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内涵下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策略探析
2022-07-26王元晨
王元晨
(长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处于“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之下。军事上腹背受敌,经济上面临封锁。“外”主要表现在国民党军队的军事进攻和对共产党的军事封锁;“内”主要表现在陕北遭遇五年大旱灾。
1 相关背景
“西安事变”结束以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此前所使用的西北革命根据地政权名称也转变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边区政府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部分财政支持,国民政府也开始给边区政府提供一些经济援助。但随后不仅消极抗战,还对共产党进行军事打击和经济封锁,一度掀起反共高潮,企图扼杀共产党的革命力量。在此种背景下,边区形势紧张,经济困难不言而喻。
1.1 外忧——抗日相持阶段中共的艰难处境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联合当时中国内部的政治力量打击共产党的政权,国民党也不承认中国有多种政权的存在,而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根据地力量不断壮大,根据地革命政权不断稳固,这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因此,国民党内部及时调整了对共产党的相关政策,对革命根据地实行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
国民党在军事、交通、经济等方面对抗日根据地实行严密封锁,同时用舆论来压制和诋毁共产党的形象。国民党顽固派不断掀起反共高潮,直至1940年10月19日,“皖南事变”的发生标志着国共合作关系面临破裂的紧张局面。统一战线崩溃的局面导致国民党停发对共产党的经费,从而转向包围和封锁。此前,根据地的大部分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外援,现由于国民党停发经费,使得共产党面临着艰难的发展处境。
1.2 内患——边区遭遇五年大旱灾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此时正面临着严重的大旱灾。边区的地理环境本来就存在劣势,连年的旱灾更是使得陕甘宁边区政权的稳固雪上加霜。大旱灾导致根据地收成锐减,不仅无法保证农民和军队的粮食所需,还不能满足当时为了响应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号召,来到边区的大批仁人志士、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等。粮食问题的发生又会引发人口变动,很多灾情严重地区的农民会携家带口的前往灾情稍缓或者耕地面积较宽裕的地区,在当时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徙下,又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冲突和社会秩序混乱等社会问题。甚至在有些地区,农民百姓不堪饥荒,上山成匪和卖儿卖女的现象也很多。此外,旱灾的发生可能会引发鼠疫,导致人口大面积减少,影响政权的稳定。
2 经济问题之通货膨胀
20世纪40年代,由于国民党政府推行滥发纸币政策,引起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从而导致人民生活日益贫困,国民经济逐渐崩溃。边区政府采取相应手段调节通货膨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马克·塞尔登在《延安道路》一书中曾有这样的陈述,“干部收入主要部分是食物配给,通常直接供给粮食。……加上衣服和买菜、油的一点现金津贴就是干部的全部收入了,政府承担额外负担,供应衣食给干部和士兵家属”。在这种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采取以粮食代替薪水的方式是最合适的,既能解决吃饭问题,又能尽量少受到纸币贬值的影响。
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期,边区由于受国民党政府和国内外人士的捐款,这些汇款都是法币,但是由于法币面值较大,缺少一些商品交换时所需面额较小的货币。“皖南事变”爆发后,国民党顽固派不仅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对边区政府施加压力,还从经济上扼制、封锁边区。边区政府不得不想方设法采取措施发展经济、保证内部供给。为了巩固边区政权的稳定发展,我党号召边区政府通过自力更生达到自给自足的目标,进而为抗战提供支持。1941年1月28日,边区政府委员会通过了发行边币,禁止法币在边区内流通的决议。这一决议体现出边区政府坚决实行独立自主经济政策的决心。开始使用边币禁止使用法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财富不被国民党政府剥夺。边币在根据地内的流通能够发展生产,保障人民生活,为抗日战争提供经济支撑。
3 发展经济化解边区发展困难
20世纪40年代初期,“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边区经济遭遇空前困难,中国共产党人带领边区全体人民通过多种方式发展经济,积极克服重重困难。
3.1 财政问题影响生产发展
“救国公粮”压得农民喘不上气,采用评议制来收税又因税率不确定而无法实施下去,后来经过总结经验和实地调查,决定采用农业累进税制来解决税收问题,所取得的效果显著。但税收太重会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抗战初期,根据地以“救国公粮”的形式向人民“收税”,所收得的粮食要供应给包括军队干部、军队士兵、文艺工作者等在内的数十万人。农民的负担确实很重。1942年林伯渠在政府报告中坦言“1941年粮草的数字是重了些”。“救国公粮”的过度征缴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群众生活普遍困难。据官方统计,仅米脂一个县就饿死30人,饿肿900人。据统计,1942年征收公粮16万石,占农民收获量的11.14%。一时间农民怨言很重,尤其是有些家庭缺少劳动力,连自己家的饮食所需都无法保证,更不必说还要交一部分公粮,难免唉声叹气,但是边区政府知道此事之后及时调整政策,了解到百姓的真实想法是公粮征多了,于是便下定决心开展大生产运动,倡导农民百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种形式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3.2 “自力更生”概念的提出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的反动方针,并先后制造多起摩擦事件。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都遭到了沉重打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苦难。
为了克服困难,继续坚持抗战,1940年11月23日,边区中央局发出《陕甘宁边区关于财政经济建设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中明确指出:“在财政政策上已不容我们慢步得走,则应转到完全自力更生的自给自足的政策”。《指示》中所强调的“自力更生”该如何体现呢?这其中的“力”字又该从何处体现呢?要想解决财政经济问题,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有效的经济发展才可以,发展经济必须放手发动人民群众,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发展生产。
