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线索 巧妙布局
2022-07-24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2年28期
看着抓耳挠腮,迟迟不动笔的赵同学,周老师连忙走过去问他是不是写作文遇到了困难。
赵同学说:“每次写作文,我都只会按照起因、经过、結果的顺序来写,真没意思。”
看着对自己高要求的赵同学,周老师想起了最近刚学的课文《灯光》,文章的写作方法或许能给赵同学启示。
周老师:赵同学,你喜欢《灯光》这篇课文吗?
赵同学:这篇课文写了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周老师:总结得很不错。那你找找看,课文哪些地方写了现在?哪些地方写了过去?
赵同学:(翻开书本,快速浏览了一遍课文,立马说道)开头和结尾写的是现在,中间主体写的是过去。我明白了,作者用了倒叙的方法,首尾进行了呼应。
周老师:不错。那你看看,不论是写现在还是写过去,整篇课文一直围绕着什么来写?
赵同学:文章写了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拿着的书中插图上的灯光,还有战场上微弱的火光。
周老师:结合标题来看,“灯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围绕着这一线索展开故事,文章情节很紧凑。
赵同学:(兴奋地说)周老师,我觉得这三处“光”之间有联系。广场的灯光代表现实生活的美好,插图的灯光代表郝副营长对未来的憧憬,战场火光代表革命先烈的牺牲。正因为有了革命先烈的付出,才有了现在的美好。
周老师:这样一来,灯光就具有了象征意义。
赵同学:(拍了拍脑袋)周老师,我明白了,我可以抓住一条主线,然后采用倒叙的方法,赋予事物象征意义。文章就能做到构思巧妙,结构紧凑,思想深刻了。
看着赵同学开心的模样,周老师放心地离开了教室。