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琵琶行(并序)》修辞艺术赏析

2022-07-25张宜跃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2年6期
关键词:琵琶曲借代琵琶行

张宜跃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取材广泛,形式多变,语言精炼,深得后人的喜爱。《琵琶行(并序)》是白居易创作的长篇叙事诗。诗人以优美动人的语言,塑造了一位貌美才高的琵琶女的形象,对琵琶女精湛的技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表达了对琵琶女生平遭际的同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伤之情。为更好地表现人物复杂的情感,凸显作品的主题,诗人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反问、对比等,使得整首诗如宝石般熠熠生辉,引人人胜。接下来,笔者就来赏析一下《琵琶行(并序)》的修辞艺术。

一、贴切的比喻

诗作中有大量关于琵琶曲的描写。曲音无形,难以捉摸,但诗人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常见的事物来形容琵琶女演奏出的美妙乐曲,使抽象的乐声变得直观可感。

在琵琶女尚未露面之前,诗人便以一句“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进行铺垫,营造氛围,使之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待酒宴开始之后,诗人再次对琵琶曲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诗人用“急雨”来形容琵琶乐曲的快与急,又以“私语”来形容琵琶曲音的轻柔与舒缓。诗人以常见之物来形容琵琶乐曲,使其变得直观可感,让读者能深刻地感受到琵琶乐曲的动人之处。在弹奏琵琶时,琵琶女将自己的情感全部倾注其中,使得那婉转的琵琶曲仿佛拥有了生命力,一声声传人在座客人的心中,令所有宾客沉醉其中,难以自拔。在琵琶曲渐至高潮时,诗人再一次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形容和描绘琵琶曲,“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种声音具有强烈的“颗粒感”。诗人抓住这一特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强化自己从听觉上获得的感受:如同一粒粒珍珠落人玉盘之中,相互撞击,声声急切。在座的宾客已被精妙的乐曲深深吸引。贴切的比喻使得一曲琵琶响彻千年,成为无数读者心中的天籁之音。

诗人不仅精通音韵,还听懂了琵琶女曲聲中的那一缕幽怨。他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缥缈的琵琶乐曲变得形象可感,生动贴切地表达出自己听曲时的感受,也将这种听觉上的独特体验成功传达给了每一位读者,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充分感受到了琵琶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巧妙的设问

《琵琶行(并序)》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出场的人物也不多。稍有不慎,就会将这个故事写得平淡无趣。为增强诗作的可读性,诗人妙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数次发问并及时回答,以掀起波澜,在引人深思的同时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让人忍不住一探究竟。

诗人在诗作的开篇简单地交代了事情的缘由,便以一句“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引出后文。诗人因送朋友,一路行至浔阳江头,正在话别之际,忽然听到江边舟中有琵琶声传来,一时怔住。循声而去,发出疑问。前半句发问,如投石问路,后半句则显得意味深长。他们发问,但是并没有得到回答。琵琶声停,欲语却迟,引人遐思,也为后文讲述琵琶女的生平遭际作好了铺垫。在琵琶女的演奏结束之后,诗人再次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诗人被贬出京,担任地方官吏,远离了繁华的京都,已经久久不闻丝竹雅乐之声。江州地处偏远,只能听到民间山歌和村笛小调。诗人原本以为自己再也听不到那些美妙的乐曲了,不料今夜在浔阳江畔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诗人既感到快慰,又觉得辛酸。个中滋味,三言两语难以道尽。唯有这一问,方能引出肺腑之言。在诗作的结尾处,诗人再一次发问,“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座中的宾客皆被琵琶女演奏的乐声所打动,诗人也早已泪如雨下,连衣衫都已经湿透。诗人流泪,既是为琵琶女鸣不平,也是为自己抱不平。

三处设问,其情感一次比一次更激烈,如同滔滔江河,一波接一波,层层递进,在最后达到高潮,成功地引起了读者的共鸣。《琵琶行(并序)》如此动人,与这“三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恰当的借代

借代与比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可以使原本抽象的事物变得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琵琶行(并行)》这首诗作中,诗人数次运用借代的手法,以与本体密切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本体,增强了诗作的表达效果。

