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端午习俗现状及传承
2022-07-25郭静静
郭静静
(青海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民俗大节——端午节。端午节名称多种多样,节俗起源历来也说法各异,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祛邪、避瘟、除毒、止恶为主题的“恶日”说,二是以纪念历史人物为主题的起源说。就纪念历史人物而言,地域不同纪念的历史人物也不同,比如山西一带纪念介子推,吴越一带纪念伍子胥,会稽之地传说是为纪念曹娥,旧时楚地俗传是为纪念三闾大夫屈原,因为屈原于此日自沉汨罗江。由于屈原的爱国精神和高洁的人格为世人所景仰,加之历代封建统治者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所以纪念屈原之说便很快取代了其他诸说,成为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端午节主题。
一 乾县独特的端午习俗及起源
陕西乾县的端午习俗与一般共识相比,其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出与纪念屈原完全相反的主题,即为了表示庆祝,是欢乐的节日,这跟绝大多数地区包括关中民俗文化区[1]的端午习俗有明显差异。
(一)乾县独特的端午习俗
乾县马兰寨村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五月单(端),送圈圈(指油曲轮馍),送来拥肚苫肚间。花花绳戴在手腕腕,香包包胸前挂串串。雄花药抹在屁股眼,汤汤面香得打颤颤。”可以说这是对乾县端午习俗最生动的记载。2003 年出版的《乾县志》记载:“端午节这天外家(外婆家)要给不满十二岁的外孙、外甥们送‘油曲连’(用面食烙成的各式花型的饼,中间有孔,可以戴在儿童的手臂上)。小孩手足戴花花绳(用五彩丝线和合而成)、香包,给门窗上插艾枝,以避疫就吉。”[2]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端午节除了送给外孙上述东西以外,还可以给外孙(女)添加新衣物。所以,乾县过端午节又称为“送端午”“追端午”。其中最重要的节日食物是一种用面粉烙制的馍,但和粽子没有任何关系。
(二)乾县端午习俗的起源
乾县历史悠久,古称好畤、奉天、乾州,位于关中平原中段北侧,四千年前为黄帝之后郮国的属地,是黄帝祭祀天地的地方。夏、商为雍州之域,周太王徙居岐阳为岐州属地,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置好畤县”[2]。关于乾县的端午节俗起源,笔者通过调研、访谈,得到了一个真实历史和传说杂糅的说法。据说战国后期齐国衰落之后,对秦国构成威胁的只剩下楚国和赵国。楚国曾多次联合其他诸侯国对秦国发动战争,是秦国统一路上的一个强大障碍。在秦楚争霸之际,屈原深受楚怀王赏识,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楚国强大的政策主张。对外他力主联齐抗秦,属抗秦派。秦国人自然对屈原怀恨在心,欲除之而后快。同时由于屈原的一系列的政策主张损害了楚国保守贵族的利益,所以他遭到了楚国守旧派的谄害,最终被楚王疏远、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国国都郢,以郢为南郡。至此,被流放的屈原政治理想破灭,国破家亡,遂仰天长叹,自投汨罗江而死。秦军攻破郢都及屈原跳江而亡的消息传回秦国后,上自秦昭王,下至普通老百姓都非常高兴。秦昭王高兴的是他的强大对手少了一个,统一天下已成不可阻挡之势;老百姓高兴的是终于不用打仗了,因为秦国辉煌战绩的背后是老百姓的苦不堪言,除了繁重的赋税徭役外,老百姓更害怕的是战争所带来的生灵涂炭、流离失所。好畤县有个人在秦宫当差,他迫切地想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于是当晚就找了个机会回家,并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家人。家人听后大喜,他们都为此而庆祝。这位差人还有一个已经出嫁的姐姐,姐姐也因战争而天天担惊受怕。为了让女儿放心,母亲决定第二天早上亲自去女儿家报信,顺便去看望外孙。母亲和儿媳用平时舍不得吃的上等小麦面粉烙制了节日祭祀时用的面点,并把对战争的憎恨全部转移到了制作面点上,在馍馍表面附上各种古怪的图案,并给这种面点取名为“屈原馍”。母亲考虑到小外孙的可爱与顽皮,就把一部分馍做成了空心的,以便外孙能戴在脖子和手腕上,可以一边玩耍一边吃。由于此时天气炎热(临近收割小麦的时节),舅妈担心小外甥脱光衣服露出肚脐受凉感冒,特地连夜缝制了两件裹肚(也叫“裹兜”),舅舅急忙爬上家门口的杏树给外甥摘了一堆麦黄杏。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挎着篮子(乾县方言称为“提货笼笼”),里面放着昨晚烙制的屈原馍、麦黄杏,最上面盖着裹肚,就到女儿家报信去了。早起的邻居见了就问她去哪儿,她随口答道“给外孙送裹肚去”。正是这随口一答,成就了乾县一带延续两千多年的端午节俗文化。
从传说、《乾县志》的记载及乾县的端午节俗实践可以发现,乾县端午节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是为了表示庆祝,是一个快乐的节日。当地民众不吃粽子,吃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食物——屈原馍(图1)。当然,这种节俗饮食文化和乾县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也密不可分。乾县地理位置优越,农业资源丰富,是关中地区的农业大县,盛产小麦和玉米,因此当地的饮食主要以小麦为主,很多节庆食物均采用面粉制作,比如大年初一吃浇汤面,大年初七吃“拉魂面”,腊八节不吃腊八粥而吃腊八面等。
图1 陕西乾县屈原馍(图片来自网络)