3.3 “烂泥湾”变成“南泥湾”
发展经济是保证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最有效途径。面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摆在边区革命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自力更生地解决根据地人民的穿衣、吃饭问题。为了生产出充足的粮食,开垦荒地和在适宜的地区精耕细作、深耕成为边区人民不可避免的一条路径。为了解决农民没有生产工具等问题,边区政府实行农贷政策。针对耕作方式和耕作时间,派专人教授,不违农时、合理经营。
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目的是,希望根据地全体人民能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王震为响应号召,带领八路军第三五九旅7000多将士去南泥湾开垦荒地,为了鼓励战士们努力开垦荒地,他亲自带头艰苦劳作,还在南泥湾的岩石上到处都写着火红的标语“在深山密林安家,向荒山野岭要粮”。王震和7000多名将士驻扎南泥湾的四年,披星戴月,披荆斩棘,向荒山野岭要粮,“一把镢头、一支枪,誓死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响彻南泥湾,响彻全中国。在开垦南泥湾的众多士兵中,有一位名叫刘宝斋的副连长,在开垦时由于没有足够的生产工具,他和战友们便自制生产工具,开荒种地、挖窑洞、盖房子……一把把镢头都被磨薄了,就这样日积月累,南泥湾这块“硬骨头”终于被啃了下来。毫无疑问,三五九旅全体上到将领下到士兵,都为南泥湾的建设奉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通过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将南泥湾建设成了人们口中的“陕北好江南”。三五九旅不仅发展农业,还积极发展畜牧业、棉花种植。三五九旅在经济建设上的创举,对于陕甘宁边区来说是具有突破性的。1940—1944年,南泥湾的耕地面积、收获粮食、收获蔬菜都呈现出跨越式增长的态势,自给率达到百分之百。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自力更生的大生产运动,三五九旅实现了粮食自给,此外还给政府缴纳公粮,生产了许多日用品,缓解了边区经济压力,改善了国民党经济封锁带来的困境。
4 始终坚持“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
1939年6月5日,面对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的日益困难,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中央关于严格建立财政经济制度的决定》。在陕甘宁边区最重要的和最急需解决的还是农业问题,即如何发展农业经济。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的方式,即建立一种自力更生的发展模式,同时形成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以此来维持支出。基于此,形成良好的经济良性循环体系。
4.1 土地问题
边区地处西北农村,地瘠民贫。只有不断提高单位土地的收获量才能满足边区的粮食需要。只有不断地增加可耕种土地面积,鼓励开垦荒地,通过解决土地问题最终解决粮食问题。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三五九旅对“烂泥湾”的开荒等。
4.2 资本问题
政府在农民青黄不接之时提供借贷,因秋收至次年春天的几个月是农民家庭生活最困难的时期,这时政府介入并提供贷款——农贷(民办公助),有利于农民更加积极地投入生产。此外,边区政府还允许民间借贷,允许地主借钱给农民,但是政府会将利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通过民间贷款与政府农贷两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农民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农业生产。
4.3 劳动力问题
实行劳动互助,通过利用和改造农民易于接受的旧式互助合作生产的形式、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进行集体生产,最大限度地动员了边区的劳动力资源,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出,改善了一家一户单干(无耕牛)生产效率低的状况。通过互助合作,将各种劳动力资源相互匹配并组织起来,极大地促进了边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边区的运输离不开个体脚户,通过如长脚户、短脚户、农脚户以及边区外的长脚。脚户门可以在农忙时停止运输作业,帮助没有劳动力的家庭,而这些家庭的牲畜可以被用来当作交通运输的工具,这种方式被称作“以人力换畜力”。抗日战争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吸引了近三十万移民到达陕甘宁边区。为了安置数量庞大的移民,边区政府实行了很多的优惠政策。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将移民这群充足劳动力加以充分利用,既解决了移民安置问题,也解决了边区“民贫”的问题。此外,边区政府还对农村懒汉进行了改造,目的是能够将他们培养成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人。
4.4 技术问题
由于农民在生产种植方面存在技术问题,边区政府为广泛推广植棉以解决被服问题,政府给农民发种子,并对其进行相关技术培训,教给他们种植和采摘技术。经济作物可以极大提高生产力,但同时又需要先进的生产技术作为支撑,自己种植棉花可以为做衣物提供原材料,为军服提供保障,减少边区对洋纱的购买量,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出口,以便于增加财政税收。
4.5 军队问题
建立基本的工业基础和与军事活动相关的军事基础,其中包括公有民营的形式,边区自给自足兴办化工厂。在这种自给自足式的大生产运动背后解决了边区军民的穿衣、吃饭、打仗等问题。
可以看出,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而是陕甘宁边区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这些精神文化根植于陕甘宁边区人民勤劳的双手中,来自共产党对于现实的有效分析从而探索出适合于边区发展的经济模式。
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其深远意义不仅只停留在抗战时期,如今也深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恩泽。带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建立了新中国,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们仍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势头向前发展,自行研究芯片,延长高铁运行距离,掌握核心技术。在许多核心技术领域,我国排在世界前列。深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重要性,深知“别人有不如自己有”的深刻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