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古人在宴饮之时多喜以歌舞助兴。诗人在送别朋友时虽有美酒,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此处以“管弦”一词代指音乐。古代音律多用竹笛、箫、古琴、古筝等乐器来演奏,因此将以上乐器统称为“管弦”。诗人采用借代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无乐不尽兴”的感受,从而为后文琵琶女的出现作好了铺垫。“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在这一句中,“秋娘”并不是具体的人物,而是泛指所有技艺精湛、容貌姣好的乐伎。根据琵琶女的自述,她年轻时曾是长安教坊司的歌女,不仅长得美艳,而且技艺高超。每每梳妆完毕,都会招来其他乐伎的怨恨。此句诗既是琵琶女的自述,也是诗人的转述。诗人以“秋娘”借代长安城中其他的乐伎,既彰显了琵琶女的优秀,又揭示了乐伎们的共同命运。这样优秀的琵琶女尚且落得如此下场,更何况其他人呢?“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年轻时,琵琶女靠着出色的容貌和才艺成为无数贵族公子争相追逐的对象,从来没有考虑过晚年的光景,在迎来送往之间虚度自己的年华。诗人并没有细述当年的种种,而是以“秋月春风”指代琵琶女曾经的岁月,含蓄而委婉。这既是对琵琶女的尊重,也是对琵琶女经历的概括。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将当初的种种一笔带过,既突出了重点,又增强了诗歌的可读性。“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在上半句中,诗人已提及“音乐”,但在下半句中,诗人却又使用了“丝竹”。两者原本是同一个主体,但又略有不同:显然,诗人在聆听了琵琶女精妙无双的乐曲之后,就觉得浔阳当地的“音乐”都不能算是“音乐”。只有琵琶女演奏出的绝响,才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音乐”。采用这种手法,使得诗句的含义更为丰富,也更加耐人寻味。

诗人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丰富了诗句本身的含义,也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委婉。诗人细叙琵琶女的遭遇,既是在为对方鸣不平,也是借此表现自己的怀才不遇。

四、新奇的通感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通感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感,也叫移觉,即在描写客观事物时,运用形象的语言转移人的感觉,使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不同的感官体验相互转移,用原来描述甲感觉的词语来描写乙感觉,使得文学形象变得更为新奇活泼。在创作《琵琶行(并序)》这首诗时,诗人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自己在欣赏琵琶曲时获得的独特体验,带给了读者完全不同的感受。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前两句诗中,诗人分别从听觉和触觉两个方面,以“莺语”“冰泉”来形容琵琶曲的声音。琵琶乐曲时快时慢,时而灵动,时而低沉,时而轻盈得如同花间鸟语,时而凝涩得如同冰下暗泉。第三句则是从人物心理的角度,写出了听曲时的内心体验。当琵琶乐曲稍稍停顿时,乐音中隐藏的丝丝哀怨非但没有散去,反而变得更加浓郁。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使不同的感官体验合为一体,让人感觉那一缕缕琵琶乐音似乎从未散去,始终在人们的耳边萦绕。琵琶樂音原本无形,难以言传,但是诗人巧妙地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成功地从听觉、触觉等方面调动读者的感官,使其获得别样的阅读体验。

诗人敏锐地抓住琵琶曲最突出的特征,以精妙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了琵琶曲带给人的感受,让读者充分地感受到琵琶曲的动人之处,进而为琵琶女的技艺所折服。

五、鲜明的对比

作为一篇叙事诗,《琵琶行(并序)》主要讲述了琵琶女凄惨的身世和悲苦的遭遇。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展现命运的不公,诗人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琵琶女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的不同际遇来反映人世的冷漠,控诉社会对个体生命的残害。

琵琶女原本生于长安,是教坊司的一名音伎,从小受师傅教导,习得一手好技艺,也曾红极一时。“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长安城中有无数贵族公子慕名而来,豪掷千金,只是为了听她弹奏一曲。而琵琶女游走于各色人等之间,倚仗自己的容貌和才艺,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是好景不长,当韶华不再,容颜衰败,便只能“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昔日那些有钱有势的客人早已有了其他的追逐目标,纷纷弃她而去。琵琶女连生存下去都变得艰难,迫不得已之下只好选择嫁给商人。在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时期,社会阶级分化严重,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商人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下的。琵琶女原本生活在长安,也曾有过一段奢靡的生活。曾经围绕在她身边的皆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她自然不会将商人放在眼中。只是她青春不再,且“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亲人离散,她只好嫁给商人。诗人正是通过比较琵琶女年轻时受人追捧和年老后遭人排挤的现实,反映了人情的凉薄,含蓄地表达出了内心的不满与愤慨。

琵琶女年轻时的备受追捧,与年老时的孤苦无依,强烈的对比不仅令诗人和席上的宾客感到唏嘘不已,也令后世无数的读者倍感辛酸。

总之,作为唐代最负盛名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擅长从普通民众身上挖掘题材,并通过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对其进行概括、提炼,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琵琶行(并序)》借描述琵琶女一生的凄苦遭际,反映了底层民众难以掌控自身命运的辛酸与无奈,抒发了诗人屡遭贬谪、不被重用的悲伤与无奈,值得我们细品。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华侨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琵琶曲借代琵琶行
琵琶曲《天鹅》及其演奏技术研究
初识借代手法
说借代
浅析《琵琶行》的音乐美
借代句
从琵琶曲《思春》到粤乐《悲秋》的乐调考证与传播变化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比较分析
点线诗意虚实智慧
——析罗永晖琵琶曲《千章扫》兼谈当代琵琶创作
吴绪经水墨画
知我者谓我心忧——解读白居易《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