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一次“穿越”(二)

2022-07-24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2年7期
关键词:穿越崔颢黄鹤楼

先来认识小翎老师

小翎老师原名刘小玲(“小翎”是她发表儿童文学的笔名),一级作家,编审,小翎文学坊创办人、导师,广东省小作家协会文学导师。从中学时期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出版儿童文学著作六部,曾五次在“广东儿童文学评奖”中获奖。并获广东新人新作奖、秦牧散文奖、冰心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是广东省首届优秀点灯人。

中国是一个诗词大国,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背几首古诗。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学习古诗的浪潮。我们通过学习古诗,不仅认识了中国古代文化,还从诗句中认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原来,古代的每一位诗人,都是资深的旅行家,他们游历名山大川,捕捉所到之处的美山美水、风土人情,为我们留下了一卷卷色彩斑斓的画图。每一首诗,都是一幅鲜活的游历地图。

我们在文学上玩“穿越”,可以跟着古诗去旅行,寻觅诗中的绝美风景。我们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跟着李白去庐山,欣赏瀑布“飞流直下”;读“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和杜牧一起欣赏秋天的枫林;或者和孟浩然一齐“移舟泊烟渚”,去领略“旷野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幽静……

读诗,走进诗词的意境,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作文训练——“跟着古诗去旅行”,是一次诗意的穿越。跟着古诗里文字的组合排列,我们走进诗的境界,同时也走进古代的风景。通过我们自己的想象去还原诗中的意境。在这里,你可以与诗人相会,可以与诗人同游,可以和诗人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你的想象力够丰富,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故事。

那么,我们怎样“跟着古诗去旅行”呢?

首先,我们要选一首诗,这首诗必须是你自己喜欢,而且是一首有风景的诗。比如有同学喜欢《望天门山》,因为这首诗很像一幅国画。选好后,就要认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经过查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开元十三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再品味诗歌,我们又发现李白是坐船去的,真的很符合旅行的要求。所以,我们就可以跟着这首诗来一次旅行了。

所以,我们“出发”前要完成如下任务:读诗;了解风景在哪里;谁去旅行(李白);见到了什么(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因为是跟着古诗去旅行,所以“我”必须在诗中。在古诗中的“我”这个时候就“穿越”了。至于在穿越的旅行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就完全凭你的想象了。但有一条至关重要——你所有的想象,必须符合原诗的意境。

现在,我们以一首唐诗,展开想象,试着去“穿越”——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黃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思维导图——

1.诗人去的地方:黄鹤楼——黄鹤楼在武汉——矗立在长江边。

2.武汉除了黄鹤楼,我还想到——武汉长江大桥,武汉大学的樱花,武汉的小吃热干面……

3.这下好玩了,我还想到了李白,上网一查,发现因为崔颢写了这首诗,他不敢也写黄鹤楼,不过他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时候,不仅见到崔颢,还见到李白,孟浩然也让我遇上了……

因为是“跟着古诗”,所以我们还要回到诗里。诗人登上黄鹤楼,想到什么?诗人看到什么?

他抬头——

他远看——(左)——(右);近看——江水。

他在楼上站了多久:晴川——日暮。

他的心情如何?

这时,你就在诗人身旁,你也可以和他一起看,一起想,一起抒发情感。

我们来根据诗意玩一次穿越吧。

要求:1.去武汉旅行,上黄鹤楼。

2.独自或与友人、与诗人(哪位诗人都可以)一起。

3.要写景,也可以介绍武汉历史(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4.拓展武汉其他风景,如长江大桥、武大樱花,武汉小吃等。

5.形式:不限。

同窗佳作

在黄鹤楼的梦幻旅行

曾刘晨熙 五年级

2022年3月8日,晴。一大早,我就被连拉带拽地收拾好东西,迷迷糊糊就登上了高铁。我问同行的朋友:“我们去哪?”

“你不记得啦?我们去武汉—黄鹤楼!”

啊,想起来,我们上周在小翎文学坊学习了崔颢的诗《黄鹤楼》,我跟熠熠商量好去游黄鹤楼。

旅行箱的轮子发出“咕噜咕噜”声,我们已经停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古楼前面,我仰头,不禁发出一声惊叹。眼前的黄色慢慢晕染成棕色,形状就像是一朵朵怒放的莲花交叠在一起,露出了优美的曲线。“黄鹤楼”三个字伴着日出的霞光,照亮了我们的眼睛。门前还有两只仙鹤婷婷玉立,脚下冒着若影若现的仙气。“哇哇,好壮观!”我的朋友熠熠从喉咙深处发出兴奋的“哼哼”声,抱着我的胳膊往里拽。

我们踏着阶梯一步步往上攀,激动的心情伴着脚步一点点在燃烧。黄鹤楼顶端游人意外的少,只有喜鹊唱歌的余音。熠熠手搭着栏杆,望着蔚蓝的天空。突然,一只白鹤从飘悠悠的云朵里冲出来,飞向黄鹤楼,它展开翅膀,鸣叫着。我们向它招手,可白鹤却没看见我们似的,穿过我的身体,飞向南边,化为了一闪一闪的泡沫。(写出了崔颢《黄鹤楼》首联的诗意,这“一闪一闪的泡沫”好有趣!)

