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使用场景构建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景观快题设计课程改革研究

2022-07-24庞雨珊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手绘景观技能

庞雨珊

(重庆工程学院,重庆 400020)

0 引言

景观快题设计课程面临来自技术革新和市场的两方面冲击,以软件类技法表现作为主流的专业设计表现方式正日益削弱以手绘为主的设计表现,专业的表现技法随着日新月异技术的冲击更新迭代,快题手绘设计表现呈现出被弱化的趋势,以快题为表达的需求场景减少,重要程度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各大高校景观,环境设计相关专业考研升学而作为敲门砖式技能,其目的作为升学考试服务的专业技能培训服务,功利的教学目标和方式强化了技能式的学习,稀释了以本科教学中对于快题素养、思维的训练目标。

景观快题设计在重庆工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中属于园林景观设计方向的实训课,是一门手绘表现技法实践课程。课程旨在培养景观设计领域的学生适应设计快速构思及升学或就业等需要。课程以两种常用景观设计类型题型为基础,采用项目制教学,要求学生在两周时间内,独立完成两套景观快题设计的完整成果,且必须以手绘形式进行表达。在考查学生分析设计能力的同时,强化其快速设计能力和基本的手绘技能,以适应即将到来的就业或升学考验。

课程在开设过程中,主要存在技能层面和快题设计思维训练方面的不足,在技能表现层面学生手绘基本功良莠不齐,短时间内“突击”无法完成表现技能的内在积累,手绘快速表现讲究绘画的基本审美标准,如画面中线条的疏密、对比、比例关系、虚实处理、点线面的结合、色彩的搭配等等[1],对于画面的综合处理需要长时间常态化经营和积累,课程周期设置与课程需要养成的能力所需要耗费的时间面临潜在冲突;对于设计思维训练层面,应对不同快题题型的解题思路训练以及不同时长的表现重点训练不足,导致学生面对单一特定题型下的完成情况较好,一旦题型改变或者预留时间不足,学生则缺乏应对不同题型和时间的弹性。在面对当前多种艺术设计表现形式不断涌现,各专业门类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革新的社会环境下,环境设计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教学需要教学实践中深化改革。

1 课程设置问题以及相应教学改革措施

1.1 从单纯手绘技能教学进阶为设计思维训练

在技能层面,优化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方法,立足对学生进行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设计思维培养相辅相成的教学理念,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升级。将快题设计技能教学拆分为不同时间控制,不同题型,尺度与空间类型的建立,设计语言构建,形式要素构建,素材库构建等几个环节的能力训练。手绘表现技法的熟练掌握以及应用,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快题题型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引导学生在不同时间控制下(15分钟,30分钟,90分钟,180分钟)进行有选择性,有意识的表现,理解不同时间下表现的重点和深度,让学生在不同时间的训练下掌握绘制的要点和技巧,让学生充分把握快题“快”的精髓。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积极性;梳理和搜集各类院校快题考试,各类企业招聘环节中的典型快题试题进行模拟试练,让学生感受真实环境中快题的实际应用场景;增设“一题多做”环节,可以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领悟同一个场地不同的解决方案,以及不同解决方案之间的优劣,亦可针对同题不同的设计选择探索不同的设计表现形式;针对学生初期手绘尺度感的建立,抄绘临摹一系列大型,中型,小型建成项目的总平面航拍图,现场照片等资料,感受真正在建造维度植物的聚落形态和尺度,硬质景观的空间类型和表现形态,不同视角的空间和场景画面营造;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写生,在感知真实的物质空间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素材体系和素材库;在学生建立一定“手感”和自己的表现方法后,鼓励学生在快题创作中进行材料,表现方法的创新,鼓励个性化表现。在授课中尽量避免单纯的马克笔技能教学,还要鼓励学生在设计结构、造型以及色彩等设计语言的表达方面大胆想象,通过积极思考与训练,提升设计技能与设计思维能力。以便能够在后续的专业学习、训练以及工作实践当中灵活运用。

在设计思维层面,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环境艺术设计与手绘表现技法之间的密切联系,从后续3-10周实训课程中有效融入快题设计的实际应用场景,从方案开展的不同阶段综合考虑如何更好地进行手绘的处理和表现,促进设计表现与思维的互动与共进(图1)。

