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互鉴 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2022-07-25本刊综合报道

人民画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长津湖香港电影影视

本刊综合报道

作为二十世纪华语电影的先驱者,香港电影的流金岁月成绩斐然,为广大影迷津津乐道。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得益于电影人才集中、文化包容多元和亚洲电影市场庞大,香港电影在产量、票房以及质量与艺术性上,创造了惊人奇迹,更赢得了“东方好莱坞”的美誉。

从那时起,香港电影公司就已开始与内地合作。从1982年以一角钱票价创造1.6亿元票房纪录的《少林寺》,到《半生缘》《神话》,再到近几年的《无名之辈》《邪不压正》、年度票房冠军电影《红海行动》等影片,都有香港影视公司、创作人员的深度参与。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为内地和香港电影行业进一步交流提供了现实基础。香港文联会长马逢国说:“一些香港电影人逐渐意识到,要想觅得新的发展机遇,就必须把目光放到内地市场。”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签署,为香港电影获得了打入内地市场的“新引擎”,大批香港影人顺势“北上”探寻发展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演艺界内地发展协进会创会成员吴杰庄表示,随着部分香港导演、演员、影视公司进入内地电影市场,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开始融合发展,题材、内容更加多元化。

由香港导演、演员、制作班底参与的影视作品开始将内地故事、内地背景作为影片的核心,在叙事和艺术风格上不再照搬香港传统制作模式,实现了与内地电影制作的深度融合。而在影视作品题材方面,香港影视公司还积极参与到内地IP影视改编的潮流中,与内地进行不同程度的合作。例如电影《古董局中局》,以20世纪末的老北京城作为背景。选择极富北方地域色彩的故事进行改编,足见香港影视公司对自身制片能力的信心。

2019年,国家电影局颁布了五项利好香港电影业界的措施。香港人士参与内地电影业制作,不再作数量限制;对于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在演员比例、内地元素上不作限制;取消收取香港与内地合拍片立项申报费用;香港电影及电影人可以报名参评内地电影奖项;香港电影企业在港澳地区及海外发行推广优秀内地电影及合拍片可申请内地提供的奖励。系列新措施减轻了香港方的负担,增强了香港影视公司和电影人的合作意愿。

区域融合,文化先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以影视产业为抓手,联合港澳协同发展,成为建设“人文湾区”的重要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影视产业融合发展的区域优势。湾区城市同属岭南文化圈,在语言、文化和习俗等方面接近。香港影视人才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推动粤港澳影视合作,加强影视投资合作和人才交流,支持香港成为电影电视博览枢纽。

马逢国说:“在与内地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香港电影获得了更广阔视野。随着了解不断深入,香港电影人作品中的国家意识也表现得愈发突出。”香港导演与内地公司及制作人合作执导主旋律电影,是近年中国电影的热门创作模式,吸收了香港成功商业电影元素的电影制作,也令“中国故事”的讲述获得更为丰富的角度。

从《智取威虎山》到《烈火英雄》《中国机长》《长津湖》等影片的不俗表现,不难看出香港电影人立足自身优势,用商业化、类型化、工业化的手法和叙事节奏,演绎家国情怀,让主旋律电影“叫好又叫座”。

执导《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长津湖》等影片的香港导演林超贤说:“讲中国故事带给我成就感和幸福感。这些振奋人心的故事都是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创作出来的。”他说,当他真正用身体和心灵去接触这些历史时,每一次都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冲击,从而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创作冲动。而香港电影人田启文说:“内地电影发展正迎来最好时代,飞速发展的电影(电视)工业、丰富的社会题材,都为香港电影人提供了尝试挑战的机会与空间。”

2021年11月,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登陆香港院线。上映首日,近40家影院排片149场,一些场次一票难求。《长津湖》在港热映,正反映出香港民众的国家身份认同感在不断提升,渴望从电影中了解国家的发展。电影作为一种内容产品,未来可以进一步促进香港与内地在情感上的交融。而香港与内地影视产业正从单向传播到互动融合,继而合力推动中国电影更好走向国际。

猜你喜欢

长津湖香港电影影视
影视展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The Review of The Battle at Lake Changjin 《长津湖》观后感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长津湖归来
冰雪长津湖 初醒冬与狮——《长津湖》推介
论1930年代上海与香港电影的多元互动关系
香港电影:似水年华,如“影”随形
影视风起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