这时,墙上突然出现了镶着金边的几行字:“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熠熠磕磕巴巴地读着字。诶,这不是崔颢写的《黄鹤楼》吗?我下意识地看向远处,阳光下,如今不只是长江的滔滔江水和汉阳树了,一栋栋高楼大厦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屹立在两岸;江边也不只是几根萋萋芳草,而是郁郁葱葱的大树。当年的仙人可能驾着白鹤去环游世界了。三四月的樱花开满了整个城市,落到了地上,落在美人的肩上……

忽然听见了一道叹息:“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啊!”我回过头,一个衣装与现代人格格不入的中年男子皱着眉望向远方。

“您……您是李白!”熠熠躲在我后面,瞪着大眼睛。男子似乎注意到我们了,露出洁白的牙齿笑了出来:“哈哈哈哈,小孩,你原来认识老夫。你看,我可是真愁啊,这黄鹤楼的景实在是太妙了,我本来想写一首诗的,结果呢,那崔颢写的《黄鹤楼》真是惊到我了,不敢比啊,不敢比。”李白撇撇嘴,又笑了出来。

“您是诗仙啊!我们都会背诵您的诗呢!我们请您喝酒吧。”我拉着李白诗人宽大的衣袖。

结局就是,请这位货真价实的“李先生”去了长江边的一家酒楼喝酒。

“主人家,快来筛酒,今天,我给……你这两小孩……吟诗一首!”李白似乎喝醉了,摇摇晃晃站起身:“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

“诶诶,你看他醉了。”熠熠用胳膊肘子轻轻撞了我一下。我仿佛听到了古筝、琵琶与长箫的声音回荡在黄鹤楼周围。微风吹落了我身上的樱花瓣。我闭上眼睛,又睁开,望向远处,虽然知道不存在,但还是呐呐道:“这位仙人,您要跟我一起旅行吗?”

小翎老师点评:跟着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来到了长江边的黄鹤楼。小作者进入了这首名诗的境界。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原诗句,但黄鹤楼前腾飞的仙鹤,阳光下的景物,都暗喻了时代的变迁,这是极妙的。途中巧遇唐代大诗人李白,引出一个传说,体现了作者对古诗的积累。结尾回到现实,又点了题,足见功力。

黄鹤楼记事

曾信茗 五年级

这个暑假,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和妹妹去武汉旅行,我问爸爸我们去武汉干什么,他说去游黄鹤楼。就是李白在诗中写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那个黄鹤楼吗?爸爸回道:“是的。”我兴奋极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乘坐高铁直达武汉,首先去了位于长江大桥边上的黄鹤楼。黄鹤楼外面有两个小亭子,门口有两只仙鹤骑在一只龙头龟上。接着我们来到黄鹤楼的里面参观,黄鹤楼里面金碧辉煌,迎面有一幅很大的壁画,画里一只仙鹤正展翅飞翔,画得栩栩如生。

我们爬了一层又一层,欣赏了不同的景色。“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爬到了顶楼,凭窗凝望,秀美的东湖宛如一块无瑕的碧玉嵌在江汉平原上,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好一幅难用笔墨描绘的图画。顶楼里有很多诗人、墨客留下的瑰宝,爸爸告诉我,古代很多文人墨客来黄鹤楼参观游玩,他们被黄鹤楼的美景打动,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句,例如崔颢的《黄鹤楼》。后来伟大诗人李白也来到黄鹤楼,他被眼前的美景打动了,正准备写一首关于黄鹤楼的诗词。突然,他看见了墙壁上崔颢写的诗—《黄鹤楼》,于是李白放下笔,感慨地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站在黄鹤楼顶层,可看见整个长江江面,心情豁然开朗,一股豪迈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犹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用“黄河泛滥”败了心情。)

看快到中午了,妹妹说肚子饿了,爸爸说:“我们不如去吃武昌鱼吧。”毛泽东有一首诗说过:“才饮长江水,又吃武昌鱼。”于是,我们就来到了长江边的一家酒肆吃武昌鱼。刚一进店,妹妹就碰了碰我:“哥,你看。”

我往里一看,有两个穿着古装的人在喝酒。我和妹妹想跑过去,爸爸说:“别打扰人家,在拍戏呢。”

我忍不住跑了过去作了一个揖问道:“请问你们是……”

“哈,小孩,你认识我们吗?”

“您是李白,他是杜甫?”我不敢抬头。

“小孩,你没读过‘故人西辞黄鹤楼吗?”其中一位穿青色衣服的先生说。

“读过,那是《送孟浩然之广陵》,莫非这位就是孟夫子?”我连忙又行了个礼。

“有眼力!”孟夫子向我竖起大拇指。

我正想向两位大诗人请教,这时爸爸叫我了。我只好告辭。

回到座位,爸爸说:“他们在拍戏?”

“不是,我穿越了,我见到的是真的李白和孟浩然。”

爸爸不信,不过,后来他发了朋友圈,他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历尽沧桑之后变得更加雄姿勃发了。唐诗宋词的魅力无可比拟,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如此荡气回肠的历史回忆。跟着唐诗宋词去旅行,不仅可以跟着古人的足迹去旅行,也能够在历史的纵横捭阖间体味古人的多样情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游新选择。

爸爸总结得好。

小翎老师点评:同样是跟着崔颢的《黄鹤楼》去旅行,但信茗的穿越就有趣多了。他避开了很多人写的黄鹤楼上的景色,转而写了《送孟浩然之广陵》,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生活气息更浓,让我们感受到诗中朋友间的那份情意。

猜你喜欢

穿越崔颢黄鹤楼
“黄鹤去”与“白云去”究竟孰优孰劣?——崔颢《黄鹤楼》首句异文考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上赏名联
他让诗仙忘而却步,他的诗
难忘黄鹤楼
黄鹤楼找崔颢
圣诞“穿越”回童话小镇
己丑年夏日再登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