图1 景观快题设计技能与思维训练模块(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2 学用脱节,有机融合贯穿相关课程的使用场景,在不同使用场景中加强课程的常态化训练和积累

目前景观快题设计课程集中在两周40课时的学期之初,时间较短,课时集中,无法真正融会贯通并且有效综合运用,亦无法与大四阶段后续综合实训景观规划设计,景观方案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课程有机融合。同时呈现出需要用快题设计方法进行手绘表现的时候“用不上”,不需要集中进行设计表现的时候又在进行手绘快题设计,课程周期安排与其他课程匹配度不高的问题。因此建议课程纳入理论学习时段,从学期第一周起至该学期结束,每周固定4学时授课时间,以教师讲解手绘综合形式为主,辅助以投影,多媒体的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原理,掌握方法,并且融入其他学期内实训课程。以重庆工程学院为例(图2,P107)景观快题设计,景观规划设计,景观方案设计,景观施工图设计为一学期的课程,将每周手绘表现作业分解至相应课程的手绘表达环节,例如在景观施工图设计课程中有效运用快题设计对于构造细部的抄绘练习和构造做法草图构思,通过综合运用不同课程中手绘的实际使用场景,让学生熟练独立运用在不同尺度,不同功能下的手绘表现能力,综合养成良好的手绘沟通,手绘表达意图的习惯。另外,以周为单位提交快题设计作业和日常记录训练本,加大学生平时训练而非集中训练,形成常态化素养训练。

图2 景观快题设计使用场景穿插训练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3 项目选题设计,课程评价体系多元化

以重庆工程学院为例,本门课程开设以两个快题为实训任务,其评价标准主要从内容完整性,平面图,立面剖面设计,效果图设计,其他细节五个维度对完成快题实训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对于评价单幅快题设计作品具备较好的效益,然而无法客观衡量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积累和成长。因此,为了更好地贯彻以实践运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景观设计手绘表现教学过程中,制定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2],建立一套以综合手绘实践运用思维和表现技能并行的评价体系,将对学生的手绘学习起到决定性的引导作用。避免单纯以画面画得真实与否、技法好坏作为核心的评价标准,而是以设计的表达是否准确、到位,设计表达是否得到有效充分的沟通,设计要素组织的合理性、素材库建立完成度,作为综合的衡量条件[1]。因此,如图3(P107)所示,建构以课堂专题训练,素材库构建,多场景运用与实践三大维度的评价体系,其分别对于评价学生的单项专题完成度,常态积累构建,实践运用具有积极意义,对于设计表现沟通效益如何进一步量化成不同的衡量指标,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图3 景观快题设计评价体系构建(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4 合理结合学生在大四阶段需求考虑设置课程环节

在大四阶段学生相对已经有较为明确的升学,就业方向,面对升学考研学生,本门课程应与市场售卖的考研快题训练课程拉开差异,更加注重从项目构思,项目设计逻辑,功能布局方面的重视,区别于升学的纯粹技能训练,将课程的重点放在平时和基本功层面,有助于学生在大四阶段面对自身的需求寻求相应针对性更强的课程;应对求职为主的学生,应该进一步训练实战演练技能,在求职,就业辅导中也可加入相应快题环节进行指导,比如模拟求职,模拟面试或以活动的形式展开,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快题设计后进一步讲解,汇报自己的快题设计成果。

1.5 加强教学资源整合,用好互联网教学平台

当下以快题设计教学为主的培训项目,机构较多,课程的技能型教学经验较为丰富,课适当引入部分资源建设,用好网络教学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教学方式可不局限于课堂,可增加部分网络视频或者手绘名师资源用于技能教学。

2 结语

综上,景观快题设计意义应架构在手绘仍然作为一种最便捷,最原始的设计表达方式,是建立学生与设计项目感知的基础方式,同时,作为设计思维的综合快速表现有着深远的意义。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景观快题设计应紧跟市场和人才需求的变化,综合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合理配置,课程体系的优化,深入加快课程改革,构建特色景观快题设计教学体系。

猜你喜欢

手绘景观技能
手绘风景照
景观别墅
齐心手绘《清明上河图》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手绘二十四节气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