乾县端午节最主要的节日食物“屈原馍”的具体做法:选用上等小麦面粉,用花椒叶、芝麻、盐水等调味料和面,然后用剪刀、梳子、小刀、小碗、筷子等工具,在屈原馍上做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屈原馍一般被做成中间有孔的圆饼,尺寸大小不一,方便孩子们戴在手腕和脖颈上。戴在脖颈上的“屈原馍”一般会做得比较小,然后用五彩丝线合成的花花绳串起来方便小孩子佩戴。在流传过程中,结合驱瘟、除邪的主题,人们也会在屈原馍上做“五毒”(毒蛇、蟾蜍、蜈蚣、蝎子、壁虎)的图案。这些图案精美绝伦、栩栩如生,仿佛一件件艺术品,所以乾县的孩子们戴上屈原馍会互相比赛,看谁的最好看,都不舍得吃。由于这种馍的形状呈曲轮形,再加上方言发音的原因,屈原馍慢慢被称作“油曲轮馍”或“油裙连”(“油裙”指乾县妇女做饭时围的围裙)。
习俗是人类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劳动中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习惯和风尚。习俗作为一种非正式的、不成文的社会基层制度,人们对它的遵从是一种潜移默化、不知不觉的过程,同时由于遵从人数的众多,因此拥有较强、较稳定、较广泛的维护力量。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习俗在我国现代和谐社会建设及文明乡风创建中的积极作用。随着历史的风云流变,乾县这一独特端午节俗在传承中被注入了更多文化内涵。在乾县的端午节俗里,人们通过这种节俗活动,表达着对子孙后辈们的疼爱关切之情,孩子们也从中真切地感受着这种无私的骨肉亲情,在这样一种表达、传递、感受的过程中,个体会随之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利于增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团体的团结和稳定,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 乾县端午习俗式微的原因
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中强调:“主要因冲突、不宽容、极端重商主义、无控的城市化或乡村的衰败等原因,无形文化遗产面临消亡或边缘化的危险。”[3]随着我国现代化、市场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乾县端午习俗同样面临着被边缘化甚至是消亡的命运,大部分人已经逐渐淡忘,很多年轻人几乎不知晓屈原馍。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动以及现代化、工业化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一)农村人口的大量迁移
人口迁移指的是人口居住地的永久性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我们这里谈的主要是国内人口迁移中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人口的大规模周期性大量流动已成为农村社会的一种常态。准确地说,现在农村人口处于一种净外流的状态。正如乌丙安教授所言,民俗事象通过人传送又由人接收,在这种互动中又作用于人。[4]农村作为传统文化、习俗传承的主场域,传承主体——人的不断流失,必然会导致传统习俗的式微。而人口的大量流动主要是由于经济因素及教育因素所导致的。
我国自20 世纪80 年代至今,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一些沿海城市。然而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大批农村青壮年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收益而选择进城务工或经商。大量的农村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务工,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市化进程,同时不同程度地对农村的经济、文化等造成了一定损害。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都市的兴起和乡村衰落在近百年来像是一件事的两面。”[5]城市社会在不断发展,而乡村社会实质上在走向衰落。特别是现在进城务工的年轻一代,他们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很多人都想在自己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部分人已实现了这个梦想,还有部分人即使在打工的城市不买房也会在家乡的县城买房,因此现在的农村基本上只剩下老人了。
因教育因素而引起的人口迁移。农村人口的流失除了前述进城务工外,还有一大部分是通过教育走出去的农民子弟。相当一部分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毕业后首选留在城市。而且很多外出打工者的子女也要留在城市。新一代的农民工和以前的打工人不同,以前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把孩子留在家乡由老人照顾,所以农村出现了很多“空巢家庭”和“隔代家庭”。现在的农民工则不同,他们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及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很多人外出打工会把孩子带在身边,想方设法让孩子在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现在很多80 后、90 后农民工都希望在城市买房,想方设法留在城市。因此,跟着新一代农民工父母进入城市的农村孩子大多不熟悉家乡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比如,从乾县走出去的这些人慢慢被城市的主流文化所同化,他们也逐渐接受并认同了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要吃粽子,加上他们根本不会做屈原馍,导致乾县的端午习俗在他们身上越来越淡化,更遑论他们的子女了。
