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研究
2022-07-25李雪萌
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产,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与艺术价值,因此保护文物,尽可能延续文物寿命是博物馆的一大重要任务。文物生动地表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与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内涵与文化价值,是研究、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素材。本文在概述其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提高对文物陈列与保管的重视程度,优化文物陈列与保管环境,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有效管理,突出博物馆的文化特色。
文物是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的保护工作事关国家民族的核心价值,关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于我国当代文化创意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物能够展现历史风貌,体现出悠久的历史文化,因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通过大量的实践可以了解到,如果盲目地开展文物保护工作,那么就难以发挥出文物自身的艺术价值。经过考古研究人员验证,想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那么必须对于文物进行全面的分析,深入的探讨,做到合理的展示与陈列。
1 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此,文物保护部门需要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国家层面需要制定出相关的法律,严厉打击破坏考古文物的人。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保护文物的责任,并注重文物保护的宣传,让大众意识到文物保护的意义。部分文物由于年代太久,所以文物的破坏问题比较突出,还有一些文物濒临消失。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性。
2 考古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人才不足,相关工作人员的保护意识比较弱,且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导致自身对文物保护的认知缺失。这一现象在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的地方更为显著。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保障,导致考古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发展困境。现阶段,部分工作人員的专业素养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此外,还有一部分考古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人员年龄比较大,虽然他们的经验非常丰富,但是专业理论知识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难度。
2.1 思想认知不足
從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基本情况来看,部分文物管理者与利用者对该项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认知不足,这使其在工作过程中缺乏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容易形成散漫懈怠的工作作风,既不能拓展工作思路与提升履职能力,也不能完成新时期下地方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有效措施的更新与推行,影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与进行。
2.2 对文物产生的细微变化缺乏有效监管
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文物保管与展览会发生细微的变化,这种变化肉眼难以观察。一些书画作品的氧化和纸张掉粉等;纸质文物存放容易因为空间中水分含量过大而发生粘连现象,这对纸质文物而言是一种致命的打击[2];尽管金属铸造类文物保管对外界条件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外界环境的温湿度变化依然会对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肉眼难以观察,导致文物细微变化长期无法得到有效处理,文物遭受破坏。这就需要文物管理人员日常加强观察,发现文物的细微变化,以保证文物安全。
2.3 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为更好地提升文物保护水平,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相关保护设备设施,为文物构建出科学的环境,促使其更好地得到保存。但在部分地区博物馆中,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等因素制约,缺乏相关设备设施,导致文物保护中存在较大问题。信息化程度不足,在开展文物保护中没有完全应用信息化来开展管理,很多地区仍以传统人工管理为主,效率较低且误差率较高,不利于文物保护水平的提升。且相关宣传力度不足,人们没有认识到文物的重要意义,文物保护的意识不强,没有在全社会形成文物保护的氛围,不利于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3]。
3 加强文物陈列与保管的相关策略
3.1 高度重视文物陈列与保护工作的作用
将文物保护意识作为导向,推进文物保管工作与陈列工作顺利进行,那么就需要对于文物保护与陈列工作所具备的作用进行充分认识。为保证该项工作得到强化,那么就需要博物馆在日常发展过程中,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博物馆的文物收藏进行补充与丰富,并且将其作用在博物馆日常业务当中,为博物馆发展提供经济支持、人力支持、政策支持。除此之外,博物馆应当主动招揽更多从事于文物陈列与保管方面的人才,这样也能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
3.2 深化文物保护管理的意识
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意识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思想内涵。首先,应该深化社会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因为大部分群众对文物保护的概念缺乏认识,可以通过讲座、宣传片等诸多方式对文物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宣传,让大众知道何为文物以及怎样保护文物[4]。此外,增强文物保护意识还应从青少年抓起,将文物保护知识引入中小学课堂,这有助于继承我国的历史文物,传承与发扬我国的历史文化。其次,文物保护管理的相关部门需转变文物保护观念,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与工作职责,文物保护工作与城市的发展规划挂钩,结合本土的经济发展状況,不断调整文物的保护方式,使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工作齐头并进。再次,应当加强文物保护从业者的责任感与文物保护的使命感,通过不断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等,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其对文物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最后,应当加强从业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社会大众对文物保护管理的认知。
