自身优势的同时也有明显不足,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存在一些关键的制约因素,主要问题在于发展规模不足,在服务经济社会上发挥的能动性较小,在学科设置上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虽然存在一定灵活性,但受制于收入单一带来的经济压力,不能和产业发展有效结合。民办高校需要适应政府要求,探索适合民营高校发展的优化改革方式,在人才培养上发挥更高水平和能力。按照当地的经济情况,让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相适应,在教学方案选择上采取更多改革,提高民办高校与区域经济的相互联系与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探索自身前进方向。
4.2 针对高校与区域经济特点确定办学目标
民办高校应该改变过分追求利益的办学理念,兼顾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让高等教育提升求学需求层面到社会需求层面,培养出更多拥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在专业素质与社会需求方面做到完美结合。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要有更加长远的目标,不能因为利益而盲目招生压缩成本,而应该关注长期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建设真正对社会有益的优质民办高校。不仅着眼于过去的产业需求,还要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和未来的前进方向有效结合,在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的同时创造未来合理需求,把学生就业和人才需求作为培养目标,更能引领社会发展潮流,改善未来产业结构。
5 结论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有显著影响,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民办高校肩负社会重任,不断改善培育方法,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充分考虑当前和未来的社会人才需求,以培养本地需要的人才为突破口,对未来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人才力量,维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利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