(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魏尔泽尔和因格哈特根据他们的“价值调查”发现,人们的价值观念会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随着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的转移,人们的世界观倾向于从看重传统价值朝看重世俗-理性价值的方向转移。”[6]在现代化、市场化的过程中,人们将更多精力放在如何挣更多的钱上,以满足、改善自身物质方面的更高需要,很多传统文化价值层面上的东西、仪式感正在被挣钱这一主题所代替、所衡量、所破坏。
三 乾县端午节俗的保护与传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我国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文化的多元化、本土化、民族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否则就会像孙家正所言,传统文化的损毁和消失不但会对文化生态平衡造成影响,同时会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全面进步。[7]针对陕西乾县端午节俗日趋衰落的问题,笔者提出下述两点对策:
(一)依托经济发展促使外流人口返乡
民俗事象的传承、农村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如何让出去谋生的农民回来,如何吸引人才到农村来,这是现阶段急需思考、解决的问题。农村有了业,农民才肯回来;有了人,业才能“兴”起来,文化、习俗也才能得以传承。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外,还要充分调动基层各个阶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近年来,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以及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胜利,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提出的乡村振兴计划,已经出现了农民工的回流现象。第一,各地各级政府在持续努力,积极主动招商引资,在县城、农村兴办企业,为农民工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第二,在保证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农民立足、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开辟新的增加收入渠道。第三,政府应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鼓励农民和返乡人才就业创业,比如给予创业优惠补贴政策、贷款支持政策、财税支持政策等。第四,利用新知识、新技术推进农民创业及农业产业创新。特别是在现代信息化、自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要鼓励农民及返乡人才利用新技术自主创业就业,从而带动农村农业的发展。比如网络上出现的部分优质三农领域自媒体人,借助他们的网络平台直播销售农副产品,既让消费者不通过中间商就能买到优质的农副产品,又能打开农副产品新的销售渠道,同时为当地农村提供短时就业岗位。第五,改善农村供水、供电、道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基础服务水平,相信会有更多的农民返回家乡,更多的人才来到乡村,为建设乡村、振兴乡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依托旅游业加快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
当地政府可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双赢,使当地群众在民俗实践中获取经济利益。一方面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现代文化旅游来推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乾县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是打造富有地方特色旅游的重要因素,通过旅游业可以使民俗文化活起来,使其在一种动态状态下得以传承和保护。乾县可以依托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比如乾陵、唐永泰公主墓),借鉴邻县礼泉县的袁家村项目,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比如在乾县县政府和四川旅投公司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大唐丝路风情小镇的建设中,除了饮食外,可以加上电影院、儿童游乐场、蔬菜瓜果采摘、购物等娱乐休闲项目,更重要的是加入传统民俗体验项目,比如当游客了解民俗文化内涵后,可以引导游客自己动手制作端午节的屈原馍、缝裹肚、搓花花绳等。通过这些活动,游客可以感知、体验乾县独特的地域文化,同时也能增强游客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扩大民俗文化的传播面,让民俗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实现其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