3.3 增强基层文物保护宣传工作
强化基层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以及帮助其掌握基础的文物保护常识,一方面能够营造出全面文物保护的氛围,有利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也能够切实提高群众的文物保护技能,从而避免生活中由于无知而导致的文物损毁行为。因此,对于基层文物保护单位来说,不仅仅要从单位内部做起,更要尝试将自己的影响力辐射到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通过积极开展组织多样化的文物保护宣传活动,以此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宣传的力度、深度以及广度,从而促使广大基层群众都能够具备一定的文物保护意识,引导其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对文物保护的关注与重视。
3.4 注重文物的修复性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文物鉴定质量,博物馆要注重文物鉴定人员的培养,提升文物鉴定人员的专业技能,实现对文物价值的科学评判与认知。在完成文物鉴定工作后,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当对文物进行详细的分类,后续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便利在文物陈列与保管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文物的修复工作。文物收藏工作是博物馆工作中的基础业务,博物馆应当尽快增加馆藏文物数量,在文物保护意识的指导下对文物进行综合考量,并提出针对性的举措。工作人员要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学习先进的文物管理理念以及方法,避免对文物造成损伤。文物管理人员还要详细了解文物保护条件以及维护方法,实现对文物的全面保护以及综合分析。
3.5 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
为提升博物馆的文物保护水平,相关部门需加大重视程度,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来保证文物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博物馆来说,需在国家出台的相关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和今后发展目标,制定并完善符合当地发展要求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制度。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时,需综合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确保管理制度的可行性,更要在制定制度之后反复进行考量,确保管理制度没有漏洞,对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进行详细划分,落实责任,出现问题需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来提升文物保护水平。
3.6 做好温湿度控制
环境中的温度与相对湿度是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两者相互影响,因此在文物保护意识与要求下,要采取综合措施对环境温湿度进行调节与控制,让文物处在最佳的保存状态。博物馆要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采用具有阻燃性能以及隔热保温性能的新型环保材料将文物库房的几面墙体与陈列展厅周围的外墙进行防护处理,给予文物充分的保护,阻断外部热辐射对温度的影响,保护文物安全。
3.7 加强数字化文物保护措施
可以借助数字化思维与数字化技术,实现对文物的修复性保护。可以通过引入数字化思维,抓取现实场景中的文物数据特征,构建一个与现场场景中文物保护方案相对应的虚拟场景文物保护方案。通过扫描仪扫描的方式,采集上述文物数据,进而生成可视化的三维文物模拟图。
3.8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在博物馆开展文物保护的过程中,由于其专业性较强,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来完善其在保护过程中所需相关设备设施[5]。以文物保护为例,由于其受文物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需设定恒温恒湿环境,使文物始终处于稳定状态下,才能更好地提升保护水平。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博物馆加大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3.9 合理规划文物保护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管理部门要进行合作,共同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劃,确保文物保护工作与旅游开发能够实现统一进行。首先,旅游开发要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进行,无论是采取何种开发方式,都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根本,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而对文物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其次,游客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关的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对客流量进行合理的控制,以此来降低文物古迹的运转负荷,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文物古迹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文物是宝贵的文化财富,是中华文明灿烂文化的印证。由于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必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国的文物工作者要从实际出发,不断积累相关修复经验,积累相关知识,切实提升文物保护和修复的技术水平,解决当前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健全现有的文物修复标准和体系,使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日趋完善。
引用
[1] 杜燕妮.如何协调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分析与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8):2-3.
[2] 孙久群.分析文物保护措施在基层文物管理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4):780-781.
[3] 李海艳.基层文物管理过程中文物保护的相关措施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0(6):234-235+260.
[4] 吕波,邸刚.谈地方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J].收藏与投资, 2020(10):76-78.
[5] 周荣.关于地方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研究[J].参花(下),2019(10):130.
作者简介:李雪萌(1983—),女,满族,河北承德人,本科,副研究馆员(文博类),就职于普宁寺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